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在人民解放军扫荡残敌摧毁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的同时,作为新国家标志的中央人民政府的筹建工作,正在加紧进行。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召开。筹备会的任务是为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作好准备。这次会议通过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和《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选出了以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的筹备会常委会。在常委会下设立六个小组,加紧进行各项具体筹备工作。

  一个新国家即将诞生了。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各个阶级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是怎样的?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是怎样的?政治的经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早就有过论述,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有进一步阐述的必要。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理论和基本政策,为讨论新国家的重大问题和确立国家制度,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在文章中,毛泽东首先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前途和国家消亡问题。接着论述了中国人民如何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革命指导思想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过程,阐明在中国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必然性。他论述了民主和专政这个国家学说的中心问题。这个国家对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专政,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是人民。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有很大的重要性。国家在将来要消亡,但是现在必须强化。中国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国家这个条件是不行的。这些是《论人民民主专政》阐述的一些基本问题。

  新国家的经济制度怎样,这是决定国家性质、为各阶级人民普遍关心的大问题,也是政协会议中讨论最多的问题。共产党人根据七届二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问题。6月刘少奇在共产党内讲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他说,新中国的经济主要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五种经济成分所构成。这种国民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五种经济成分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但要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普遍建立合作社经济,并使它同国营经济密切地结合起来。扶助独立的小生产者并使之逐渐地向合作社方向发展。组织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范围内,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带有垄断性质的经济,则逐步地收归国家经营,或在国家监督之下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在可能的条件下,逐步地增加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加强国民经济的计划性,以便逐步地稳当地过渡到社会主义。这种过渡要经过长期的激烈的艰苦的斗争过程。9月22日,周恩来在政协会议上谈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基本精神。

  南京政府的垮台,新中国的筹建,说明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彻底破产。这个事实震惊了美国统治者,引起统治集团内部在对华政策问题上的争吵。麦克阿瑟等一些人攻击当权的杜鲁门、艾奇逊等的对华政策。杜鲁门等为了替自己辩护,于1949年8月5日发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它叙述了从1844年美国强迫中国订立《望厦条约》至1949年中国全国基本解放期间的中美关系,着重叙述了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遭到失败的经过。这样,白皮书就在客观上成为美国侵华罪行的自供状,就成了中国人民揭露美国侵略的有用材料。

  1949年8月12日,新华社发表《无可奈何的供状》,开始了对白皮书的批判。接着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五篇批判白皮书的社论。在新华社的发起和带动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报社、各学校、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发表了许多声明谈话和文章。讨论的范围涉及中美关系,中外关系,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国民党反动派和中国人民的关系,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各界民主人士在反帝斗争中应取的态度,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在整个对内对外关系中应取的态度,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新阴谋如何对付等等。在这许多重大问题上展开这样广泛的讨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空前的。白皮书的发表和对它的批判,宣告了100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终结。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标志之一。这是对亲美崇美思想的一次大扫除,也是对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又一次批判。这场批判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时建立扫除了很多思想障碍。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代表共662名。其中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各党派的代表,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区域代表,人民解放军代表,人民团体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爱国华侨代表,宗教界代表以及特邀代表。这是一次空前的盛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会上致开幕词,他说:“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经过充分的讨论协商,9月29日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9月30日选出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选出了63名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董必武、贺龙、林伯渠、叶剑英、陈云、邓小平、陈嘉庚、马寅初、马叙伦、郭沫若、沈钧儒、沈雁冰、黄炎培、张治中、傅作义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代表们一致通过了宣言、向人民解放军致敬电和竖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办法及碑文。会议还决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并把北平改名为北京。(2)采用公元纪年。(3)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4)国旗为五星红旗。

  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及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教政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调剂各种社会经济成分,使之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外交政策以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为原则。会议规定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仍将长期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协商机关。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布就职。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毛泽东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检察署检察长。下午3时,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典礼,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