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审美与备考之间
作者:周映红
都是因为美而存在。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审美的触须也是自由的,就像飞翔的翅膀。没有庸俗。没有丑恶,没有干扰,没有束缚,甚至没有忧伤。都只因为美的存在。当学生毕业后回忆起高中生活,有一句代表性的话:“您知道吗,语文老师,您把双手撑在讲台上时,就好像撑起了一个远离了世俗、充满着快乐的世界。”我想,在他们眼中,这个世界还能是其他的样子吗?它只能是美感的世界。
那么备考呢?我通过课型的分别设置也留给了它自由的空间,即安排练习课,以区别于讲读课、阅读课、写作课、讲评课。在练习课里,习题的讲解是不依附于课文学习的独立存在,自由的空间给予了充分的时间,也保证了学生攻坚心理的充分准备。从一道习题出发往往联系大量相关的知识,在比较、运用中整理出系统,总结出理论;教师给出答案后,学生要说得出答案的依据和求得的方法,教师再加以评价,这就在思考、评议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文思维。比如这段时间发现学生练习、考试时病句题正确率不高。这节练习课就针对练习中所有的病句题总结出病句的一些类型。并补充同一类型的例句加以比较和强化。补充时要注意一个细节:教师可以补充大量的材料,但绝不是此次练习中未出现的病句类型。否则就成了变相的高考复习,远离了课文学习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也超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贪多嚼不烂。备考的自由空间里知识讲解重点突出、集中充分。学生也觉得老师知识渊博、讲解透彻,自己很有收获。
第三,审美时随时积累知识,知识在审美中及时运用。加涅认为:“学生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充分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问题解决者。”审美活动就是学生要实际解决的问题。《听听那冷雨》一课有这样一个鉴赏活动:“找出你认为‘听雨’写得最美的地方,将散文化的句子拆成诗的形式,并说说为了传神地表现某种美的意境,你在诗歌中运用了怎样的节奏?”拆诗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要琢磨长长的散文语流何处可以截断而又不破坏原来的内容和意境。节奏。就是用来断句的工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在语言的审美中学得了“节奏”知识。而感受到的诗意又要通过“节奏”的建梁搭桥以写成具有美感的诗歌。黄梅雨霏霏不绝,诗句就要长,以拉慢节奏;台风雨暴烈,就要将“重重压下”“哗哗泻下”等词独立成行,使节奏短促,加强气势;而回忆的雨缠绵婉转,可以将诗句拆成顶真形式——“下得满地是江湖/江湖的桥上/桥下的船”,造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节奏”知识又在审美活动中得以运用巩固。“知识的积累”为“审美时的自主发挥”铺设了空间,“审美实际”为“知识运用”提供了操练场地。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高考复习阶段
第一,让审美因素贯穿整个复习过程。这一操作的理论依据已在“原则”处说明。不再赘述。可以看一个实例。“成语”复习,主要靠学生大量记忆,在时间紧张的高三较难持之以恒。教师在复习时突出了以下两个步骤:一是选几个较陌生的成语。绘声绘色地讲述成语所包含的故事,学生从中得到了趣味的美感,从故事再到成语的含义,就理解得很顺利:二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成语的结构方式猜测成语的含义,学生不仅欣赏到了成语结构上的美感,而且享受了“记忆方法”带来的充实有效的快感。经过这两个步骤的复习,再要求学生记忆尽可能多的成语,并利用其中故事的形象性和结构特点巧记成语,学生的积极性就比较高了。美感激活了一个相对枯燥的备考知识点。
第二,在考点复习中留足审美专题训练时间。近些年语文高考一个明显的命题趋向,就是试卷里人文因素比重加大。人文味十足的试卷,岂是靠掌握单纯的语文知识和遨游题海所能应付的?叶圣陶早已指出美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无论人文的内容有多深厚广阔,都需要审美活动为之提供相应的经验。高三复习也要留足审美训练的时间,才能把握住高考的精神。只不过复习中的审美活动应该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文学作品阅读专题、古诗鉴赏专题、作文素材积累专题、修辞训练专题、语言运用专题都是很好的集中进行审美训练的载体。
第三,以美育带动写作教学的突破。清代李渔《闲情偶记》中曾指出:“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此“传世之心”不外乎“真、善、美”三字真诀,因此,要在作文教学中反复强调立意之美,诸如健康、积极、真诚、热情、优美等等。作文有了上乘的立意和思想境界。也就立住了根本,不会走样太多。写作方法的训练也以“美”作为依据和标准。一切难以“言传”的境界都将变得简单。比如,了解了议论文之美体现在论证的严密上,学生就知道运用准确的语言、翔实恰当的事例论证之,用透过现象抓本质的能力表现之;了解了散文之美体现在情感的真挚深沉上。学生就知道选择能表现情感的材料,以情感为主线安排好文章摇曳多姿的结构,用鲜明生动的形象加以表现。另外,在求同思维中培育求异思维,力争学生能树立起在写作中创新的观念,那更是作文的大美、语文的大美。“美”是文章的根本,从根本着手进行写作教学能事半功倍。
就这样往来于审美与备考之间。我们诗意,我们睿智;既有心灵的感动,又有理性的充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