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李清照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九 | |
|
|
这种“愁”,在她晚年的词作中一直浓得化不开: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乏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当年“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活泼爽朗的姑娘,而今已是历尽人世沧桑的老妇,国残家破,夫死身零,无穷的哀伤,无尽的痛苦,都在“物是人非”之中,难以言说。愁是那样深重,以至于“双溪舴艋舟”也恐怕“载不动”了。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受尽了太多的磨难,想把这一切深深地埋在心里,不说也罢。但这一切早已化为血液,融入了词人的生命里: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欲哭已无泪。欲喜又太沉。昔日“中州盛日 ”,早成过眼烟云。而今“帘儿底下”那“风鬟雾鬓”的老妇,咀嚼过太多的苦难。故国之思、亡夫之痛、飘零之感,这一切,都化成了一种人生况味,典重、厚实,而又绵长,无处不在,无时不显,挥不走,抹不去,更忘不了。 词人并不是一味哀嚎。哀嚎无度,心中苦痛再深,也难以打动读者。读李清照的词,你不可能无动于衷。 那种对生命状态细微变化的敏感,那种历尽沧桑后透彻肺腑的凉意,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这种强烈的艺术效果,仅仅依赖于感情的真挚深切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诗词是抒情的艺术,宋词从某种程度上可说是言愁的艺术。但言愁不等于张口哀嚎。 一味哀哭,反而难以引起共鸣。李清照无疑深谙个中三昧。 李清照词的言愁艺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寻: (一)独特的视角,使李词具有独到的表现力。 女性心理是温婉、细腻、敏感的天地,由于长期受压抑的社会处境,她们的要求常常被漠视,她们的情感得不到合理的倾诉,她们的愿望常常难以得到满足。对命运,她们只能逆来顺受。在充斥着否定因子的封建社会中,女性只有柔顺依从才会被赞美。男人的社会要求她们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要求他们泯灭自己的个性、才情,恪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规范,任由男性世界摆布。 封建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压制,产生了两种结果: 一部分被封建观念严重毒害的女性甘当“贤妇”,任由男性世界宰割;而另一部分女子,由于她们的聪慧,使得她们深深地感受到被压抑的痛苦。忧郁、感伤便常常萦绕心头。 李清照之前,也有不少作家写过女性的悲苦,但那大多是男性作家假托女子之口说出,终有隔靴搔痒之感。 作为聪慧女子杰出代表的李清照,对于女性世界柔情之下的忧愁暗流,有着极深的体会。广博的学识与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她对闺房以外的天地有了较多的了解。于是,她看待女性的视角,除了入于其内的对自我的观照外,还有超乎其外的高出于一般女性的审视。 她笔下的抒情主人公,也就是她自己,即使咏物,所咏之物也往往带上词人自己的痕迹。在词中,她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示了自己的心绪:青春期的淡淡怅惘,对自然节序变化的敏感与惆怅,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世态炎凉的折射,山河破碎、家破人亡的痛楚,历尽苦难的酸辛,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对理想境界追求而不得的苦闷这些心绪的抒写,为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中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心理世界。 (二)意蕴丰富的意象的使用,是李词艺术魅力的重要成因。 意象是情感和形象的结合,是寄意于象,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为情感找到一个客观对应物,使情成“象”,便于观照玩味。 李清照言愁往往不是直接说出,而是通过意象使愁变得具体可感又意蕴无穷、耐人寻味。 “黄花”是李词中的经典意象。“人比黄花瘦”中,黄花成了人的参照物,高洁、孤傲、清寒的黄花,经风吹霜打已有憔悴之态,而重阳独守的人儿,却比黄花更为消瘦。词人的满腹忧愁、万千心事,都附在了这一“黄花”身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黄花远不止于消瘦了,急风冷雨,早已使她凋零满地。 词人的凄凉、悲伤、忧愁的情怀,也随着黄花飘洒而下,堆积满地了。 “梧桐”是李词中常用的又一个意象。“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句中,随风飘落的梧桐叶浸满了词人无法排遣的浓愁和孤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句子,因为融入了沉哀入骨的词人之情,才显得那样凄寒。 清照词中常用的意象还很多,如归雁、风雨、高楼、阑干、重帘、芭蕉、小舟、月、梅等等,在不同的语境中,融入作者复杂细腻的情感,极大地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 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作者还常常使用一些特殊的意象,使词具有独到的表现力。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竟然有了重量。舴艋舟载不动愁,既见愁之多,又有沉重压抑之感;出之以“只恐”的假设,则可想见词人一任愁绪堆积,无心泛舟寻春的孤寂况味。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尽在其中矣。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