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教学要点】本章讲述的元白诗派走的是与韩孟诗派不同的道路,因此要与前面的韩孟诗派对比,了解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追求。重点掌握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情况,尤其是他的《长恨歌》和《琵琶行》。了解张籍、王建、元稹等人创作情况。

第一节 唐代中期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

   1、元白诗派的重写实、尚通俗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世俗化的新思潮,其远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那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以来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杜甫的创作。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等,一是继承了古乐府的形式,自拟新题,缘事而发,写真实时事、亲身见闻;二是以朴实真切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诗,力求通俗浅显。这对元白诗派有直接的影响。
   2、张籍、王建(时号“张王”) 、元稹等人自觉向民歌学习,写下了大量新乐府诗,都以写实见长。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

   1、白居易的生平。
  2、白居易的诗歌主张。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主要见于《与元九书》、《秦中吟序》、《新乐府序》中。他主张诗歌反映现实,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强调讽谕美刺的审美作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强调诗歌的政治作用和社会意义,这正是对传统的儒家诗论的继承。由于过分强调诗歌的功利性,使其部分诗作充满了讽刺性的说理、议论,成为政治的工具。
  3、白居易的讽谕诗,以《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为其代表。在这些诗中,暴露了官场的腐败,反映了民生疾苦,实践了他的诗歌理论。
  
第三节 《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白唱和诗
  
   一、《长恨歌》
   1、《长恨歌》的故事渊源及其诗歌内容。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白居易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县尉时,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50多年前的“天宝遗事”(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根据王质夫的提议,白写了这篇《长恨歌》,陈写了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在中唐,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已流传,白居易根据史实,再杂糅民间传说,从中蜕化出一个回环曲折、婉转动人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经脱离了历史原貌,是一首咏叹爱情,充满感伤情调的诗了。《长恨歌》先从唐玄宗的重色写起,杨贵妃凭其“天生丽质”恃宠而骄,终至引发安史之乱,这也正是李杨爱情悲剧的根源。接下去作者并没去讽刺李杨的荒淫,而是极力渲染唐玄宗失去杨贵妃的痛苦伤悲和对她的无尽思念,这是诗中最感人的地方,最后又通过在仙境的杨贵妃的描写,表达出他们爱情的忠贞不渝。这样已超出帝王宫妃的范围,成为对事件男女山盟海誓、生死不渝的真挚爱情的讴歌。,对受天地阻隔、长恨不已的爱情悲剧的叹惋。
   2、《长恨歌》的双重主题。由于诗中既有对李杨荒淫地揭示,但后半部分又对李杨的爱情悲剧给于了极大的同情,这样全诗就出现了批判与同情并存,惋惜与讽谕兼有的现象,造成了《长恨歌》的双重主题。
   二、《琵琶行》
  1、《琵琶行》的写作背景及其主旨。 《琵琶行》自序云其元和十年被贬江州,送友江边,夜遇琵琶女,闻其遭遇,“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琵琶行》以赠之。但前人或以为琵琶女之事未必真有。宋洪迈《容斋五笔·琵琶行海棠诗》条:“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致,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歌咏之不足,遂以谓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予窃疑之。唐世法纲虽于此为宽,然乐天曾居禁密,且谪居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独处妇人船中,相从饮酒,至于极弹丝之乐,中夕方去,岂不虞商人者他日议其后乎?乐天之意,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尔。” 但也有人认为真有琵琶女其人其事。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作此诗之人与此诗所咏之人,二者为一体。真可谓能所双亡,主宾俱化,专一而更专一,感慨复加感慨。” 《琵琶行》借琵琶女飘零憔悴沦落天涯的遭遇,写自己遭谗受贬、政治失意的怨愤。
   2、《琵琶行》的表现手法及其双线结构。 《琵琶行》中最精彩的地方是对音乐的描写,这得力于作者一系列贴切比喻的妙用。同时作者把写声和写情完美的融合,音乐从急骤到轻微,从流利、清脆到幽咽、滞涩,再到突然激昂,恰似琵琶女内心起伏回荡的情绪变化。
   三、《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
   1、抒情因素的强化。 《长恨歌》和《琵琶行》与以前的叙事诗相比,事件非常的简要,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任务来结构全篇,而把重点放在抒情上,加强了诗篇的抒情因素。
 2、语言明白晓畅而又精纯确当。
   四、中唐诗人的唱和之风
    中唐诗人间的唱和在贞元年间已显端倪元稹、白居易相识之后,既有酬唱制作,他们的唱和采用长篇排律和次韵酬答的形式,并在当时广为流传,长庆到开成年间,唱和真正形成高潮,东都洛阳乃唱和重地,而白居易为核心人物。
    
第四节 白居易的闲适诗
 
  1、闲适诗的内容和情调 闲适诗意在“独善其身”,“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适悠然的情调及对“帝都名利场”的厌倦,对生活的满足。
  2、闲适诗对后代的影响 其浅近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