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作者:陈明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和技能。当前语文教育的弊端之一,就在于语文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离,使语文学习没能作用于学生的生活方式,从而丧失了生活和生长的意义。教育是儿童通向生活的中介,因而,基础教育应成为一种生活的教育。
  2004年以来实施的语文新课程是适合于学生发展的理想课程,它关注学生的经验,注重回归学生的生活,提出语文学科教学应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在更好地生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
  
  一,语文教学的生活回归。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习语文是为了“向前向上的生活,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学习具有生活的内容,运用符合生活的方法”。所以必须让生活走入课堂,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密切联系,使得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回归生活,变得生活化。
  1.联系生活,深掘教材内蕴。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深掘课文内蕴,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教学《养花》这一课时,在婉转的音乐声中,我把学生们带进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情景中,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养花的感受。有的说,我喜欢开小红花的仙人球,因为它不仅好种易活,而且还能调节室内空气;有的说,我喜欢“吊兰”,它的品种真多:有“金边”的,有纯青色的,有白里镶青的……把它放在花架上真惹人喜爱;还有的说喜欢“君子兰”,说它顾名思义真有点君子气度。接着我让学生根据预习部分的要求去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通过小组活动谈谈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养花中体会到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由各小组长上台汇报。这一过程正是基于学生各自的体验、感悟而闪现出的个性化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联系自己养花的切身体会,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中的老舍先生进行对话交流,从中体会到因为作者爱花,所以爱养花。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最后我让学生们各抒已见,谈谈最受感动的地方,让他们感悟到,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以致用,提高语文技能。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各种复杂的关系构成的,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不是各种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杂烩的结果,而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结果。如,在学习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后,我让学生编写维护纪委文明、卫生、公物等方面的警示语。这种独特的训练方式,点燃了小学生内心自主创新的火花:“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它们”;“桌子在流泪,因为你在它身上刻下了伤痕”;“千万别说脏话,小鸟在监督我们”……一条条充满童真童趣、朴实无华的警示语从学生的大脑中进发而出,既落实了训练,又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又如,在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后,我启发学生根据学到的“围绕着一个意思把话说明白”的方法,让他们做“推销员”,将家乡最出色的水果介绍给“客户”。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将草莓、苹果、桃子、西瓜等水果描绘得可爱极了。这种技能训练的“生活化”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3.拓展生活,创新思维。
  在语文课堂的讲读中,教师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通过媒体、表演以及教师语言的描述等方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情境,能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加他们的体验。例如:教学《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我把学生带进了电脑室,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强他们的爱科学兴趣,从而强化学习效果。教学《捞铁牛》时,为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启发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黄河泥沙成灾的情况想一想:如果让你来捞铁牛,你会怎么办?学生兴趣倍增,纷纷动脑筋想办法。经过热烈的讨论,其中一个同学想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他说:“我将准备的2只船增加为4只,只装沙拴铁牛,捞铁牛时,将沙铲到另外2只船上。捞第2只铁牛时,再直接用装沙的船拴铁牛,再将沙铲到空船上。用这种循环装沙方法把铁牛一只只捞上来,以避免黄河泥沙增多成灾。”这堂课,学生都在创新的思维活动中学习知识、增加技能。
  4.演练结合,感悟所学。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又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在教《再见了,亲人》一课第二部分时,我让学生听录音想象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话别后,乘上了回国的列车,火车上、站台上一片“再见了,亲人”的告别声那一瞬间的情景。想像人们会说什么?做什么?接着,让学生们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自由搭配,表演列车启动后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孩子们投入的表演,真叫人热泪盈眶,既使人感悟到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也使人感悟到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是怎样浴血战斗的。在彼此分离的时刻真是言不尽,话不绝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