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高考作文命题的审美追求

作者:周世忠




  高考作文命题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从测试角度讲,作文命题必须讲究科学性,诸如测试的目标、难度、效度、区分度等,都必须遵循考纲、严谨科学;从语文学科性质和写作特征的角度讲,作文命题又必须讲究艺术性,诸如试题的构思创意、材料编制、语言运用等,都应该具有人文色彩、艺术技巧。所以,作文命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伴而行,不可分离。
  这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所说:“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李政道《科学和艺术,一个硬币的两面》)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天才地预言:“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见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高考作文命题“越往前走”,越要追求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二者在“山顶汇合”,融为一体。
  艺术的特质是“美”,或者说给人美感。考生临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立意。而这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是认知和情感的互动。认知就是理解题意,情感就是审美感受。高考作文命题的艺术性就体现在追求试题的审美价值,唤起考生的美感体验,进而动心动情,神思飞扬。通俗地说,就是使人不仅觉得“这个题真好”,而且觉得“这个题真美”。“好”,大凡是科学的;“美”,大凡是艺术的。好而且美,才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更高层次的。
  纵观历年来“好而且美”的作文试题,我们的结论是:高考作文命题应该追求意蕴美、哲理美、情趣美和语言美。
  
  一、追求意蕴美:创意新颖.蕴含丰富。
  
  意蕴是指试题的创意及蕴含。意蕴美首先是创意新颖,给人美感享受。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上海卷作文题:
  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仅仅四个字——“面对大海”,却是删繁就简,领异标新。眼前似有蓝天碧海,耳边似有海涛阵阵。顿然觉得意境高远,心胸开阔,一种“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激情在胸中升腾,一种博大豪放的美感体验油然而生。霎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思如大海波涛一般滚滚而来。这是具有美感的作文命题才会产生的审题效应。
  又如2006年全国高考广东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
  雕像逐渐成形,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
  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
  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
  请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雕刻心中的天使”——真美!天使,本是那般圣洁、美好;把自己心中的天使雕刻出来,那是多么神圣、美好的事业!命题材料的编拟独具匠心。新奇而又引人入胜。尤其是“天使”这一意象的创设。令人叫绝!她的象征意义是多么深广:大到理想追求,人生目标,道德楷模;小到榜样学习,学业创新,人才培养等。人人心中都珍藏有自己的“天使”,考生会在审题的美感体验中浮想联翩,呼唤自己心中的天使,用心去创造,用心去雕刻。
  意蕴美还表现在试题的蕴含丰富,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例如198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适宜,树木就迅速成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写在横线上。
  题目:树木、森林、气候
  ——谈——
  读完试题的第一感觉是有蕴含、有寓意,但一时又想不分明。须再三品读,寻其意味,方才悟出“树木、森林、气候”三者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自有其机缘妙处:树木形成森林、森林改变气候;良好气候又促使树木生长,形成大片森林,再度改良气候……如此循环发展,岂不妙哉!由这一自然现象联想到社会生活、人才培养,不都是这样吗?个人组成群体,群体改造社会,社会促使人才成长。社会风气的改变不也是这样吗?个人组成群体,群体改变社会风气,良好社会风气又会促使个人健康成长。试题用一组巧妙的比喻,蕴含深远的寓意,使你觉得厚重而优美。
  2006年高考一过,有一个作文题便风传全国,争相追捧。那就是上海市2006高考的一道命题作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
  
  短短七个字的命题,考生临场一读——“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谁都会有一种亲吻的冲动,谁都会有一种拥抱的激情。几多往事上心头:那一次母亲病在床榻,那一次送老师走出山崖,那一次看邰丽华领舞《千手观音》,那一次登上泰山之巅,那一次梦回家乡的小河,那一次点燃迎新春辞旧岁的鞭炮,那一次当我唱起国歌的时候……每一次,我都想握住“你”的手。为什么?因为依恋,因为感激,因为追随,因为敬仰。这里的“你”,意蕴是多么丰富:是人、是事、是物,是精神和信仰;也可以是大上海,是大中华。是广大的宇宙。一个简短的作文命题,于不经意间拨动学生的心弦,放飞学生的心灵,这是什么力量如此神奇?是美——是命题优美的言辞、丰厚的意蕴所唤起的一种审美体验。
  
  二、追求哲理美:哲人睿智。辩证思维
  
  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哲理美是指试题融会着深邃的思想、闪烁着人生的智慧,因而给人一种烛照心灵的美感体验。中学生正处在满怀兴味探求人生真谛的时代,追求哲思,亲近哲理,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因此,一道具有哲理美的作文题,常常能唤起他们强烈的审美感受,激发创作热情,进入写作最佳状态。
  例如,199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A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我的孩子?”“因为这里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B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完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篇议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