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先生与太太的感情一直不错,但毕竟结婚的时间长了,所以平时夫妻间的感情较为平淡。只有当他与朋友聚会或有其他事情需要向太太“请假”时,才会表现出热情如火的态度来。
这种举动,使他的太太很快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只要丈夫对自己表现得很热情时,就一定是“有求”于自己了。
一天晚餐时,这位先生突然对太太说:“亲爱的!你真是个非常能干的女人,不但烹饪技术越来越娴熟了,而且把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我的确很幸运,娶了一位既美丽又能干的好太太!”
听了他的话,太太却毫无反应,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别说得那么好听了!你是不是明天有什么事,又要晚回家?那就赶快对我直说好了!”
这位先生感到很奇怪,说:“我最近什么事情都没有啊!你怎么会那样想呢?我是真心实意地认为你好,所以才会从心底里对你表示赞赏啊!”
“我才不信你的花言巧语呢!”太太还是一脸不屑的表情,“以前只有当你‘有求’于我的时候,才会对我说几句言不由衷的漂亮话。”
此时,这位先生才明白,原来是自己以前的表现使太太产生了误解。他赶忙解释说,自己因为最近读了一本有关爱情和婚姻的书,看到上面说夫妻间只有相互尊重、欣赏,才会生活得更幸福,正是这句话提醒了他,所以才会对太太表示赞赏。
一般说来,当我们和别人交往时,一旦别人对我们表现得过余热情,超过了一定程度,那么我们心里都会打上一个问号:“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这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不仅对熟悉的人是如此,陌生人的交往也是一样的。
比如说,当你走入一家商店时,如果售货员对你冷若冰霜,你就一定会不高兴;但是,如果售货员对你热情万分,嘘寒问暖,不停地与你搭讪,推荐、介绍各种商品,那么你也会感到浑身不自在。结果,你不但不愿意购买任何商品,而且很快就拂袖而去。
过分热情的售货员,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他一定是想多赚我的钱,或者是这里的商品不好卖,所以才会如此热情地向我介绍、推销的。”所以那些懂得销售技巧的人,都是十分善于把握分寸的人——既不冷漠淡然,也不过分热情。否则的话,就一定会遭到顾客的拒绝。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如果你想受到别人的欢迎,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过分热情。这样做,才更容易让人接纳你。
在与人交往中,有一个“度”的问题,即要注意掌握分寸,尽量做到恰到好处,否则便极容易“失度”,从而影响人际交往。
由于场合、年龄、性别、辈分以及交往程度深浅等方面的不同,热情也应该有档次、分寸。如在分别场合中,即使熟人、亲人相见,也不要旁若无人地纵情说笑,过度的亲昵举动则更不合适了。
不要认为只要热情待人就一定能获得别人的好感,很多时候,别人之所以远离你,恰恰是因为你太热情了,从而让人产生怀疑和误解的缘故。虽然说热情是人际交往的“升温剂”,但是倘若失控,温度超过了正常值,也会导致焚毁人际关系的悲剧发生。
在社交场合中,有的人怕受冷落,便想急于和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就对人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好像与人已经认识了很久似的,无话不谈,没话找话。
这种人常被人称为“自来熟”,而他们的这种表现,换来的常常是与自己所想要的完全相反的结果。付出和所得不对等,经常使他们陷入痛苦之中。
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总想多多和别人交往。一进入单位,无论碰到谁他都表现出热情的态度,在各种社交场合中,他也总是寻找机会和人拉关系。
凡是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人,有事想找他办,他也从未拒绝过,总是笑眯眯地说:“好的,让我想想办法。”
开始时,大家都以为这个年轻人肯帮助别人,十分慷慨好义,但时间一长,人们却发现他所答应的事情没有一件办成的。
这个人明明知道有很多事情自己根本帮不上忙,但为了和人拉关系,显得感情好,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别人的话“照单全收”。久而久之,人们便送给他一个绰号“老沙皇”,即“老撒谎”的谐音。
然而,这位大学生却在心里经常沾沾自喜,自以为得意,因为从表面上看来,他的“人缘不错”,“熟人很多”。殊不知,他只是和别人“混个脸熟”罢了,根本没有一个人愿意真心和他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循序渐进、久而弥笃的。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到一定的“火候”,人们之间的感情就不可能变深厚。
与人交往,不可刚一见面就表现得仿佛相交多年似的,更不要说话口无遮拦,太过随意。这种人际关系往往会滋生“揠苗助长”的倾向,常常会导致彼此的关系早早夭折,迅速“死亡”。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人们之间的感情是慢慢培养起来,也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深厚。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无论对爱情还是友情,所谓“一见钟情”往往都是靠不住的,也是不可能长久的。尤其对于一般人来说,“自来熟”都会给人一种轻率、轻浮、不可信的坏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