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的发展,到明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江西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从事瓷业生产的人数达十余万人,官窑、民窑都极为兴旺。明万历时人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记录了当时景德镇的繁荣景象:“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景德镇所产的瓷器,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畅销国内外。
明代青花瓷在元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曾大量输出国外。永乐、宣德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制作规整而负盛名。着色剂用料基本为进口的“苏麻离青”。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因而可减少青色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成像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但同时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和浓艳的青蓝色却又相映成趣,被视为无法模仿的永乐、宣德青花瓷器的“成功之作”。
明代的彩瓷,是中国制瓷走向黄金时代的重要阶段。它的突起,使以往一贯占统治地位的颜色釉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同时也使某些历史名窑,如以烧造青瓷而闻名于世的龙泉窑以及铜红釉的发源地河南禹县钧窑等从此陷入一蹶不振的地步。成化时期的斗彩,是彩瓷的代表,它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色相结合的新工艺,主要着色剂为铁、铜、钴、锰,但运用不同的选料和配比,做出了鲜红、油红、鹅黄、杏黄、姜黄、水绿、叶子绿、松绿、孔雀绿、孔雀蓝、葡萄紫等绚丽的彩色,大大丰富了瓷器的装饰内容和装饰手段。到了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在成化斗彩的工艺成就基础上,又发展成了著名的青花五彩瓷器,青花五彩浓艳热烈,填笔简朴自然,也曾盛极一时。
明代景德镇的单色釉瓷器也有很大的发展。明初永乐烧成的白瓷,代表了中国制瓷史上白釉的最高水平。永乐白瓷胎薄如纸,洁净如玉,几乎只见釉不见胎,能映见手指螺纹,胎上划纹更清晰可见。因其薄如卵壳,故称之为“卵幕”。其釉细腻莹润,微闪肉红色,给人以甜的感觉,又称“甜白”。永乐、宣德时期出现的霁红和霁蓝,代表高温单色釉瓷取得的辉煌成就。霁红又称祭红、积红、宝石红,是以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在强还原气氛中烧成,技术难度很大,可谓中国古瓷技术中的一项绝技。霁蓝是以钴为着色剂的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宣德的霁蓝独树一帜,釉色如蓝宝石,釉质肥腴。明代低温单色釉最突出的成就是成化孔雀绿(法翠)和弘治黄釉。前者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色釉,烧成工艺始于成化,但明代的孔雀绿器以正德时期为多,这种绿釉呈色碧翠雅丽,与孔雀羽毛的色泽很相似。弘治黄釉的色调是纯黄色,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釉的最高水平,其釉色滋润明洁,有如初开的葵花,娇嫩晶莹,故有娇黄之称。它是一种用含铁的天然矿物作着色剂的低温铅釉。
明代除景德镇外,还有不少地区生产瓷器。福建德化的白瓷就享有很高的声誉,这种白瓷质地细腻,透明度好,白中透红,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建白、中国白等,是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广东饶平地区的青花、惠阳窑仿龙泉青瓷等,在明代均负有盛名。山西磁州窑系的白釉黑花瓷、黑釉瓷器仍大量生产。明代的龙泉青瓷,仍继续烧造,在明初全国制瓷业中也还占有一定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