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例说

作者:李 旭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的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创新能力与民族兴衰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转换师生角色,重视阅读的整体感受,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当前很多时候的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阅读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忽视了阅读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的价值,导致阅读教学的技术化操作。如机械释词、分解句子、肢解文段、“标准化”答题等,不管何种文体,似乎最重要的是“知识点”、“备考点”的落实;讲解文章时,以“题”的形式肢解内容。这种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了它的整体美,使阅读丧失了活力与魅力。这种背离人的发展需要的所谓教学,与当今时代需要的创新精神是不相容的。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把对课文内容的肢解性讲析转化为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受上来。学生通过熟读课文,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让优美的语言和文章内在的逻辑思维“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素质、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自主精神。如《荷塘月色》的教学,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一般的老师总是会这样讲:作者把原来是嗅觉的“清香”,大胆新奇地比作了听觉感受的“歌声”,这增加了读者感受的丰富性,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荷香的似有似无,这里的“通感”用得如何如何好。不少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思考后,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觉得作者把荷香比作歌声并不太好。理由是文章通篇的意境都很静谧,除了作者之外,没有第二个人,用“歌声”有点儿破坏整体效果,如改成“笛声”,没有了人声掺杂,会更符合当时的意境。
  这一句“通感”多少年来被无数人奉之为经典,从未有过疑问,学生对此提出异议,正是从通篇的意境和整体效果感受文章的结果。之后老师又趁机放手让学生改写这一经典名句,同学们思如泉涌,改句迭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天外飘来的悠远的钟声似的。”“……仿佛摇篮边母亲轻轻的抚拍似的。”“……仿佛蒙娜丽莎嘴角绵绵的微笑似的”等等。
  师生角色的转换是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目前的课堂阅读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教学的双方错位。这种现状须改变,我们的老师须从主宰课堂的地位上退下来,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如学了《项链》之后,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玛蒂尔德在丢了项链并赔了项链后,故事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下去,后面的内容是不是多此一举?又如人教版的《林黛玉进贾府》在学了之后,学生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舅连日身体不好,大舅母应该知道,为什么不对黛玉说,反而还派人去书房请?像贾政这样的大户人家,为什么家里会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半旧的弹墨椅袱”?
  学习中学生自己遇到的问题,自己当然有兴趣去解决,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就会得以发扬。
  
  二、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和独特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体心理过程的发展,也影响着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活动,因此,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江泽民曾在全国教代会上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所以说,只有在浓厚的创造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只有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生机勃勃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具有真正创新精神的人才,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绽放成迷人的花朵。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最活跃时期,情感丰富,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他们提供放飞自由的思想空间和选择空间,并设法营造一种形式多样、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与此同时,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要善于引导,抓住阅读材料中最能“借题发挥”、“见仁见智”的地方做足文章。
  比如教学小说《项链》,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祝福》,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可安排学生揣测,同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从楼梯上滚下来后,接下去就写到:“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老师可让学生想象:死前的那一个月,别里科夫在做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和谐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就能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用根据老师的手势和眼色判断回答问题;就能言为心声,怎样想就怎样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敢于说真话;就能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创新精神。
  
  三、鼓励竞争,注重实践,挖掘创新潜能
  
  学习竞争是利用人的竞争意识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争取好成绩的一种教育手段。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竞争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作用,因为竞争者存在着想赢不想输的这种极其自然的又单纯的感情动机。在学习竞争的情境中,学生的紧迫感、危机感、进取感、超越感就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而在竞争中潜力得以充分的挖掘,做出上佳的表现。同时,竞争也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富有生气,变得精神振奋,注意力因此也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兴趣更加饱满,创新欲望也随之猛增。有人实验,在一个儿童身上通电流,并逐渐增加电流强度,直到“不能忍受”的痛点阈限为止。如果有人旁观,这一阈限值就高一些,如果是两人比赛,就可达到最高值。学习竞争的基本形式是竞赛,竞赛进行的实质是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鉴别的基本结果就是发现差距。竞赛主要表现为个人与个人、集体与集体间横向比较,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确切地获得相互间差距的认识,从而更挖掘出学生本人尚未出现的潜力。如教学《孔雀东南飞》,学生对焦仲卿这个人物的认识不统一,有的说焦仲卿性格软弱,缺乏反抗精神;有的说焦仲卿性格坚强,富有反抗精神。这时老师就可把学生组织起来,分成两个“对立面”,展开辩论赛,让他们各自陈说理由,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通过辩论,学生们认识到各自的认识都有偏差,不能简单地把焦仲卿看成是性格坚强或软弱的人,他的身上既有坚强的一面,也有软弱的一面。开展辩论,问题会越辩越明,而且通过辩论还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和看法。
  创新不是教而得之的,只有学生积极地并且多方面地探索,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得出种种新的看法和认识,他们的心理技能才能全面和谐的发展,创新才能逐渐成为他们自身品质的一部分。教材中有些篇目,如《孔雀东南飞》《荷花淀》《药》《雷雨》《茶馆》《阿Q正传》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个性鲜明,特别是人物的对话较多。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或课文的某一部分改写成课本剧,让学生既做编剧,又做导演;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家。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而且学生在实际演出中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种自由形式为学生发挥创新能力提供了缤纷广阔的舞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