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荀子的教育思想论片
作者:王 俊
一、性恶论
“性恶论”是荀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他的一切方法理论都是基于此基础上提出的。荀子认为人性是人生而有之的天然本性,对于人性的品质,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性恶篇》)人的本性是恶的,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导致谦让、忠信、礼义沦丧,这样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所以荀子提出“化性起伪”,“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论而不治。”(《性恶篇》)即要通过后天的道德礼法教育来加以改造。他肯定了人的主观努力的重要性,提出“途之人可以为禹”的先进观点,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学习观
荀子非常重视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明确把“学”放在“思”之上,认为“终日”之“思”还不如“须臾”之“学”的收获大。他认为,只有学习,才能使人性由“恶”转“善”。他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等都做了深刻的阐释。
(一)学习方法
1、知行一体
荀子把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矣。”(《儒效》)“闻”是从别处得来的间接信息,“见”是直观的感性信息,“知”是由感性信息上升为理性知识。“行”是将学习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由此可以看出,荀子把学习看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辩证法的闪光点。他尤其注重“行”的重要性,“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即是说如果只学习而不实践的话,就算拥有再广博的知识,也只是个贫乏的“陋儒”而已,必须把已学到的知识,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国家的治理上,真正做到“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传统应试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的积累,忽略了习得能力的运用。这里我们可以从荀子的理论中得到启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科学研究,最终都要为实践服务,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实际当中,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要传授知识,让学生理解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算完成了教学过程。
2、注重积累
荀子在《劝学》中开篇便说到“学不可已矣”,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积土成山,风雨行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很形象的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人的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当积累到一定阶段,量变就会发生质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就是说长期的积累可养成习惯,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思想和素质。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必须对学生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学习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学有所成。
3、虚壹而静
荀子在《解蔽》中提出学习应该“虚壹而静”。“虚”就是不使心中已有的知识妨碍到即将接受的知识。每个人的记忆就像一个大仓库,为了能够有效的继续学习新知识,必须让这个“仓库”保持一种“不满”的状态。不让先入为主的经验干扰到已学的知识。“壹”是和“两”相对的。前者指的是注意力要集中,后者指的是注意力的分配问题。“壹”并不排斥“两”,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静”,荀子称为“大清明”(《解蔽》),意思是学习者必须排除一切干扰,使头脑保持在一种冷静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吸收知识。“虚壹而静”指的是学习应当具备这二者的条件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处于一种最有效率的状态。这就是要专心致志、埋头钻研、心不两用。要冷静、客观地不带任何先见和偏见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分析和理解所学习的新内容,不要因为有杂乱的现象、无根据的推测以及剧烈的感情冲动而阻碍人的正确认识和思维。也不要先入为主,盲目类推和牵强附会,要善于独立思索,有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接受知识,消化知识,一直是广大教师的研究课题。如果老师能创造环境或条件让学生具备“虚壹而静”的状态的话,那么学生学习起来一定事半功倍,大有长进。
4、善假于物
荀子在《劝学》中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工具,才能学有成就,学有创新。有学问的人并不是生来就有学问,而是利用了前人学过的知识而已。只有善于利用前人经验的人,才是真正善于学习的人。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一味进行“填鸭式”教学,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的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课堂上就能不断闪现创造性火花。课后老师也应指导学生“善假于物”,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习态度
1、循序渐进
荀子认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积微知著积善成德。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关键是学习者自身要循序渐进,而且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就算天资聪颖,弃而不学,也将一事无成;天资欠缺,笨鸟先飞,成就也可卓越。
中学生的心性还处于发展之中,他们是不完全的人。老师要承担起引导者的责任,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并帮助学生摒弃消极思想,培育他们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专心致志
要想更有效的学习,就必须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排除一切干扰因素。“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劝学》)这些都是说专心致志的作用。没有高度的精神集中,学习就不会有成效。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在这里,荀子用比较对照的方法,说明只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用心专一、刻苦钻研,才能学有所成;反之,若“锲而舍之”、半途而废、朝秦暮楚,则必然一事无成。
现在的学生,处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必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诱惑。老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使他们具有为实现志向“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品格。
3、学无止境
荀子在《劝学》开篇便道:“学不可已。”既说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也说出了学习是一生的事情。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终身教育”观了。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事物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随之发展的,“学至乎没而后止也”,人的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