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此中有真味,辨之而能言

作者:严华银

仅是让学生极为浮光掠影地找出描写金先生“有趣”和“重情”的部分。也不再提出涉及其细节和语言的揣摩、品味等方面的要求。其讨论之简,速度之快,层次之浅,近乎是小学低年级的阅读状态。真个是“一课看尽长安花”,很难说教学过后,同学对这节课、对这篇文章乃至对金岳霖先生会有多少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记忆。
  三是几乎没有一个环节让听课者感觉到“语文”的“滋味”,更不用说什么“韵味”了。肤浅、干瘪、枯燥,游离、随便、轻率,似乎是贯穿整个教学的基本特色。问学生第一段中体现文眼的句子是什么,终于有学生偶然答对了,便很开心地急忙跳过去。
  同一课文,两种教学思路和方法,自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和结果。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是这样获得的
  研究过这两个案例,似乎可以让我们稍稍逼近一些“语文味”,似乎可以让我们稍稍清晰一点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学习中特别是语文课堂上“语文味”是怎么形成的。
  “味”及其“味”之获得,重要的是过程。“体味”“耐人寻味”更表明这一过程的不易和复杂。抽象意义的语文味就更是朦胧、丰富而厚重,品味并清楚地表达出来,肯定是非常不轻松。也正因如此,语文才显得有意义和价值,学习语文才令人乐此不疲,语文课才显得令人心驰神往。这也就比较好解释我们现今的语文教学不大受学生普遍欢迎的现象。好有一比,现代化的设施——高架的扶梯(电梯)设置在崇山峻岭之间,让攀登者免受了炎阳曝晒、风雨侵袭和意外伤害之苦。但数分钟的升降却让我们再也无法享受到数小时攀登中沐浴自然、欣赏风光和感受艰苦之后的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游赏还叫游赏吗?整个的一个“忽悠”!整个的一个“索然寡味”!把目标和方向定位在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层面,把重点落在思想内容的粗疏概括、情感倾向的大略认定方面,把教学活动简单化为非常直接的问答和结果的获得,这虽然也可以说与语文有关。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但这绝对算不得是语文教学特别是真正意义上具备着“语文味儿”的语文教学。
  我以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充分体现“语文味”的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语文教学的语文味需要有语文味的文本支撑。无论从传统还是现实看,语文教学改革。尤为重要的是教材的改革。公认的一句经典表述是“教本。教本,教学之根本”,此言真的不虚。因为教材直接联系教师和学生,教材的选文和教材体系特别是学习体系设计一定程度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学的思想、方法和方向。直接关联着教学的效益和效果。那么,最具“语文味”的选文应该是怎样的呢?我觉得“语文味”主要体现在语言味、文学味和文化味诸方面;三“味”一体,其特点,关键又集中表现为语言的极富美感以及富于美感的语言所表达内容的含蓄。对照这一标准,我们来看教材,一方面依据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教材较之先前已经有莫大的进步,但另一方面我们仍感到其中还有明显的不足,与我国古代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仅就语言的角度看,由于思维定势的干扰,表现即时性主流思想、正统观念又并无多少微言大义的政治性文字,表现西方文化和政治进步的翻译文本特别是翻译水平不高的文本等,占据的份额仍然偏大。它们或流于平白、浅显。或流于别扭、滞涩。这给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给富有“语文味”的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由此,我感到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前提下,特别注重其经典性。那些千古流传的诗词、百诵不厌的散文、摄人心魄的政论,应该成为我们选者和教者的至爱。我想。只要有“米”,即使不太“巧”甚至不“巧”之“妇”也是可以或者基本可以成“炊”的。这当然需要我们语文教材编者和教者的共同努力。
  第二,学习者必须更多地直接面对和接触文本特别是其语言。无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教学语文,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充分的语文味。“面对”并直接“接触”语言文字本身,是基础的基础。
  游离文本,游离语言本身,热衷于语言和文章之外的“体外循环”,可以说是现行语文教学特别是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表现出的一个怪病也是通病。这被著名的老语文教育专家吴心田先生称之为“浮躁”病。对教材文本蜻蜒点水。对旁征博引来的文字走马观花,乍一看,课堂内容相当丰富多彩,教学过程也十分热闹。特别是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几乎使这样一种教学发展到相当高级的阶段。而且逐渐成为不少年轻教师争相“趋之”的价值追求,已成为不少公开教学的专门家们制胜的不二法门。近期语文刊物中正在热炒的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讨,其立论和立意的前提就非常荒唐,因为讨论的主体根本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语文学科的问题,而是其他问题;你可以利用边缘,整合出一门新兴的学科,但你无论如何不能再拿语文开涮。而且,推波助澜的还有一些专家和评论家。认为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要的拓展和有机的延伸,符合理想中的“大语文”教育观。
  这些做法和说法都不能说一无是处。关键就在于我们在这些所谓的拓展和延伸之前,是不是该有一个对教材文本的从语言本身开始的扎实的“学习”过程。
  没有基点处根基的积淀稳固,和原材料的硬实和厚重,没有基于语文味教学的这样一座“船坞”的稳如泰山,什么样的船舶和货物能平稳靠岸和上岸?由此及彼的拓展又“拓”向何处,“展”往何方?“延伸”又能走得多远?这样的语文教学,如果言“大”的话。则越“大”就越“空虚”。越“大”越荒芜!
  记得大学时候一位年长的女同学。“读”小说甚多且快。似乎记忆又奇佳,总能很准确地点出小说故事的情节人物和主题,甚至相关的评价,这总让我们难以想象。后来才知,她看小说是基本不读原文的,主要是看前言、故事梗概等内容,最多浏览一点有兴趣的片段。这位当年在校几乎是我们小字辈“偶像”的人物,工作后竟一直“泯然众人”。未能有我们当年想象的建树,我总百思难得其解。
  而从上述角度来看。道理就不言而自明了。
  第三,最有效的方法是仔细而充分地体味、揣摩、感悟文章中重要的语言点。
  切入的最佳方法是“读”。我过去提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读进去”,也即读进文章里面和深处去。只有读细读深读透,才会有体会、感受。才谈得上味道和理解。具体的过程说来,拿过一篇文章,先行泛读,整体有所感觉之后,开始精读。精读时候,进入对关键语言点、要害句段的品味。这一步尤其需要老师的点拨、引领和指导,有时候就是示范。上例第一位老师选择的两个点可以说集中地体现了执教者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机智,其指导和示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学生进行品读的过程中,最要强调的是一个“独”字。
  首先是“独立”。由阅读者自己直接面对文本。进行原生态的绿色的阅读,是品读的先决条件。先人为主,意在读前,一是影响阅读的兴致、效果和结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