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写作训练从模仿开始

作者:杜建岳 刘先芳




  叶老曾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他指出了训练语文技能的方法是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那么,作为语文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应该以“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作为基本的方法,就是说,仿写作文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尤其是中小学生,甚至是高中生要提高写作水平,也应该“自模仿始”。
  模仿的对象当然是名家名作,也可以是同龄人的优秀之作。尤其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选的大都是名家名篇,经典之作,它为中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阅读的范本,更为中学生练习写作提供了范文。名家名作之所以有名,为人们所接受,所喜爱,就因为他们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他们对生活观察、理解和感悟,犹如“伟人是人不是神”,大家的文章,并非高不可攀,不可盲目崇拜而“敬而远之”。
  在崇尚“个性”,提倡“创新”的年代,重提模仿,似乎与所谓的时尚格格不入,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开始于经验,名篇佳作在表达思想的同时,体现着思维的过程,叙事、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是间接的经验,对学生认识的开始有正确的导向性”。语文学习不论你要怎么创新,都必须从学习前人的经验开始,即从模仿开始。如果说学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那么习的过程有两层含义:一是模仿,一是模仿基础上的创新。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尤其是对语言的学习来说)。在这里,“学”是“知”的过程,“习”是温习、反复练习、复习,乃至内化为自己的学识水平和能力,是“模仿”的过程。而“习”的最高境界是创新,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在模仿之中揣摩、思索,会受到原作品的启迪、感染,可能会激起“求异”的火花,才可能“创作”出有新意的文章来。所以,写作训练“自模仿始”,并不违背创新的原则,相反,它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创新作文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
  笔者认为,仿写作文有三个层次:一是对作文形式上的模仿,包括:词语、句子的仿写;句式、修辞的仿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的仿写;构思的仿写。二是对情感意境的仿写——情感的直白和含蓄委婉,意境的热烈、深沉、豪迈、清幽、凄凉等。三是对写作风格的模仿,包括朴实或华丽的语言风格,以某种表达方式见长的表达风格(或长于铺叙,或精于精雕细琢的描写,或感情饱满、激情四射,善于抒情),或长于写实、或想象丰富奇丽等风格。这三个层次有一个大致的由浅及深,由易而难的次序,又并行存在于各个阶段中,不必强求循序渐进的练习,而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感悟,随意选择。
  
  一、对作文形式的模仿
  
  词语、句子的仿写,句式、修辞的仿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仿写,均可以通过平时的造句或组词成段,或模仿语段练习来完成。这里重点从构思的模仿来说。关于文章的构思问题,包括文章的结构形式,如并列式、网络式、对照式、层进式、聚焦式、迂回式等;前后的照应;叙事(感情)线索;记叙顺序的安排等。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回忆了多年前在浦口车站与父亲分别的情景,以“背影”为线索,表现了父爱子的深挚情感,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这是一篇表现父爱的经典之作,又是描写细节的典范,更是普通人都有的伤别、怀念之情的情感体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可仿写的点很多:用白描法对背影的刻画,文章以“背影”为叙事线索,“父子情深”为感情线索,不事雕琢的平实叙述等等。一个学生学习了本文后,深有体会,又触动了内心中对亲情的美好理解,于是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父母不在家的时候》:(附文)
  父母不在家的时候
  徐云荷
  为了给父亲治病,母亲陪父亲到武汉求医,留下了我在家照看弟弟、妹妹,也留给了我无尽的牵挂。使我感到了身上的责任重大,更使我有了一种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立无依、害怕、惆怅的感觉。
  父母不在家,我身为长女,既要照顾好弟弟妹妹,还要料理好一切家务。更思念着异地他乡的父母:父亲的病怎么样了?母亲在那人生地不熟、连一杯白开水都要花钱买的地方吃得饱,睡得好吗?出门在外毕竟不如在自己家里,更何况父亲病重呢。她一个人照料父亲,忙得过来吗?每每想到这里,泪水就悄悄地滑了下来,我赶紧擦掉眼泪,生怕弟弟妹妹看见了心里难过。
  中午放学回到家里,冰锅凉灶,冷冷清清的。以前,每当放学回到家里时,母亲已经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而现在,母亲不在家,我是姐姐,弟弟妹妹都看着我呢,于是,我连忙去淘米洗菜,让妹妹烧火……一阵忙碌之后,饭菜终于做好了。吃饭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母亲,不知她买的饭够不够吃,而她自己肯定又舍不得多吃,省着让父亲多吃一点。唉——于是又是一阵心酸,泪水又落了下来,我慌忙将头低下去。
  晚上,坐在灯下,我和弟弟、妹妹在做着作业。往日,父亲此时正在灯下辅导我们学习,而今却听不到父亲那耐心的讲解,他远在武汉遭受着病魔的折磨。我仿佛看到了父亲那消瘦的面容,深陷的眼睛,不知不觉中,我的眼睛又模糊了。
  终于有一天,父亲来信了,信上说,让我好好照看弟弟妹妹,不要担忧他们。要好好学习,不要分心,手术过后很快就会回来了。信在我们手中传递着……我终于忍不住那盈满眼眶的泪水,任它肆意地顺着脸颊淌下来——
  爸爸,您安心养病吧,我们在家都很好。
  此文作者以“思念”为感情线索,外化为四次流泪,第一次:“每想到这里,泪水就悄悄地滑下来,我又赶紧擦掉眼泪……”第二次:“于是又是一阵心酸,泪又落了下来,我慌忙将头低下去。”第三次:“不知不觉中,我的眼睛又模糊了。”第四次:“我终于忍不住那溢满眼眶的泪水,让它肆意地顺着脸颊淌下来。”把对父母的关心,担忧,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含蓄率真。这和朱文的四写背影,四次流泪,何其相似!虽能看出是模仿之作,却又让人感觉不到牵强、生硬,浑然天成。
  
  二、情感与意境的仿写
  
  古人以为,写文章是“为情而造文”,情之所至,而成美文,而情感的表达需要借助景、物、人、事来完成。于是,情有喜乐哀怨,意境就有了乐境和哀境。情感表达的直白、委婉,就产生了热烈、豪迈、深沉、清幽、凄凉的意境。尤其是散文,是讲究诗情画意的,而诗情画意的营造,要借助于相关的物和景。还是以朱自清的文章为例,在《荷塘月色》中,他描写了小路、荷叶、月光、远山和蛙声、蝉声,营造了荷塘的幽僻、寂静、冷清的意境,表达出他“不平静”、郁闷的心境。当然,意境的仿写,需要学生有较细腻的内心世界和比较高的语言表达功夫。下面是一篇与《荷塘月色》的意境极为相似的仿写文章:
  
  秋夜月色
  白雪莲
  
  这几天心里有些不安。今晚,我漫无目的地走在这条小路上,小路很是逼窄,而两旁的树却十分高大。那交错的树枝形成了一张大网,罩在小路上方,月光透过密密的树枝的缝隙照在地上,斑斑驳驳的。
  地上的月光那么柔和,又那么清冷,清冷得像一把利剑,随时都可能温柔地刺伤你。时间也正如这月光一般悄无声息地从你身边溜走。留给你充实的心境和无尽的悔恨。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当然是后者。蹉跎的岁月,虚度的光阴,磐石般压在心上。
  月光似乎永远都是那么亮,时间也从来都是那么过着。然而那“疑是地上霜”的人却不在了。我想如果再过一些时候,我这个在秋夜望月的人会和李白一样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然而我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呢?
  我忽然想起了中秋节,在那个美丽的夜晚,本应该是“莫使金樽空对月”,可是人们总是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羁绊,荒废了美好的时光——时间总是那么不讲情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