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郑成功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五 | |
|
|
§第二章 少年壮志忧国忘身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话对郑成功来说并不偏激。他7岁之前在日本平户,就有着不凡的志向。回到中国后,由于天资聪颖,加之有名师指导,学问长进很快。但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并不只顾读书,也时刻注意着局势的变化,并思考自己较成熟的治世方略。 §1、异国思归 郑成功出生在日本平户,取名叫福松。直到7岁时才得以被郑芝龙派人接回中国。在异国他乡,福松过着孤苦的生活。 在福松一岁时,郑芝龙便逃出日本。福松成了逃犯的儿子,遭到人们的冷眼和非议。当他刚刚懂事时,就没有父亲的保护和族人的帮助,只与母亲和弟弟相依为命。 母亲的教诲使得在贫困中生活的福松更具有生活的信心。由于田川氏通晓中国文字,便教授给他《百家姓》、《三字经》等基础知识。福松天资聪颖,加之母亲的教子有方,很快就掌握了许多基础性的知识。 母亲常给他讲启发他善心、爱心和远大志向的故事,使福松很早就知道了文天祥、戚继光等英雄人物。 由于贫穷,也没有族人的照顾,福松家常受别人的欺负。福松很气愤,问妈妈这是为什么,田川氏告诉他说:“因为我们家穷,又没有你爸爸在家撑腰,所以我们家就比较弱了;又因为你爸爸是反对政府而被迫离家的,人们就更有理由欺负我们了。等你长大了,成材了,就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福松听了妈妈的话,知道了自己家受气的道理,便逐渐产生憎恶欺侮弱小的人。 有一次,福松看见几个小孩在围攻一个小孩,他冲上去把他们分开,并斥责那几个小孩不该欺负人。 那几个小孩不服气,要与他打架,都被福松给打倒了。 那些小孩哭着骂福松是没有父亲的人,也不是日本人,叫他快点滚回中国。福松听了非常伤心,决心一定要回到中国、找到父亲。 从田川氏口中,福松对父亲有了大概的了解,更加想早日见到父亲。郑芝龙也曾多次派人来接田川氏母子,都遭到德川幕府的拒绝。 田川氏进一步对福松进行仁、义、礼、智、信方面的教育,使福松具有了尊尊的思想基础和忠君爱国的思想基础。 直到1630年,福松7岁时,郑芝龙再次派人来接家人,德川幕府才在郑芝龙“先礼而后兵”的压力下同意让郑成功回国,而田川氏却不能离境。 能回国见父亲了,福松特别高兴。但母亲不能一起去,他也很难过。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依依不舍和安慰母亲,他特意在家门前亲手栽植了一棵椎树。后来,这棵树成长为大树,盘结苍郁,蔚为“松浦心月”的胜景之一,长期为日本友人凭吊。 几年的异国贫苦生活,使郑成功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得早,懂的事多,这为他少年上进打下了基础。 §2、汤武雄怀 郑成功回国后,郑芝龙给他改名为“森”,字“句俨”。先带他到南安石井拜谒郑家祖祠,然后回到安平城。自此,开始了郑成功另外一种生活。 初到安平城,郑成功大开眼界,从未见到的大城、楼房,给他很新鲜的感觉。城西是海门,江上摆满了战舰、商船,桅杆上飘着“郑”字号旗。船、军队、楼房、商店这一切都是郑家的,他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尊重。 郑芝龙很喜爱郑成功,不仅因为郑成功具有像他一样的容貌气质,也为了远在扶桑他所思念的田川氏。 能照顾好郑成功,也或多或少地补偿了对田川氏的歉意,毕竟,他还未尽到做丈夫的责任。 为培养郑成功成材,郑芝龙花重金聘请了一位很有学问的老学究做他的老师,教他读书识字。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