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玄奘西游记》读赏
作者:王 琦
然而,上面提到的这些名字,跟玄奘比起来,都差得很远。玄奘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独自上路,前途几万里,凶险莫测,没有任何的助手和伴侣,期间遇到的危险,可谓九死一生。然而他都能化险为夷,甚至以自己的坦荡和虔诚,感化了很多拦路抢劫的强盗,使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善良。他又以自己的智慧和广博,赢得了路途中各国君王的赏识。他的旅行,不是侵略,不是掠夺,不是展示,也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凭着自己的无上勇气、虔诚和毅力,来探询宗教、哲学、文化上的真理。
玄奘就是明代长篇章回神魔小说《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唐僧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华人都知道。唐僧是根据玄奘的壮游故事来塑造的小说人物,真实的玄奘又不是唐僧。人们所谙熟的小说唐僧形象,几经嬗变,跟他的原型玄奘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了。从宋元的拟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记》等演变到《西游记》,唐僧和他的四个徒弟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一直在变化着。
现在流行的《西游记》,其最早刻刊本为南京唐氏世德堂本,印行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作者不题撰人,历来猜测纷纭。鲁迅于《中国小说史略》里据《淮安府志》所载条目认为是吴承恩所作,胡适于《<西游记>考证》里列出了很多与吴承恩相关的材料,但是仍然不肯断认其作者的身份。今天印行的《西游记》多以吴承恩为作者,大概是秉承了鲁迅的观点。江苏淮安建有吴承恩纪念馆,有价值的典籍不多,厢房一间大屋满眼皆是六小龄童,颇可怪异。
唐氏世德堂本《西游记》,后来出现过李贽所作的《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前面附有袁于令的序言,藉着李贽的盛名,该批评本是明清各类小说评点本的滥觞。世德堂本《西游记》刊刻印行前后,还出现过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闽斋本《西游记》以及丘处机门人所著之《长春真人西游记》,以及大大小小的各类删改本和续书。前二者是删改增补世德堂本,价值不如世德堂本大,后一本跟唐僧和玄奘都无关,是全真派教长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邀,从黄海之滨远赴中亚大雪山的途中见闻。
今天的读者对唐僧以及他的四个徒弟的印象,都源自世德堂本《西游记》。
在《西游记》里,唐僧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看起来,真心要去西天取经的不是唐僧,倒是孙悟空。每次在遇到困难,畏馁不前时,孙悟空总是让唐僧念念乌巢禅师教的《多心经》,以便坚定意志,继续西行。在《西游记》唐僧和孙悟空这对师徒经典组合里,我们可以联想到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里的堂吉诃德和桑丘这对主仆。他们都貌似主次,实质上的关系却似乎是倒过来:师父和主人,分别需要倾听徒弟和仆人的吩咐和教导。堂吉诃德没有桑丘,将寸步难行,唐僧没有孙悟空,一关都过不去。小说里另有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三位性格不一的徒弟加以捧哏,一部章回演义,遂铺陈得趣味横生。
把小说人物跟历史人物对号入座,从而抹煞了历史人物的本原,却不是读书读史的正道。小说家者,本是荒诞不经之说,虽然最早的章回小说以讲史、补史为名,但是无不杂以神怪异说,取悦听众。其本源,却被人忘记了。
沉迷于《西游记》的读者,如果没有耐心阅读玄奘所撰的《大唐西域记》这类著作,不妨读一读朱偰先生所著的精妙作品《玄奘西游记》。以史料翔实取胜,存真去伪,是这本已经绝版了几十年的著作的价值所在。央视“百家讲坛”钱文忠说书“玄奘西游记”,其母版和题目,都源自朱偰先生,不加以特别的感谢,似乎有些不够厚道。钱文忠说书所根据的另外两部,一是《西游记》,二是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直接阅读朱偰先生的母版,似更有价值。
朱偰先生1907年出生于浙江海盐,是著名历史学家朱希祖长子,“幼秉家学,精研文史”,三十二岁就获得德国柏林大学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一位博通古今,兼精中外、学识深湛,著述丰赡的大学者,归国后曾任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主任,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和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省图书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1957年,朱偰先生因为反对拆毁南京古城墙而被划为“右派”,1968年含冤去世。
《玄奘西游记》构思于1954年,动笔于1955年,1957年由上海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即绝版。中华书局于半个世纪后的2007年7月,再版了这本书。简单介绍一下,大家可以看到,本书的作者和他的著作,都是命途多舛,令人慨叹。朱偰先生作这部书时,因为曾在国民政府财政部任过职,在新政权下已经靠边站,无事可干,撰写了这部字数不多但是资料翔实、份量十足的著作。
朱偰先生文史功底深厚,言必有据,出必能证。与玄奘相关的史料,都比较谙熟,运用自如。后世流传下来的有关玄奘的故事主要有六种。玄奘自己写的《大唐西域记》、玄奘弟子慧立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道宣编的《续高僧传·玄奘传》,智升写的《开元释教录》、冥详写的《玄奘法师行状》和刘轲写的《大遍觉法师塔铭》。南京唐氏世德堂本《西游记》,主要是综述以上的内容,再加上历代流传演绎的故事以及宋元拟话本如鲁迅提到过的《大唐三藏取经记》等内容进行发挥演义而成。胡适在《<西游记>考证》里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一位“放浪诗酒,复善谐谑”的大文豪作的,“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胡适是一名严谨的学者,他没有十成把握,不轻易下断论。
朱偰先生这本《玄奘西游记》,在参考了上述资料、再补充中亚各国和印度的其他地理和历史的内容之后,还原了玄奘当年只身偷渡出玉门关,壮游天下的伟大旅行史。
《西游记》里写玄奘去西天取经,乃受唐太宗的派遣。实际上,时年三十四岁的玄奘在动身旅行时,是一个人悄悄溜出玉门关,只身万里西游的。他不仅没有得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保护,没有逗人开心的猪八戒,没有挑担的沙和尚,也没有提供脚力的白龙马。他只身一人,孤独但是坚忍不拔地踏上了西去的万里征途。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帝国刚刚平定中原未久,西部广大的区域,整个中亚细亚,都被建都在素叶城的西突厥肆叶护可汗的势力所控制,切断了唐朝与西方的交通和贸易。唐朝也封锁边关,不许商旅随意出入。玄奘西行才出发不久,凉州都督李大亮接到报告,说有一个和尚从西安来,要经过凉州,出玉门关去西天,就派人追上玄奘,逼他回京。玄奘在凉州名僧慧威法师的帮助下,逃离凉州,一个人望着遥远的玉门关进发,并趁着夜色偷渡玉门关。他在胡人石盘陀的帮助下,获得一匹经常来去伊吾国的老马,只身闯入八百里流沙茫茫的莫延贺碛,出生入死,历经五座烽火台,到达伊吾国,再到高昌国,受到高昌国国王麴文泰的隆重接待。麴文泰赐给玄奘大量的财宝,玄奘都不接受。麴文泰又跟他结为兄弟,派人护送他去素叶城面见肆叶护可汗,以求得肆叶护可汗的庇护,获他颁发通行护照,以便安全地通过西域的广大区域。玄奘出玉门关,径直向西,翻越冰雪覆盖的腾格里大山,折向北方到达素叶城,获得肆叶护可汗的召见,并拿到护照之后,再南下,绕过巍峨的葱岭大山,取道中亚各国,经铁门关天险,从迦毕试国(现阿富汗)越过大雪山,才进入北印度。
这是一条漫长、曲折而充满危险的数万里长征险道。路上沙漠无边无际、大山高耸入云,还有出没流窜各地的匪寇强盗在抢劫商旅财物,杀人放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