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历史小说 > 刘邦大传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九 | |
|
|
魏国的京都大梁,有位叫作侯赢的隐士,家中贫苦,虽然已经70余岁了,仍不得不在夷门当守门员以求生活。 信陵君手下有位宾客,深知侯赢才学,特别向信陵君推荐:“夷门的守门员侯生,才华杰出,隐其才而置于市廛中,公子求才若渴,应不耻下交吧!?” 信陵君不候思索地回答:“此人淡薄名利,又有才华,只怕他不肯指教我,怎么还会嫌弃呢?明天我立刻去拜访他!” 果然第二天,信陵君整肃仪容,带着礼物,亲到夷门的小房宅去拜访侯赢。 看到信陵君大驾光临,又带来贵重礼物,侯赢自然心中有数,但到底他不是贪图富贵之徒,所以仍再三坚辞。 “在下修身洁行已数十年,所以到现在还是位守门员,为了坚持我的原则,实在不可能接受公子的厚礼,希望公子不要再来打扰我的清修。” 尽管意外吃了闭门羹,但信陵君仍不死心。 不久,信陵君在府邸召开一个盛大酒宴,召请了不少达官贵族,大家却都不知道今天的主客是谁? 在宾客都就座后,信陵君立刻坐上马车,空出左边较为尊贵的座位,亲自到夷门迎接侯赢。 车骑直到夷门下,信陵君下车向侯赢说明来意,请他赴宴作自己的上宾。 侯赢仍然穿着破旧衣冠,大大方方坐在信陵君车上左边位置,一点也不辞让。他暗中观察信陵君的神色,只见公子非但毫无愠色,而且神色更为恭顺,一路朝府邸慢慢驶去。 一段路后,侯赢突然转向信陵君,要求道:“臣有位朋友,就住在市场里,请公子绕过去一下子,臣想顺道去拜访他!” 信陵君立刻答应,并回头向市场驶去。 侯赢想去拜访的朋友,名叫朱亥,在市井中作屠夫,但却是位剑术高明、力敌万人的勇士,并且深富谋略。 到了市井,侯赢把信陵君丢在车上,自己下车和朱亥打招呼,两个人在市场中闲聊了起来,似乎忘掉了信陵君和府邸里等待他们回去的贵宾们。 其实,侯赢当然了解这些状况,他只是想试探信陵君的诚意到何种程度,所以他虽一面和朱亥讲话,一面则用眼角观察信陵君的反应与周围的气氛。 市场上走动的人,都对侯赢的无礼和不知轻重的行为大为惊讶,连信陵君的随从们也露出了不耐,交头接耳地小声评论着侯赢和朱亥。只有在车上独坐的信陵君始终和颜悦色,安然自若,手执马鞭,微笑着注视着现场。 这时候,侯赢才转过身来,对信陵君说:“这位就是我做屠夫的朋友朱亥!” 侯赢的介绍态度,其实是相当没有礼貌的,但信陵君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走下车来,郑重地向朱亥施礼,并邀请他共同赴宴。 只见朱亥既不答应,也不推辞,只是将头别过去,相应不理。 于是侯赢辞别朱亥,和信陵君上车直往府邸参加宴会。但当信陵君向全场宾客引荐侯赢时,大家都吓呆了,想不到今日的主客,竟是位卑贱的老守门员。信陵君更邀请在场宾客,共同举杯向侯赢祝福,使这老隐士够足了面子。 宴会完后,侯赢向信陵君表示:“公子,今天的盛情,我已立刻给了足够的回报了。我侯赢不过是个卑贱的守门人,公子竟驾车迎我于众人广场中,这种作为其实已经太过分了。 “但是为了成就公子的盛名,我故意转到市场去和朱亥闲聊,让公子委屈等候,公子不以为忤,反而更为恭敬。市场上的人们看到这种情形,一定会更加赞扬公子的礼贤下士,对我这个老头反会痛加责难,所以公子的盛情,侯赢已立刻加以回报了。” 侯赢的确豁达又有智慧,这件事使信陵君的盛名更为广播。后来信陵君率军救赵,碰到了生死的难题,侯赢和朱亥均舍命以报,使重重危机巧妙地化解了。(有关这段故事,在拙著《战国寡头竞争》中有详细描述,在此不赘。) 刘邦最喜欢的便是信陵君的这种侠义精神,和令人激赏的领袖魅力。相信暗中他也一定常自比为信陵君,而把一些朋友比作侯赢与朱亥,自我陶醉一番了。 即使日后成为汉王朝皇帝,每次到大梁,刘邦都不忘去信陵君墓前吊祭,后来还特别设有三位守坟员,世世代代奉祀不绝。 模仿信陵君的作为、思考和风范,相信也是刘邦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久,在萧何的推荐和安排下,刘邦终于有了第一份正式工作——出任沛县所辖泗水亭的亭长,这时候的刘邦大约已是35岁左右的壮年人了。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飃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古兵书“六韬”中记载,周文王问姜太公道:“治理国家的条件以人才最重要,相信每位做君王的一定都努力在寻找人才,但终究还是没有把国家治好,是找不到人才,还是有了人才也没有用呢?” 姜太公答道:“这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人才的缘故啊?真正的人才,通常能做事而不好虚名,也不会结党成派,所以知名度不高,容易被一般人所疏忽。做君王的除非特别的仔细,否则很难发现真正人才,那些互相标榜吹捧的,反而较常受到重视。国家治不好,就是由于用到的大部分都是假的人才啊!” 的确,世俗称赞的,通常是没有好人才的。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那些能勇敢标新立异,不拘于世俗礼节者,往往更值得用心去观察,以辨认出其真正的价值。 特别是领导人才,必须有开创时局的眼光及勇气,只有不限于常识思考者,才有突破的可能。 战国时代的领袖,大多豪迈勇猛,但日本甲州无敌军团创建者,有经营之神尊称的武田信玄,思虑周密,审慎严谨,年轻时曾被误为胆小鬼。统一日本战国群雄的一代豪杰织田信长,年轻时勇于突破,不修边幅,行为乖张,时人称之为“大呆瓜”。建立两百年幕府和平盛名的德川家康,个性内敛,宽容而坚忍,年轻时也常被讥为缺乏魄力。因此真正的人物,除非是“慧眼”,否则很难被辨识出来是英雄的。 数千年来,不少史学家及小说家,都以刘邦早年的浪荡成性,从心底里便看不起他,因而低估了刘邦的真正“才气”。他们对于日后楚汉相争时的表现之评价,也大多较倾向项羽,认为刘邦的成功只是“天公疼戇人”,运气太好罢了。 其实刘邦最伟大的,在于他的可塑性,环境让他幸运地脱离了传统农村子弟的生活和思考常态,使他更有机会去突破,以适应乱世的变局,这种人弹性大,机会多,成功也是有其道理的。 所以老子认为,最重要的是有做愚人的勇气及心志,别人处处计较,而我事事糊涂,别人争先恐后,而我迷迷糊糊,好像大海一样,兼容又宁静,好像微风一般,轻轻的但不停止。众人都急于表现,急于成功,只有我顽固而愚蠢,因为这种与众不同的心志,使我更能合乎养生之“道”。 刘邦似乎是天生的领袖人才,没有身分,教育不多,又没有生活压力,三十多岁仍是“放浪人生”,不求成家立业,不受世俗“功利主义”所限,刘邦的个人魁力,最主要的便在于此。 但刘邦绝不是没有大志的“混混”,他自比“信陵君”,尊重人才,讲义气,重感情,不会自私自利,也不求自己表现。有福大家享,有难自已扛,相信别人,事事宽容,这种人在变化多端的乱世,的确是最容易脱颖而出的领袖人才。 人的性格常成形于小时候,长得好看,又有天生72个黑子的“异相”,从小“知名度”就够高,但却能不骄纵懦弱,反而成为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士,刘邦确实是够幸运的。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