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荀子的教育思想论片
作者:王 俊
(三)学习环境
荀子十分注意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事例形象地说明了社会环境对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其意是说,干越、夷貉之子,刚生下时啼哭的声音都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由于环境教育不同所致。人的学问高低、德行好坏,不是天生就注定的,而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得贤者而事之,则所闻,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礼让之行也。”(《性恶》)但荀子并没有将环境的影响绝对化,他指出人后天的努力也是重要因素,所以他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生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教育环境要优化,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外在环境和内心环境,要发挥各种潜教育资源在学生习惯养成过程中的正面效应,让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人性弱点,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生命的质量。
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主导的作用,因此,学生应当主动地接近教师。学习的捷径莫过于接受先生的当面教授,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指教与学友的切磋,都是有益于教学的。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个体。所以老师要“仪正而景正”,身教示范,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对一切可以施教的人都不能拒绝进行教育,应该使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三、道德观
荀子重视学,但对他来说,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学知识,而是学“道”。所以他在论述学习内容的时候,把道德教育放在了首位。“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已,夫日之谓道德之极。”“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他认为如果不学好“礼”,即使知识再渊博,也不能成为“圣人”。“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只有“全之尽之”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对一个国家来讲,“礼者”是强国之本。“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修身》)此外,荀子还提出了“乐教”,即用音乐教育为主的美育思想。“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乐之声而导之。”他认为礼乐可以控制人先天的恶欲,引导出人美好的感情。“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同听之,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礼乐篇》)
曾经,我们的教育只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荀子的“礼教”、“乐教”思想与现在的素质教育中重“德育”、“美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对发展学生的完整人格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人们应该通过学习知识道德来完善人格,“起性化伪”,使人由天性的“恶”转为后天的“善”。他提出的一整套学习理论、教育理论,为我们今天的“教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研讨、借鉴、汲取、继承、发扬光大前人的教育思想是我们民族教育之根、民族教育之魂,更是后来人的一种伟大使命。
王俊,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