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身份的奥妙

作者:王 君




  上《范进中举》,学生提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吴敬梓为什么要把范进的老丈人写成一个屠户,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职业呢?我感到这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一个很精妙的切入点。于是,我便整合了三部同学们学过的剧本和看过的电影,上了一堂特殊的影视鉴赏课。
  影视欣赏和影视评论是我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板块。影视评论课的上法有多种。这堂课,试图以主角的职业身份为切入点,透视影片主题,挖掘编导创作的内涵。
  从主人公的身份说起,其实是主动地站在了电影创作的原点上。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电影的内涵,是培养学生扎扎实实思考而不是虚浮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三部电影来讨论一下艺术创作中人物身份的设计这个问题。
  
  话题一:魏敏芝为什么是一个农村小姑娘?
  ——《一个都不能少》探究 
  (回顾《一个也不能少》剧情: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十三岁的魏敏芝给高老师代一个月课。村长说,如果她能把娃看住一个都不少的话,就奖励她五十块钱。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开始茫茫人海里的寻找……)
  师:张艺谋一方面要表现山村教师的伟大,一方面又把主人公设计成为一个只有十三岁的不太懂事的小姑娘,这是不是有点矛盾呢?
  生:我认为其实并不矛盾,魏敏芝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她单纯、倔强、真诚,又不乏愚昧、专横。她普普通通,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她是一个真实的山村小姑娘,而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民教师,当然更不是一个英雄。
  师:那你所说的这些特点是从头到尾都统一体现在魏敏芝身上的吗?
  生:不,她的性格实际上是发展的。最开始她确实为了钱来代课,因为年龄、文化、出身等原因,她表现得自私、蛮横,她管学生就像放羊那样只管数量而不要质量。但是粉笔事件转变了她。学习委员张明仙的日记让她深深震撼。从那天晚上让张慧科给张明仙道歉起,她就开始思考问题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后来在千辛万苦寻找张慧科的过程中,有一种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不断加强。找到张慧科后,面对着人们捐献的那么多的彩色粉笔,她居然连一个字也舍不得写,这时候的魏敏芝,可以说才实现了乡村小姑娘到代课教师的角色转变。电影中塑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在情节的推动下思想不断进步的农村代课教师的形象。(热烈的掌声)
  生:我觉得这种手法有“先抑后扬”的味道。
  生:其实,这恰好就是导演张艺谋的高明之处。听说该片的主角都是从农村挑选来的非专业演员,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真实!魏敏芝不可能那么高尚,她就应该是片中的那个样子。她无知、愚昧、专横,但也倔强、坚强、真诚。她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是农村那种环境的产物,体现了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广大农村少女的本色。她最初的无知及后来的转变,本身就反映了山区人民需要知识、渴求进步的愿望。
  生:蓝楠说得好。我觉得老师的问题可以修正一下。我们怎么可以用该或不该,肯定或否定来评价一个人呢?单纯地去分析她“值不值得赞美”,实际上把一个复杂的人简单化了,我们可以说“欣赏她哪一点,却不认同她哪一点”啊!
  生:现在我明白了。张艺谋塑造的原本就是一个平凡的形象,她既不光辉,也不伟大,她普通得就像村边的一块泥土,真实得呼之欲出。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魏敏芝只是名义上的一个主人公,实际上更是一个线索人物,她牵引着观众推开中国山区教育现状之门,她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画面:几个月没领工资却念念不忘学生的高老师,为浪费了一支粉笔而痛心的学习委员张明仙,因为家境困难而被迫辍学的张慧科……而魏敏芝,她本身也是这些画面的一部分,如果她受的教育多一些,家庭条件再好一些,她代课教师的工作,可能做得就不一样了。这个形象本身也在不断地呼唤:我们需要教育,需要爱!(掌声)
  生:通过大家的发言,我真正体会到了张艺谋的高超。和以前看过的《红高粱》等艺术感觉很强烈的影片比,《一个也不能少》更让人感动。这种感动来源于它取材和人物塑造上的绝对真实。而且这种真实像橄榄,如果不仔细咀嚼,是品不出味来的……
  
  话题二:史标曼为什么是一名钢琴师?
  ——《钢琴师》探究
  
  (《钢琴师》剧情回顾: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挨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师:为什么编剧要把主人公的职业定义为钢琴师,而不是其他的职业呢?
  生:钢琴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战争不仅残杀了无数无辜的人,同时也毁灭了艺术。以钢琴作为电影的一个焦点更能表现战争的残酷。
  生:史标曼之所以能够坚持到最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一直有一个理想:我要回到波兰电台继续演奏钢琴。钢琴是他的一种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钢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师:说得不错,但还比较浅。于西南的意思是说电影中还设计到了其他的一些乐器,比如大提琴、小提琴、萨克斯管等,为什么导演没有选择它们,而是选择了钢琴呢?
  生:钢琴比较大,在战争中不容易被毁坏,更有利于情节的发展。(教室里不安静起来,大家纷纷表示不同意)
  生:主人公在电影中先后弹奏的几段钢琴曲其实是电影非常重要的背景音乐。这是一部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电影,它的色调很阴沉,情感很阴郁,表现的主题也比较博大,钢琴的声音比较厚重丰富,所以更适合作这种电影的背景音乐。而其他的乐器则略显得单薄了些。
  师:你是从背景音乐这个角度来谈的,很深刻。
  生: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比之其他乐器,钢琴的外表更豪华,科技含量也更高。而钢琴师也是一项比较高雅的职业,可是后来俊朗飘逸、才华横溢的主人公史标曼却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如鬼。越是豪华、先进、高雅的东西被毁灭,越能够激起人们对战争的憎恨。
  师:你的意思是说钢琴的华美和这个职业的高雅与它们被战争摧残和毁灭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能够加深我们对战争的痛恨和反思。这样理解也很深刻。
  生:在西方,钢琴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乐器。电影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那位德国军官之所以在史标曼最危险的时候帮助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听了史标曼的钢琴演奏后心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