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朗读技巧训练的误区和对策

作者:时 郁




  随着语文新课标倡导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语文课堂读声一片,停连、重音、节奏、语气等语言艺术家们常用的朗读技巧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学生们所熟知的词语。然而,在一片赞读声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了许多学生空有一大堆的朗读技巧知识,面对美文却无从开口的尴尬局面。笔者经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朗读技巧训练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孤立训练,忽视理解
  
  在朗读技巧训练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的老师把理解作品内容与朗读技巧训练割裂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形成为技巧训练而训练的孤立局面。结果把一篇篇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气息、文化底蕴、生命活力的美文肢解成了冷冰冰的、毫无生趣的朗读技巧知识点,这样简单机械化地灌输,不能融“文本理解”与“技巧练习”于一体,导致学生停留在表层技巧的把握上。例如,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较为强烈的句子就加重语气,如同喊口号一般,却不知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为强烈。在朗读《为了忘却的记念》最后一段,写到五位烈士牺牲的时间、地点和惨状后,鲁迅戛然而止:“原来如此……”学生们读得快而亮。其实,从特定的语境出发,通过敌、友和我的关系的联想,很快即能体会出作者哽咽难语的情态。应该读得缓慢低沉,字字有声,声声饱含惋惜悲愤之情。
  
  二、一味求同,忽视创造
  
  在朗读技巧训练过程中,求统一、一刀切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老师往往以名家录音或自己的朗读为范本,要求学生模仿,记住此处是重音,彼处是停顿,以他人的情感体验代替学生的情感,以统一的标准代替学生的理解。如此刻板的训练方式剥夺了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表达自我情感的机会,甚至出现了刻意模仿名家,拿腔捏调的怪音,势必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训练无序,忽视重点
  
  朗读技巧是多样而又复杂的,张颂《朗读学》一书列出的朗读技巧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四类,而每类又可分为九、十小类,不但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理解能力,更需要充足的课堂时间和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由于朗读教学未列入中招和高招的考试范围,朗读技巧训练更被看做是一种教学点缀。因此,朗读技巧训练过程的设计随意性较大,“时间充足就安排一下,时间紧了则干脆免掉”。即便有了充足的时间,一些教师又陷入见知识点就讲,课课皆有,毫无重心的误区,如此无的放矢的训练,来去匆匆,如船过水无痕。
  
  四、评价单一,用语模糊
  
  一些教师的朗读教学观停留在“知识本位”上.普通话水平、停连、重音、语调等技巧的运用成为朗读技巧训练的唯一评价标准。那些朗读技巧较高,普通话标准的同学自然成为老师眼中的宠儿。而那些发音不够标准、语言不够流畅的学生,则很少有展示自己朗读水平的舞台。同时,评价语言具有模糊性,“好”和“不错”成为朗读技巧评价的常用语。没有目的的赞美是廉价而无效的,久而久之,学生朗读技巧运用中的问题被掩盖了,优异之处又不能提升发扬,自然失去了朗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地进行朗读技巧训练呢?
  
  一、导之以情,促进理解
  
  任何形式都是由内容决定的,朗读技巧是以一定的语言内容为基础的声音的运用形式,“是不会在脱离了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之后还保有强大生命力的”。(张颂《朗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第157、159页)学生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下,充分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才能通过运用朗读技巧准确地传达出作品的内涵,达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的”艺术境界。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作者一作品一学生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创设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悟出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基调和节奏技巧。如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教师先伴随着如诗的画面,流动的旋律,有感情地进行了范读,学生们一下被这热烈奔放的美景所陶醉,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体会到作品中所蕴含的壮阔、雄浑、激越、豪迈之情,定下了全文的基调。老师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出现的四次描写安塞腰鼓的句子在语调变化上有何不同,学生很快体会出开头的鼓声应该用舒缓的语调来展开,中间的鼓声应当用激昂、急促的语调来表现,而结尾的鼓声应当用轻缓、缥缈的语调来读,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这样的朗读技巧训练破除了机械灌输的误区,侧重于学生自己的思、品、悟,寓朗读技巧知识于理解审美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朗读技巧内化于学生的思维,灵活运用于学生的口头。
  
  二、尊重个性,鼓励创新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和鲜活生命的个体,由于知识积累、情感体验、思维水平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差异,在朗读技巧的运用上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学《记念刘和珍君》时,学生们对文中反复出现的“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一句中的“微笑”与“和蔼”的读法提出了异议。有的学生认为应该读得低沉、悲伤,有的则认为应读得平缓,因为鲁迅先生是一个哲人,他不会如常人一样,学生死了就在表面上显出悲痛欲绝的样子。他的痛苦深埋在心底,如湖水在冰雪覆盖下汩汩涌动。同是朗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有同学读出的是一种苍凉、悲伤的韵味,那难以抹去的对父亲的眷恋绕在耳畔;有同学读出的是追悔、痛楚的心情,那对父爱的赞美和对自己的谴责盈在心间,不同况味,各有千秋。因此教师在朗读技巧训练中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允许学生在技巧的运用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不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启迪和顿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循序渐进,精选练点
  
  学有渐次,书分缓急。中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基本朗读技巧。可是停顿、重音,特别是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语法重音、逻辑重音的学习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上,有些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到高中毕业也不能达到这一水平。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思维品质出发,由浅入深地教学生领会不同表达技巧的差异和用途。同时,要抓住重点课文,精选练点,重锤敲打,锤锤有声。如在教学散文《背影》时,笔者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车站送别的那一段平淡朴实的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要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学生们不但感受到文中划线的部分要读重音,语调平缓、低沉,文中那平实而真挚的父爱也浸入学生的脑海。学生一旦掌握了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学习的效果。
  
  四、评价多样,指导明确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的朗读评价标准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朗读技巧评价时,1.要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因人而评,对不同朗读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朗读技巧训练要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读得节奏鲜明,抑扬顿挫:对基础差的学生朗读时能做到通顺,把握住基本基调与节奏即可。要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环境、条件和机会,想方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人格的尊重、尝到成功的喜悦。2.要体现客观性和明确性。尽量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引导,在客观肯定优点的同时明确地指出不足,以及不足之处该如何改善等,从而形成评价一指导一训练一提高的良性循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45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