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和启蒙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影响文学的诸要素
    1.启蒙运动
    
  18世纪的欧洲各国经济发展虽不平衡,但资本主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英国在18世纪中叶发生了工业革命,奠定了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国际上的霸权地位。法国在18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也有了迅速发展。随着海外贸易的扩大,国内普遍建立手工工场而且逐步转向机器工业生产,出现了工业中心,如巴黎的奢侈品生产,里昂的纺织工业,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冶金业等,农村也产生了资本主义大农场。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德国、俄国和意大利,资本主义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经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已建立了同贵族相妥协的资产阶级政权。其他国家仍然处于封建贵族的专制统治之下。资产阶级没有政治权利,资本主义生产也因封建专制而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资产阶级强烈地要求冲破阻碍它继续发展的封建束缚,迫切要求登上政治舞台掌握政权。为此,资产阶级才发动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直接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启蒙文学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社会基础。
    2.18世纪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欧洲的巨大进展,也是启蒙思想和启蒙文学产生和存在的重要外因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瓦特改造蒸气机使它成为工业用发动机,都是当时欧洲重大的科技成就,影响着多种学科的发展。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经验论,托兰德提倡的自然神论,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梅立叶消灭一切宗教和迷信的主张,爱尔维修对“灵魂不死”、“上帝存在”等唯心论观点和宗教信条的嘲笑,狄德罗公开宣称的“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的思想,霍尔巴赫指出的“神是一个独夫,一个民贼,一个什么都能干得出的暴君”、宗教“对于人们来说乃是一个分裂、狂暴罪行的来源”的思想、这些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及社会科学理论都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改变着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
    3.东西方文化交流
    
  18世纪欧洲与东方民族特别是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来华的法国商人和传教士把中国文化系统地介绍给欧洲、,使启蒙思想家发现了一个新的文化世界。李明神父的《中国现状论》(1697)、柏应理《中国贤哲孔子》对伏尔泰、狄德罗影响很大。孔孟儒家的“理性”、“性善论”、“仁爱论”等成为启蒙思想的重要基础。18世纪在欧洲还产生了所谓“中国风”。“中国风”和18世纪兴起于欧洲的罗坷坷艺术风格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这种新艺术风格讲究色调淡雅、追求飘逸闲适的情趣,又带上一种对远方事物的幻想、神往的缥渺意境。在18世纪欧洲文学里涉及中国的比前几个世纪也多起来。中国的《赵氏孤儿》也是在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并且有一个法文译本和两个英文译本,到18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还出现了四五种改编本子。这种与东方民族文化的交流撞击也是启蒙文学存在发展的一个外因。
    4.现实主义传统
    
  启蒙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思潮出现在18世纪还有它本身的内在因素。现实主义文学在古希腊文学中已经见到了它的端倪,或者说在古希腊文学中已有了现实主义的滥觞。到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作家坚持“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在摆脱了把虚幻的上帝和天国作为文学作品表现对象的中世纪神学美学思想后,把艺术笔触转向人和现实世界,开始表现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同时他们也注意对现实生活进行理想化、典型化的加工,不管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是法国拉伯雷的小说都融进了作家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进入18世纪理性时代之后,启蒙主义者凭借“理性”这个武器向封建传统发动了猛攻,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理性是近代西方文学中人道主义的核心。理性思想认为,只要借助理性,人就能正确地把握自身和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从而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的以“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因此,启蒙文学家便运用现实主义方法探索如何建立和保证人民进人民主自由的理性王国。这样,受理性思想支配的启蒙现实主义便应运而生。启蒙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现实主义有承继关系,但又有所区别。如果说人文主义现实主义表现为摹仿和人文主义理想的融合,那么启蒙现实主义则表现为把摹仿原则纳人理性的框架。人文主义现实主义充满着个性解放的激情,而启蒙现实主义则以冷静而又富有理性的眼光透视现实生活,更能把握其本质。启蒙现实主义更鲜明地表现出客观性、社会性和理性的特征。
    二、文学状况
    
  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国家,也是启蒙文学最早萌芽的地方。启蒙文学在英国出现时英国已完成了“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所以英国的启蒙文学主要任务不是为革命做舆论准备而是扫除封建残余,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启蒙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30年代,是启蒙文学的形成阶段。这时英国启蒙文学家对君主立宪政体基本采取支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只需作出某些局部改革即可,所以在文学上显示出温和的思想特色。这一阶段英国文学中诗歌方面的代表是亚历山大·蒲柏(1688——1744)。他是英国文学中第一个启蒙文学作家。他12岁因患重病健康受损便发愤写作。23岁发表成名作《批评论》。他善以议论和哲理入诗,语言精练锋利,有不少可诵的警句,而“英雄双韵体”的运用取得了英国诗歌史上的最高成就。他在文学上崇奉新古典主义,在诗歌理论上追逐布瓦洛。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重要作家是笛福和斯威夫特。
    
  笛福(1660——1731)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者,是一个温和的启蒙作家。他曾先后创办过多种刊物,有“现代新闻报道之父”的美誉。大约1715年后全力从事创作。《鲁滨逊漂流记)(1719)是他59岁时的作品,也是他最早最著名的作品。以后10年间,还创作了《辛格尔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罗克萨娜》(1724)等著作,政论小册、小说合计250种。
    
  《鲁滨逊漂流记》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此后小说在英国文坛迅速发展繁荣起来。《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曲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颂歌。主人公鲁滨逊是笛福时代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他不安于天命,不愿过舒适平凡的家庭生活,敢于冒险追求,三次出海,几次险些丧命,但矢志不移。他在荒岛上为了活下去与大自然顽强搏斗,在改造荒岛的自然面貌和生活环境中遇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用坚强的毅力最后取得成功。笛福十分生动形象地向读者揭示了这样一条人生哲理:只要有志气、有毅力,不怕艰难困苦,通过顽强的拼搏,通过锲而不舍的劳动,就可以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出人间奇迹。这是《鲁滨逊漂流记》至今还没有失去而且永远不会失去它光彩的原因。作者意味深长地写主人公被抛弃到孤岛之后,首先解决了住、吃、穿问题,然后又从事饲养、种植、加工,与土著生番斗争。鲁滨逊的奋斗史乃是人类文明史的寓言和缩影。正是鲁滨逊的这种精神才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但文明的背后亦伴随着罪恶。他贩卖黑奴,利用“圣经”和枪支来教育“星期五”。他有着强烈的私有观念和殖民主义占有欲。这一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殖民者形象。鲁滨逊是欧洲小说史上的一个创举,他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艺术上用第一人称主人公自述的方式,通过逼真的细节描写和朴实的语言使人感到真实可信,但刻画人物较为粗糙,结构亦较简单,表现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初期的不足。笛福由于在英国文学发展中开辟了现实主义小说的道路,对长篇小说这一文体有创造性发展而荣获“小说之父”的称号。
    
  斯威夫特(1667——1745)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一贫苦家庭,对英国社会始终持批判讽刺态度,是一位激进的民主派,代表作《格列佛游记》(1726)。作品共分四卷,叙述一个英国医生格列佛航海飘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驷国的经历。小说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英国政治、法律、议会、党争和哲学进行讽刺和抨击,特别对代表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和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攻击的丑态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全书生动滑稽,既富有童话色彩又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并成功运用了象征、影射、反语、夸张、对比等多种讽刺手法,表现出高度的讽刺艺术技巧。斯威夫特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对后世影响甚大。
    
  英国启蒙文学的第H阶段是18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这一时期是启蒙文学的成熟期,代表作家有理查生、菲尔丁、斯摩莱特。
    
  理查生(1689——1761)是一位长于使用书信体叙述故事的作家。他善于在作品中对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动机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并把这种分析与社会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他的代表作《帕美勒》(1740)是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具有对清教徒进行教育的作用。《克拉丽莎》(1747——1748)是一部长达百万字的书信体小说。主人公克拉丽莎因不肯嫁给一个俗不可耐的有钱人而被家庭幽禁,在听从了贵族青年洛弗拉斯的劝说而从家中逃出后,却遭到这个保护人的奸污,终于身心交瘁而死。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凄苦心情,在现实主义描写中渗透着感伤主义情调。《克拉丽莎》对欧洲文学尤其对卢梭、歌德等人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菲尔丁(1707——1754)是英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汤姆·琼斯》(1749)是欧洲文学中的一流小说,代表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誉为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小说围绕一对青年男女的身世和恋爱波折,通过他们在乡村、在流浪途中以及在伦敦的种种遭遇,极其广泛地描写了18世纪英国城乡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在包罗万象的社会画面中批判了贵族资产阶级的放荡、贪婪与虚伪,说明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可以战胜邪恶获得美满的结局,而且可以影响他人改造社会。菲尔丁刻画人物生动具体栩栩如生。他还善于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性格在互相对照、衬托中更加鲜明突出。小说结构完美,全书18卷,前6卷以乡村为背景,中6卷写乡村到伦敦的路上情景,后6卷以伦敦的都市生活为背景,众多的人物、事件、场面都巧妙地组织在汤姆的身世之谜和男女主人公的经历之中,小说的艺术结构使它独具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小说第三人称夹叙夹议的写法对19世纪英国作家拜伦、萨克雷、乔治·艾略特等人有一定影响。菲尔丁把英国和欧洲小说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作了充分准备。
    
  斯摩莱特(1721——1771)的主要成就是小说。他的《兰登传》(1748)是英国第一部揭露海军内幕的小说,有自传成分,属流浪汉小说传统。他的另一部小说也是最后一部小说《亨佛利·克林克》(1771)是书信体小说,通过威尔士绅士布兰勃尔一家人在英国和苏格兰的旅途中发出的书信描写了社会风貌。作品人物刻画细腻幽默,主人公古怪而善良。这部作品接近感伤小说,常被看作是斯摩莱特最好的小说。由于作家对社会强烈不满,所以他的作品讽刺辛辣,而且人物具有漫画式、粗线条的特点。
    
  英国启蒙文学的第三阶段是60年代至80年代末。这一时期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感伤主义是发生在英国的一股文学潮流。它产生于中小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越来越大的不满。他们深切感受到启蒙运动的危机,因而放下“理性”改用感情作武器去批判现实。他们宣扬感情至上,强调通过人的感情活动的描写表现人性与现实的矛盾借以打动读者,唤起他们对受苦受难的人们的同情。感伤主义这一潮流在文学形式方面将欧洲带人一个新阶段。它不仅是19世纪初欧洲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可以说它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传统小说大都以情节为基础,遵循着因果规律重新组织现实生活,而感伤主义则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接合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这种新方式的产生对于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感伤主义是因斯特恩(1713一1768)的小说《感伤旅行》(1768)而得名。小说通过主人公约力克的叙述,写出作者本人在英法战争时途经法国前往意大利的旅行印象,着重写自己琐细、敏锐的感受、奇情和异想。小说由一系列插曲组成,并采用时序颠倒、心理分析等手法,对欧洲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哥尔德斯密切(1730——1770)的小说《威克菲尔德的牧师》(1766)通过乡村牧师一家遭受的迫害,暴露社会的黑暗。小说极力描写主人公处境的辛酸,具有明显的感伤主义特征。
    
  英国启蒙文学第三阶段成就最大的是诗人彭斯(1759——1796)。他是苏格兰伟大的农民诗人。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受到苏格兰民歌和民间文学的哺育。他的诗富于爱国主义内容和民族自豪感,歌颂自由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充分表现了苏格兰人“生作自由人,死作自由观”的伟大精神。有人把彭斯的讽刺诗比作锋利的匕首,因为他的诗运用讽刺手法揭露了贵族地主的剥削和宗教教义的虚伪。有人把彭斯的抒情诗比作竖琴,因为他的诗感情强烈、朴实、真挚,抒发了农民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农民的启蒙理想,表现了农民对自由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当时苏格兰的每一农舍几乎都可找到彭斯的诗集。
    
  斯特恩的小说和彭斯的诗歌体现了欧洲文学从启蒙文学向浪漫主义的过渡,既具有启蒙的内容,又具有19‘世纪初浪漫主义的某些特征,因此被认为是“前浪漫主义”的代表。
    
  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直接负有教育群众、鼓吹推翻君主专制和教会统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法国的启蒙文学的革命性、战斗性更强,内容也特别丰富。法国启蒙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从18世纪初期到中叶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启蒙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他们的政治态度比较保守,代表了自由派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且把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是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的“温和派”代表。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出身于贵族家庭,当过法院院长,喜欢钻研科学。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统治,向往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并以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而闻名于世。其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1721)、《罗马盛衰原因考》(1734)和《法的精神》(又译《法意》1748)。
    
  《波斯人信札》是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它是由160封信组成的一部书信体的哲理小说。作品通过郁斯贝克和黎加两个波斯贵族青年旅居巴黎时与家人、朋友的通信,对法国绝对君权的黑暗统治、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和种种恶习进行了辛辣的揭露和讽刺。作品大胆地否定了上帝,讽刺了教皇。作者还通过波斯贵族后房生活的描写,谴责了违反人性、摧残人性的多妻制和闭奴制度,并塑造了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的洛克莎娜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反封建思想。《波斯人信札》既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是一些零星的故事、寓言和杂感,是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
    
  伏尔泰(1694一1778)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启蒙思想家之一,被公认为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青年时期因写诗讽刺封建贵族,曾两次被捕入狱。后被驱逐出法国,侨居英国,从事英国社会政治、牛顿的科学思想、洛克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英国的文学与戏剧的研究工作,最后定居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菲尔奈。伏尔泰的创作极为丰富,他是哲学家、史学家、戏剧家、小说家兼诗人。他的全集包括哲学著作、历史著作、史诗、抒情诗、讽刺诗、哲理诗、50多出剧本和26部哲理小说,一万多封信。主要著作有《英国通信录》(1732)、《哲学辞典》(1764),悲剧《俄狄浦斯》(1718)、《布鲁图斯》(1730)、《穆罕默德》(1742)和《中国孤儿》(1755),小说《查第格》(1748)、《老实人》(1759)和《天真汉》(1767)等。
    
  《老实人》是伏尔泰哲理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小说描写一个天真纯朴老实人的曲折遭遇。他非常信奉其老师、“哲学家”邦葛罗斯所鼓吹的“一切皆善”的说教,可是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这一信条。他是一个男爵的养子,因与养父的女儿相爱而被逐出家门,在流浪中又吃尽了苦头。他的老师邦葛罗斯也历尽了灾难,险些死于宗教裁判所的火刑。他的情人居内贡的遭遇也同样极为悲惨。面对这样的世界,老实人觉醒了。他对那个可恶的“哲学家”叫嚷道:“得啦,得啦,我不再相信你的乐观主义了。”老实人认识到现实的丑恶,最后发出感慨说:“地球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灾难”。小说还描写了一个神话般的理想世界——黄金国,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幻想。结尾又提出了“种我们的园地要紧”的名言,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求实精神。《老实人》叙事流畅生动,繁简得当,开朗、乐观,富有传奇色彩。
    
  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这是法国启蒙文学的全盛期。代表作家是狄德罗、卢梭和博马舍。他们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更为激烈,并明确地提出了自由、平等的口号,因此被称为“激进派”。
    
  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卓越的哲学家、艺术家、戏剧家和小说家,战斗的无神论者,又是法国《百科全书》的组织者兼主编。他出生于小商人家庭,青少年时期就喜欢数学、哲学,尤好语言、文学。他当过私人教师,作过翻译,曾因攻击教会而坐过牢。出狱后,致力于《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并写了许多戏剧理论和艺术批评论著,创作过一些剧本和小说,在思想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三部哲理小说:《修女》(1760)、《拉摩的侄儿》(1762)和《宿命论者雅克》(1773)。
    
  《修女》是一部揭露教会罪行的书信体哲理小说。作品通过女主人公苏珊、西蒙南写信给科尔瓦侯爵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天主教会的黑暗,控诉了宗教迷信的罪行。聪明、美丽、健康的少女苏珊被送进修道院,与世隔绝,过着违反人性的禁欲生活。她忍受不了修道院种种野蛮的暴行和迫害,终于逃出那个宗教牢狱,但却没有能逃脱法律的追究。她不得不隐姓埋名去给人家当洗衣佣人,并时刻提心吊胆地怕有人来把她抓回去。小说结尾,主人公表示宁死也不回修道院的决心,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宗教意义。《修女》采用了少女独白的书信体形式,便于直抒胸臆,写得真切动人,富有感染力。
    
  《拉摩的侄儿》是一部对话体的哲理小说。主人公拉库的侄儿是一个“怪人”,是“高傲和卑鄙、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是具有才能却自甘堕落的时代畸型儿的典型。他是一个有天赋的音乐家,但穷困潦倒;他对人生有透彻的见解,但却甘心做一个食客。他虽然有理性,但为了衣食,却不惜给人传递情书、阿谀奉承、接受侮辱、充当富人的小丑,装疯卖傻。拉摩的侄儿之所以毁灭天才,玩世不恭,道德堕落,完全是社会造成的。小说通过拉摩的侄儿这一复杂的形象,揭露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心理状态,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马克思称这部小说为“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的杰作”。
    
  狄德罗在戏剧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严肃戏剧”的概念。他认为这种戏剧突破了传统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是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即后世的正剧。另外,狄德罗也是资产阶级现实主义美学的先驱者之一,他提出了真、善、美统一的观点,主张艺术要摹仿自然,作家要到生活中去。这为建立现实主义美学理论体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若望一雅克·卢俊(1712——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领袖。他一生经历坎坷,遭受过种种屈辱和迫害。从个人的切身体验出发,他对封建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极为不满,发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最激愤的抗议。他终身为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大呼猛进,奋斗不息,其思想和学说为行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卢梭激进的反封建思想具体表现在他的理论著作之中。他的重要理论著作有三部。《论科学与艺术》(1750)是他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是他为响应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而写的成名作。这篇著作大胆地批判封建腐朽文化,表现出作者蔑视传统观念的非凡气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是他理论体系的核心著作。他在考察人类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揭示了不平等的起源,得出了消灭暴君、推翻封建专制的革命结论。他在书中明白表述了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卢梭的“平等说”是用全人类共同要求的形式表述的,这在后来动员全体民众参加资产阶级革命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鼓动作用。《民约论》(1762)是他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而提出的政治方案,它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愿,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许多国家的“福音书”。雅各宾党人以此作为施政纲领,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都体现了这部著作的精神和思想。卢梭的理论成就使他在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获得崇高的威望,罗伯斯庇尔尊奉他为“精神导师”,卢梭生前定居的街道被命名为“卢梭街”,他的遗体也移葬于巴黎的伟人公墓。
    
  和理论著作一样,卢梭的文学作品也用来宣传启蒙思想,表现出激昂的反封建精神。《爱弥儿》(1762)是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作者通过叙述主人公爱弥儿接受教育、长大成人的全过程,阐发了他的教育观点。书中种种教育主张和措施,都是以他的“返回自然”的哲学思想为出发点提出来的。尤其是其中的泛神论观点,动摇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因而触怒了反动当局和教会势力。反动当局下令焚烧这本书,作者也被咒骂为“疯子”和“野人”。为反击统治阶段的迫害和诬蔑,卢梭晚年撰写了自传体散文《仟悔录》(1778),以此来谴责罪恶的封建专制社会,维护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权和尊严。作者回顾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家庭教养和踏入社会后的人生遭遇,说明了自己的优点和志趣,也毫不掩饰地写下了以往的过失。《仟悔录》是他人生历程的真实记录,写得异常真诚和坦率,这不仅为传记文学树立了范例,而且也给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提供了“关于人的研究的第一份参考材料”。
    
  卢梭的文学代表作是书信体哲理小说《新爱洛绮丝》(1761)。作品描写贵族小姐尤丽与平民家庭教师圣·普乐相爱,尤丽的父亲从中阻拦,终于迫使尤而含恨而死。作者对男女主人公倾注了深切的同情,把他们初恋时接触和热恋时如痴如迷的感情的发展,描写得真挚动人,让读者从一封封公开的情书中得出结论:圣·普乐和尤丽的爱情是纯洁高尚的,没有金钱势力的霉臭,也不受邪恶淫乱的玷污;有的只是真心诚意,志同道合。他俩完全应该幸福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冷酷的社会现实摧残了这朵爱情之花,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妇女婚姻不自由的状况。与此同时,作者还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封建等级制度和贵族阶级,显示他那激进的反封建精神。
    
  加隆·槽·博马舍(1732——1799)是18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喜剧作家。他曾出巨资为伏尔泰印行全集,并支持美国的独立战争。博马合接受和发展了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为创立启蒙戏剧做出了贡献。主要剧作有《塞维勒的理发师》(又名《防不胜防》1775)和《费加罗的婚姻》(又名《狂欢的一天))1784)。
    
  《费加罗的婚姻》是博马舍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富有战斗性的喜剧。剧本写阿勒玛维华伯爵的仆人费加罗准备与他热爱着的伯爵夫人的使女苏珊娜结婚,但伯爵却施展出种种威胁利诱的手段去追求苏珊娜,并妄图恢复他自己早已宣布放弃的贵族对农奴新娘的“初夜权”,由此产生了全剧的矛盾冲突。费加罗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机巧,最后挫败了伯爵的罪恶企图。它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夕贵族阶级的腐化堕落,赞美了第三等级的聪明才智。剧本的结尾还表达了人民群众那一触即发的革命情绪,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这出喜剧反映了现实斗争,洋溢着时代精神,也富有生活气息。同时剧情紧凑,冲突尖锐,形象鲜明,语言幽默,艺术技巧较高。
    
  18世纪的德国处于封建诸侯割据的状态,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启蒙运动的任务是唤起民众觉醒,反对分裂,建立民族统一的国家。而德国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依附封建贵族,因此德国的启蒙文学缺乏革命精神,表现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妥协性和思想上的软弱性。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启蒙时期(1700——1770)。40年代前,德国文学主要以古典主义的标准来改革德国的戏剧,要求文学语言的规范化,文学创作要符合规则。到50年代莱辛登上文坛,德国的启蒙运动才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莱辛的美学理论、戏剧理论和戏剧创作为德国启蒙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他是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1729——1781)是德国启蒙文学的重要代表。他毕生致力于戏剧创作和文学批评,主要作品有论著拉奥孔,论画和诗的界限)(1766)和《汉堡剧评》(1767——1769),剧本《明娜·封·巴尔赫姆》(1767)、《爱米丽亚·迦绿蒂》(1772)和《智者纳旦)(1779)等。
    
  《汉堡剧评》是莱辛关于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重要文献。莱辛在“剧评”中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要求戏剧反映当时德国现实,提倡写市民悲剧,号召向莎士比亚学习。他强调作家刻画人物性格要有逻辑性和真实性。他认为德国应当有自己的民族戏剧,反对作家模仿法国古典主义悲剧。莱辛的戏剧理论奠定了德国资产阶级市民戏剧的基础。
    
  第二阶段为狂飙突进时期(1770——1785)。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德国文学史上反封建的高潮。参加这场运动的大多数属于市民阶级的青年作家。他们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由于它的自发性,这场反封建运动未能超越文学领域,更不可能导致政治革命。在运动中形成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狂飙突进精神,其基本内容是强调个性、崇尚天才、赞美自然、推崇感情,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倾向;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但也带有个人主义狂热的因素,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因而不能持久。狂飙突进运动的名称源于克林格尔(1752一1831)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纲领制定者是文艺理论家赫尔德尔(1744——1803),代表作家是青年时期的歌德和席勒。
    
  第三阶段为魏玛古典主义时期(1786——1805)。这一时期德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德国古典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激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和陶冶性情,培养完整和谐的个性;在艺术上,以古希腊艺术为典范,把“高贵的单纯、宁静的伟大”视为最高理想,追求庄严肃穆、完整和谐。代表人物是晚年的席勒和歌德。他们均被邀到魏玛公国,从1794——1805年,密切合作了10年。他们创作的古典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达到了德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的伟大成就同时奠定了德国文学的世界地位。
    
  约翰·克利斯朵夫·费利德利希希·席勒(1759——1805)出身于医生家庭,少年时即被迫进入“奴隶养成所”的符腾堡公爵的军事学院学习法律和医学。八年严酷专制的学院生活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随着“狂飙突进”运动的蓬勃发展,席勒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写出他早期最成功的剧本《强盗》(1780)和《阴谋与爱情》(1783),确立了他的反对封建制度、争取自由和唤起民族觉醒的创作道路。
    
  《强盗》写的是一群青年人对封建专制暴政的自发反抗。剧本的扉页题词“打倒暴虐者!”就充分揭示出反封建暴政的主题。《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也是德国启蒙文学中最成熟的悲剧之一。恩格斯称之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剧本直接反映了德国市民阶级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剧本中不少人物都是以当时德国政界的“要人”作为原型的。剧本描写了贵族宰相的儿子斐迪南和平民音乐师的女儿露易丝的爱情悲剧。代表反动封建势力的阴险、冷酷的野心家瓦尔特宰相极力反对儿子与露易丝相爱,并把儿子的婚姻作为自己向上爬的阶梯,设下阴谋,终于夺去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生命。使他们成为宫廷里争权夺利的阴谋的牺牲品。剧作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等级观念,要求自由、平等、争取人权的进步观点。同时也暴露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部剧作比之《强盗》,现实精神加强了,人物形象也更鲜明,尤其是提琴师米勒的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德国市民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既不满又畏惧的两重性,具有较强的概括力。
    三、文学特征
    
  体现启蒙思想的启蒙文学,继承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传统,它是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后来19世纪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欧洲各国的启蒙文学,尽管各国的历史状况和资产阶级革命情况的不同而各具特点,但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各国启蒙文学还是有其共同的特征:
    
  一、反对封建专制,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启蒙文学作家大多是启蒙思想家或社会活动家。他们的创作不仅是反映生活,更主要的是评论生活,宣扬启蒙思想,教育人民。因此,作品的主人公往往是他们的代言人。启蒙思想家们反对封建专制暴政,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作为他们的战斗纲领,面启蒙文学也尖锐地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本质和罪恶,反对封建特权,要求自由、平等、博爱,因此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二、反对宗教迷信,宣扬唯物主义。天主教会是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宗教神学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僧侣是封建反对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世俗贵族统治阶级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残酷掠夺、压榨广大人民。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就必须反对封建宗教迷信,砸碎人们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揭露教会的黑暗,讽刺僧侣的伪善,批判神学的荒谬,宣传唯物主义,就成了启蒙作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启蒙文学常见的主题。
    
  三、主张文学面向广大平民,并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主人公。启蒙作家与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相反,在作品中往往把“第三等级”作为表现的主要对象。启蒙文学常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作品的主人公,描写他们的悲欢离合,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把他们作为正面人物来颂扬;而国王、贵族、僧侣、教士则成了鞭答的对象。作品通过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来揭露、批判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罪恶,宣传启蒙思想,以达到教育人民、启发人民觉悟的目的。
    
  四,创造了多样化的文学体裁,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启蒙作家为了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他们冲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除了运用传统的文学体裁(如悲剧、喜剧、十四行诗等)形式外,还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样式:启蒙戏剧、哲理小说和对话体、书信体、游记体小说等。
    
  启蒙戏剧又称市民戏剧、严肃喜剧或正剧,是由法国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的。这种戏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其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它采用散文的形式,描写现实社会斗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如狄德罗的《私生子》、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姻》等。
    
  哲理小说是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虽有人物、情节,但它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多方面的内容,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如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伏尔泰的《老实人》、卢梭的《爱弥儿》等。
    
  启蒙文学由于过分强调文学宣传启蒙思想的社会作用,因而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性。作品分析议论较多,不大注意塑造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而且作品的主人公常常成了作者思想的传声筒,这也就是后来马克思所批评的“席勒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