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庄子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八 | |
|
|
4 《人间世》以义名篇。所谓“人间世”即指人间的社会。本篇主要是庄子对待人与人的关系的处世哲学。主要从官场政事出发来谈处世哲学,更加深入、更加具体地论述如何做到“缘督以为经”。在本篇中庄子用几个寓言故事说明在不同场合的处世方法,其要旨不外乎“克己”、“顺物”。此篇对官场政事的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揭露。 这篇文章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颜回与仲尼的对话,描述了与统治者相处的困难,指出只有忘我才能更好地处世,而忘我必须做到“心斋”,还写了“心斋”的做法。 第二部分,通过仲尼告诫诸梁的对话,说明了庄子的义命观。这种义命观就是不得已而从之的忠君之德和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让人们达到不言不行的游于世游于心为主的极端消极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第三部分,通过颜阖与蘧伯玉的对话,说明了庄子极端厌恶暴君的思想,但又无能为力,只好以顺世代替斗争,使自己返回到像婴儿那般无疵的状态来对待人事。 第四部分,通过匠石见栎树的寓言,阐明了无用是大用的观点。庄子主张以无用和消极避世的态度来对待社会的一切,只有那样,才是绝对的自由,才是绝对的“神人”,“至人”的最高境界。 第五部分,通过南伯子紊游商之丘见大木和对支离疏长相的描绘,以及孔子与接舆相会得到的讥讽,说明了有用之害,和无用是大用的道理。 但是,本篇有“与天徒”的平等思想和“心莫若和”而“和不欲出”的不走极端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意义。 篇中的第一个寓言故事说:颜回去见仲尼,向他辞行。仲尼问:“要到什么地方去?” 颜回说:“我将到卫国去。” 仲尼又问:“去做什么事情?” 颜回说:“我听说卫的君主,他年壮,他行为自专独断;他轻率处理事情,而不认识自己的过错;他轻率地用兵而不爱惜人民的生命,使人民无可奈何。 我曾听先生说过:‘秩序安定的社会要离开它,秩序混乱的社会要去拯救它,就像好的医生门前多病人一样。’我愿意依据先生所说的道理,考虑治理的办法,也许可以把这个症结治愈吧!” 仲尼一听,说:“哎呀!你去了恐怕要遭到刑戮的!德性纯厚,信行确实,未必能达到投合别人的气味。如果你强用仁义规范的言论陈述于暴人的面前,这就是用别人的过失来显示自己的美德,就可以认为你是害人。害别人的人,别人必定反过来害他。你恐怕要被别人所害了。况且,假如卫君喜欢贤人而厌恶不肖之徒,何必用你去规谏呢?除非你不向他诤谏,否则卫君必定乘你言论的漏洞而去争他的胜辩。到那时,你将会眼目迷惑,面色平平,口里营营自己,态度恭顺,内心就会迁就他的主张了。这是用火救火,用水救水,叫做愈救过错愈多。顺从一开始就没有穷尽。假如一开始他就不信忠厚的言论相劝,那你就一定会死在暴君的面前了。况且,过去夏桀杀关龙逢,殷纣杀王子比干,都是由于他们是注重修身并以在下的地位怜爱人君的臣民,也就是以在下的地位违背君主的意愿。所以君主因为他们修身而来排挤他们。虽然如此,你一定还有别的办法,试说给我听。” 颜回最后说:“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请问你有什么办法?” 仲尼说:“你以斋戒清洗心中的欲念,这就是我将要告诉你的方法。你有诚心去卫做事救人,哪里有那么容易的呢?你以为容易,可暤天也不容许,便是违背了天理。” 颜回说:“我的家境贫寒,不饮酒,不吃荤,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像这样,就可以算是斋戒吗?” 仲尼说:“你说的是祭祀的斋戒,不是我所说的内心斋戒。” 颜回说:“请问什么是内心的斋戒?” 仲尼回答说:“你要使心志高度集中,屏除一切杂念,而要用心灵去体认;不仅用心灵去体认,而要用气去感认,声音只在于耳,思虑只在于概念,气是以空虚对待万物。只有道才能集结在虚之中,这种空虚,就是心斋。”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