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身份的奥妙

作者:王 君

受到了震撼,引起了共鸣。
  师:电影中的其他德国军官无一都凶狠残暴,杀犹太人杀红了眼,可是最后那个军官却意外地帮助了史标曼,这似乎有悖常理。你的意思是说造成这种可能的原因是钢琴音乐吗?
  生:对,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特别是钢琴声。
  师:没有国界的还有一些什么?
  生:对美的追求。对和平幸福的向往,对艺术的向往等等。
  生:我是这样理解的,德国军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了衣衫褴褛的史标曼的演奏后心灵受到了震撼。电影中那个弹奏的场面就同时展示了史标曼演奏时的沉醉和德国军官被震撼的表情。
  师:那首曲子节奏变化很大,你们听出了什么吗?
  生:我听出了愤怒,听出了悲哀。
  生: 我听到了哭声和号叫声。
  生:我还听到了深情的呼唤和痛苦的呻吟声。
  师:这就对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首钢琴曲中表达的也许是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和对渺茫前途的恐惧,也许是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幸福的向往。无论是哪种感情,但他一定是人类心灵中共有的东西,所以才会使那位德军军官和史标曼之间产生了心灵的共振。导演也许希望通过这个细节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本不是敌对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敌对呢?
  生:是战争。
  师:是的。是非正义的战争泯灭了人性,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真诚和友善,把人变成了魔鬼,也把人变成了奴隶。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拯救作用。音乐的理想使史标曼在屈辱艰难中坚持了下来,音乐也唤醒了德国军官的良知,使他帮助史标曼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但是,音乐并不能和残酷的战争抗衡,音乐也并不能彻底拯救人的命运。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联军依旧不能解放波兰,有着音乐信仰的史标曼的命运会是怎样的?我们更看到了,被音乐暂时拯救展现出人性中美和善的德国军官,最后还是被战争毁灭了——残暴的战争的发起者,使多少人的生命成为了战争的殉葬品……
  (学生陷入了沉思)
  
  话题三:诺兰德为什么是一名速递员?
  ——《荒岛余生》探究
  
  (《荒岛余生》剧情回顾:查克·诺兰德是一名联邦快递公司的职员。有一次,他乘坐的运送邮件的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遭遇了空难,他被海潮冲到了一个世外荒岛,他必须要面对的是严酷的生存挑战。查克在荒芜的小岛上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一个现代鲁滨逊。他每天都得与饥饿、使人发狂的孤独以及时时逼近的死亡作无止境的搏斗。四年后,他自己制造木船离开荒岛,漂泊大海,幸运地被营救回人间……)
  师:为什么《荒岛余生》要把主人公的职业设计为联邦速递公司的速递员,而不是其他的职业呢?
  生:这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因为是速递公司,飞机失事后才会有那么多各具特色的邮件掉入大海,然后被海浪冲上主人公逃身的海岛,这些邮件大部分都成为了主人公后来孤身在岛上求生的工具。没有这些邮件,就不能展示主人公的智慧。
  生:每一件邮件都是密封的,它们断断续续地冲上小岛,每一次都给了主人公很多的猜测和遐想,正如贯穿了整个故事的一句台词:不晓得明天海潮会送来什么东西?正是这种未知的盼望和期待,使主人公在岛上坚持活了下来。
  师:所有的邮件他都拆了吗?
  生:没有,直到最艰难困苦的时刻,他都保留了一件完整的邮件。四年之后得到营救,他还把这件邮件亲自送到了收件者的手中。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这也许是表明,在荒岛求生的这些年里,他自始至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有着社会义务的人。
  师:哪怕他的形象变得跟野兽一样了,但他的心灵还是人的心灵。也就是说,荒岛求生,他不仅保全了自己的身体,而且还……
  生:而且还保全了自己的灵魂。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更能表现出主人公非同寻常的忍耐力、智慧和责任感。
  师:再想想,主人公的命运和那些邮件有相似之处吗?
  生:我觉得这里边还有一个隐约的征兆:速递员是护送邮件的,他的责任是把客户的东西安全快速地送达目的地。但是他自己的命运却很坎坷,因为飞机失事,邮件丢失了,他自己也没有能够安全达到目的地。因为这次意外事件,他被突然地抛出了人生的正常轨道,他的爱情他的事业他的青春全部也都被抛出了人生的正常轨道,他和那些邮件的命运其实是一样的。
  师:说得好。用这个隐约的征兆,导演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人一辈子命运叵测,就像那些在空中被送来送去的邮件,你能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吗?谁都不知道。也许能,也许被耽搁,也许永远被海潮冲走。
  师:有些意思了。我是这样理解的:人一辈子就好像是在邮寄自己的生命,希望能顺利邮寄到自己想到达的地方,但是这个过程又往往是艰辛的未知的。如果生命的邮件中途出了问题怎么办?
  生:那就应该像《荒岛余生》中的诺兰德一样坚持坚持再坚持,挺过去,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要把自己生命的邮件送到目的地。
  师:也就是说要像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另一句台词所表达的……
  生: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师:同学们说得已经比较深入了,下去还可以继续挖掘。因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为了展示故事内涵的需要,所以编剧把主人公的职业设计成了联邦速递公司的速递员,这确实是有他别出心裁引入深思之处。
  
  话题四:“人物身份”问题总结。
  
  师:通过《范进中举》和这几部电影的讨论,大家对艺术创作中主要人物身份的设计问题有了一些认识吗?或者说,你认为决定人物身份的因素有哪些?
  生:以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通过今天的讨论才恍然大悟。我觉得其实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主题表达的需要。比如《一个也不能少》把魏敏芝设计成女孩儿就比设计成男孩儿更出彩。让主人公的性别是女孩儿更能够表现出农村意识落后、教育落后的现状。
  师:张艺谋还有一部电影《秋菊打官司》大家看过吗?
  生:知道一点儿。这部电影把巩俐演的那个角色秋菊设计成一个农村孕妇,她行动特别艰难。但又特别执著,就更能凸显出电影的主题。
  师:我还想起了巩俐主演的另一部很出名的电影叫《周渔的火车》,写一个痴情女子在精神和物质两种爱情上的经历与顿悟。导演把电影中的第一男主角定位为了一位现代诗人,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周渔的第一次爱情经历就是纯精神化的,追求精神上的共鸣和享受。而诗人往往就是这一类人的代表。
  生:主题表达是最终目的,情节的需要是比较直接的目的。人物的身份要为了情节的发展量身订做。
  师:很好,量身订做这个词语用得精妙。魏敏芝、史标曼、诺兰德就是创作者为作品量身订做的人物。看其他电影,大家还有相同的感受吗?
  生:比如《泰坦尼克号》中,男主人公杰克是一位底层的平民画家,我现在想来导演这样安排也是有深意的。来自底层使他心地很纯洁正直,画家又让他具有浪漫多情的一面。
  生:我们才看的成龙主演的《宝贝计划》也很典型。两个主人公“人字拖”和“百事通”都被导演设计为社会底层的品行有些败坏的无业游民,但他们最后都被孩子的天真可爱唤醒了良知。
  师:我们才看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片子对主人公的职业设计更是用心良苦。
  生:对,在入狱前安迪被设计成为一名成功的银行副总裁。他的职业为后面电影情节的发展做了非常有力的铺垫。就因为他是高级知识分子,有头脑有理想,有一般人比不上的智慧和才能,所以才可能在19年之后成功越狱,并重新获得自由和做人的尊严。如果换成“人字拖”那样的人物,故事根本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师: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文学创作是一种美好的复杂的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有时候,我们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去设置情节去安排人物身份,但有时候也可以从典型人物的典型身份和典型经历出发为他们设置故事和主题。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必然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刚才一位同学所说的:量身订做。唯有如此,创作才会真实感人,扣人心弦,动人心魄。谢谢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思考,为今天的语文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讨论角度。
  下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