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讓天下于許由




 
  【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燭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堯是儒家推崇的聖王,至今仍然在中國赫赫有名,就不再詳注。需要說明的是,莊子認爲堯是聖人,但這是要在他大治天下,禪位於舜,一心求道以後;而如果僅僅根據他在天下推行仁義的政績,他是夠不上稱爲聖人的。豈但如此,他還可能一不小心成爲千古罪人。《徐無鬼》中也是那個許由,說:“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爲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話說得非常尖銳。即使後來,莊子把“聖人”的概念作了些改變,把得道的聖人,也即莊子說“聖人无名”時所指的“聖人”,改稱爲“天人”,把個人品格高尚,有求道熱忱的人稱爲“聖人”,實際降低了“聖人”的檔次,堯毫無疑義地劃到了“聖人”行列之中;但這“聖”已是“絕聖棄知”之“聖”,而非‘內聖外王”之“聖”。莊子對舜的評價也與堯一樣,但從具體語境中看,似乎對舜的評價比對堯還要高一些,不過屬於同一層次。黃帝與堯舜也在同一層次,但具體細分,黃帝比舜又要高一些。以上差別,是指他們執政時的表現與政治主張,至於後來都修道成就,“不離于宗”,就不論什麽差別了。《莊子》中舉堯舜與黃帝,多數是表現他們求道時的認識水平。所以只能視作大心凡夫的代表人物。如果把這節裏堯的話當作“聖人”之言來聽,就可能産生理解的混亂。

  這節裏“聖人”的代表人物是許由。再重申一遍,這個“聖人”就是《天下》篇中的“天人”,也即上一節中“聖人无名”的“聖人”,而與《天下》篇中的“聖人”有區別。本節就是形象地來說明什麽叫“聖人无名”。這層意思,是借許由之口來說的,而許由既是“外”人,又是“耆艾”,所以這一節既可以看作寓言,又可以看作重言。在《莊子》中,像這樣既是寓言、又是重言的段落很多,兩者也不是絕對排斥的,故而一般用不著去認定是此而非彼。

  許由這個聖人,除了《莊子》,在先秦時其他著作中很少出現,故有論者認爲這是莊子虛構的人物,因此有必要作一些介紹。

  在《莊子》中,許由一共出現了八次。其中四次是有故事的,四次是在敍述或議論中提到。從莊子的敍述態度來肴,許由在當時應該是個著名人物,不像是莊子任意虛構的。所以我說這一節兼有重言之義在。《天地》篇中說:“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曰齧(niè)缺,齧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曰被衣。”莊子還給許由擺了個學統譜系。但從“齧缺”、“被衣”等名字來看,又不像是人名,因此,也有學者據此認爲許由是虛構的,跟“齧缺”、“被衣”一樣。但是,考慮到先秦時代一般平民有名而無姓,像“齧缺”、“被衣”這樣的隱士,完全可能處於實際的無名狀態,用個類似綽號的名字來稱呼,也是很自然的。莊子在作這樣稱呼時,因其符合當時讀者的接受習慣,所以不會意識到有什麽彆扭之處;不像今天寫小說的,故意把筆下人物以一個字來稱呼,以追求一種“間離效果”與前衛感。故而由此斷定莊子是想借這樣奇怪的人名來顯示虛構,進而推定許由也是個虛構人物,根據不足。當然,這樣說,並不排斥莊子借許由與堯這樣的真實人物來演繹一段虛構故事。本節故事說的理與故事本身的真實性關係不大,堯與許由是否真有過這樣一番對話是無所謂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本節可以視作純粹的寓言。寓言對故事的真實性沒有規定要求。正是在這一點上顯出了莊子在本節與下一節的敍述態度方面的區別。

  前面已經說過,從本節開始,四則故事都是爲了說明“小大之辯”的道理的。再劃分,前兩個故事,是說明“有所不爲才能有所爲”的道理,從反面來論證“大有大用”,不爲小用方能大用。《繕性》篇中說:“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小識傷德,小行傷道。”《齊物論》中說;“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再劃分。一樣用反證法,本節說的是“聖人无名”,下一節說的是“神人无功”。

  《莊子》中八處提到許由,都與堯有關,且六處與堯要把天下禪讓給他有關。堯要把天子之位讓給許由,是出於對許由的真心佩服。你看他說得多麽誠懇:“太陽與月亮出來了,如果火炬還不肯熄滅,它要想顯出光芒來,不是太困難了嗎?及時雨降下來了,如果還在引水灌溉,要想滋潤莊稼,不是太吃力了嗎?您登上王位,必定天下大治,而我卻還頂著這個位子。我自己感到能力不濟,請您能夠答應出來治理天下。”

  這段譯文,有幾個字需說明一下:

  “而燭火不息”、“而猶浸灌”的“而”,表假設義,故譯成“如果”。《論語·爲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用法同。

  “光”與“澤”,都作動詞解,“光”是顯出光芒,“澤”是給予滋潤。

  “勞”,陳鼓應譯成“徒勞”。但“徒勞”的今意,不僅是白費力氣,還含有動機不正、白費心機之義。從句意看,天已降雨,還灌溉不停,只是不懂省力,還不能說灌溉之力就白費了,或會産生適得其反的後果,所以斟酌下來,還是按本意譯成“吃力”。另外,陳先生把“浸灌”譯成“挑水灌溉”,不確,應爲“引水灌溉”。

  “尸”,本義爲睡在床上的人。《說文》;“尸,陳也,象臥之形。”引申爲躺在床上還未入棺的死人,《左傳》杜預注:“尸,未葬之通稱。”引申爲指祭祀時代表死人受祭的活人,《詩·小雅·楚茨》:“鼓鍾送尸”,鄭玄箋:“尸,節神者也。”《公羊傳》何休注:“祭必有尸者,節神也。禮,天子以卿爲尸,諸侯以人夫爲尸,卿大夫以下以孫爲尸。夏立尸,殷坐尸,周旅酬六尸。”又引申爲主持、執掌。《爾雅·釋詁上》:“尸,主也。”《詩·召南·采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毛傳:“尸,主。”陳鼓應先生據此釋“尸”爲“主”。我細辨其義,有“尸,節神者也”這個義項中所含有的“代表”、“替代”、“頂替”義。故譯成“頂”。

  “缺然”,陳鼓應引陳啓天說釋爲“歉然”,譯爲“很慚愧”。但說起來,堯不是占著茅坑不拉屎,被逼無奈才讓出位子。要表示歉然。他是主動讓賢,用不著抱歉。而且,這“缺然”是“自視”的結果,不是自省的結論,因此,還是據“缺”的原意,釋爲不夠、不足較妥。結合前面兩句話,我譯成“能力不濟”。

  “致”是達到,這裏應是“出任”義。陳鼓應先生譯爲:“請容我把天下讓給你。”把“致”理解爲“讓”。“致”的本義是“送到”,“讓”之義大概是由“送”上引申而來。但一則,“致”的義項引申,都偏於“到”而不偏於“送”;二則,這裏如果是“讓”之義,似應說成“請致以天下”或“請致天下於吾子”,而不是“請致天下”。故我如是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