终篇(29)

 

 




  自乾封元年,武 随高宗李治登临泰山神岳封禅祭天,至今已经过了三十几个年头。

  她坚信唯有她无比虔诚地攀山越岭,到离天最近的那个地方感谢上苍,上苍才会把更好的东西——长生不老——赐给她。赐给她青春,赐给她无限的精力,以及,无尽的生命。还有,保佑她拥有使她年迈的身与心都无比欢快的张氏兄弟到永远永远。

  武 在这个美丽初春的清晨当即决定了不日将赴神岳嵩山参拜天神。这一次她之所以选择了嵩山,是因为她已无力再前往泰山了。那地方对她这把年纪的人来说过于遥远。而嵩山很近。嵩山也是神岳。武 想,只要她虔诚地攀上山顶,上天就该能感应到她不辞年迈的真诚。

  女皇的祭天之意即刻博得了张氏兄弟的欢心。因为他们年纪轻轻地被关在后宫里终日不见阳光的日子实在是太久了。女皇登山还要带上她的儿子太子李显。几个月前,女皇刚刚恩赐李显以武姓,这是因为女皇与儿子在最初的疏冷之后,关系已不那么紧张了,而且女皇已慢慢亲近起这个被放逐多年的太子了。

  很快,皇家祭祀嵩山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神都洛阳。洛阳城偌大的皇宫一时间空空如也。

  一路上,女皇的心情一直很好。她坐在自己那驾豪华的马车里,由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们前呼后拥,又有昌宗和易之左右侍候,一派帝王气势。所以她心情很好,笑口常开。她甚至忘记了虽是早春,却依然是春寒料峭。

  女皇在众朝臣、家人的簇拥下终于登上了嵩山的山顶。在清新的山野的空气中,女皇抬起头,她老人家不期然地看见了远远近近绵延起伏的山峰上依然还积存着皑皑的白雪。

  祭祀上天的仪式很繁复,甚至比当年她与李治在

  泰山封禅的仪式更为讲究。然而,被陷在仪式中的武 此刻却无论如何找不到当年那种庄严神圣的与天地默契的感觉了。她只是机械地随着司仪做着她该做的那些动作。没有对话。她什么也听不到。没有人召唤她,没有感应。这才是武 最最害怕的。她于是尽力地做着。但怎么会没有感应,没有她的心与天的勾连呢?她搞不清是因为她的年迈笨拙她的老眼昏花还是因为这里并非雄伟的泰山。女皇只是虔诚地做着。然而这一次却毫无把握,她不知道上天是不是会把她想要的那一切给予她。她要永恒地拥有她的大周帝国要自己能永恒的美丽和永恒地主宰万物,她要这一切。然而……

  没有感应。

  突然如同受到致命的一击。

  她终于为整个仪式中的没有感应而惊恐万状。离开山顶的时候,她突然瘫倒在张氏兄弟的臂腕中。她想哭。她害怕极了。但她竟连哭的能力都没有了。没有眼泪。她的眼睛已经枯竭,干瘪的眼眶仿佛干涸的河床。于是她才觉出了山顶积雪所散发着的寒气正袭入她本已疏松的骨骼。她原来已是如此弱不经风,这令她内心更加伤感。

  女皇在张氏兄弟的搀扶下离开了白雪皑皑的山顶离开了拜天的祭坛。后来,她几乎寸步难行,只能被张昌宗抱着走向她华丽的马车。

  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慢慢地,女皇失去了知觉。在她失去知觉的那个瞬间她以为是上天在召唤着她。她迎着那声音而去。她飘飘欲仙,仿佛悬在了一块黑洞洞的极地上。

  女皇病倒在嵩山的行宫中。她昏睡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她终于从那黑暗的极地飘了回来。没有人知道女皇在昏睡时都见到了什么,更没有人知道女皇是不是寿数已尽,正迈向黄泉之路。总之,仿佛很遥远,但是她却终于返回,终于睁开了她依旧明亮的眼睛。那是御医们的灵丹妙药所不能抵达的一个奇迹,在昏睡数天之后,女皇仿佛再生。

  祭天的队伍又浩浩荡荡地从嵩山返回。

  女皇在积雪皑皑的山顶受风寒染疾,虚惊一场,但终于安然无恙地返回。这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天下百姓都算是一件幸事。因为此时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满朝文武,都还没有帝国再度易世的精神准备。他们也都不曾认真地想过,女皇一旦过世,他们的生活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2008/05/08 制作

终篇(29)

漂泊的树 E书作品 支持键盘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