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刘少奇说,元帅我“不要评了”

作者:顾永忠




  实行军衔制度,不仅是军队现代化、正规化的重要标志,而且有利于国际交流。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为加速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实行军衔制很快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有关部门开始着手研究军衔制的工作。
  1953年,起草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这个草案将军衔方案设定为六等十九级:
  六等是:元帅、将军、校、尉、军士、兵;
  十九级是:元帅分两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将军分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分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分四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为:上士、中士、下士;兵为上等兵、列兵。
  为了做好评衔工作,1955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提出了评定军衔的标准,要以军官的德、才、资,即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工作)能力、在军队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等条件全面衡量,上下左右对比,通盘考虑。特别是对评授元帅衔的条件相当高。规定: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斗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衔;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兵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衔。
  做好评授军衔的工作,首先要解决对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给谁授衔,谁不授衔的问题。因为新中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武装力量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用枪杆子打出来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领导,绝大多数在中央军委、一个根据地、方面军、野战军和大军区等担任过领导工作。所以,评定高级军官的军衔的依据除德、才(领导指挥能力)外,很重要的一条是:还要看他们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资历、威望、贡献,还有代表性。故大元帅、元帅和大将衔由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决定,上将至少将由中央军委研究确定。对评定大元帅、元帅、大将高级军衔的初步方案是:
  毛泽东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衔;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衔;
  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粟裕、王树声、许光达、陈赓、张云逸、萧劲光、罗瑞卿、徐海东、黄克诚、谭政等授大将衔。
  在评定军衔时,最引人注意的要算为毛泽东专门设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衔”,这是军队中最高的军衔,基本上是参照苏联的军衔而制定的,因为斯大林作为苏军的最高统帅就被授予苏联大元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是国家的最高统帅,因此理所当然应授予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
  为了授毛泽东大元帅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专门开会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与会者包括各民主人士都认为毛泽东是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他指挥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丰功伟绩。他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应该授衔。由于他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功劳最大,现在又是全国最高统帅,应该授予大元帅军衔。当时主持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知道毛泽东不会要这个大元帅衔,但又不好驳大家的意见,所以只好说:“我不能作结论!”有的民主人士说:“全国人大作决定,他有什么办法?”刘少奇说:“人大可以作决定,但他是国家主席,还要他下命令才行,他不下命令又怎么办?”但与会的常委们仍坚持一定要给毛泽东授大元帅衔。刘少奇看到大家非常坚决,就说:“你们不是经常能见主席吗?你们见面后去说服他,争取他的同意,这次会不作结论。”
  开过人大常委会议几天后,彭德怀、罗荣桓和负责评衔工作的总干部部副部长宋任穷、赖传珠去向毛泽东汇报评衔工作的进展情况,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在场。彭德怀把评衔工作详细情况向毛泽东等汇报后说:大家一再提出给毛主席授大元帅衔,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授元帅衔,并特别强调:这是大家一致的意见。
  毛泽东听完后摆了摆手说:“你们搞评衔,是个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根据国际上的经验,这个大元帅我不要。苏联有的,不一定我们也有。”“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现在在地方上工作的,都不评衔为好。”他说完这番话,看了看坐在他身边的刘少奇说:“你在部队里干过,你也是元帅!”
  刘少奇摇摇头说:“不要评了!”
  毛泽东又问周恩来、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
  周恩来、邓小平都笑着摆摆手,连声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毛泽东又问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和张鼎丞等人:“你们几位的大将军衔,还要不要评啊?”他们纷纷表示:“不要评了,不要评了。”
  由于毛泽东已发话:“这个大元帅我不要。”“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要评衔为好。”所以,后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秘书长和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李先念,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谭震林等都没有参加授衔。对转到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任职的其他领导也没有授衔。但是,贺龙、陈毅都是国务院副总理,为什么还授予元帅衔呢?中央政治局除了因为他们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外,主要是考虑到他们的代表性。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红军时期的各个根据地、各个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各解放区、各野战军发展而成的,也就是说来自各个“山头”。所以,毛泽东提出要承认山头,照顾山头,最后取消山头。贺龙是南昌起义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和八路军120师的师长,是红二方面军和120师的旗帜,如果他不授衔,原红二方面军和120师就没有元帅。同样,陈毅是新四军代军长、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是新四军和三野的代表,他不授衔,原新四军和三野也没有元帅了,而且他们都是中央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经全面综合平衡考虑,决定授予他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评授军衔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按军衔评定的标准,给谁评授什么军衔。按照中央军委《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贺龙受军委委托,组织有关领导和部门对编制军衔等进行研究,确定一个授衔的原则。军委确定:以1952年评定的干部等级为基础,军委主席授大元帅衔;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54年9月)授元帅衔;大军区级授大将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