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有没有魄力放弃眼前的利益(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不管有没有啥讲究,也不管有没有啥预见,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等待我的是贫穷。我5岁起,就开始背起背篼,拿着镰刀去打猪草、割牛草、喂猪、放牛是我的必修课,这便是农民孩子的劳动启蒙教育。至于我能跨进设在古庙“果子寺”的村小学读书,已是十来岁的事了。我正式进学校当了小学生,还是要做力所能及的农活的。我们不需要人讲就懂得这个道理:读书重要,填饱肚子更重要。从小就会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个顺口溜,现在更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基础”,没有“基础”啥也谈不到。
我们家那时是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呢?鸡屁股是我们的银行──靠养鸡下蛋,用蛋去换现钱称盐打油,要交学费什么的,就得卖鸡卖柴了。当然,不光是我们家这样,家家户户都差不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几乎没有活动的钱。我清楚地记得:邻居之间相互借盐、借油,是用一调羹计量;个把月才能“打牙祭”吃一顿肉;去买佐料时用2分钱要买一半酱油、一半醋。哪家“打牙祭”,那油香菜味会飘很远很远,馋得人流口水……
在这种经济条件下生活的我,当家里拿不出两元钱给我交学费时,我不需要多少考虑马上就停学外出谋生。我还有别的什么选择呢?
我离家远去打工的头天,照常到了学校。学校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是每一个小孩子向往的地方,可是我却要离开它,到很远的地方去,再也见不到亲爱的老师、要好的同学,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像一只小鸟要偷偷地离群飞走,心里实在难受,还得强忍着……
多亏一个少年常有的幻想和好奇,将要去的陌生地方河南,对我充满各种神秘感,在我脑海里产生出许多想像……这样才冲淡了我离开老师、同学和失学的痛苦。
在上最后一节课时,我呆呆地坐着,心里像一团乱麻,几次都想痛哭一场,但我把眼泪强忍着,怕被老师、同学看见,甚至还要装出一副没事的样子。
一个14岁的孩子,不管有多老成,也是装不像的。我的班主任,就是那位从师范学校毕业不久的傅老师,已经看出来了。放学后,他叫我留下,问我:“是不是有啥事情瞒着老师?有啥困难要老师帮助?”我说:“没有。”他一再追问,我一口咬定没有。
傅老师知道我这人好强,有股子犟脾气,他不再问了。我现在猜想,他是已经看出了我的心事。他从桌上的一堆书中,抽出一本小人书,然后对我说:“你爱看高尔基的《我的大学》,你那本都被你翻破了,该换朝了,把这本送给你。”我接过书,他继续说:“延林呀,在学校有课堂,社会也是一个大课堂啊!只要肯学习,到处都可以学到东西,在生产劳动当中学的东西,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学不到的,你看人家高尔基,在社会大学中学习,成了苏联的文豪……”傅老师讲着,我静静地听着,这些话好像一句句都印在了我的心上,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傅老师送我出校门,已是黄昏时分,我沿着田间小路向家走去,我走了很远回头看,傅老师隐隐约约的身影,依然立在校门口,我转过了一道弯,不觉眼睛湿润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