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王猛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 | |
|
|
据史载,古之嵩高山即今之嵩山。我国自古有五岳之说,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早在汉代,嵩山已是名闻逻迩的道教胜地。当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所以嵩山还不可能有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少林寺和少林武功。在王猛所在的晋代,正是道教登峰造极的年代。当时,嵩山便有了许多著名的道教建筑,其中最著名并保存到晋代的有中岳庙(始建于秦)、少室神庙和少室阙、太室神庙和太室阙、启母庙和启母阙等。上述三庙和三阙都建于汉代,如今庙已无存,阙尚完好,人称“汉三阙”。可以想见,王猛发现自己来到嵩高山后,作为文化人,一定会被它的辉煌建筑和人文景观所吸引。 但是,无论是汉三庙栩栩如生的神像,还是汉三阙上飘飘欲仙的雕刻画以及具有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隶书铭文,都已经吸引不住王猛了。嵩山,是一座文化的山,一座宗教的山。从秦代开始,许多高人隐士都以这座山为自己的修炼之所。今日坐在胡床上的白发长者,难道不是一名高士逸人吗?他愈想愈感到蹊跷:他为什么派人不远百里,到洛阳去买我的畚箕?他为什么要出十倍的价钱?岂不是为了将我引来吗?他不觉自责道:王猛呀王猛,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师父寻找千百度,我却拿钱便走,说不准千古机缘,就此一错而过呵!想到此,王猛扔掉肩上的扁担,快步如飞地原路返回。王猛急匆匆赶回道观,长者仍端坐在胡床之上。他“ 嗵”一声跪下,频频叩首,说道:“弟子王猛一时粗心,险些错过师徒大缘,有眼无珠也。如蒙师父不弃,王猛愿在山中从师学道。” 长者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请求似的,半晌才冒出几句洪钟般的话来:“王景略!你为十倍的钱而来,为何不为十倍的钱而去?” 王猛仍跪在地上,答道:“师父在上,容弟子一禀:凡贪小利者,为鱼则上钩,为鸟则落网,为臣则乱纲,为将则亡军。然景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为十倍的钱而来,非图小利,实为活命也。” 回答了这个问题,长者才让王猛起身看坐。长者徐徐说道:“我派人跟你很久了,知你出言不诳。不过,我不敢收你为徒,因你不是藏之深山老林、修道炼丹之人。” 王猛见嵩山道人,信史明载,而见于何年语焉不详。但据推断,至少应在他们虱见桓温之前,桓温北伐时王猛29 岁(公元354 年,东晋穆帝永和十年),因为他告别桓温是问过嵩山道人才作出决定的。我们假定这一会见在公元350 年,王猛25 岁。至于嵩山长者姓甚名谁,史无记载,作者不敢妄断,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个智慧超群的人物,其谈吐足可以使一世英才王猛顶礼膜拜。他仿佛用一只看不见的手一下便俘虏了王猛。 无论王猛如何虔诚请求,嵩山长者就是不愿将他留下。请求急了,长者说道:“你想逃离乱世,在此过衣食不愁的生活吗?”王猛默然不知怎样回答。 长者说道:“我早知你怀有佐世之志,只是在等待英明的君主;你像一只大鹏,早就在练习飞翔,翅膀已经练硬了,只是在等待风云际会的时机。既要济世就不能当隐士,当隐士就难以济世,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长者的一番话,说到了王猛的心坎上,于是王猛请长者明示,“如今中国五国并立,不知师父认为谁是英明之主?” 长者听罢,闭眼摇头。过了许久,长者说道:“老夫已无佐世之志,藏身嵩山,五国君主,孰是孰非?孰明孰昏?你在山外,倒是应该你来告诉我呀!” 于是,王猛与长者论开了时局。 先论东晋,国人视之为国脉之正源,皇权之正统。自偏安江南以来,不到40 年时间(公元317 年—350 年),已经换了5 个皇帝,即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其中明帝、康帝只坐了短短两年的皇位。皇权更替之速,乃统治者内部矛盾激烈之反映。东晋政权名义上是司马氏的,其实是士族豪门的。元、明、成三帝时,主要由王导、王敦兄弟辅政,人曰“王与马,共天下”;成、康二帝乃明帝庾皇后所生,于是大权落于外戚庾氏兄弟庾亮、庾冰手中,庾氏代替了王氏;从穆帝开始,启用徐州刺史桓温,大权落于桓温手中。王氏、庾氏、桓氏均北方南渡之士族豪门,不仅内部矛盾重重,且与江南士族几至水火不容。先是南方士族周玘起来反抗,最后失败;接着又有王敦、苏峻之乱,大兵攻陷首都建邺(南京),几乎毁了东晋的国祚。 王猛分析了东晋的形势之后,对长者说:“司马氏南渡之后,本应吸取西晋灭亡之教训,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鼓励农耕,广积粮食布匹;广纳贤才,充实各级政府;内修法治,使官吏百姓均有法可循;外树威名,练精兵而实武库,利用矛盾,伺机北伐,光复北方。然而,东晋所作所为令人失望,政治一如西晋,大权握在士族而不在皇家;财富集于豪门而不在官府;举贤不出士族,绝了庶族(未当官的地主阶级)和黎民之望;几次北伐,不过为了争夺更大的内部权力而已,北伐是假,争权是真,不仅军事失利,而且大伤了北方向往东晋人士的心。弟子作为汉人,内心向往东晋,然而凤凰未见可栖之梧桐也。唯一希望,但看桓温如何也。 再说北方四国。石氏后赵在北方曾占有十州之地,国土最为广大,但石氏横征暴敛,骄奢淫逸,无以复加,正如古人所说的,以力治国者亡。果不其然,石虎养孙冉闵杀了石鉴,建立了冉魏政权。冉闵虽然恢复了汉姓,打出了汉族旗号,对老百姓有一定号召力,但他大杀胡人,与石氏统治者一样残暴,依弟子看来,冉闵不可成大事,且离死期不远。后赵还都襄国(河北邢台),已如滚石下坡,病人膏盲,十州之地不久将为人所有。前凉张氏政权,利用矛盾,一面与东晋眉目传情,关系暧昧,一面与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巧妙周旋,但弟子观其心态,不过只图自保而无统一北方之志。倒是远在龙城(今朝阳)的鲜卑慕容氏生机勃勃,虽地处关外,但大有挺进中原之势。至于将来如何,有待观察。 王猛对形势的分析头头是道,长者听得十分认真却不形于色,既不摇头也不点头。至于王猛希望他指出“谁是英明之主”的请求,长者只说了一句:“你自择之”,便不再说话。 王猛见长者不再说话,再三请求即使不入山修炼,也愿做长者的山外弟子。长者不置可否,将一个小袋子交给王猛,令他挂在身上,说:“袋中有一句话,你下山之后方可打开来看。” 于是,王猛对长者行罢三拜九叩之礼,告别长者下山而去。下山之后,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小袋,里面有一片绢,绢上写着:汝若诚心做大事,见我请到华阴山。 王猛愈觉长者神秘,下山之后继续以鬻畚为业,周游各地,然而变得比过去谨慎了许多。他像一只飞翔的凤凰,鸟瞰寻觅着心中的梧桐。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