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忠与孝:传统伦理的艰难抉择

作者:张 悦

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这称得上是说话艺术的一箭双雕。
  生:大家的读解给了我启发。我突然觉得,李密侍奉刘氏之举恰恰成为了武帝“孝政”的经典楷模,而创国之初当然不能或缺垂范的意义。
  师:你的读解有深度了。这对于武帝而言,毫无损失,仅仅是以一个好官的暂时缺席换得了对全国臣民持久的精神鼓舞之源泉,这样好的机会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国君都不会轻易放过。我想追问一句:李密是如何在名节问题上表明自己的态度的?你觉得他为什么会对这个问题如此在乎?
  小组①:作者写道,“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这种自怨自艾的表述,是晋武帝非常希望看到的降臣的心理状态。
  师:同时,适度的自责也是一种真诚。一种坦率,一种心灵的深层剖露,容易使对方感到亲近并产生信任感。其他小组可以联系李密写作《陈情表》时的背景谈谈吗?
  小组②:我们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李密写《陈情表》时,正处在改朝换代的非常时期,曹氏的天下变成了司马氏的天下,蜀魏两国旧臣中的不少人,为了保全名节而不愿同司马氏合作,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就是例子。阮籍整天饮酒,常常处于醉醺醺的状态,从不过问政事,以此来曲折地表示不合作的态度。嵇康则公开表示不同司马氏集团合作,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最终在李密写《陈情表》的前四年,被司马氏集团所杀。
  师:这些资料找得好。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晋武帝怀疑李密辞官是为保全“不事二主”之类的名节,那么,非但辞官不成,可能还要遭到杀身之祸。因此,李密必须在名节问题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以打消晋武帝的猜疑,扫清获准辞职道路上的障碍。为九十有六的祖母终养余年,是人伦之常情,尽孝之情足以使武帝为之动容;不矜名节的表态以及对新朝的忠敬感激溢于言表,又足以消除武帝的疑心。具有超乎平常的说服能力的李密保持的不仅是作为一个孝孙的心意,更是一个谦臣的风度。
  师:品读文章第四段,品味文字的言外之意。思考李密是怎样解开忠孝不能两全的死结的?哪些语句委婉地表达了先尽孝再尽忠的两全态度?
  生:“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氏之日短也”,“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师:这样看来,《陈情表》不啻一纸即将兑现的“卖身契约”,一纸死心塌地的“卖身契约”,李密似乎隐隐表明了祖母故去后的全部心愿。(生笑)这样的忠恳即便是铁石心肠的帝王也会掬同情之泪、哀怜之泪。此可谓信誓旦旦,忠情可嘉。
  师:全班讨论一下,从晋武帝的角度来看,试着揣摩一下,如果答应了李密请辞的奏章,可以从哪些方面树立一个君王的威信?
  生:数番征召已经表现出自己的求贤若渴。 生:树立李密这一典范可以表明自己以孝治国的恩德,准许李密的请求显示自己的体察民情、宽容大度,还得到了李密“生死陨首,死当结草”的保证,还怕他日后不来做官吗?
  师:真是个顺水推舟的人情。(生笑) 苏轼曾说,“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这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文中李密用至孝之心编织的款款深情确乎是动人心魂的。再次品读文章中你最有感触的部分,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文章“万世撼人心”的真情魅力。
  (学生自由选择文段进行品读)
  
  三、意义再造,跳出文本
  
  教师投影提供以下课外资料和问题:
  
  1.一介文臣李密固然文采出色,有握椽之力,但他从哪里来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将皇帝说服?除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奥秘?
  
  2.以下是史书对晋武帝司马炎的评价,请谈谈你对这位国君的基本看法,并从中揣测他接受李密恳请的原因。
  ①聪明神武……明达善谋,能断大事。
  ②帝宇量弘厚,造次于仁恕,容纳党正,未尝失色于人……权得抚宁万国,缓静四方。
  ——《晋书·武帝纪》
  
  3.“忠孝节义”是封建统治者的为政纲领和为人臣者奉行的准则,而事君主以“忠”显然是第一位的。想一想,面对武帝,李密为何不剖一片忠心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