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姚雪垠 > 李自成·第五卷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一六 | |
|
|
他首先看见离洞口几步以外,原来有一只大蜘蛛,利用两边灌木枝,结了一张大网,被他和乌龙驹冲破了,如今这大蜘蛛又在阳光下把网修好了。被他和乌龙驹踏倒的一溜深草,先经雨淋,后经日晒,如今全都竖了起来,同原来一样。他又向河边望去,经过一阵大雨,马蹄和人足的痕迹也全都没有了。李自成明白了敌人不来搜查土洞的原因,轻轻叹息说; “真险啊!” 他回头望望他的战马,想着乌龙驹在敌人来近时没有发出叫声,没有喷鼻子,没有刨蹄子,他不能不生出感激的心情。他抚摸着瘦骨突起的马背,在心中又叹息说: “差不多二十年的老伙伴,你也知道咱们眼下的危险处境啊!” 他决定先用剩下的豆料喂一喂它,夜间再将它牵到洞外,用青草喂饱。于是他退回洞内,解下装豆料的口袋,倒出一半在地上,约有二升。当他取口袋时,乌龙驹静静地注视着他,似乎眼角有些泪水。当他倒口袋时,乌龙驹迫不及待地探过头来,用鼻子向口袋闻,甚至用舌头舐他的手背。随后它俯下头去,猛吃起来。李自成望着它低头猛吃的情景,想着它是这么饿,只给它二升豆料,实在太少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不能不留下一点,以备救急之用啊! 李自成在石头上坐下去,考虑着如何逃走。洞里洞外十分寂静,似乎只有乌龙驹嚼豆瓣的声音。他很感慨,从前有那么多誓死效忠于他的文臣武将,而今没有了;曾经有那么多一眼望不到边的步兵和骑兵,而今没有了;从前在中原、陕西、山西,还有从襄阳到承天、荆州一带,都曾有成群结队的父老兄弟们,敲着锣鼓,放着鞭炮,夹道欢迎,而今没有了。为什么转眼之间,唉,转眼之间哪,失败到这步田地,如今只剩下乌龙驹陪伴着他。他又望一眼他的战马。它已经将地上的豆料吃光,用乞求的眼光望他,又舐舐他的手背。李自成明白它的心意,只好不理,不忍看它,故意闭起了眼睛。乌龙驹又轻咬着他的袖口拉一拉。李自成不忍心不理它,只好睁开眼睛,无可奈何地对战马摇一摇头。乌龙驹放开他的袖子,低下头去,一动不动。过了一阵,它看见主人矇眬人睡了,而它很想到洞外去吃青草,那草真是茂盛,在雨后的阳光下分外鲜美。可是当它受不住引诱,刚刚试探着向洞外移动半步,就把主人惊醒了。原来李自成依旧把经绳拴在自己的左胳膊上,缰绳一拉紧,他也机警地醒来,半睁开眼睛,向乌龙驹看一下,将左胳膊向里扯一扯,见战马很听话地回到身边,他又合上了眼睛。 这一阵又睡了多久,他不知道。等到他醒来的时候,洞内一片漆黑。他到洞口外向天空望望,因为周围有山,望不见月亮,他估计约摸有二更天气了。怎么办呢?他首先想到这一带地方处处皆山,只有曲曲折折的山路。白天他不看太阳就不知道东西南北。如今又是黑夜,不辨方向,路途不明,往哪儿逃走?万一误人山村,或者引起狗叫,或者被守夜的乡勇发觉,岂不被捉?他想了一阵,打消了趁黑夜逃走的念头,决定让乌龙驹赶快吃饱。 他又听一听周围动静,随即将乌龙驹从洞中牵了出来。由于他已决定不再返回土洞,就冲破蜘蛛网,踏倒深草,全不管了。他先将乌龙驹拉到河边饮水,他自己也连续用双手捧起河水解渴。饮了马之后,他乘着星光,将马牵到附近的小山脚下,那里有一些林木掩蔽。他松一松马肚带,让马尽情吃草。他自己也十分饥饿,肠子里发出响声,但是看不见也摸不着什么可以充饥的山果,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掏出一把豆料,一点一点送进嘴里嚼烂,强咽下去。他一边嚼豆料,一边在心里想,假若他不死,有朝一日重建大顺江山,他永远不会忘记今日!随即他想到刘宗敏和宋献策,猜想着他们已经死了,不禁心中十分难过,滚出了热泪。他接着又想到皇后,李过和高一功,不知他们目前到了何处。他遥望着他认为是西方的星空,小声喃喃问道: “皇后,你们如今在哪搭儿?能够在一两天内赶到么?……恐怕来不及啊,已经迟了,谁晓得我明日的吉凶如何?” 当李自成心中呼喊着皇后前来救他的时候,有一支人马,大约步骑兵三四万人,带着许多眷属,突然从突州方面向东来,在夜间到了巫山县境,将所有的村镇都住满了。只有少数人马在天明后来到城外,呼叫城门。当时巫山县没有驻军,没有县官,居民很少,几乎是一座空城。守城的百姓看见城外人马众多,又听说是李自成的人,便将城门打开,还有一些老年人走出城门,站在道旁迎接。整支人马是由高一功率领的,拥护着皇后高桂英奔往湖广。另外还有一支人马,则由李过统率,从夔州分路,从另外一条路奔往湖广。还有少数步兵,大约两三千人,也归高一功指挥,在夔州找到了船只,由水路东下。所有各路人马,都要尽快地赶到巴东、秭归之间会合。高一功来到巫山的部队,由他自己的两千亲军,保护皇后和老营进人巫山城内休息。其余各营,在早晨打尖之后,分批继续东下。 高桂英进人巫山城后,在县衙门中驻军。她十分疲劳,恨不得赶快倒下去,痛快地睡三天三夜。但一想到皇上目前的情况,她又恨不得自己和将士们都长上翅膀,日夜不停地赶往湖广,飞到皇上身边。为着援救皇上,拯救大顺朝,她遇到天大的艰险也敢闯,天大的辛苦也能忍受,岂肯在巫山耽搁行军?然而兰芝的病已经十分沉重,怎么办呢? 自从李自成率领的北伐军在山海关吃了败仗,退出北京以后,在大顺朝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日夜为国事担忧。兰芝身为公主,虽然年纪才只十八岁,也是每天操心着打仗的消息,每天对着上苍焚香祈祷,每天在母亲身边帮助料理一些重要事情。她读过书,粗通文墨,所以皇后也把她当成一个得力的膀臂。如今皇后身边,只剩下一个慧英,又是一个寡妇,在皇后面前不敢露出哀伤,只是帮助皇后做事,一到静夜,就悄悄地哭泣。这些情况,左右宫女和仆妇都瞒着皇后,可是兰芝完全清楚。有时她一乍醒来,偷偷地问身边宫女:“忠娘娘今夜睡得安稳么?”当宫女悄悄告诉她,忠娘娘正在哭泣时,她便迅速起来,走到慧英的寝宫,劝说慧英。常常功着劝着,她们相对哭泣起来。可是到白天,她还要同慧英一起帮皇后处理要务。看见皇后忧愁伤心,她们两个强装笑颜,安慰皇后。在这样不幸的日子里,兰芝已经失去了少女的天真,像大人一样把心思都放到国事上去了。 自从退出长安以后,她们在汉中附近,等候高一功和李过的大军从榆林过来。会师以后,兰芝又随着母后东奔西跑,搜集散在西北各地的人马。直到今天,不知走了多少路,翻过了多少高山深谷,过了多少艰险的栈道。有时下雪,有时下雨,她同皇后仍然在马上奔波。四月中旬以后,大军从陕西境到了太平县,进人四川。大巴山上风雪寒冷,她们晚上随便找个地方安下军帐,草草驻军,天明后继续行军,巴不得人马赶快到湖广,援救她的父皇。没想到进人四川不久,她开始病了。起初瞒着她母亲,也瞒着慧英。后来慧英知道了,只以为她是轻微的感冒,没有特别重视。后来发起了高烧,兰芝仍然不肯让母后知道,甚至瞒着尚神仙。结果因为高烧头昏,四肢无力,浑身困顿,突然从马上栽下去了,人们才明白她的病很重了。 从这一天开始,她就不再骑马,而是被抬在滑竿上行军。在四川境内,几乎没有停留,不断地翻高山,下深谷。上山的时候,她就在滑竿上,头朝着下边,这对于害病的人极不适宜,也极不利于减少她的痛苦。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只能默默忍受。就在这种情况下,她的病势一天一天地重了。加上忽阴忽晴,晴的时候天气很热,阴的时候天气很冷;上到高山头上,冷风吹着好像冬天一样,下到低的地方,遇着天晴,又特别的热。一天之间,不断地冷暖变化,相差很远。 高桂英明白自己的女儿在滑竿上多么受罪,心中非常痛苦,但是她没有别的办法,赶路不能停止,崎岖的山道不能不用滑竿。她多么希望赶快走出四川,但是她知道现在的行军已经够快了,将士们都十分疲劳。而且她也明白,纵然走出四川,到了湖广,也同样还要走许多天的山路。到了夔州境内,她看见兰芝的病已经十分沉重,曾想驻兵数日,为女儿治一治病。尚神仙同两位太医会诊以后,也提出这个要求。但是一想到在汉中时候已经听说李自成离开了襄阳,清兵在后追赶,如今皇上一定日夜盼望着她的救兵,她就不能为着女儿的病在四川境内停留了。她告诉李过和高一功:去湖广救皇上,万分要紧,必须星夜赶路,不能停留!她明白大顺军失去关中以后便无处立足了。她担心如今皇上身边的士气一定更加不振,要救皇上怕已经来不及了。她不禁在马上暗暗地滚下辛酸的眼泪,在心中绝望地问道: “皇上啊,如今你在哪儿?在哪儿?可平安吗?” 一到巫山城内,暂且驻下,她急着叫高一功来商量军情大事,特别要他派出一支骑兵小队,火速奔往巴东和秭归,一则设法探听李自成的真实消息,一则赶快收罗船只,免得船只被拢到南岸或逃到下游。 高一功离开以后,尚炯进来。他已经到兰芝住的房中为她看过病,开了药方,并且命他的手下小官,照药方将药配齐,赶快交给公主身边的宫女煎药。看见尚炯脸色阴暗,高桂英不觉心头一沉: “你为公主看过病了?昨日服药后可有点回头么?” 医生回答说:“公主服了一剂药,高烧略微减退,但从实际上说,皇后,她的病可是不轻啊!不可大意。” “难道又重了?” “是的,娘娘,从脉象来看,令我担忧。往日公主脉象是阳脉,有时发高烧,说胡话,看来凶险,实际上阳症得阳脉,并不可怕。从昨天起,忽见阴脉,病情有了变化。今天阴脉比昨天更为明显……” “我不懂什么阳脉阴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用指头一按,脉大、浮、树、动、滑,都叫作阳脉;沉、涩。弱、玄、微,都叫作阴脉。阳症忽见阴脉,病情移转,便有凶险,不可大意。” 尚神仙故意不说出“绝症”或“死症”这样的字眼,但他的话仍然使皇后脸色一变,用颤抖的小声问道: “难道已经没有法儿治了么?”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