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我校语文活动管理例谈

作者:汤 成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我们认为,初中生语文学习活动,重点在良好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学生读与写习惯的养成,在于学生对语文兴趣的激发与提高,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学生语文学习活动和管理上做了一些探索,有一定的收益。
  在刚性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学生语文档案,其中包括学年、学期、各月的学习目标、计划、措施、同学互查互评、老师家长检查评价、总结反思等;学生取得的语文成绩及时放入档案中,如自己较得意的作文、成绩优秀的试卷、获奖证书、奖状等。[主持人插话:让学生制订学年、学期计划有必要吗?可能吗?这是教师的工作。让学生学会每周小结就可以了。让学生计划,关键在于把课外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课外能自主才谈得上制订计划。我们现在的学生有多少课外时间是能自主的?]2.建立基本的层级管理组织:建立语文备课组——语文老师——课代表——小组长——学生等层级管理组织;由于语文课练习种类较多,我们分“读书笔记/练笔”“背诵”“练字”“作文”四类,全班8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个同学分别管理。晨读和练习另有一个同学专门负责,再加上一个语文科代表,总共有35个同学参与管理。这些同学负责检查各小组同学的练习,尤其是如果发现较优秀的练笔习作与读书笔记,要向总负责的课代表和老师推荐,以便及时在全班交流共享,同时,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抽查或偶尔为之的全班精批精改,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交流会与优秀作文展示会,这样,语文教师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由于批改过多作业而焦头烂额地疲于应付,且因为如此调动了相当部分的学生参与管理,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又由于作业得到更及时的反馈,学生好的作业,尤其是较优秀的习作与读书笔记等得到同学与老师的肯定与赏识,会更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其总体效果比老师大包大揽要强得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读书笔记、练笔文章每周各2篇;读书笔记每篇10分,练笔文章每篇15分,根据完成的情况酌情加减分,多写一篇加5分。练字每周5页,每页5分。背诵每篇记20分、每段记10分。同步练习、课堂练习主要由老师检查批改与记分。大作文由同学批改与老师批改相结合,同学们改作文也作为一项练习,根据批改的情况评定成绩。读书笔记、随笔和练字每周检查一次,检查情况有登记并及时上报总负责人,负责对较优秀者的推荐。背诵检查在晨读或其他时间进行,有检查情况记录。老师进行不定期抽查。以上作业成绩以平时成绩记入学期总成绩,并进入学业档案。根据小组长与各负责人的工作成绩适当给其加分,以平时成绩记入学期总成绩;组长和负责人要确实认真,力求公正,各成员要支持他们的工作。每月举办一次优秀习作赏析会与优秀作业展示会。以上所述组织管理的各环节各层级,都坚决执行经过全班民主商议决定的规章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学生养成习惯,确保语文教学各类活动有序开展,各类活动形成良性的互促互动。[主持人插话:这种做法不是科学管理。其直接的结果是导致作业太多,增加了学生负担。试想,如果各学科都这样做,学生会是什么状态?因为篇幅关系无法展开了,只能指出这个问题。]3.学生必须逐步熟练掌握语文活动基本技能。例如,在“读”之中,教会学生精读、略读、朗读、朗诵、默读、快速读、跳读、美读、比读、写读、议读、齐读、自由读等,从初一开始,指导学生在精读中做圈点、批注、摘抄、提要、揣摩、点评、读后感等,有测试,要求人人过关。为了让学生能互评互改作文,要教会学生评改作文的基本技法,如作文可分几类,每一类有哪些项,每一项又有什么基本标准,怎样写评语等等,再在学生作文评改的实践活动中作具体的指导。[主持人插话:这些应作为技能有步骤地——在课堂加以训练。]4.各班建图书角,每个同学至少拿三本内容健康的书或优秀杂志到班上,有专人负责登记管理,全班进行交换阅读。5.各年级组建文学社,并办了学生的文学期刊《青芒果》;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对外投稿。6.重点在初一、初二年级提倡学生办手抄报(可适当剪贴);定期举办现场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在柔性管理方面,主要从这几点努力: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念。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接手一个新班上第一堂课,我们都会与学生探讨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和学习语文的多种意义;引导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中,在生活之中,深切感到学好语文的作用。美国IBM公司总裁华特生说,“能屹立数年的大组织,并非得力于组织形态或行政技巧,而在于信念的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成员的吸引力,因此,我的理论是:任何一个组织要想生存、成功,首先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信念,作为一切政策和行动的最高准则。处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要迎接挑战,必须自我求变,而唯一不变的就是信念。……信念的重要性要超过技术、经济资源,创新和时效。”华特生的这番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之。试想学生学习语文的坚强信念树立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被点燃了,往往会比高明的管理还见效啊!当然无需管理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还难以企及,我们需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步实际的管理,并向管理的最高境界奋进。2.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的表现,以赏识鼓励为主。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曾精辟地说:“令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得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林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肃,日就枯槁矣。”当然,并不是无是非原则一味赏识表扬,必要时需辅之于惩罚等刚性管理措施。3.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管理。例如进入初三,学生的大作文一般起码要写600字以上,但少数学困生开始难以完成,这时就不能大逼他们,可灵活处理:第一次可让他写300字,第二次写400字就算他完成任务,第三次要求他写到500字,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作文困难户也就不难达到要求的篇幅了,如果一味强逼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例如布置作业不搞一刀切:越是后进生,往往少提问,因为问题来自学习与思考,后进生对学习无兴趣,懒于学习,怠于动脑,自然少有问题。于是,我校不少语文教师有以“提问”替代作业的做法,根据具体情况,学生有时可以不写作业,但必须提出几个与当天学习有关的问题。提问须先读书,这样由提问促使后进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收到不错的效果。4.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强调对学生要有爱心,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校每月有固定时间的校本培训学习,尤其重视师德师风方面的学习交流;每学期学校为我们老师买数本好书等等。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正因为敬佩老师亲近老师,而爱上老师任教的学科,从而更乐意接受教师的管理,因而在管理上,教师就可以少一些费时费人力的烦琐的量化管理,就用不着过多的这不准那不许,必须这样必须那样的强制性条条框框了。
  多年来,由于高度重视语文学习活动的管理,加之“读写一体化”等课题的实践研究,我校学生的语文成绩较突出,语文逐渐成为我们的优势学科,每学期学生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近几年中考语文成绩也在全区名列前茅。
  语文学习活动中,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二者究竟如何整合,怎样使其高效地互补互融还有很多未知领域有待我们去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