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行走在语言的世界中

作者:李 震

好时内心也充满了幸福和甜蜜。这就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这时教师就成为学生各种精神资源的开发者了。
  这样看来,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绝不是外加的。它是和对语言的感悟同时产生的。
  “行走在语言的世界中”就是语文教学在重视教学内容的理性内涵时,要特别关注教学文本的非理性内涵的表达。采取恰当的教学形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辜鸿铭先生说汉语是儿童的语言,不能按照理性法则机械地分析与理解,而需要直觉与顿悟。如分析《前方》第7段:“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基本判断,写人的心中有目标:接下来描绘前方情景的不确定性和前方的诱惑;最后一句“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是写旅者的旅行状态。这三层构成了一个“目标一原因一状态”的语言段。其中第二层里先写前方情景“朦胧”“闪烁”的特点,再写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状态,对这段文字就不能按照理性法则机械分析与理解。所谓“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正是方智范教授说到的“有意境的鲜明与朦胧之分”执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直逼内在的涵义。
  我认为,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三大问题:
  其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最能引起学生动态生成的诱因,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评价总是软弱无力,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语言素养的健康提升。对于学生语言表达的不足,本应有精彩的对话来点拨,但执教教师总是用“好”“很好”“有道理”“不错”等忽悠性的语言搪塞过去。
  其二,拓展训练带来对文本研读的冲击。我们本应该在文本上下工夫,但为了追求所谓的大容量,执教者往往找同题材或者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拓展训练,这样势必影响对文本的研读,不深不透,这是弃本的做法。语文课上不是不要拓展训练,但一定要搞清目的,拓展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教学重点的理解,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课文。
  其三,重视生活资源的联系和挖掘带来语文味的缺失。有人说,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这个过程单一了,学生发展就会单一:这个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发展就会丰富。但是不能忘却语文,要重在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许多教师在语文课上联系现实,不去关注学生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而是片面地关注“意义联系”,这就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父母的疼爱和老师的关怀。德育课堂关注的是让学生通过回忆体验到幸福和快乐,认同其中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而语文课则关注的是在回忆的过程中用什么语言来表述,教师应该在叙述的思路、运用的句式、选择的词语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正是学科分野所在。
  江苏新海高中东方分校 22204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