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高考作文题为谁而命?

作者:洪劬颉




  高考试卷解密后,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不断有人发布“我猜中了XX作文题”,先是有人说在一本教辅书上命出了北京的高考题,后来就有人说命中了这个省那个省的作文题,说得最多的就是命中江苏省的作文题。我在一个跟帖中说:江苏的作文题可以说人人都能将其命中,去年江苏省高中生作文大赛是“在路上”,2002年南京二模是“直路与弯路”,2004年北京高考题仿写“现实中的路”“人生的路”,1978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就是“路”……
  我们传统的作文命题研究似乎更关注“为什么命”“命什么…”“怎么命”,命题的风险在于几个人的“命”要与千万教师数十次模拟考试的猜题、押题、背佳作、套作文斗争。命题要出得让搞猜题、押题的人捞不到好处,而且要指挥好我们的写作教学,引导写熟悉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书写自己的真实情感。分省命题已经有三年,先后有近五十道高考作文题面世,这个数量几乎等同于新中国历次高考的总和。以学生为敌的命题大一统时代的终结,确实能够给我们较多的思考。
  高考命题作文为谁而命?
  为学生而命,这是不容置喙的。
  首先我们来考察学生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作文呈现生活化特点,这是近三年分省命题的总体趋势。可以说,今年将这样的一个趋势充分放大至极致。几乎十七套作文题都在实现这样的一种意图。一种旨意。下面分三个层次试图说明高考命题生活化的倾向。
  生活,按照一般意义上的理解,首先是私自生活,包括自己的在一定半径内的现实移动生活,也包括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理解而形成的内心私自生活:二是时代、社会的生活,譬如时代命脉,某一地区文化、环境、经济等诸多因素而相承的区域性很强的生活:三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在一个高中毕业生身上更多地为“读书生活”。譬如辽宁卷的“肩膀”、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都是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情,抒发真情实感;而全国二卷关于阅读方式的变化,安徽卷的“读”,福建卷的“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戈多来了”,北京卷“北京的符号”可以直接引发我们对教材中出现的诸如地坛等文化符号的直接联想,命题则把学生的视线引导在读书生活上,注重文学品格的塑造以及学习语文应该实现的人文素养上。通过作文命题来引导塑造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说,十七套命题都作出了应该和应有的探索。这是我们在分析命题时特别需要把握的。
  尤其可贵的是,直接将教材中的素材转化为作文命题,借此来消除学生的命题陌生感,从而能够迅速调动学习积累或阅读积累,能够在短时间内点燃自己的思维火花,调动自己的认知储备,审题构思立意。如浙江卷“生有,无所息”选文直接来自于课本中赵鑫珊《人生是什么》,面对命题时该作何番思考。多少是会给学生一些启发的。
  我们还需要把我们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今年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学生的尊重。说实在的,仅凭一次作文怎么能真正衡量学生的写作水平?过去的命题都是在反宿构、反猜题上做足文章,而今年十七套命题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信任、体现出来的大气与从容真是令人高兴。今年,打破了许多所谓专家的猜题。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命题者看着“我猜中了××省命题”扪口而笑的情景。只有把命题的难度降到最低点,才能真正实现写作教学的常态化、常规化。今年的许多高考作文命题都可以通过某一次作文,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历次模拟考试的,来替换某一个命题。且不说江苏的“人与路”,也不说北京的“北京的符号”,更不需要说全国二卷的“阅读方式”、安徽的“读”、湖北的“三”、湖南的“意气”、四川的“问”、重庆的“走与停”等等,单说说不被人看好的天津的“愿景”。“愿景”是一个新词,也是一个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接受的词。“愿景:所向往的前景”,换一个词,用“理想”或“我的理想”是不是一致呢?而这样的一个作文题,连小学三年级的老师都可以宣称“我猜中了作文题”,甚至还可以说,我们刚刚让学生写了“我的理想”或者“——年后的我”。这样的替代可以在很多省份命题中尝试,并屡试不爽。将命题难度降低,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实现了将作文题真正出出“语文味”来,而不是政治问答题,或哲学简答题,或脑筋急转弯。
  命题对学生的尊重还体现在选择性上。福建卷的三题选一,既尊重了爱读书的使其展示才华(戈多今天已经来了),也尊重了善于思考的令其飞扬智慧学生(留一点空白),更考虑到没读什么书的大多数——谁不知道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细看全国一卷、全国二卷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安徽、湖北、北京、湖南、四川、浙江等省命题中的例举,无疑不体现新课程理念中的“选择性”要求。不在学生“知道”与“不知道”上为难学生,不与学生为敌,而把作文考查的重点确定在思维角度、方向和言语表达上。
  命题体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学生学力的尊重,对学生多元理解的尊重。我们重点来谈全国一卷和江苏卷作文命题。
  全国一卷是一则典型的“多角度立意”的材料作文。信息量丰富,角度多元。要求要“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已经明示多元理解皆可。这则材料最令我欣赏的是“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有此一举,境界全出。这是孩子的话,这是真实的、真诚的、令人值得玩味的话。“说真话,抒真情”多难啊。难就难在说真话、抒真情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作文命题已经非常明确地在说“真话”,哪怕这句话是“幼稚”的,不能被成人世界接受的,但孩子说“它也很可爱”,这是一个孩子独立的见解。独立的判断,独立的发言。
  江苏卷作文题: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材料的第一句话是“有人说”,这句话不是鲁迅的原话,也不是对鲁迅原话的理解,但每一个人看到这一句话都会想到鲁迅的话,想到鲁迅的话中包含着“沉沦”和“沉沦中的反抗”的话,将会加深对命题的理解。第二句与上句形成颠覆性的关系。在思想上、精神上形成冲击力,有助于学生打破日常的思维,产生警醒、反思,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然而这还不是关键,如果仅仅只有这两句话将会把学生——尤其是极其注重审题训练的“应试一代”的思维引向庸俗化的怪圈之中去,第三句“还有人说,”后面是一个“……”,这把学生的思维解放了,打破了前两句所形成的可能导致庸俗理解的紧张,指向我们多元的生活。过去的有些作文题,显得富有诗意,看上去很美,下手却很难,当然今年仍然有这样的题目,但作为一种格局被打破了。这种打破应该是对作文低幼化的有效抵制——低幼化的作文的根源某种程度上在于命题的伪美化、低幼化。
  我们还要接着今年的命题这个“平和”“平易”的特点深入下去。作文命题要么太“平”,要么太“奇”,在“平”“奇”之间,不妨“平”一些。貌不惊人,却拥有一颗美丽的心,命题所体现出来对作文教学的评价的矫正功能日益彰显。命题平和,并不意味着增加平庸。命题究竟为谁而命?不是为展现命题者的才华,不是要把学生逼到墙角,不是以学生为敌;而是为了学生,为了展现学生的才智,为了学生的一切。
  江苏南京第十三中学 210008
  
  书 讯
  亭,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源远流长。“亭文化”早已形成,《醉翁亭记》等名文,至今仍为中学语文保留教材。《中华名亭新记》为“亭文化”的首倡读物,以游记散文记述国内名亭,又首次推出“戏曲亭记”和“东坡与亭”,醒人耳目。本书作者首都师大文学院吴继路教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主张且实践“教师下水”,擅长写作,行文注重方法技巧。读此书,对开阔眼界、学习写作与教授语文均有助益。本书由长城出版社出版,优惠价每本15元(含邮资)。欲购者请汇款至: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5楼806号陈冉,邮编100037,款到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