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
嚴可均曰:“子孫祭祀不輟”,王弼“子孫”下有“以”字,韓非子有是“以其”“世世”四字。
羅振玉曰:敦煌本無“者”字,景龍本、敦煌本無“以”字。“
祀”,敦煌本作“祠”。
謙之案:顧歡本第一句亦無“者”字。傅本“抱”作“袌”,范本“脫”作“挩”。嚴遵、河上、御注、磻溪、樓正、顧、趙、傅、范、高均無“以”字。又周易集解“屯”下虞翻引第一句同此石。淮南主術訓引“善建者不拔”,注:“言建之無形也。”王念孫云:“此六字乃正文,非注文也。‘故善建者不拔’者,引老子語也。‘言建之無形也’者,釋其義也。文子正作‘故善建者不拔,言建之無形也’。”案老子古誼如此。
又韓非喻老“善建不拔,善抱不脫,子孫以其祭祀世世不輟”,顧廣圻曰:“德經無‘以其’‘世世’四字。”又解老引“不拔”、“不脫”、“祭祀不絕”,則“輟”亦作“絕”,“輟”“絕”義同。武內敦本作“醊”,羅卷作“餟”,均非。
脩之身,其乃德真;脩之家,其德有餘;脩之鄉,其德乃長;脩之於國,其德乃豐;脩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嚴可均曰:“脩之身”,河上、王弼“脩之”下有“於”字,下“脩之家”、“脩之鄉”亦然。御注、高翿五句皆無“於”字。“其德有餘”,眾本作“乃餘”,御注作“其德能有餘”,韓非子與此同。“脩之於國”,韓非子作“於邦”,與豐協韻,今沿漢避諱改也。
羅振玉曰:景福本無“之”字,下同。景龍、御注、敦煌三本均無“於”,下四句同。又敦煌本“乃”作“能”,下四句“乃”字同。御注“真”作“□”。“其德乃餘”,景龍、景福二本“乃”作“
有”,敦煌本“餘”上有“有”字。武內義雄曰:敦、遂二本“乃”皆作“能”。
謙之案:彭、趙、傅、范、樓正、高翿亦無五“於”字,室町本“有”字上有“乃”字,無上四“於”字。嚴本無“其德乃真”句,“其德有餘”句與河上、柰卷同此石。又傅、范“國”作“邦”,傅“普”作“溥”。范曰:“‘邦’字,韓非與古本同。”
顧廣圻曰:傅本“普”作“溥”,案“普”“溥”同字也。
易順鼎曰:按周易集解虞氏注引老子曰:“修之身,德乃真。”詩序正義曰:“老子云:‘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邦,其德乃豐。’”皆無“於”字。虞所引並無“其”字矣。
焦竑曰:“邦”,一作“國”,漢人避高帝諱改之,於韻不協,今從韓非本。
洪頤烜曰:“脩之於國,其德乃豐”,案“國”當為“邦”。上下文身、真、家、餘、鄉、長、下、普皆為韻,此以邦、豐為韻。韓非子解老篇“修之邦,其德乃豐”,又云“以邦觀邦”,字尚未改。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嚴可均曰:“天下之然”,河上作“之然哉”,王弼作“然哉”,無“之”字。
羅振玉曰:景龍、御注、敦煌三本均作“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謙之案:景福、磻溪、樓正、室町、柰卷、顧、彭、傅、范、高“然”下均有“哉”字。嚴本“天下”二字作“其”,傅、范“何”作“奚”,韓非子解老引亦作“奚”。顧廣圻曰:“今德經‘奚’作‘何’,非。傅本作‘奚’,與此合。”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拔、脫、輟韻(祭部,拔音蹩,脫,他厥反)。身、真韻(真部),家、餘韻(魚部,家音姑),鄉、長韻(陽部),邦,豐韻(東部,邦,博工反,原作“修之國”,今從韓非子解老篇所引改)。下、普韻(魚部)。鄧廷楨:拔、脫、輟韻,云:“祭部之入聲也。”
顧炎武唐韻正四江:“邦”,古音博工反。引老子:“修之邦,其德乃豐。”又九麻“家”,古音姑,引老子:“修之家,其德乃餘。”
毛奇齡古今通韻曰:向疑老子“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當是豐與鄉協,即東、陽之通。既得易林功、國之協,始知鄉、長、豐、國各自為協,乃轆轤押法,猶未敢遽信也。最後讀常武詩,則“父”與“士”協,“國”與“我”協,曠若發曚。蓋“
國”隸職部,為蒸之入聲,東、蒸本相通,故取為協。然則協自有蹤跡,非偶然也(卷一)。謙之案:毛說非也。柴紹炳古韻通卷一東部旁通諸韻,引老子此章“國音公”,其誤竟同。蓋皆不知“邦”今為“國”,乃漢避諱所改,韓非作“邦”,其明證也。
江永古韻標準入聲第六部曰:老子“修之於邦,其德乃豐”,別本“邦”作“國”,或是漢人避諱所改。易林“后稷農功,富利我國”,“國”亦是“邦”字。今人韻書引此協國古紅切,誤甚。
孔廣森詩聲類(四)曰:案說文解字:“邦,從邑,丰聲。”釋名曰:“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邦音曰封明矣。老子“修之于國,其德乃豐”,韓非解老引作“修之邦”,故與“豐”合韻。今本承漢避高帝諱而改耳。毛氏古今通韻乃謂國有工音,疏謬至此,則其他支離之說,亦何足置辨!
江有誥曰:漢人往往避諱改古書,如老子“修之邦”與下“豐”韻,“邦”改為“國”,避高帝諱也。史記“啟”字悉改為“開”,避景帝諱也。然則古韻間有不合,未必非漢人所改(古韻總論)。
李賡芸曰:老子德經“修之於身,其德乃真”,此八句四易韻。“
國”本“邦”字,與“豐”協。又管子牧民篇:“毋曰不同生,遠者不聽;毋曰不同鄉,遠者不行;毋曰不同國,遠者不從。”“國”亦“邦”字,與“從”協也。漢人避高祖諱,改為“國”,後人不知更正,沿之至今。
鄧廷楨曰:“國”,一本作“邦”,按作“邦”者是也。邦之為言封也。書序云“邦康叔,邦諸侯”,邦康叔者,封康叔也。論語云“
且在邦域之中矣”,邦域者,封域也。古音東、冬、鍾、江同部,“
邦”音薄工切,正與本句“豐”字為韻。
右景龍碑本八十七字,敦煌本八十四字(字數照武內,羅卷無),河上本九十字,王本九十一字,傅、范本八十六字。河上本題“修觀第五十四”,王本題“五十四章”,范本題“善建者不拔章第五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