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当低俗在课堂上招摇时
作者:刘步春
“考试大纲将写作能力分为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两个等级标准,60分作文,基础等级50分,发展等级10分。发展等级第一条为深刻,那么,什么是深刻呢?”我问。
“深刻就是不人云亦云。”
“深刻就是不同于一般。”
“如此说来,举国声讨卖国贼,独有一人高唱卖国有理,这位卖国有理论者岂不成了最深刻的人?”
我反问,大家无言以对,于是我告诉大家考试大纲写作部分对深刻的说明,第一条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第二条是“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第三条是“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我说:“按照大纲的说明,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否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是深刻与否的两条重要的标准,现在我们就用这两条标准来衡量刚才同学的‘另类’解读是否深刻。”
教室里一时哑然无声。我说:“救助失学儿童需要钱财,袋里无铜,不敢逞雄,‘救人是因为有钱’的见解揭示了金钱与救助失学儿童的因果关系,因而是深刻的,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
立刻有同学表示反对。他们说,救助失学儿童需要钱,但并不是所有有钱人面对失学儿童都肯伸出援手,这就说明在需要救助的对象面前能否慷慨解囊,除了是否“有钱”之外,还要看有无爱心,没有爱心,纵有亿万资财,也不肯拔一毛以利天下。
我说:“有钱”与“救助失学儿童”难道不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吗?
有同学指出,事物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事物众多的因果关系中,有的是内在的,有的是外在的;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或然的;有的是主要的,有的是次要的;有的是决定性的,有的是非决定性的。把外在的、或然的、次要的、非决定性的因果关系看成是内在的、必然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势必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我说:“救人是为了获奖,守信是出于恋情,这些同学从个人功利的角度来解读感动人物的行为,这至少表明他们没有停留在‘救人一守墓’这些现象上,而是在努力透过现象探寻他们背后的动机,寻找事物的本质。”
同学们不同意我的意见。他们说,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而人的思想有高尚卑劣之分,面对他人落难,高尚者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卑劣者想到的是如何乘人之危以肥自己;面对金钱和财富,高尚者想到的是如何取之有道,卑劣者想到的是怎样据为己有。用卑劣者的心理猜测和评价大众评选的“感动人物”,这是对广大读者和观众的亵渎,也对英雄的亵渎。他们指出,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实事求是的分析,只凭借主观臆想,信口开河,将胡乱的猜疑当做结论,这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这样去认识“感动人物”,永远也认识不到“感动人物”的本质。
我乘机问学生,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认识“感动人物”的本质?台下再次哑然。见学生一时无从回答,我朗读了一篇短文《感动人物赞》,并在黑板上抄录了其中两段:
你们,是一个手势,指着远方。
你们,是一个比喻,脚步在岁月里攀援而上。
你们,是一个故事,让普通人心中凝结朴素的希望。
你们,是一些我们无法忽视的名字,就算沉默也是一种力量。
这是一次艰难的行走,你们孤独地出发,只是为了另一种抵达。我们噙着泪水的睫毛在关于你们的一个又一个传奇里停顿,然后,倾听或者远望,沉思或者启程。我们总是希望在视线里看到更多的你们,因为中国需要更多的“感动”。
所有同学,包括那些开始对“感动人物”表示不敬和不屑的同学,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认真地抄下这两段话,然后一遭遍地读。我知道他们喜爱这些话语,他们实际上正接受着文章的感染。
教学任务似乎完成了,但我并未就此结束。我问大家:为什么在我们同学中会出现对“感动人物”如此的“另类”解读?台下七嘴八舌,有的说是思维方法问题,有的说是思想认识问题,有的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一个同学则背了起鲁迅的名言:“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不同: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露出满意的笑容。我说:“是的,要能正确地认识先进人物,不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更要有健康的心态和美好的情操,一个浑身充满痞气、流气和野气的人是很难感受崇高和伟大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克服灵魂里的卑俗和浅陋,不断提升自己,以便保持与主流社会的同步。”我在这里特地用了“痞气”“流气”和“野气”这几个词语,目的在于强调某些同学的思想状况,点明他们的思想实质,以引起这些同学的高度警戒,所幸的是这些同学对我这几句话包括用词并没有反感。
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双重任务,既要教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文情怀。如果说这堂课尚有可取之处,窃以为可取之处首先在于有机地将双基教学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当低俗和浅薄在课堂上招摇的时候,我没有简单地训斥他们,也没有进行空泛的说教,而是从考试大纲相关内容入手,进行深刻与浅薄的对话,将思想教育与高考挂钩,让学生从知识的层面认识深刻与浅薄,再从人文的层面感知崇高与低俗。这是一堂具体的写作指导课,又是一场颇为有益的人生观对话,写作指导借人生观对话而生动,人生观对话借写作指导而生辉,两者相得益彰。在这里,考试大纲关于“深刻”的说明成了人文对话的依托,而人文对话又具体地阐发了考试大纲关于“深刻”的说明。学生在课堂上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教师本来可以义正词严地指出他们的荒谬,或是单刀直入地组织严肃的讨论。但是,这样的应对可能形成一种简单的思想讨伐,容易引发逆反心理,而且也将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道德课。现在,就“考点”进行讨论,就“深刻”进行对话,始终将“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另类”言行只是信手拈来的一个教学用例。人们可能会拒绝思想,拒绝崇高和伟大,但是不会拒绝常识,不会拒绝知识,不会拒绝“考点”,除非他们是精神失常的人。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在落实“考点”的过程中“消化”另类思想,在感受“深刻”的同时感受崇高和伟大,看似“淡化”了思想教育,实际上强化了语文课的特色和功能。无情的应试教育将生动丰富的语文教学抽象成若干孤零零的“考点”,实际上在进行考点训练的时候也可以做到“文道”两不误。有人说,应试教育是戴着镣铐跳舞,其实戴着镣铐也不是完全不能跳舞的。
江苏建湖县第二中学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