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高中语文教育的生态环境

作者:张家胜




  据2006年《文汇报·语文之星夏令营暴露母语文教育窘境》一文介绍:由北大、清华和复旦等国内15所名校中文系联合发起的“第二届全国语文之星夏令营”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高中语文爱好者,接受了15所名校的文学院院长或中文系主任的“零距离”考核。所有学生都接受一套综合素质测试卷的测评,却让这些代表着中学生较高语文水平的拔尖生遭遇了尴尬。虽然参与夏令营工作的教授们的评价相当谨慎,但普遍对夏令营员们的表现评价道:中学生“母语教育”主题作文显露八股气;作文用语的高度一致性;作文中个性化语言的缺失;擅长抒情性散文,论述问题的能力薄弱。除综合素质测试卷的表现,教授们对营员在夏令营的“优秀读书报告交流会”上的读书报告发言的生硬话语;推荐书目时表现的阅读量的比较有限;视野的过于狭窄等问题感到忧虑。记者采访中,学生们普遍承认:文学修养不够,“课内负担已经够重了,平时不敢看‘闲书’,怕沉进去出不来,更怕对语文高考没什么直接好处”。“在作文里引经据典,确实能得到老师青睐,但这样的积累一般来自背诵,很多时候,我们只知片断,对经典篇章没有整体的把握。”甚至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人生观价值观的态度,都足以引起我们语文教育界的深思。
  “我国中学生的语言文化水平正在不断滑坡”的评论,不是危言耸听;不是否认高中语文教师的工作;不是想对高中教师打棒子。因为高中生后的母语表现已经使社会、专家、学生,都在思考怎样为祖国的语文负责,为祖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理想努力。所以教授们说:“这不单是学生的问题。从他们接受教育起,试卷答案的刚性和确定性就开始慢慢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为此大家都来逐一分析语文教育的生态环境;都来努力改善语文教育的生态环境。而教育的生态环境中重要元素语文教师,就需要在个人的基本素养的内化上下功夫。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什么素养才能够胜任高中语文教育任务,符合语文教育生态环境的要求呢?我认为除了教科书中罗列的条目,很关键的一条是:教师个人能够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真正明确语文教育的目标,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对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要敢于在每一个社会变革时期敞开怀抱迎接各种建议与批评,沉下心来探讨语文教育的内涵。事实就是如此,假如没有上世纪末对语文界“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批评所引起的一场争论,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就不会这么快地到来。今天徐先生只不过站在“高中生后”的角度发出警示,道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部分病痛,希望高中语文教学有所改革,希望高中语文教师注重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其中也包含徐先生对自己的要求,否则他也不会强充中学语文教师了。
  从另一角度分析,通过语文教育努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使然。而力求高中语文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正是滋生创造力的土壤。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多种智力,它们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每个高中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及其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语文教师就要通过自身的语文素养让高中生“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凭着自己的良好素养去发现、培养那些有潜质的学生;引导高中生在语文的应用中去认识自我;一些具有专业潜能和倾向的高中生会在教师创设的个性化情境中,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展。实际上语文教育界的有识之士都明白,语文绝不仅仅是工具,语文教师更不只是操持工具的工匠。
  张家胜,女,河南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副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