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李清照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七 | |
|
|
§京都七年的婚后生活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在汴京闺中的李清照已18岁。这一年,她结束了自己的少女生活,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此后直至1107年(宋徽宗大观元年),清照一直居于京师。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结合,在素持宿命论的中国文人笔下,渲染得颇具神秘色彩: 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惟记三句云:“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告其父。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后李翁以女妻之,即易安也,果有文章。 (伊世珍《琅嬛记》卷中引《外传》) 其夫赵明诚,字德甫,是那时正做吏部侍郎的赵挺之的第三子,比清照大三岁。其二兄为存诚(字中甫)、思诚(字道甫)。 明诚自幼喜金石刻,《金石录自叙》云:“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金石录》卷三十《汉重修高祖庙碑跋尾》云:“余年十七八时,已喜收蓄前代石刻。”陈师道《历山居士集》卷十四《与鲁直书》云:“正夫有幼子明诚,颇好文义。每遇苏黄文诗,虽半简数字必录藏,以此失好于父,几如小邢矣。”赵挺之属于新党,政治上与苏、黄为敌,所以对明诚的作为颇为恼怒。但明诚依然我行我素,不仅照录苏黄不误,还与元佑旧党刘挜(元佑宰相刘挚之子)等人结为挚友。 是年居京师作礼部员外郎的李格非,是否看中了明诚亲近苏门且耿介不阿才把女儿嫁与他? 婚后,夫妇二人志趣相投,情感甚笃,生活很是丰腴。他们一同搜求金石字画,传写古书,情趣盎然。 清照《金石录后序》中有如此记载: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明代江之淮在《古今女史》卷一中有云:“自古夫妇擅朋友之胜,从来未有如李易安与赵德甫者,佳人才子,千古绝唱。” 由此可见,清照夫妇真可谓志同道合,琴瑟谐美,乐在其中矣! 清照早年的词作,有不少反映了初婚的情致和意绪: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 花美,而人更美,“怕郎猜道”,无理中含娇嗔,“徒要叫郎比并看”,娇嗔中把初婚女子心绪和盘托出。若非郎君可意,两情相悦,哪来此等情绪。 《采桑子》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此词道学先生们一直疑为他人之作,清王鹏运即说:“词意肤浅,不类易安手笔。”其实问题在于,道貌岸然的卫道者以为贵族女子应该矜持端庄,方为合体。像这种清新浅近、流露自然人性的作品,他们当然无法接受。而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处于两情融融中的新婚女子,拥有此等心绪,正是健康自然不过的事情。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词中梅花乃是作者的缩影,明月分辉,花月相照,花好月圆,词人难道不是借咏梅歌颂自己美满的爱情婚姻?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