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第五种权力

作者:刘 畅




  “抵制”无疑收到了实际效果:为了修补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平息中国民众的愤怒,恢复两国的政治互信,法国参议长蓬斯莱、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法国总统外事顾问雷维特先后在2008年4月访华,看望在巴黎勇敢保护圣火的中国残疾人姑娘金晶,转交了法国总统萨科齐的亲笔信,并就中法战略对话展开非正式磋商,就近来的中法关系展开坦诚对话〔11〕,充分显示出法国高层对法中关系的重视,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纵观“家乐福事件”始末,网络舆论这种“第五种权力”不仅提出了明确的社会议题,最大限度地聚拢、动员了网络民意,并且收到了如上所说的实际效果,这说明网络舆论这种“第五种权力”已经有了独立设置社会公众议题的能力。而我们之所以将其称之为“权力”,是因为任何权力都具有掌控对象的能力,是因为网络舆论掌控着中国民众的对于“家乐福”的市场购买力,能够给“抵制”对象造成潜在经济损失,而这一点显然是法国政要最为担心之事。诚如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周弘所说,“中法关系遭到损害的后果当然需要双方共同承担,但如果法方不采取更多积极行动纠正错误,他们将承受更多苦果”〔12〕。这里所谓“苦果”,主要是在华利益和经济损失,而直接促成这种效果的,无疑是由网络发起的“抵制家乐福”的民间反法情绪的合理释放。换言之,中法冲突是一种利益博弈,而在博弈中有时诚实、宽容、忍让是无济于事的,而具有“侵略性”的逼抢却会收到效果。而没有“抵制家乐福”的反法情绪和行为,就不会构成实在的压力;而没有压力,就不会有法方这样积极的表现,也就不会促进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而像“抵制家乐福”这样的社会公众议题,显然是不能由政府部门或是主流传统媒体提出的。换言之,网络舆论补充了政府声音和“第四种权力”的不足,已经具备了独立设置并完成社会议题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说,称之为“第五种权力”是名副其实的。
  (三)不懈追求真相,实施全民监督
  另外,之所以把“网络舆论”称为“第五种权力”,是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追求真相”,真正实现全民监督,而这一点,已经大大超越了“第四种权力”的舆论监督范围。例如牵动中国社会神经九个月之久的“周老虎”虚假虎照事件。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镇坪县发现野生华南虎”,同时公布了周正龙10月3日拍摄的两张华南虎照片,并向其颁发奖金两万元。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省政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的负责人向公众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处理情况。经查证,周正龙用老虎画拍摄假虎照,还用木质虎爪模具在雪地捺印假虎爪行骗,已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报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本案涉及的十三名人员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其中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孙承骞、朱巨龙被免职,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万云、信息宣传中心主任关克被撤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事件中,坚持不懈地揭示真相的主力军是网络媒体和网民群体,而不是传统媒体;换言之,是“第五种权力”而不是“第四种权力”,才使得周正龙的年画“纸老虎”闹剧大白于天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的表现是微弱、苍白,甚至是被动的。其关键点在于传统媒体的表现不是不懈地追求真相,而是缺乏独立性地报道、质疑、呼吁政府深度干预,而无实际作为。
  网民群体是揭示“纸老虎”真相的主力军,考虑到中国网民数量已达二点五亿,即使只有百分之十卷入,也是一个任何传统新闻媒体都无法匹敌的庞大群体。“纸老虎”事件中的“终极证据”——年画虎,是网友首先提出来的。
  据悉,2007年10月13日,仅仅在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网友“yixians”就在色影无忌交流论坛上发帖,请教华南虎照片是否经过后期处理。色影论坛号称全球最大中文摄影网,一批PS高手们和业余动物学家们纷纷指出这张照片的破绽,有网友搬出“EXIF数据”、“1/物距+1/像距=1/焦距”等专业术语,证明照片造假。专业的PS高手甚至用线性代数来计算,闪光灯、拍摄距离、色温、3D立体图等专业术语也频频出现。质疑的帖子越聚越多,“平面虎”的呼声越来越高。网友小鱼啵啵啵在天涯和猫扑网站人肉搜索引擎上都留了质疑“纸老虎”的问题,随后,一位叫攀枝花xydz的网友在小雨啵啵啵的提问后面留言,说有重要的线索,让小鱼啵啵啵把QQ号码留给他。凌晨一点多,他们联系上。但一直等到五点钟,攀枝花xydz都没跟小鱼啵啵啵说话。“早上八点半一上班,我开了QQ,他忽然在线,给我发了一张年画虎的截图,基本判断,年画虎就是周正龙拍的虎。……十时左右,我把第一张虎传到色影无忌网站上。等我想传第二张、第三张的时候,自己都进不去了。”整个帖子点击率很快超过了三十万。据《南方都市报》记者的统计,整个帖子加上转载点击率已经过亿了。而随后,一些网友从年画的左下角找到了年画虎的编号“8301”,和一个模糊的“龙”字,于是很多网友试着用“龙年画”、“龙墙画”、“龙贴画”等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锁定了义乌的威斯特公司。接着,找到了威斯特公司经理骆光临的联系方式,还用百度快照找到了虎的原画,显示的上传时间是2005年,前后只用了两个小时。网站产生的积聚效果是惊人的。腾讯新闻频道编辑赵国臣说,QQ跳出框里可以有即时新闻,同时在线三千万人。三千万人同时议论一件事,调查一件事,好比“链式的病毒式传播”。网友的信息源来源多样。如果自己去寻找年画虎,一个记者可能要找上百年。可这么多网友,两小时就凭照片上的蛛丝马迹找到了印制年画虎的企业〔13〕。人气最旺论坛“猫眼看人”的“载水之舟”网友,也在10月22日就指出“纸老虎是‘没骨擦笔年画’的水粉作品”,并提醒网友注意义乌等地的年画批发市场,结果果如所言。闲言不赘,2007年12月2日,网易头条刊出文章《水落石出!六方专家一致认定华南虎照片为假》。当然,由于事情的复杂性,这一真相迟到2008年6月29日才大白于天下。
  笔者却以为,在“纸老虎”事件中,传统新闻媒体确实表现不尽如人意,没有起到“第四种权力”的舆论监督作用,但如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或可以说“纸老虎”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职能部门介入的模糊性,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媒体的功能和覆盖范围。当然,我们可以这样批评:“在这一闹剧中最应该反思的恰恰是新闻媒体自身。是他们将一个农民的诈骗行为,变成了一个举世关注的社会闹剧;是他们将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虚假故事,变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社会新闻;……正是在新闻记者如无头苍蝇般的采访报道中,整个新闻事件高潮迭起,并最终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荒唐连续剧。”〔14〕
  但是,纵观这个事件,卷入了各类专业人士,粗算下来,就有司法、摄影、动物、植物、林业、刑侦、印业等专业,而这些专业技术知识,已经远远超出了新闻记者的知识范围,却因网络而凝聚到一起。例如“打虎派”的一条主要证据就来自国际著名刑侦专家李昌钰,2008年5月8日,李昌钰博士在福建一场专题演讲中,否认了“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并说:“照片后期处理得相当好,我只能说咱们中国农民很不错,PS的水平太高了。”理由很有力,他说“十月份,山上应该会有很多苍蝇,苍蝇喜欢粘在老虎的眼睛周围,如果有苍蝇而没有粘在老虎的眼睛上,就可以证明老虎是假的”。虽然很多“挺虎派”说不可能,但是通过放大照片逐个区域扫描,有网友在四十张照片中找到了一两只苍蝇,但并没有盯在老虎的眼睛上〔15〕。像李博士这样的推断和网友的配合,绝对是一般新闻媒体所难以达到的。由此,也可以反证网络媒体所拥有的“第五种权力”可以填补传统媒体其他专业知识匮乏的这种缺憾和空白,最大限度地实施全民舆论监督。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