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创造性阅读:尊重学生还是服从理论

作者:陈爱娟




  自从蒙编辑厚爱,将小小的实践拙作《孔乙己告状》登上《中学语文教学》(见2004年4期)的大雅之堂后,先是有幸得到了蒋红森老师点评,使我得以多方位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与问题;更有幸得到了浙江师大李海林老师的关注,促使我趁机学习些平时不很注意的理论,填补自己在理论学习上的苍白与空缺。但是,认真拜读完李老师的文章,作为一线教师,我还要提出一个问题:创造性阅读,是尊重学生呢,还是服从理论?我想从三个方面与专家探讨,并进一步求得更多大方之家的指导。
  
  一、创造性阅读的基点:内涵与特征
  
  关于创造性阅读,余彤辉老师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参见《也谈创造性阅读》,《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5期,以下简称《也谈》)。但我还是想在余老师的基础上作点说明——关于无中生有和有上生新。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创造即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新”与“旧”相对,意谓在原来没有的前提下弄出新的东西,即无中生有;也可在原已有之的基础上弄出新的东西,即有上生新。它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创造”本为一个动词,当它加上词缀“性”后,就变成了一个名词,意思是“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具有创造活动的特点和倾向,或者这些活动的产品带有一定的独创性。”同理,按照余彤辉老师的观点,认为“阅读就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而在现代人的理念中,阅读的对象和材料除书报外,也可是带有音频的视频,阅读范围比词典解释更广),这是就词释义,它把“阅读”看成是一个偏义复词,重点偏向“阅”而轻“读”。
  由此可知,“阅读的本质,是人们通过语言符号的辨识、感知、理解,从中获取知识、信息,进而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语文行为和心智活动。”阅读的目的,不外乎文字认读、意义接受(含知识信息的获取、思想洗礼和情感熏陶),不过,从初中阶段开始,文字认读渐居次要位置,而意义接受渐占主导地位。
  阅读的过程,从接近文本到走进文本,最后跳出文本,以居高临下的态势俯瞰文章、审视文章、反观文章,从中汲取知识,获得灵感,启迪智慧,创造出带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新东西——不管这东西原来是否有存在的基础。
  综合以上解释,创造性阅读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按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方法去阅读文本,在领会其内容的基础上,有新见解、新发现,并开拓出新的意义领域。
  创造性阅读的特征有哪些呢?
  首先,创造性阅读的基点是原生态阅读(又称本色阅读),即“让学生真正与文本直接对话,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体验、吸收、摄取文本所蕴含的人事和景物、概念和语意、思想和意义、情感和态度等等”。“创造”的前提是学生进入过文本,并理解、领会了文本内容,又对文本作反思。这就意味着,并非所有的阅读都是“创造性”的,与李海林老师的观点正好相反(参见《创造性阅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分析——再论“创造性阅读”》,《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4期。以下简称《再论》)。因为,学生的阅读需要、阅读目的不一样:
  ——如果阅读是消遣性、休闲性的,那么他只要能看懂大致内容就行;
  ——如果阅读是寻找资料性的,那么他只会在某块内容或某个点上作深入理解,就不会刻意去谋求新的发现;
  ——如果阅读是认读文字性的,那么,他只会在认读陌生字上做文章;
  以上三种阅读,都不会对整篇文章作深入理解和深刻领会,因而创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即使读者有意带着质疑问难、挑花拣刺的目的去读,他也未必能有所创造。因为,一、学生的阅读喜好不一样,有的喜欢文学作品,有的偏爱议论文,有的嗜好实用类文章,可以肯定地说,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理解每一个文本,也并非所有理解文本的人都能提出新创见。二、学生的理解层次不一样,有的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透过文字看到文章的内在涵义;有的对文章只是一知半解;有的虽行到了文章的深处,但也未必能把领会的东西变成新东西。
  其次,能否进行创造性阅读,还要看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一点,余老师在《也谈》说得较为充分:“创造可分为有意识创造和无意识创造两类。有意识创造就是事先有明确目的的创造活动,无意识创造则是随机产生的,事先没有明确目的或要求的创造活动。”无意识创造则要看学生是否有创造思维的火花闪现。有的学生天生喜欢究根问底,天生具有一份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即具有有意创造心态。这样的学生,会在阅读时,以挑剔的眼光审视作品,并以自己的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对作品提出新见解,有新创造。余老师更是明确告诉了我们阅读和创造的关系:“阅读和创造是两个不同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不一定要阅读,阅读不一定导致创造。”“对于有意识创造而言,创造者可能会通过阅读来开拓、启发或印证自己的思路。”“对于无意识创造而言,创造者可能在任何情况下,受任何外界刺激启发从而获得创造灵感,阅读仅仅是外界刺激的一种,创造者可能被文本中的任何一点信息所启发而获得创造灵感……”这话说得比较客观辩证。
  《再论》从“阅读学”的角度指出,“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行为,它的实质就是文化的创造;阅读能使我们获得知识、体验人生、认识社会;阅读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在阅读中走向成熟。”他把这当成是一些老师的观点;他自己又从“教学论”的角度认为“阅读是一种学习行为,是一种语文学习行为,它的目的,就是学会阅读。”而且,李老师特别强调“在中学语文教学这个论域内”。
  而从实际来看,文化传承行为和学习行为两者密不可分!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会阅读,但在学会阅读的同时,读者也传承了文化,不管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并且在传承的同时,也会有所继承与创新。我们不能人为地将它们截然分开。
  
  二、创造性阅读的操作:宽容与多元并存
  
  创造性阅读在操作时,必须注意两点:
  首先,要宽容学生的异见新见。新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意味着我们要宽容学生的异见新见,以多元的视角看待学生的见解。学生根据自己所知的交通法规知识认为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无可厚非,如果没有背景介绍、课文领会作铺垫,他们又怎么能知道当时没有这规则而且父亲急于给儿子买桔子呢?在课堂上必须肯定学生的这种以现代眼光去审读前人作品的勇气;学生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全新诠释,也未尝不可,在当代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为人应当乐观,懂得精神上的自我满足;此外,如批评愚公没有经济头脑和效率观念,赞扬南郭先生的参与意识等。不能指责学生这是故意猎新求异,生活中确实存在事物的利弊共生的情况,如果教师觉得学生太违拗常规,则在事后稍作补偿——向学生解说其所言不是的道理就行,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学生肯定会接受。为什么非得认为学生的这种创见“不再相信历史的概念,不追究‘创造’的来龙去脉、历史渊源或背景条件”?为什么一定要说学生的这种创见“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反叛意识’和逆反心理”(参见李海林《“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1期,以下简称《批判》)?这样是不是无意中把学生看得太“恶”了?
  创造性阅读需要想象。想象的关键是问题,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表达需要,产生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强烈渴求,这渴求就是学习的动力、创新的因素。只要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离谱,老师应当及时引导和发现超常的、独特的、新颖的思维方法和方式。海明威曾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认为用文字直接写出来的部分仅仅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占冰山的八分之七。一个优秀作家,就是要以简捷凝重的笔法,客观精确地描述出意蕴深厚的生活画面,唤起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的能力,去开掘隐藏在“冰山”下面的八分之七。这类创造性阅读属教师为学生寻找一个话题、引发学生想象的模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