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行走在语言的世界中

作者:李 震




  2006年11月1日至4日,全国中语会和《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在江苏丹阳市吕叔湘中学召开了“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会上。听了三堂课,我最想讲的一句话就是:语文课就是要引导学生“行走在语言的世界中”。
  “行走在语言的世界中”就是要认真研读文本,从文本出发。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力。
  我在扬州听过一堂《紫藤萝瀑布》,听课时写下这样一段话: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想象的脑海里张满了疾驶的风帆,在闪光的语言河流上航行:应该让学生理解作者自我砥砺的情怀,品尝作者满装生命体验的语言的酒酿,从而增加内在的语言积累,获得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蓄能。这正是我对语文课的期盼。
  语文课应该重视文本的研读。在教学《我为什么而活着》时。执教老师用“你喜欢哪句话”领起,学生讨论发言,紧紧扣住文本。如有的学生讲喜欢第一段。的确,第一段分两层,一是写支配一生的三种激情,二是写三种激情对作者生命的影响。有的学生从思路上分析,既指出了本段内部的层次,又说出了这一段在全文中的纲领作用。如果没有对文本的仔细研读,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有的学生指出语言特色。说作者用比喻“像飓风一样”,写出了“三种激情”震撼的力量。有的学生从语言上品味。指出“苦海”一词写出了作者的人生体验;“肆意”与比喻修辞格配合,写出了“三种激情”的强烈。这都是研读文本的结果。
  《前方》这篇文章有着新奇的立意、丰富的想象、虚实相生的笔法,有着优美、凝练、含蓄的语言,有着悠远绵长的情韵。它的深刻性在于作者丰富而深刻的对人类心灵漂泊和流浪感的关怀与悲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特别注意对语言的品味,一是通过压缩句子,如把“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压缩成“人生是苦旅”:二是抓住关键句子,如第11段的承上启下句,细细引导学生品味:“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其承上,是认识苦旅的两层含义,即第10段中皮肉和精神;其启下,说“正在远去”“久已不见”,表明人已在旅途,离家很久了。作者的感情,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设问:“出家又想归家”,这两者不矛盾吗?这一问题的设计,统领了对下面古诗词的引用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出家又想归家”矛盾性问题时,也特别注意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从原文看”。这样设计,就是引导学生行走在语言的世界中。
  《母狼的智慧》一课,研读的方式可以概括为: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比如师生讨论“居然”。“在白天它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居然”说明出乎意料之外,反衬了“狼的智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基本上把握住了“母狼的智慧和猎人的感情”。但是,我们从课堂流程来看——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文句讨论,发表感受;探究性格,扩展比较——显然对文本研读不够。如对字词研读不够。这篇课文虽然文字简洁,但通过琢磨,可以让学生体味出丰厚的内容来。如“我一边走一边想”,“正打算走”,两个“走”意义和时间都不一样。前者正常走,后者为返回。又如“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其中的“转头”“爬”。前者是调转方向,后者是要花气力,为什么用这两个词?联系后文可以看出反映了母狼的智慧。
  “行走在语言的世界中”就是要加强诵读。包括背诵,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反应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巢宗祺先生说:要理直气壮地让孩子记忆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用的东西,要让学生广泛阅读,要加强诵读,包括背诵。……在让学生记住一些内容的同时,使他们形成一定的语言反应机制,“背诵”是一个重要途径。另外,在背诵过程中,还让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因此,背诵,是一种体验、感悟的过程。《母狼的智慧》一课,在一上课时,老师就让学生大声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来。然后再自由朗读,划出自己感动的句子,再在小组里读给其他同学听。从全篇朗读到受到感动的句子的朗读,由面到点。重点放在受感动的句子,这就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语言机制;《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在导人课文后,也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目的在于初步感知课文:然后再引导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感情;最后,又指名朗读。教师引导说:罗素用心写文章,同学们用情来读文章。那位女同学声情并茂,吐字清晰,饱含感情,抑扬顿挫,那优美的朗读深深地感染着其他的同学。可以说朗读让学生强化了语感,对罗素的思想、境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行走在语言的世界中”就是通过对语言信息的感受来丰富学生的心灵。凝聚成主体内在的精神力量,形成个性化的阅读。
  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现状了然于胸。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因为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不同,自然会存有差异。有一篇高考作文《什么是语文》,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这个考生把自然的、文学的积累化作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充满了创造。所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语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人对智慧的引导、激发和唤醒,是人心灵的体操和精神的交流与对话。
  作家写作本身就是个性化的文本。请看《前方》第10段,三层意思:第一句概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是从精神上说的。接下来描绘照片上的内容。对照片的内容理解就体现了作家的个性化,尤其是那个特写镜头,那位男子手托下巴远望的情态。最后从“当然”开始的第三层,写没有皮肉之苦的旅行者,他们对前方的期盼和对家的眷恋,也同样充满了精神之苦。这也是个性化理解。同样,引导学生学习也要有个性化理解。当学生接受了文本信息,作者的感情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读者与作者情感上会通了,读者的精神上就会感到丰富和充实,从而壮大了精神力量。
  《我为什么而活着》一课的结尾,教师设计了罗素三幅照片:一幅微笑,一幅严肃,一幅痛苦,让学生描绘场景,看图说话。学生回答带有猜想性、生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第一位同学描绘说,应该是微笑着看着他的夫人,很幸福,也许他的夫人在一边洗着衣服,沉浸在家庭幸福之中。这位学生联系了课文,罗素是把“爱情”放在第一位的。这种由课文生发出来的个性化解读符合阅读的规律。这种个性化解读丰富了学生的心灵。她在理解罗素心灵的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