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文学

  1

  二十世纪初,奥匈帝国经济处于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迅速发展的时期。捷克资产阶级投靠维也纳政府已成为一种反动势力、它压迫工人阶级、引起人民的不满、在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斗争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从最初的激进主义者变成了机会主义者,以致最后堕落为奥匈帝国的帮凶。在此情况下,一些作家,如诺伊曼、哈谢克等,都受到过无政府主义的影响。由于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文学中各种流派纷纷出现。不过这些流派在捷克文学中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也非当时的文坛的主流,而被称为“被奴役人民的歌手”的贝兹鲁奇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捷克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卡·马·恰佩克——霍特 (1860—1927)。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深受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涡轮机》(1916)。作品描写了社会地位十分悬殊的两个家庭的变迁。作者在作品中片面强调生活中的消极面,强调人的本能的、动物性的一面,因而有些描写显得庸俗、琐屑。

  捷克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布热齐纳和索瓦两位诗人。这一流派的主要特征是无视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文学艺术离开社会职责。

  奥·布热齐纳 (1868—1929)幼年失去双亲,性情孤僻,一直抱独身主义,在农村教书多年。他十分推崇法国的波德莱尔。他在《神秘的远方》、 《西方的黎明》、《从两极吹来的风》、《神殿的建筑师们》以及《双手》等五部艺术性较强的诗集中,表达了他从最初的忧郁的情况发展到拥抱整个人类的博爱主义。他的诗形式完美,有一定的艺术魅力,但过多的象征符号和“意象”也使他的诗歌晦涩难懂。

  安·索瓦(1864—1928)出身于教师家庭。曾任过图书馆员,后任馆长。他少言寡语。在资产阶级上流社会中常有一种受压抑、受人践踏的感觉,因而他反抗那个可憎的社会。最初的诗集《我的家乡》、《故乡之歌》,写得很抒情,很成功,描绘了典型的捷克南部风光,表达了诗人诚挚的爱国主义热情。诗集《同情与反抗》、《被蹂碎的心灵》以及《暴怒后的哀愁》中,诗人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强调人的尊严。他的诗艺术造诣较高,表现力丰富,但神秘、抽象,其语言也和布热齐纳的一样,较为晦涩难懂。

  捷克颓废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是卡·赫拉瓦切克 (1874—1898)。他深受法国颓废派文学的影响。他出身于工人家庭,在一个典型的工人区长大,。由于生活极端困难,还不到二十四岁就离开了人间。他的几部诗集,如《迟到的早晨》以及《复仇的歌》,表现出诗人的一种追求。但这种渴望却无明确的内容,多是些个人彷徨、苦闷情绪的反映。从艺术形式看,他的诗旋律优美音乐性强。

  还有几位诗人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如马哈尔、迪克、托曼以及什拉麦克,他们都是二十世纪初捷克诗坛上的活跃人物。

  约·斯·马哈尔(1864—1942)深受德国尼采的影响,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主要的诗集有《信仰》、《来自维也纳的哀歌》、《各各他》、《这儿可能盛开玫瑰花》和《抹大拉的女人》等。他最成功的作品是大型组诗《世纪的良心》。诗中描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他描绘的历史画面有许多都是不真实和不典型的。诗作中还流露出一种颓废没落的情绪。

  维·迪克 (1877—1931)是位记者和诗人。主要诗集有《轻快的和沉重的步履》、《或许》、《窗子》、《最后的一年》等。他的《祖国之声》一诗,是捷克爱国主义诗歌中最美、最赤诚的一篇。诗中指出一个人的命运是与他的故乡、他的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的,祖国对他说:

  你若离开我——我不会死亡,

  你若离开我——你将死去。

  卡·托曼(1877—1946)是位抒情诗人。他早期的诗作大多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对女人、对家乡的爱。他的诗集《月历》是捷克最佳抒情诗集之一。诗人的忧虑、信念、痛苦,是与他祖国人民的痛苦、希望息息相通的。

  弗·什拉麦克(1877—1952)曾参加过无政府主义组织。早期诗集《生活虽苦,但我毕竟热爱它呀》、《蓝的和红的》是站在无政府主义立场上反抗旧社会,矛头直按军国主义和教权主义的。他的诗集《堰堤》(1916)则响起了对生活、女性,大自然的一种赞美之声。他在法西斯占领时期写下的诗集《伤痕、玫瑰》,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献给青年一代的抒情诗体的小说 《银风》(1910)以及剧本《夏天》、《河上明月》,已成为捷克宝贵的文学遗产。

  彼得·贝兹鲁奇 (1867—1958),生于西里西亚地区是奥帕瓦城。父亲是当地的中学教员、著名的爱国者。1885年贝兹鲁奇进查理大学语言系学习,为生活所迫,停学回布尔诺任邮政员,直到 1928年退休。他的诗为数不多,但内容丰富,革命性强,有力的地反映了捷克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反对社会压迫的革命精神,从而在捷克现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唯 一的、也是使他闻名于世的诗集《西里西亚之歌》(1909)描写了奥斯特拉瓦矿工和贝斯基迪山区人民在民族压迫下的苦难生活。他为矿工和农民们的悲惨生活鸣不平,写出了这些世世代代被压迫、受剥削的人对地主老爷们的强烈憎恨,喊 出要反抗、要清算的声音。因此他被称为“捷克革命诗歌的先驱。”诗集中的《玛丽奇卡·马格冬诺娃》、《矿工》等诗,在捷克是家喻户晓、经常被朗读的名诗。在艺术上,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其风格与上述那些流派迥然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从奥匈帝国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称第一共和国)于1918年10月28日宣告成立。可是在新诞生的国家里政权依然落在资产阶级手中,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人运动逐渐高涨。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5月。 1921年至 1923、 1929至 1934年间出现的两次经济危机,使捷克遭受损失,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矛盾重重。从1934年起,国内政治开始走向法西斯化,资产阶级法西斯政党一个个相继诞生,集中力量以对付共产党。捷共此时为了争取人民民主和自由,领导一切进步力量,对资产阶级,对法西斯主义进行不同形式的坚决斗争。

  在这时期,西欧哲学思想和各种文学流派,如结构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对捷克文坛有很大影响,一部分资产阶级作家鼓吹文学脱离政治,不参与国家大事,他们的创作热衷于抒发个人孤独的感受,局限在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写中,没有深刻的社会内容。而一部分革命作家,却很早就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像奥勃拉赫特、萨波托茨基等都参加过党的创建工作。如诗人诺伊曼、沃尔凯尔、霍拉等,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了革命的美好前景;玛耶罗娃、万丘拉等党员作家塑造了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f苦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而尼耶德利、沃尔凯尔的文艺批评在运用阶级观点分析各种文艺现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旋覆花社”为代表的捷克现代派诗歌开始兴起。现实主义作家哈谢克、万丘拉的散文和恰佩克表现主义的戏剧都从各个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抨击了反动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所有这一切,使二十年代的捷克文坛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三十年代,在苏联文学的影响下,捷克文学中的社会主义思想倾向得到加强。这时涌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瓦茨拉维克、伏契克等在文艺批评中坚持了党性和阶级性的原则。玛耶罗娃、普伊曼诺娃等作家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工人阶级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消灭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的英勇斗争,指出了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奈兹瓦尔、哈拉斯、霍拉等诗人抛弃了脱离现实生活、内容空虚、追求奇特形式的现代派的创作方法,真实而典型地再现了生活。恰佩克等作家坚决走上了反法西斯的道路。无产阶级文学在团结现实主义作家的基础上,扩大了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

  1939年至1945年是捷克斯洛伐克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1938年10月,德、意、英、法四国签订了出卖捷克的慕尼黑协定。第二年春天,希特勒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宣布在这里成立斯洛伐克国和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面对祖国灭亡、人民备受德国法西斯的奴役的局面,人民奋起反抗。

  苏德战争爆发后,捷克由于发生怠工事件,激怒了占领者,他们派来了享德里希,名为保护捷克,实际上在这里实行白色恐怖。在伦敦的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于1942年夏天派人暗杀了享德里希后,占领者进行报复,将离布拉格不远的利季泽村的男人和少年全部杀害,将妇女和小孩送进了集中营,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利季泽事件”。这次事件使捷共地下组织遭受了重大损失,许多作家如伏契克、万丘拉和瓦茨拉维克等惨遭杀害。解放前夕,由于个别法西斯的顽固堡垒拒不缴械,布拉格人民和他们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扬·德尔达在短篇小说集《沉默的防御工事》中歌颂了这一光辉的战斗。1945年,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终于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并于5月9日成立了自己的人民共和国。

  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捷克诗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无产阶级诗人,如诺伊曼、沃尔凯尔、霍拉、奈兹瓦尔等,他们早期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西欧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影响,但在进入二十、三十年代后,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他们的创作迅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如尼耶德利所说:“通过现代派艺术的荆棘丛而奋力前进,向着十分有价值的艺术性和人民性的现实主义前进。”捷克无产阶级诗歌从此诞生。

  斯·科、诺伊曼 (1875—1947)是捷克无产阶级诗歌的主要代表。他生于布拉格一律师、议员的家庭。他曾因积极参加反对当局的活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曾一度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应征入伍。战争的经历改变了他的政治立场。他加入了共产党,创作了大量的革命诗歌。

  他早期的诗作常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个人的反抗情绪,这在诗集 《青春与反抗集》、《捷克之歌》中有突出的表现。《森林、河流、山坡集》(1914),是诗人世界观、艺术观转变的标志。他歌颂大自然,对宇宙的看法是唯物主义的。

  《新歌集》(1918)给捷克诗歌带来了创新的精神,它歌颂现代物质文明,第一次把物质文明看作美的形象。

  十月革命使诺伊曼在政治上更加成熟,艺术上更接近无产阶级诗歌的要求。这在《生活万岁》、《红色之歌》等书中有明显的表现。

  伊·沃尔凯尔 (1900—1924)1919年进查理大学学法律,1921年入党,并成为当时青年一代诗人中的核心人物。他是“宾至如归”、“旋覆花社”这两个最大的文学团体的成员,后因观点不同退出。接着便在他的教师尼耶德利文艺学教授主办的 《沸点》杂志上发表了《无产阶级的艺术》、《日常的艺术或是节日的艺术》以及《自由的捍卫者们》等论文,提出了创造新的革命文艺的纲领。

  他早期的诗歌带有伤感情调,但其主题思想是健康的。在《宾至如归》中表现了作者从农村来到布拉格,以一个年轻人的纯洁和天真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他要施爱于全世界,在爱中寻求欢乐,爱可以拯救人类的良知。

  《分娩》则是诗人同自己小资产阶级的幻想作痛苦的、然而是勇敢的斗争的见证。他对自己人人皆兄弟的博爱思想作了无情的批判。

  他的诗歌开拓了新的主题,在艺术上也别具一格,丰富了捷克叙事诗的艺术形式。

  约·霍拉(1891—1945)出身贫苦家庭。他在最初发表的《工作日》、 《心与世界的呐喊》以及《暴风雨的春天》等诗集中,真实地描绘了无产阶级的贫困生活,喊出了要革命、要斗争的充满时代的精神的口号。由于资产阶级暂时的强大,霍拉的革命信念曾发生动摇,这在《意大利》、《风之弦》等诗集中有明显的表现。这些作品不仅情绪低沉、悲观,语言也晦涩难懂,可是当德国法西斯威胁他的祖国时,他又立即投入战斗。

  维·奈兹瓦尔 (1900—1958)出身于一个乡村教师的家庭,在中学时就写作诗歌,并能歌善画才华出众。       1920年他去查理大学学哲学,同时积极参加首都的文化和政治活动,很快就成了“旋覆花社”的主要成员和年轻一代诗人的领袖人物。1924年入党。他早期的诗集《令人叫绝的魔法师》和 《哑剧》曾受兰波和阿波利奈尔的影响。诗人认为“幻觉和暧昧的主观世界构成的诗 ‘真实’”。由于他当时被认为表达了现代人的感情,引起了诗坛极大的注意,从而成了捷克“唯美主义”的代表。三十年代,他成了捷克超现实主义诗歌小组的领导人。可是他是一个共产党员,革命的实践又使他写出了一此反映时代面貌的优秀诗歌,如《爱迪生》、反映了三十年代严重经济危机的诗集《玻璃大衣》、《回程票》、描写捷克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希望的母亲》等。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他又发表了长诗《斯大林》和《和平歌》等。这些作品正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拉·什托尔(1902—1981)所说,“是健康的,原因是他的创作渊源于历史的乐观主义,渊源于对人民、对祖国、对苏联的爱和对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的正确理解。”

  3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捷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进步作家对探讨社会问题普遍发生了兴趣,反映在他们的创作中就是讽刺倾向的加强。这种文学的主要代表是哈谢克。哈谢克继承了捷克古典文学的进步传统,以讽刺的笔调,无情地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下捷克资本主义制度的反动本质,同时塑造了帅克这个著名的文学典型,使捷克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时期另一位重要作家是恰佩克。恰佩克运用表现主义的手法充分反映了“现代人的困惑”,有力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深刻地揭露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危机,他是当时在艺术上别具一格的小说家、剧作家。

  雅·哈谢克 (1883—1923)出身在布拉格一个穷苦教员的家庭。童年生活十分痛苦,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他同母亲和弟妹靠亲友接济过活。他曾参加反抗当局的游行示威,因而屡遭拘留和逮捕。商专毕业后在银行任职,他曾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被派赴俄国作战。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期,哈谢克毅然同捷克军团决裂投身到革命方面来,参加了红军,不久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党员,在红军中从事宣传工作。1920年他返回布拉格,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923年死于黎普尼采镇。

  哈谢克一生写了一千多篇短篇小说、政论和小品文,还写了剧本和三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主要是揭露社会的腐朽黑暗,这在他优秀的短篇小说,如,《女仆安娜的纪念日》、《得救》、《猪崽克萨威尔外传》等中都有所表现。

  他在创作上的最大成就,是他在1921—1923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好兵帅克在世界大战中的遭遇》中译为《好兵帅克》,小说虽仅以它的主人公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为其主要情节,却反映了这一时期许多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如奥匈帝国统治者的残暴专横,教会的贪婪腐朽,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性等。作者对帅克这个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普通捷克士兵的典型形象的刻画是很成功的。帅克不是英雄,但在他的身上生动地表现了捷克人民的智慧及他们对异族统治者的不满和自发的反抗。他常利用民间的谚语、笑话,接过上司的口号,一遇可乘之机就巧妙地和统治者作斗争。

  由于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伏契克曾指出:“《好兵帅克》将成为一部经典作品。历史教师可以用它来说明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最后支柱——资产阶级军队的腐朽情况。”这部讽刺作品已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几十种文学,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卡·恰佩克(1890—1938),生于捷克北部马莱·斯瓦托略夫策城。父亲是位乡村医生,母亲是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哥哥约瑟夫是位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正义感的画家兼作家,后被德国法西斯杀害。恰佩克曾在查理大学攻读哲学,毕业后任新闻记者,后从事文学创作。最早他同哥哥一起进入文坛,合写过一些散文,如 《明亮的深潭》、《克拉科诺什的花园》和剧本《昆虫生活》 (1921)等。这些作品主题鲜明,有力地抨击了社会时弊。

  二十年代初,欧洲革命风起云涌。恰佩克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耳闻目睹现实中的丑恶和不平,他十分不满,可是他的世界观中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以及他和捷克上层社会政客们的繁频交往,使他对现存制度抱有幻想,害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制度。他这时期发表的作品,如科学幻想剧本 《R、U、R》 (即《罗素姆万能机器人》1920,中译为《万能机器人》)、《长生诀》和科幻小说 《专制工厂》、《炸药》(中译为《原子狂想》)等,一方面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另一方面却又基调低沉,反映了他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情。在《万能机器人》中,就流露出作者的悲观思想。他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导致整个人类世界的毁灭。

  由于这批科学幻想作品的连续发表,恰佩克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和赞赏。他所创造的“机器人”(“Robot”从捷克文“Robota”演变而来,此词原意为“劳役”、“苦工”)一词,也被欧洲各国语言吸收,成了一个世界通用的名词。恰佩克关于人类掌握原子能的预言和制造机器人的幻想,今天已成现实,这证明他的作品的构思虽富幻想的性质,却是有科学根据的。

  三十年代,由于德国法西斯日益猖獗,他的祖国的安危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恰佩克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再也不能沉默了,从此投入了反法西斯斗争。这时期他写了四部作品:长篇小说《鲵鱼之乱》、《第一救生队》,剧本《白色病》、《母亲》。除《第一救生队》是歌颂工人阶级临危不惧、团结友爱、拯救矿工伤员生命的英雄行为之外,其他作品都是贯穿了反法西斯主义的战斗精神。《鲵鱼之乱》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科学幻想小说。描写资本家企图利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机灵的鲵鱼 (蝾螈)来为他们谋取利润,并借此煽动民族间的仇恨,可是鲵鱼被武装起来后,却调过头来反对人类,要消灭人类。《白色病》则形象地说明了法西斯主义是垄断资产阶级压迫工人和攫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有效工具,是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根源。在《母亲》中,作者号召人们以实际行动反对法西斯主义。小说主人公母亲在祖国临危时,毅然把枪交给了自己仅存的小儿子,勉励他勇敢杀敌。

  在创作手法上,恰佩克善于通过虚构各种富有戏剧性、引人入胜的情节,形象而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

  恰佩克如伏契克所高度评价的,是“捷克文学中最具有世界性的伟大作家”。

  由于十月革命影响下的工人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许多党员作家如奥勃拉赫特、玛耶罗娃的创作,除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外,还对捷克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伊万·奥勃拉赫特 (1882—1952)生长在捷克的工业城市基米莱。父亲是律师和作家。奥勃拉赫特长期从事共产党的报刊编辑工作。他在查理大学学哲学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但他早期的作品,如短篇小说集《邪恶的愤世嫉俗者》和长篇小说《最黑暗的牢狱》、《叶塞尼奕演员的奇怪友谊》等,多孤立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个人感爱,对造成主人公的不幸命运的社会原因很少触及。

  1920年,他去苏联参观访问,参加第三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曾多次聆听列宁的教导,回国后便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这些经历给他提供了新的思想和素材,使他的创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这时期主要作品有《今日俄罗斯印象》、《奥地利及共和国趣事九则》等。他的代表作《无产者安娜》 (1928)是捷克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它描写一个贫苦出身的农村姑娘安娜的觉醒与成长。小说充分反映了二十年代初捷克工人运动发展的状况,真实刻画了社会各阶层、各党派一系列代表人物的形象。这部作品由于开拓了新的、反映无产阶级革命的主题,被认为是捷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之一。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小说《被遮蔽的镜子》,报告文学集 《无名之地》和中短篇小说集《山谷中的戈列特》等。作家根据民间流传的绿林好汉劫富济贫的故事写成的小说《侠盗尼占拉·舒海》,一直受到国内外好评。

  玛·玛耶罗娃 (1882—1967)出身工人家庭。三岁时丧父,后随母在一个矿工的继父家过活。小学毕业后,她去布达佩斯一亲戚家当佣人,靠刻苦自学和上夜校获得知识。二十年代,她积极参加工人运动,成为捷克最早的党员之一。她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报刊的记者,还曾多次去过苏联,游历和访问过英、美、法、中国和非洲等地,后来她将她的旅途见闻写在许多游记里,深受读者欢迎。

  玛耶罗娃对捷克文学的贡献是她反映了新的主题:描写资本主义繁荣时期产业工人的生活和斗争。这在小说《贞洁》、《红花集》中有所反映。在 《共和国广场》中,她抨击了社会民主党的改良主义,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对工人运动的危害。在《最美丽的世界》中,她还进一步给捷克文学增添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女革命者的形象。

  小说《汽笛》(1935)是她的代表作,是捷克工人运动历史经验的艺术表现。它围绕着矿工胡德茨一家祖孙三代的遭遇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克拉德诺矿工和冶金工人从个人自发的反抗发展到有组织的大罢工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写出了捷克工人运动是怎样从萌芽状态发展起来的。长篇小说《矿工之歌》在情节上与《汽笛》相衔接,写的是一对矿工夫妇颠沛流离、备受苦难、最后沦为乞丐的悲惨命运。

  玛耶罗娃的创作风格朴实,描写生动。她常运用口语、民间谚语以及俗语,赋予作品以丰富的生活情趣和地方色彩。

  4

  尤·伏契克(1903—1943)出生在布拉格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工人家庭里。父亲是车工、业余歌唱家,叔父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1913年,他全家迁到比尔森,父亲在什科达工厂做工,因此伏契克在少年时代就同产业工人有了接触。他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参加了革命,刚满十八岁就加入了共产党。1921—1929年间,他进入查理大学文学系旁听尼耶德利教授的文艺课。长期从事党的报刊的编辑工作。他曾多次去苏联,写有《在我们的明天已成为昨天的国家里》和《在亲爱的国家里》等书,热情歌颂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他积极参加 1932年春捷克北部矿工的大罢工。 1932年,伏契克应征入伍。1933年9月,他退役后,继续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因揭露资产阶级政府的卖国政策遭逮捕。出狱后,便转入地下斗争,用各种笔名发表文章。1936年以后,在他祖国面临危亡的前夕,伏契克用笔作刀枪,无情地揭露国内外叛徒出卖捷克的行径。他的那些文章、传单、宣言,告人民书等,后来收在《我们爱自己的人民)一书中。1939年3月15日,捷克被德国占领,伏契克所任编辑的各种报刊杂志均被查封,他只好离开布拉格,来到农村,埋头于捷克民族复兴时期文学的研究。他的评论文章格调高昂,情思激越,有独特的风格,在捷克文学批评中开创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评价文学创作的先例。

  由于叛徒出卖,优契克于1942年4月24日不幸被捕。他在盖世太保监狱里被监禁了四百一十一天,面对种种酷刑,他却毫不畏惧,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在牢房里,尽管他连遭刑讯,处境危难,时刻有可能被拉上绞刑架,他却得到了一个看守的帮助,用铅笔头在碎纸片上写下了他最后的一部不朽的著作《绞刑架下的报告》(1945)。这部长篇艺术特写共分八章,有的部分描述作者不幸被捕,遭到严刑拷打;有的章节描述他濒临死亡的痛苦,难友们如何救护;但更多的是写捷克共产党人以及爱国志士忠于革命、忠于祖国,不怕牺牲的高尚行为。该书处处都闪烁着理想的光辉,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作者对于人们的谆谆嘱咐:“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已经成为千百万革命者和进步人士永远铭记的警言。

  伏契克虽于1943年9月8日被法西斯刽子手杀害,但是,他那光辉的形象以及他的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九十多种文字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将与世长存。

  在德国法西斯侵占时期,除伏契克外,曾经热衷于各种现代派的奈兹瓦尔、霍拉、塞弗尔特以及哈拉斯等诗人都行动起来,积极参加反法西斯的斗争。恰佩克的反法西斯的小说《鲵鱼之乱》、剧本《白色病》和《母亲》在文坛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奈兹瓦尔的诗集《希望的母亲》、《城外五分种》,霍拉的诗集《故乡》和塞弗尔特的诗集《别了,春天》、《石桥》和哈拉斯的《洞开》、《希望的报废》等,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精神。无产阶级革命诗人诺伊曼不仅写诗号召人们起来斗争,而且亲自参加了地下工作。他在诗集《无底的年代》和《有毒的年代》中,提出了反对怯懦、反对消极、不投降、要斗争的口号。

  这时期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影响较大的作家还有万丘拉、普伊曼诺娃、德尔达等。

  弗·万丘拉(1891—1942)于二十年代登上文坛。他属于进步作家的行烈,德国法西斯侵占时期,他因积极参加地下斗争而惨遭杀害。

  他的作品主题鲜明:反对剥削制度,反对非正义战争。主要作品有小说 《面包师扬·马尔胡尔》、《耕地与战场》、《最后审判》、《三条河》等。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万丘拉满怀爱国主义的热情写了《捷克历史图画》 (3卷),这是一部根据捷克历史上一些神话故事、传说、著名的历史事件写成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版对正在与德国法西斯搏斗的捷克人民鼓舞很大。

  玛·普伊曼诺娃 (1893—1958)出身于布拉格一个法学教授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早期的小说《翼下》,散文集《市郊公园里的故事》,小说《黑格尔大夫的女病人》等,大都描写她童年时代田园诗一般悠闲而舒适的生活。

  二十年代初,在伏契克的影响下,她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932年,曾随工人代表团到苏联参观访问。这些活动使她的世界观有所转变,创作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37年,她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十字路口的人们》问世,标志着她在政治和艺术上的成熟。随后她又发表第二部 《玩火》(1946)和第三部《生与死的搏斗》(1952)。这三部作品主要描写知识分子的革命活动。特别是他们同德国法西斯进行殊死斗争的情况。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时期,普伊曼诺娃还写了几部诗集,如《小歌集》、《母亲的诗》、《拉斐尔及其附庸》、《欢乐与悲伤》等。这些作品表现了她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扬·德尔达(1915—1970)出身于工人家庭,曾在查理大学攻读哲学、斯拉夫古代文学和戏剧。任过记者和编辑。他一生勤于创作,著有长篇和短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童话以及游记等。主要作品有小说 《掌上的城》、 《彼得·谢德米哈斯旅行记》等。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沉默的防御工事》 (1946)和《美丽的托尔季查》(1952)。前者收入二一篇短篇小说,大都反映捷克人们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时期反对侵略者斗争的英雄事迹,其中如《更高原则》写得尤为出色。它描写一个普通的教员,平日表现得软弱无能,但面对法西斯恶魔却临危不惧;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坚持“更高原则”。

  德尔达还参加过在纽伦堡对法西斯战犯的审判。他写的 《纽伦堡来信》 (1946)在社会上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