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此中有真味,辨之而能言

作者:严华银

果的准确性;二也就没有了过程和感受。也就必然索然寡味了。现实的语文阅读课堂中,由于老师的处理不当,引导甚至主导过分。加上教材中的提示太实、教学辅助用书的结果呈现太全太滥太“烂”,学生对于阅读教材、文本的自主学习,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可言。再经典的大片。欣赏之前,遇上几个热心或者恶意的人,对着你不厌其烦地“详解”或“全析”故事的情节、人物、内容和主题,你还会有多少一睹为快的冲动!另外。如今在课堂教学环节和方法设计中大受“宠幸”并十分流行的“合作学习”,也严重妨碍并损害了不少学生的“独立”。试看下列常见的做法:老师每每出示某一问题后,不分青红皂白。便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三五分钟之后,再进行大组交流。表面看,大班一改而为10余个小组,人头攒动,声音杂陈,甚为热闹:但从实际的“合作”过程和效果看,却很不尽如人意:每组五六个学生,在本学习环节和过程中,踊跃发言或者唱主角儿的,就那么一两位。就是到大组交流,理所当然还是他们。这样的主角儿,往往反应快,理解能力强,又比较善于表达,语文成绩一般很优秀。几乎可以说是这一小组中语文学习的“领袖”。“合作”时由他主唱,应该是“历史形成”、无可非议。但对其他绝大部分成员来说,这种“合作”就演变成“你说我听”或“你说我记”。天长日久。两极分化在这样的“小组”乃至全班必将越来越严重。这一设计和实施显然是有失公平和“道德”的。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增加每一小组成员各自“独立”学习的环节。而且还必须做到充分而彻底。
  其次是“独到”。阅读而能获得“独到”的体会和收获,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这里的“独到”,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有异于一般传统观点的“独特”的理解和见解。这可能不是普通人可以随意做到的。一是指经由独立钻研而获得的认识和观点。这种认识和观点可能与一般的理解是基本或者完全一致,但由于是自己在不受影响而干扰的情况下独自阅读体验收获的,所以也是一种“独到”。我们大部分人或者说每一个人的大部分阅读都应该是这样的状态。追求“独到”之境,必以“独立”为前提;但仅有“独立”又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并持续阅读的习惯和科学的阅读方法做支撑,尤其需要阅读者每一次阅读时的淡定从容的心态做保证。这样,课堂中老师确保相对比较宽裕的个体阅读时间。倡导多元解读的理念和思想,以及对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实施开放性评价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不可或缺的是体现语文味的活动和适量的练习。
  总之。“语文味”无论表现为“语言味”或“文学味”,都必须从“语言”的品读和体味中获得。那么,从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而言。又有哪些显性、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呢?我体会较好的有下列几种。
  一是朗读加静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不免夸张,但对放声阅读的作用的描述是到位的。旧时师塾教育中简单的读背形式也造就了那么多的学问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经历与他后来的成长和发展显然也是有因果的。是的,或摇头晃脑,吟诵哼唱;或合上书本,闭目冥想;或思接千载,激动感奋;或联及自身,伤悲流泪……当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真正读得专心专注,想得如痴如醉,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全身心融人文中,产生共鸣和冲动。甚而至于旁若无人,这不就再现了古人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了吗?
  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语文味”指的应该就是这种情形。
  二是推敲加分析。现实的课堂中,大而华之的环节见得多了。缺少过程,只重结果结论,只有粗疏的概括和提拎,还振振有词地冠之为“整体感悟”。实际上,实现语文味的教学。正是在有效强化课堂教学的阅读过程。为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感悟”寻找支撑或者奠定基础,使之结论准确或者结论的获得成为可能。
  在这一过程中。对组成文本的基本元件——词、句、段的精彩之点进行推敲和比较。进行分析和探究,是最为实用的。且不说贾岛之“僧敲月下门”,王安石之“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经典,只看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关涉语言点的一系列比较选择题型,就较好地体现了这样的思想。篇首案例中老师围绕主人公搜罗水果与孩子比赛细节的分析便属于此类。但还可以设计得更精巧和到位一些。比如说,这样设问:如此设计,问1.我们将原句“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跟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改为“他买来梨、石榴,拿去跟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表达的情感内容有变化吗?如有变化。是怎样的变化?问2.这种变化是如何实现的?问3.在原文或者文外。你能找到相关的例子加以申述吗?问4.请你自己设计某一场景。进行类似的描述。如此设计。既有平面的横向比较——句的比较实际是词语的选择比较,就是“推敲”了。又有立体的纵向深究——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递进追问,就是“分析”了。对这一语言点的细微品味、深刻理解,从过程到结果,就没有理由不趣味横生,就没有理由不让学生齿颊留香。
  我们的课堂,太缺这样精彩的场面了。
  三是动脑加动手。前两点所言,是动脑动口;语言味之获得,更需要动手。现在的课堂中,除了做有关的模拟题,学生动手已经很少了。段落不标,拼音不注,所得不记,早已是常态。学生懒得下笔,老师不作要求,好像全都司空见惯了似的。有人说,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和语文课标中没有强调,教材又未特别要求;而且,就阅读考试而言,主要是选择,不用写几个字、几句话。听来还真是那么回事。但仅凭读读、想想、说说,就能获得阅读的“三味”,就能提高阅读能力?我看危险!我以为,要提高读的准度,要巩固想的成果,要确保说的质量,都必须下手动笔。此处所言动手,包括两方面:一是书面解答老师围绕语言点而精心设计的习题,主要是表述,而不是选择:二是在选文的空白处及时写下自己阅读时星星点点的体会和感慨。
  我以为,阅读教学中的书面表达除了记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训练表述的精准和思维的严谨,并且和写作中的表达一起,逐渐养成学生自身的表达个性和语言风格。
  如此,语文课中的语文味当更凝练、更厚重。阅读教学当更实在,更有效。
  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210013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