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卷 秦汉军事史
本卷提要
本书以战争为主线,较为详尽、系统地介绍了秦(公元前221年- 前206年)、西汉(公元前206年- 公元25年,包括王莽新朝)、东汉(公元25年- 189年少帝被废)时期军事领域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确立起来的封建军制的发展情况,并客观地评价了历次重大战争以及战争中涌现出的杰出将帅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这一时期较之春秋战国时期相对沉寂的军事学术,也作了简要介绍。本书广泛吸收了近几年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并力求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二者的统一。
一、秦汉军事概述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被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所代替。国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军事领域也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和进一步的发展。
秦汉时期,随着封建生产力的提高,冶铁炼钢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有了长足的改进,主要兵器,如刀、剑、矛、戟等,已基本由钢铁制作而成。
一些兵器,如戈、殳、钺等,由于不适合此时战争的需要而逐渐被淘汰。弓、弩等远距离杀伤武器,则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改良。
秦汉时期,由于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政权的斗争冲突,由于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矛盾的尖锐,由于汉民族与周边民族矛盾的激化,又由于建立和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需要,曾经爆发过一系列性质不同的、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战争。其中规模较大的战争,按照年代顺序分别为:秦王朝反击匈奴的战争、秦末农民起义战争、楚汉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西汉初年削平异姓诸侯王的战争、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战争、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西汉通西域的战争、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战争、东汉初年统一全国的战争、东汉与匈奴的战争、东汉再通西域的战争、东汉与西羌的战争、东汉末年黄巾农民大起义战争等等。
秦汉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战术水平的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统帅和军事将领,主要有蒙恬、冒顿、项羽、韩信、周亚夫、刘彻(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李广、赵充国、刘秀(汉光武帝)、岑彭、来歙、耿弇、马援等人。
秦汉时期,随着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军事上确立了以皇帝为首的领导体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军队。皇帝是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一切军务的最后决断权均由皇帝亲自掌握。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的最高官吏,秦及西汉初期为太尉,汉武帝改称大司马,东汉复称太尉,但他们只有带兵权而无调兵权。战时由皇帝亲自下令调兵,并临时指派将军统领,事毕即解除兵权,回归朝中。这种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封建军制的核心。
秦和西汉时期的兵役制度,基本上沿袭了战国的郡县征兵制,其特点是以年龄为界定,凡适龄男子均必须服兵役。东汉时期,由于土地兼并的膨胀发展,农民大量破产,或四处流亡,或依附于豪强地主,于是郡县征兵制因兵源无法保证而衰落,西汉时就已出现的募兵制则代之而成为兵役制度的主导形式。募兵制的兴起,也是东汉皇权衰落在军事制度上的客观反映。东汉末期,为了稳定兵源和加强战斗力,又出现了父死子继、世代为兵的世兵制。
秦汉时还经常谪发罪犯或奴隶为兵。
秦汉时期的军队一般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3大部分。中央军是军队的主体部分。汉武帝曾大力扩张中央军,使全国的兵力分布形成了内重外轻、居重驭轻的局面。地方军置于郡县,平时接受训练、维持治安,战时受中央调遣出征。西汉初各诸侯王都拥有自己的军队,后被归纳入郡县兵体系之中。东汉时罢地方军,由中央派军分驻各战略要地。边防军戍守边郡,抵御外敌。东汉时边兵制度遭到破坏,又以设置营、坞,派兵驻守的办法,加强边疆防务。
秦汉时期,为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各兵种的设置更加合理。步兵、骑兵成为主要的独立兵种,尤其骑兵,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期间及之后,得到了长足发展,战斗力较以前也大为提高,成为以后封建国家军队的最主要兵种。水军也有了较大发展,在秦南攻百越之役和东汉初的灭蜀之战中都曾起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车兵逐渐降到了次要地位,很少用于冲杀交战,主要用做后勤运输或运送伤员等工作。这种兵种配置,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兵种结构的基本模式。
秦汉时期的军事学术,较之春秋战国兵学兴盛的局面,要沉寂得多。主要兵书只有两部篇幅不大的《黄石公三略》和《握奇经》。另外,在《淮南子?兵略》中,以及晁错的《言兵事疏》、赵充国的《屯田制羌疏》和王符的《潜夫论》等著文中,也有反映这个时代发展特点的军事思想的阐述。值得一提的是,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出土了一幅西汉初年绘制的 军阵图 ,上面绘有当时长沙地区汉军的驻防范围、部队部署、军事设施、道路交通等丰富内容。这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实用军事地图,反映出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军事地图的绘制技术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二、秦代的军事制度
(一)以皇帝为核心的军事领导体制的建立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与这种政权体制相适应,它确立了军权高度集中、军队高度统一的军事领导体制。
秦统一后,首创皇帝制度。皇帝作为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独揽一切军政大权,他既是国家首脑,也是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军队只听命于皇帝一人,各级高级军事将官也都由他亲自任命。
秦时,延续战国时的制度,规定:凡50人以上的军队调动,必须经皇帝直接下令,其余任何人无此权力。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玺、符、节制度。玺,即皇帝的御印,只有盖有皇帝御玺的军令才有效,否则不得执行;符,即虎符,发兵信物,由铜铸成,背刻铭文,一分两半,一半留在皇帝手里,由专人保管,一半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将领。调动军队时,必须由皇帝遣使持符验合,完全无误方可领命;节,即皇帝颁给的发兵信物,用作通行证。远程的军队调动,须持节方能一路畅通无阻。玺、符、节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生效,以保证军队完全服从皇帝一人之命。
秦王朝政府中的最高军事长官,是 三公 中的太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他由皇帝亲自任命,秉皇帝之命负责全国军政,统领全国军队,但他只有带兵权,没有调兵权和发兵权。太尉之下的高级军官是 九卿 中的郎中令、卫尉、中尉。郎中令 掌宫殿,掖门户①,主管侍从郎官,负责皇帝左右的警卫;卫尉 掌宫门卫屯兵 ②,负责皇宫的警卫;中尉 掌徼循京师 ③,负责京师咸阳的保卫与治安。遇战事,由皇帝直接任命领军作战的统兵大将,但战事毕即回归朝中解交兵权。秦时,除统军屯守边塞的大将外,军事将领均不专兵,以避免军事将领拥兵自重。
秦王朝地方的军队,由郡尉负责。秦统一后,始设36郡,后调整为46郡。每郡设郡守,为行政长官;设郡尉,掌全郡军政,直接领兵。郡尉也由皇帝亲自任命。郡以下设县,一县军政由县尉掌管。县以下的行政机构是乡,由游徼主管军政和本乡治安。
通过这种高度集权化的军事领导体制,使全国的军事力量都受中央控制,最后归于皇帝一人掌握。这种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和发展,延续了2000年之久。
① 《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
②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③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二)沿自战国的郡县征兵制
秦王朝的兵役制度,主要因袭战国时秦国兵制,实行普遍征兵制度,也即郡县征兵制,规定:凡成年男子都必须承担当兵的义务。
秦时规定,男子到17岁,均须亲自到乡政权机构登记注册,称为 傅籍①。登记内容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是否残疾以及有无疾病等。居民所在乡的里典、伍老要据此核查,发现有登记不实或逃避傅籍者,里典、伍老要如实向主管此项工作的乡啬夫汇报,否则里典、伍老都要受罚或受刑。傅籍之后,男子即开始服兵役及徭役。
依秦律,17岁以上男子,凡身体健康者,都必须作 正卒 两年,其中一年在本郡服兵役,接受军事训练,同时执行本郡的防卫和治安任务,然后再按征调次序到京师咸阳或边疆服兵役一年。在京师服役,称 卫士 ,去边疆戍守称 戍卒.除此之外,每个适龄男子,每年还需在本郡县服役1个月,由于是到期即更换,故称 更卒 ,主要担负修筑城垣、道路、宫宛,以及军需物资的运输等。服满两年 正卒 的男子,除继续服每年1月的 更卒 外,还要随时应征入伍,一遇战事,要依征调令,与现役 正卒 共同出征作战,服役时间视战争的长短,一般不在中途更换。
秦代的止役年龄,视有无爵位而定。秦时延续了商鞅变法以来实行的按军功授爵制度,共20等。有爵位者, 年五十六免(役),无爵为士伍,年六十乃免老 ②。另外,爵位在不更(第四等爵位)以上,可以免役。到止役年龄时,也须本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免役。凡未经批准即自我免役或虚报年龄者,不仅当事人要以诈伪罪论处,而且里典、伍老也要受罚,同伍(秦之户籍制度,5家为一伍)人家,若知情不报,将处以连坐,不仅罚款,还要被罚戍边。
秦代实行的这种普遍征兵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然而,在秦时,无论是 正卒 还是 更卒 ,有关其服役的年龄、年限的规定及相关制度,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在具体实施中,并未完全照此执行。
(三)秦军的军种与兵种
秦军分中央直属部队和地方郡县部队两部分。中央直属部队又包括皇帝侍从警卫部队、京师卫戍部队和边疆戍守部队3个部分。皇帝侍从警卫部队分别由郎中令和卫尉统领,郎中令所统是皇帝的贴身侍从郎官,主要负责禁中(省内)的宿卫,皇帝出巡时作为侍从仪仗;卫尉统领的是皇帝的亲军,称 卫士 或 卫卒 ,他们分8屯驻于皇宫内四周,担负宫门的守门及皇宫的巡逻任务。京师卫戍部队由中尉统领,分驻京师咸阳城内外各要地,是秦军的主力部队,不仅担负卫戍京师及各官署、重要仓库等的守卫任务,而且还具有国家战略机动部队的性质。边疆戍守部队由都尉分领,一般百里设一都尉,他们驻守在边塞要地,保卫秦王朝不受侵犯。
地方郡县部队,由郡尉、县尉统领,其主要任务是接受军事训练和负责地方治安。它是中央直属部队的补充和预备部队。中央直属的3种部队的主要成员,都是从地方郡县部队训练期满的士兵中征调来的,同时,它也根据需要,随时听从中央的调遣,或出征作战、或戍守边塞、或宿卫京师,其战斗力也颇强。
① 云梦秦简《编年纪》。
② 《汉旧仪》卷下。
秦军的编成,与战国时相同,仍分为陆军、水军2个军种。陆军有车兵、步兵和骑兵3个兵种。
车兵和骑兵,统称 骑士 ,也称 轻车 或 车骑.战国时车兵的作用开始减弱,但至秦时,它在战争中仍然担负着重要任务,是秦军的一个重要兵种。车兵的主要作用是:进攻时,冲陷敌阵,打乱敌军战斗队形;防御时,布成阵垒,阻滞敌军的冲击。秦时,车兵的编制基本上仍沿战国时制度,一般分为御手、乘车兵卒和车属徒兵3部分。御手驱车;乘车兵卒配备弓、弩、矛、钺等兵器,距敌远时用弓、弩射杀敌人,近战用矛、钺等格斗;车属徒兵紧随战车,与战车密切配合,互相掩护,并扩大战果。
步兵是秦军的主要兵种,称 材官 ,多是些勇敢健壮、力能踏张强弩的士兵,故又称 蹶张 或 材官蹶张.他们都是在各自郡县经过一定严格训练的正卒.秦军步兵依武器装备,分为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轻装步兵下穿铠甲,持弓、弩等兵器,战时居前排,以弓,弩放箭杀伤远距离之敌;重装步兵身着铠甲,战时先居轻装步兵之后,待接近敌人时,以戈、矛、钺、殳、铍等长兵器与敌人拼杀。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的分设,是我国军制史上的一大进步。
秦军的骑兵虽然在战国时就以 精良 著称,但由于至秦时仍未发明马蹬,也没有出现适于马上斩劈的厚背长刀之类的武器,因此秦军骑兵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秦军骑兵所配备的武器装备仅为弓箭之类武器,其主要作用不是冲锋陷阵,而是与车兵、步兵相配合,射杀远距离之敌,显然它尚不能独立地完成战役任务。
秦时,水军称 楼船 或 楼船士.统一6国后,秦军在原秦国水军的基础上,又收编了吴、楚、越等国的水军及舰船,使水军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战斗力也更加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尉屠睢所率南征百越的50万大军中,主力即是 楼船士 ,可见秦时水军规模之大,且能单独完成作战任务。
秦军作战列阵多采用车、步、骑诸兵种混合编队,以步兵为主,相互协同作战,一方面弥补各兵种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发挥各种兵器之所长。这种混合编队列阵,是战国时出现的较为先进的阵法。秦军战时的编组,实行部曲制,以步兵建制为例:5人设一伍长、50人设一屯长、100人设一百将、500人设一五百主、1000人设一二五百主;5000人为一 曲 ,设一军侯;五曲为一 部 ,设一校尉;若干 部 由一将军统领,将军之上即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统军大将。此外,各级军将还可拥有自己的直属卫队,一般为所统兵力的1/10,如五百主卫队五十人,二五百主卫队百人,校尉卫队千人等。若是从地方抽调的部队,则仍由各郡县的郡尉、县尉等率领。
秦军的武器装备由国家统一配备,国家设有专门保管兵器的仓库,并实行严格的武器装备的保管制度。秦军普遍使用的兵器是矛、戈、钺、殳、钩、剑、镖、箭等。战国时出现的先进武器弩机,此时更加完善,威力颇大,小弩射程为150 米,大弩射程竟达900米。秦时的矛长达6。3米,剑长超过90厘米。将士身着的甲衣由金属扎叶制成,不同兵种着不同形式的甲衣,说明秦军的组织和装备业已相当完善。
(四)军事通讯体系的初步完善
秦统一后,国土面积扩大,边境线大大延长,为了防备外敌入侵,秦进一步完善了西周以来的烽燧告警制度。烽燧又称烽候或烽火台,在边境线上及边境线至各级边防指挥部之间,每隔30里左右建一台。楼台一般建在高地上,高约5丈,台顶竖一3丈木杆,杆顶吊一横杆,可上下仰俯,横杆一头绑有一笼,笼内填塞柴草等可燃物。每烽燧设一燧长,领有燧卒若干,遇有敌情,立即点燃笼内柴草报警,白天发烟,夜晚举火,按预定信号显示来敌人数、距离远近等情报。相邻烽燧见到信号后,也立即仿照示警,依次传递,使边防指挥官很快得知军情,采取相应措施。举火发烟的同时,烽燧上还以擂鼓传信给附近驻军,使守卒及时作好战斗准备。这种利用举火发烟、击鼓告警的办法,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通讯手段。
与边疆烽燧告警制度紧密相联的是边疆及各地通往京师咸阳的邮驿制度。秦统一后,为了便于运兵及公文、军情的递送,征调大量人力物力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直道、驰道和五尺道等军用道路,通往各地及边疆。在各条道路上,沿途都修建了大量邮舍、驿站等设施,一般5里设一邮舍,30里建一驿站,内置邮卒、驿卒若干,驿站备有马匹。邮驿制度始于西周时期,是一种以接力的形式递送情报或官府文书的制度。邮,是徒步递送;驿,是乘马传递。这种制度至秦时已较完备。秦律中专门订有《行书律》,规定每个邮舍或驿站接到文书后都必须首先登记收发时间,然后迅速送至下一邮舍或驿站,急件须立即递送,慢件也须当天送至,倘有延误,将给予处罚。但机密的军事命令和战时紧急军情等不用邮卒或驿卒,而是由军人直接承担递送任务,沿途并不换人,仅由驿站负责更换马匹。秦时紧急军情文书平均1昼夜可递送500里,使中央朝廷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尤其是边疆的军情,从而指挥秦军作出相应的行动部署。为了保证军情文书及时递送,秦律还规定,地方基层政权机构不得擅自阻拦军邮,否则主要官吏将受惩处。
(五)军马的牧养与征集
秦代的马政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秦军保持强大的车兵、骑兵的重要保证。
秦在历史上是一个擅长养马的民族。其祖先非子居于犬丘(今甘肃天水一带)时,因 好马及畜,善养息之 ,被周孝王召去, 使主马于■渭之间 ,为周王室养马。结果 马大蕃息 ①。此后,养马业始终在秦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秦建国后,秦军战车由各色骏马驾引,颇令人侧目。
《诗经?秦风?小戎》描写秦军的战车: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是中,■骊是骖。 战国时, 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駃后,蹄间三寻腾者不可胜数 ②。强大的车兵、骑兵使秦国雄居7国之首。
秦王朝建立以后,在全国建立起一整套马政机构并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政策,中央九卿之一的太仆是主管马政的最高官吏,其下设丞2人为副手。京师咸阳附近有若干官马机构,如大厩、左厩、中厩、宫厩等③,饲养着大量马匹,除供宫廷使用外,大部分具有军事意义。在西北边境游牧地区设 六牧师令 ,分管这里的国家牧场——牧师苑。每个牧师令领有若干牧场,主要牧养军马。京师官厩及边郡牧师苑均直属太仆领导。另外,边郡还有县属牧苑或马厩,规模较小,由县属吏苑啬夫或厩啬夫主管。内地各县马政由县司马负责,其属吏有司马令史、司马令史掾等。
① 《史记?秦本纪》。
② 《史记?张仪列传》。
③ 参见:《秦始皇陵东侧马厩坑钻探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 4期;《睡虎地秦墓竹简》(平装本),第 33 页。
秦法规定,地方官马都要烙印标记,登录造册,并定期上报数目;民间私马也要定期查验造册,统计数目错计一匹都为 大误 ,要受处罚①。另外,对工作不力,造成马匹生长状况不良、繁殖率低或大量死亡的官吏,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乃至治罪。秦对军马的考核极为严格,凡上交车骑部队的军马,均须身高 五尺八寸以上 ,奔驰羁系要得心应手,驮乘跋涉要有耐力,否则主管官吏被视为训练调教不力,要受处罚,而且在军马考核中,成绩落后,主管官吏也要受罚,甚至革职②。秦法对军马的管理也有许多具体规定,如对马病的治疗与预防,厩养军马的饲料来源,以及对盗马者的处罚等等。
秦代马政机构的设置及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保证了车兵、骑兵、邮驿对军马的需求,据估计,秦马总数当在10万匹以上③。
① 《 睡虎地秦墓竹简》(平装本),第 125页。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平装本),第 132页。
③ 龚留柱:《秦汉时期军马的牧养与征集》,《史学月刊》,1987年第 6期。
三、秦代的战争
(一)秦王朝统一边疆、巩固边防的战争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占齐国都城临淄,最终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代。消灭6国之后,内地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结束,秦王朝与周边民族之间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针对当时边族北强南弱的军事形势,秦统治者采取了南攻百越、北驱匈奴的战争策略,开始大规模地对外用兵。
1。南攻百越之役秦时,东南沿海一带被称为百越之地,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 越人 ,因其分部众多,故称为 百越.百越大体分为东越(又称东瓯或瓯越)、闽越、南越、西瓯等几个部分。东越居住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以温州一带为中心;闽越的势力范围以今福建的福州为中心;南越分布于今广东的南部、北部和西部地区;西瓯活动于今广东的西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百越居住的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物产丰富、幅员辽阔,但由于为山川所阻隔,远离中原,至秦时他们仍过着相当原始的生活,社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
早在灭6国以前,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就已经把百越之地作为必欲征服的对象了。统一战争结束后不久,秦始皇即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出击百越。针对百越各部居处分散的特点,秦军采取多路分兵进军,遇有大敌再合兵进击的行动方针。秦军共分5路: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中间2路取南越,其一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其二经今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其余2路入广西,攻西瓯,一路由萌渚岭入今贺县,一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①秦军第一路进展顺利,出兵当年就平定了东瓯和闽越地区,设置了闽中郡。其余4路由于山高路险、河道纵横,行军作战及军粮运输极为困难,加之百越各部的顽强抵抗,相持3年未能取胜。后来秦在今广西兴安县北凿成灵渠,解决了军粮运输问题,秦军才得以顺利进军。秦军第三路军由主帅尉屠睢亲自率领,从今长沙宜章南下。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尉屠睢军进至今乐昌曲江一带,遭到越人夜袭,尉屠睢战死。以后秦始皇又增派大批援军,经过苦战,终于征服了南越和西瓯,秦在这里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3郡。从此,东至海南,北至向户,皆归于秦朝版图。②2。北驱匈奴之战秦在南征百越的同时,对北方的强敌匈奴也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攻势。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大部族,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南达阴山一带,北抵今贝加尔湖附近,过着游牧生活。当战国后期,匈奴正处于原始家长制向奴隶制过渡阶段,此时,中原各国忙于兼并战争,与匈奴接壤的秦、赵、燕3国对北方的防御力量大为减弱,匈奴得以迅速扩张势力,并乘虚南下,占有河套及河南地(河套以南的地方古称 河南 ),对秦的后方造成极大威胁。由于匈奴男女老少皆长于骑乘,勇猛凶悍,骑兵强大,机动性强,加之其地域苦寒,故秦对之采取了有别于征伐百越的战略方针,即驱逐南下的匈奴,收复失地,固守北边。
① 参见《淮南子?人间训》。
② 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淮南子?人间训》。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大将蒙恬(?~公元前210年)受命率30万大军北攻匈奴。秦军的部署:蒙恬自率主力,经今陕西榆林进击河套北部;另一路出萧蒹关直趋河套南部。秦军进兵突然,来势迅猛,匈奴措手不及,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秦军顺利夺回河南地。第二年春,秦军渡黄河北进,兵威势猛,匈奴深为恐惧,向北退去,秦军攻占高阙(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阳山(今内蒙古狼山)、北假(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区)等地,设置了34个县,并重新设置九原郡。至此,秦北驱匈奴之战胜利结束。随后,秦始皇命蒙恬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把从前战国时秦、赵、燕3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全长5000余里的新的长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下令迁内地3万户到北河(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屯垦,以阻止匈奴军事进扰,并开发边境。
为了镇服匈奴,秦始皇命蒙恬继续屯守于塞外,并以长子扶苏为监军。
蒙恬死以前,匈奴始终不敢侵犯秦的边境。
(二)秦末农民起义战争
秦始皇统一6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进步作用。但是,统一后的秦王朝,对人民横征暴敛,以严刑酷法维系其统治,致使民不聊生,危机四伏。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秦二世(公元前230年~前207年)即位,实行更加残暴的统治政策,对人民变本加厉地进行压迫和剥削,致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1。陈胜、吴广起义及失败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贫苦农民陈胜(?~公元前208年)、吴广(?~公元前208年)随900戍卒应征赴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戍边,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遇到大雨,不能前进,延误了到达的期限。按秦朝法律规定,戍卒不按期报到,要被处死刑。在这生死关头,身为戍卒屯长的陈胜、吴广秘密商议反秦, 举大计 ,他们以 鱼腹丹书 、 篝火鸣狐 制造舆论,杀死押送戍卒的两个秦朝军官,发动起义。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以 大楚 为号。900个戍卒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揭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序幕。
大泽乡起义后,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首先攻占了大泽乡所在的蕲县。
接着,分兵两路向东西两面发展:一路由符离(今安徽宿县东北)人葛婴率领向东挺进;主力由陈胜自己率领,向西进攻秦王朝统治的腹地。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陈胜领导的起义军横扫数百里,先后攻占了铚(今安徽宿县西南)、酂(今河南永城)、苦(今河南鹿邑东)、柘(今河南柘城北)、谯(今安徽亳县)等5个县城。起义军所到之处,广大贫苦农民热烈响应,进入陈县时,起义军已拥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1000多人,步卒数万人了。
陈邑(今河南淮阳)在西周至春秋时曾为陈国首都。陈国后为楚国所灭,战国末楚国曾将都城迁于此。秦统一后,这里是陈郡首府,城池坚固,为秦王朝重要城市之一。陈胜领导的起义军进至陈县境内,秦朝郡守、县令均闻风而逃,唯郡丞率秦军抵抗,结果被起义军杀死。陈邑是秦末农民起义军攻占的第一个大城市,在这里,陈胜自立为王,国号 张楚 (一说国号为 楚 ),建立了政权。
陈县胜利的消息不胫而走, 方二千里,莫不响应 ①, 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②刘邦(公元前256或247年~前195年)在沛县(今江苏沛县),秦嘉、董緤、朱鸡石、郑布、丁疾等在淮北,郦商在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项梁、项羽在吴县(今江苏苏州),王陵在南阳(今河南南阳),还有彭越、英布等皆揭出反旗,反抗秦王朝的统治。
不少六国旧贵族、官吏、方士也在反秦的旗帜下,投奔陈胜、吴广起义军,如张耳、陈余、蔡赐、魏咎、周市、周文、朱房、胡武等,连孔子的八世孙孔鲋也 持孔氏礼器,往归陈王。 ③立足陈县后,陈胜部署起义军分多路向秦王朝发动攻势:一路由假王吴广及田臧、李归等率领,进攻通往关中的门户——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一路由宋留率领,经南阳直叩通往关中的另一孔道——武关;主力由周文(?~公元前208年)率领,绕过荥阳,径直西进,入函谷关,直插秦王朝的都城——咸阳;又派武臣、张耳、陈余进军赵地,邓宗进攻九江,召平进攻广陵,周市夺取魏地。
荥阳乃是中原重镇,为通往关中的必经之地。它是秦三川郡郡治所在地,由秦丞相李斯之子、郡守李由率重兵把守。该城四面被高山沟谷环绕,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吴广军进至城下,李由坚守不出,据险抵抗,起义军久攻不下,与秦军呈僵持状态。吴广的部下邓说、伍逢(也称伍徐)趁机攻占了荥阳附近的郏县(今河南郏县)、许县。
周文所率的农民军主力,一路势如破竹,仅几十天就横扫淮河、黄河流域,突破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此时,周文军已拥有兵车几千辆、步卒几十万人。是年九月,起义军进至距咸阳百来里的戏(今陕西临潼东北),震撼秦廷上下。
此时守卫秦都咸阳的秦军只有5万人,秦二世获知起义军已兵临城下的消息,惊恐万状,后采纳了少府章邯(?~公元前205年)的建议,急令赦免在骊山修墓的几十万刑徒和 奴产子 (私家奴隶所生的儿子)的奴隶身份,发给武器,命章邯统率,编成军队,迎击起义军,同时从边塞调回王离之军约20万人,南下扑灭起义烈火。
在这关键时刻,反秦起义军内部产生了分裂。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八月,陈胜派出进军赵地的武臣(?~公元前203年)、张耳、陈余攻占邯郸后。在张耳、陈余的煽动下,武臣自立为赵王,封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使反秦起义队伍内部出现裂痕。陈胜闻讯异常恼怒,但为顾全大局,共同对敌,只好承认武臣的称号,并命令他急速率兵西入关中,支援周文。此时周文军已深入关中,吴广困住荥阳秦军主力,若武臣从河北直插关中,必将给秦王朝以致命打击。然而武臣在张耳、陈余的唆使下,拒绝执行陈胜的命令,按兵不动,袖手旁观,并乘机扩大势力,在河北抢占地盘,他派部将韩广攻取燕地,派李良攻取恒山郡(郡城在今河北正定县南),派张黡(yǎn,音掩)攻取上党郡(郡城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
①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② 《史记?陈涉世家》。
③ 《史记?儒林列传》。
韩广攻占燕地后,在那里自立为燕王。由陈胜派往北方攻打魏地的周市,在得手后也擅立魏国旧贵族魏咎为魏王。齐国旧贵族田儋趁乱在狄县(今山东高青县高苑城西北)自立为齐王。这些人称王后,完全不听陈胜的号令,拼命发展自己的割据地盘,放弃了反秦斗争,分散了起义军的兵力,使秦王朝得以集中优势兵力对付陈胜、吴广起义军。
章邯率领几十万骊山刑徒和 奴产子 改编的秦军,对沉浸在顺利进军喜悦中的周文军发动了突然进攻。这支秦军虽系被赦免的骊山刑徒和 奴产子 ,但他们对秦王朝抱有幻想,一心想作战胜利后回归故乡或成为身份自由的人,故有较高的作战积极性,战斗力颇强。而起义军统帅周文仅在楚将项燕的军中当过一名预卜吉凶的小官吏——视日,缺乏统兵作战的经验。他所率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大部分是进军途中刚刚参加进来的起义农民,未经严格训练,缺乏战斗经验,更未经历过大战。同时,起义军缺乏粮食和必要装备,又是孤军深入秦王朝腹地,没有后援,因而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在秦军的突袭之下,周文军虽顽强战斗,但无法抵挡,不得不退出函谷关,在函谷关以东的曹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固守抵抗,苦战两三个月,终于失利。最后周文退至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浴血奋战十余日,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自刭,起义军溃散。
打败周文后,章邯军又向围困荥阳的吴广起义军猛扑过来。吴广军因久攻荥阳不下,士气低落。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起义军内部发生内讧,吴广部将田臧等人因与吴广在战略上有分歧,便假借陈胜之命,杀死吴广, 献其首于陈王.陈胜无奈,只得赐田臧为令尹、上将军,让他统帅荥阳起义军。田臧留李归继续围困荥阳,自己率主力迎击章邯军,与之决战。双方大战于敖仓(今河南荥阳县东北),结果起义军大败,田臧死于军中。章邯乘胜进攻李归,荥阳城内的李由也领兵杀出,李归兵少将寡,虽英勇搏战,终不敌强敌两面夹击,战死疆场。章邯又分兵击败了郏县的邓说和许县的伍逢。
2人退归陈邑,陈胜将邓说处死。
秦二世得知秦军获胜的消息,又增派大批军队出关,协助章邯作战。章邯率大军进逼陈邑。此时,陈邑起义军兵力十分单薄,派出的军队:武臣已为部将所杀,张耳、陈余又另立赵歇为王,不肯出兵援助陈胜;周市也割据自保,不发一兵;进攻广陵的召平和进攻九江的邓宗又一时无法回援。面对强敌的进攻,陈胜急令上柱国蔡赐迎击章邯军,结果也未能阻住秦军,蔡赐战死。最后陈胜亲自与将军张贺于城西迎战秦军,终因力量过于单薄,为秦军击败,张贺也战死,陈邑失守,陈胜率小部起义军向东南且战且退。十二月,陈胜退至下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被其御者庄贾杀害。庄贾投降秦军。陈胜的部将吕臣获知消息,组织 苍头军 ,反击秦军,夺回陈县,杀死庄贾。
陈胜死后,宋留率领的起义军还在开往武关的途中,其后路已为秦军截断,于是宋留下令调头后撤,绕过南阳,向东退却,一直退到新蔡(今河南新蔡县),遭到秦军的猛烈攻击,宋留投降,全军瓦解。宋留被押往咸阳, 车裂 而死。
至此,历经6个月之久、声势浩大的陈胜、吴广起义终于被秦王朝残酷地镇压下去。秦末农民战争转入低潮。
陈胜、吴广起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军事角度而言,这次起义是在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参加起义的基本群众都是未经严格训练、毫无作战经验的农民,他们凭着一腔热血,怀着对秦王朝的极大仇恨,参加了反秦斗争,这样的队伍对付少量秦军可以一战而胜之,打一些中小规模的战役也可以取胜,然而一旦遇到强敌,进行大规模战役就必败无疑了。加之,起义军中缺乏真正能统兵作战的军事将领,因此,即便起义军曾发展到几十万人,一遇秦军横扫便只能连连败退了。而作为出身贫苦农民的陈胜、吴广,他们不可能有较高的战略眼光,也不具备组织、协调各路起义军协同作战的能力,以致在战略战术上做出了许多错误举动,因此在强大的秦军进攻之下归于失败,便毫不奇怪了。
2。项羽、刘邦领导的灭秦战争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春,奉陈胜之命进攻广陵的召平,在得知陈胜兵败,秦军逼进的消息后,渡江到会稽,与项梁取得联系,以陈胜的名义封他为上柱国,并令他立即西进,迎击秦军。
项梁(?~公元前208年)是战国末楚国名将项燕之子,其家世代为楚将,被封于项(今河南项城东北),故因项为氏。秦灭楚后,项梁携其侄项羽逃至吴(今江苏苏州)中避难。项羽(公元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从小身高力大,勇力超群,随项梁习兵法,颇知用兵。秦始皇东巡游会稽,项羽观看秦始皇的威严仪仗,竟脱口而出说: 彼可取而代也 ①。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项羽叔侄杀秦会稽郡守殷通,起兵反秦,项梁自为会稽郡守,项羽为裨将,收编吴中子弟为兵,迅速扩大势力。
秦二世二年三月,项梁、项羽率8千江东子弟兵渡江,西攻秦王朝,从此代替陈胜、吴广领导全国起义军,重新掀起了反秦斗争的高潮。
渡江后,项梁、项羽军很快与陈婴、英布、吕臣、蒲将军等起义军汇合一起,又击杀图谋不轨的秦嘉,收编其部众。在沛县起义的刘邦也率9千人来投,至此,这支起义军已拥有六、七万人之众,项梁也成为各路起义军的统帅。
是年六月,项梁在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得知陈胜已遇害的消息。他采纳了谋士范增的建议,从民间找到正在为人牧羊的楚怀王之孙心,立为王,为扩大影响,争取民心,仍称楚怀王,建都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封陈婴为上柱国,项梁自为武信君,掌握军政大权。
七月,项梁军在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击败进攻齐地的章邯军。秦军向西退去,项梁独自率兵追击,又在濮阳(今河南濮阳东南〕大败秦军,进逼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与此同时,项羽、刘邦率领的另一支部队在攻克城阳(今山东菏泽东北)后,继而转攻雍丘(今河南杞县),大破秦军,斩秦将李由。
面对这一系列的胜利,项梁产生了轻敌情绪,不再将章邯放在眼里,拒绝采纳部下的忠告,放松了戒备。章邯抓住时机,在得到补充之后,于九月,对散驻在定陶城外的项梁军发动夜袭,义军大败,项梁战死。项羽、刘邦闻讯,急速撤兵,集结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周围,吕臣军屯城东,项羽军屯城西,刘邦军驻砀郡,成犄角之势,以免被各个击破。楚怀王也从盱眙迁至彭城,将吕臣、项羽两军合并,归其亲自指挥,刘邦仍统所部军马。
章邯于定陶袭杀项梁后,认定 楚地兵不足扰 ①,便率兵北去,与王离汇合,进攻赵地,使楚地的项羽、刘邦得到了休整的机会。
① 《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二年闰九月,章邯大破赵军,赵王歇和赵相张耳被逼入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县西南)中。章邯令王离、涉间领军20万急攻巨鹿,自率20万兵屯驻巨鹿南数里的棘原,筑甬道(两侧有土墙为屏障的道路)直达巨鹿城外,为王离军输送粮草。巨鹿危在旦夕,赵将陈余率数万军队驻于巨鹿城北,但顾虑兵少将寡,不敢出战,遂派人赴楚、燕、齐求援。
楚怀王得信,一面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5万北上救赵;一面乘关中空虚,派刘邦率少部人马西进秦王朝腹地,并与诸将相约: 先入关者王之 ①。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宋义率军抵达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北),之后便不再前进一步,欲坐山观虎斗,以图坐享渔人之利,一直屯驻了46天。此时,天寒地冻,又遇大雨,士兵们忍饥受冻,宋义却只管饮酒作乐,军心动摇。项羽向他指明形势,建议速救赵,以免被秦军各个击破,被宋义拒绝。于是,在众将支持下,项羽愤而杀掉宋义。楚怀王乃封项羽为上将军,并把英布、蒲将军所部统归项羽指挥。
十二月,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2万人为前锋渡过漳水。楚军初战,失利,但切断了秦军的运粮甬道,隔绝了章邯、王离两军的联系。随后,项羽亲率全军北进,渡过漳水后,下令,破釜沉舟,烧毁营舍,每个战士只携带3天口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②。楚军士气大振,将王离团团包围,九战九捷,全歼其军,王离被俘,部将张角被杀,涉间自焚而死。章邯来救,也被击退。当时,各地救赵解巨鹿之围的诸侯军有十余支,但都保守营垒无一人敢纵兵出战秦军,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①破秦军后,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②从此,项羽被公认为反秦起义军的领袖,成为各路诸侯军的上将军,统一指挥所有反秦军。
章邯在巨鹿战败后,退守棘原,欲继续南撤。秦二世派人谴责章邯作战不力,章邯十分惶恐。项羽抓住时机,遣蒲将军于漳水南岸击败秦军一部,切断章邯军的退路。随后,项羽自领主力大败秦军于汗水(漳水支流,今河北临漳附近)。章邯屡战屡败,损兵折将几十万人,既无援兵,又受猜忌,随时有被秦王朝加害的可能性,乃于秦二世三年七月,在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率所部20余万人向项羽投降。项羽将秦降卒全部坑杀。至此,秦军主力基本上被消灭,秦王朝的统治濒于崩溃。
与项羽军北上救赵的同时,刘邦率一支不足万人之军离开砀郡,进军关中。此时,虽然黄河以南没有较大的秦军机动部队,甚至连荥阳、洛阳、开封、南阳、函谷关、武关等要地也没有重兵防守,但刘邦若要顺利西入关中,困难仍然很大。
① 《史记?项羽本纪》。
② 《史记?项羽本纪》。
① 《史记?项羽本纪》。
② 《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在西进途中,一路收编陈胜、项梁的散卒扩充队伍,在栗县(今河南夏邑县)编并了刚武侯(史籍失其姓名,只载爵号)所率的四千人的反秦起义军。秦二世三年二月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又与彭越军千余人合并。在此期间,刘邦与秦军作战多失利。攻昌邑不下后,刘邦为避免攻坚,乘隙西进,过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时,采纳高阳监门郦食其的建议,袭取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获大量军资。此时刘邦军已扩大到2万余人。
三月,刘邦军攻开封不克,但在白马(今河南滑县)和曲遇(今河南中牟县东)东大破秦将杨熊,接着又进攻洛阳,未能攻下。于是刘邦改变了由函谷关西进的作战部署,转军向南迂回,由武关进入关中。六月,刘邦在南阳郡大破南阳郡守吕齮. 吕齮退守宛城(今河南南阳)。刘邦欲绕过宛城继续西进,谋士张良劝道: 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 ①刘邦深以为然,乃乘夜绕道回师,黎明时将宛城团团围住,吕齮大惊,欲自尽,被部下劝止,于是向刘邦提出: 约降封守.刘邦应允,封吕齮为郡守、殷侯,仍守宛城。从此,刘邦一路均用此法,沿途秦朝守臣纷纷投降,刘邦军长驱直入,八月,攻克关中的东南门户武关,进入秦境。
此时,章邯已率秦军主力投降项羽,秦王朝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宦官赵高杀秦二世,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王,去皇帝号。九月,子婴与其二子共同诛杀赵高,灭其三族,并派兵加强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守备,阻击刘邦军。
峣关是由武关北入咸阳的最后一道屏障,前据峣岭,背靠蒉山,地势险要。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没有立即强行攻关,而是一面设下疑兵,惊扰秦军;一面使人利诱守将,松懈秦军斗志,然后乘其不备,突然率军绕过峣关,越蒉山,在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大败秦军,迫使峣关守军归降。至此,咸阳以东,秦军再无应战之兵。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10万大军抵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南),进逼咸阳,秦王子婴 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 ,①率朝中官吏出降。刘邦遂入咸阳,秦王朝灭亡。
① 《史记?高祖本纪》。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四、楚汉战争
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残暴的秦王朝统治后,以项羽、刘邦为首分别形成了两个新的政治集团。双方为了争夺封建统治的最高权力,展开了历时4年多的楚汉战争。
(一)项羽分封与刘邦东还
秦王朝灭亡后,刘邦进入秦都咸阳。他采纳了张良、樊哙的建议,将秦王朝的府库珍宝全部封存起来,并废除秦的苛政,制定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的 约法三章 ①,同时,令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②,安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生活秩序。然后退兵屯驻灞上。
项羽在河北消灭秦军主力后,闻知刘邦已入关中,立即挥师西进,攻破刘邦军据守的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此时,项羽拥兵40万,刘邦军仅10万人,项羽在谋士范增等建议下,欲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
刘邦闻讯后,亲至鸿门赴宴,卑言示和,使优柔寡断的项羽始终不能下决心杀掉刘邦。鸿门宴后,项羽进入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并在城内大肆烧杀,掠取财物、妇女,引起关中百姓的强烈不满。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占据梁、楚9郡(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遵楚怀王为义帝。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分封了18个诸侯王。将最具威胁的刘邦封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的巴蜀(今四川)、汉中(约在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部),称汉中王。将关中之地一划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号称 三秦 ,扼守要地,以防备刘邦东下。
在分封中,项羽厚封亲信,对非亲信者或将大封小、或迁徙远地、或不授封号,引起一些割据势力的不满。五月,未得封王的田荣首先在齐地起兵反楚。他赶走了齐王田都,杀胶东王田市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自立为齐王,并拉拢同样未得封王的彭越,授之以将军印信,使其击杀济北王田安。于是田荣并有了 三齐 之地(即项羽将原齐国所划分成的齐、济北、胶东3国)。陈余自巨鹿之围后,与张耳关系破裂,未随项羽入关,不得封王。张耳被封常山王。陈余联合田荣,赶走张耳,复迎立赵王歇,赵王歇立陈余为代王,兼赵相。原燕王韩广被改封辽东王,他不愿赴任,被新任燕王臧荼攻杀,其属地也被臧荼并有。田荣等人的反叛,破坏了项羽划定的格局,严重动摇了项羽的威信,他感到对自己的威胁甚大,亲自率兵北上镇压田荣等人。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十月,项羽使人杀害了义帝。
刘邦先行入关,按当初楚怀王与众将的约定理当为关中王,却被封为汉中王,他极为不满,本想以武力与项羽拼一死战,终为部下劝止。项羽只许他率3万兵赴任。刘邦西去途中,下令烧毁栈道,一方面阻止诸侯军的偷袭,另一方面向项羽佯示无东还之意。刘邦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后,立即积极整军备战,扩充实力,网罗人才,准备东归。七月,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统领汉军,伺机东进。
① 《史记?高祖本纪》。
② 《史记?高祖本纪》。
韩信(?~公元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清江东南)人,汉初杰出的军事家。他深知兵法之道,常能以创造性的战略战术致胜,为后世兵家所推崇。韩信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不能为官,又不懂生财之道,常寄人篱下,过着乞食的生活,被许多人看不起。他曾受人胯下之辱而不与计较。项梁渡淮河时,韩信投奔了楚军。项梁死后,他又成为项羽部下,为郎中。他曾数次进言献策,但官卑言轻,均未被项羽采纳。韩信感到不得志,便离楚投汉,起先也未受到重用,后与汉丞相萧何相识。萧何对他的军事才能颇为赏识,但萧何向刘邦几次推荐韩信,都被刘邦拒绝。韩信见此极为失望,感到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便不辞而别。萧何听说,来不及向刘邦打招呼,急忙去追赶,终于劝说韩信返回。刘邦见西进途中部下将士逃亡数十人,萧何不追,偏偏追赶曾受胯下之辱,毫无志气的韩信,甚为惊怪。萧何对刘邦说: 诸将易得耳,至如(韩)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韩)信;必欲争天下,非(韩)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①张良也极力推荐韩信,刘邦这才下决心重用韩信,择吉日,亲自斋戒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向刘邦分析形势说: 项王喑■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主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①刘邦大喜,自认得韩信过晚。
汉高祖元年八月,刘邦乘项羽忙于与田荣交战,无暇西顾之机,命韩信领兵东进,留萧何留守巴蜀,为前方筹集粮草器械,补充兵源。韩信出奇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奇袭关中。章邯仓促应战,先败于陈仓,再败于好峙(今陕西乾县东),在壤乡(今陕西武功东南)又被汉军击破与司马欣、董翳的联军,不得不退守雍都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汉军又分兵攻取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北地(郡治在今甘肃镇原东北)、上郡(郡治在今陕西榆林南),迫降司马欣、董翳,斩去章邯的左右膀。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汉军终于攻破废丘城,章邯自杀。至此,三秦之战以刘邦的胜利告终。刘邦实现了预期战略目的,占据了 形胜甲于天下 的关中之地,为继续东进奠定了基础。
① 《史记?淮阴侯列传》。
(二)彭城大战及成皋相峙
刘邦进军关中,定三秦时,项羽正率主力攻齐,知悉关中的情况后,项羽在回师击汉还是继续攻齐问题上举棋不定。就在项羽犹豫不决时,刘邦让张良致信项羽,表示: 汉王失职(未得关中王之位),欲得关中,如约(楚怀王与诸将之约)即止,不敢东。 ①以麻痹项羽,并将田荣、彭越反楚书信送给项羽,声称: 齐俗与赵并灭楚 ②。项羽果然上当,不再疑虑刘邦,继续全力攻齐,仅命郑昌为韩王,领少量兵力防备刘邦东进。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一月,楚军在城阳(今山东鄄城东南)大破齐军,田荣败退到平原(今山东平原南),被当地人杀死。项羽另立田假为齐王,继续进军北海(今山东东北部)。楚军沿途 烧夷齐城廓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民相聚而叛之。 ③四月,田荣弟田横收编数万残兵,立田荣子田广为王,占据城阳一带,在齐地百姓的支持下,与楚对抗。楚军接连失利,陷入困境。
此时,刘邦已夺取了三秦绝大部分地区。十月,刘邦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河南王申阳投降,继而又迫降韩王郑昌。三月,刘邦将关中军务全部交给韩信,自领大军由临晋(今陕西大荔东)东渡黄河,魏王豹未作抵抗即归附刘邦,并协同汉军攻下河内地区,殷王司马卬也归降刘邦。接着,刘邦又南渡黄河,到达洛阳新城,在这里,他接受了董公的建议,为义帝发丧,号召诸侯共击项羽,为义帝报仇。四月,刘邦率5个诸侯的联军共56万人,直扑彭城。在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彭越率3万人归汉,刘邦命他略定梁地。联军沿途未经战斗,乘虚占领了彭城。刘邦入彭城,满足于已得胜利,尽收项羽宫中货宝美妇,整日饮酒高会,疏于戒备。
项羽闻彭城失陷,大惊,命诸将继续攻齐,自率3万精锐骑兵急驰还救彭城。楚军由鲁南(今山东西南部)出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进至萧(今江苏萧县西北),首先击溃汉军一部。接着又绕道至彭城西、南两面,切断了联军归路。拂晓时,楚军由西向东猛袭联军侧背,联军乱作一团,自相践踏,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至中午,联军大败。楚军将联军压缩于谷水、泗水(今江苏徐州西),斩杀十余万人,接着南追溃敌至灵壁(今安徽淮北市北)以东的睢水之上,又歼灭十余万,睢水为之下流。联军被楚军紧围3重,刘邦无法逃脱。突然大风猛袭而来,一时间飞沙走石,乱军中,刘邦率十余骑终于突围而逃,奔至荥阳。
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其父及妻子吕雉都被楚军俘获,众诸侯也纷纷背汉向楚。项羽在这一战中,充分表现了他英勇果敢、雄才大略的军事指挥才能,飞兵千里,以少胜多,几乎全歼刘邦军。但是,项羽没有乘胜穷追刘邦,使刘邦又一次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汉高祖二年五月,败退至荥阳的刘邦在得到萧何、韩信的增援后,迅速恢复了元气,与跚跚来迟的楚军战于京、索(均在今河南荥阳东南)之间。
为了对付楚军强大、骇人的骑兵部队,刘邦还大力加强和扩充自己的骑兵,终于在荥阳之东击破楚军骑兵,扼阻了楚兵西进的势头,稳定了战局。从此,楚汉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双方对峙于荥阳、成皋一线。为了持久防御,汉军修筑甬道,直通敖仓,取那里的积粟补给前线。
① 《史记?项羽本纪》。
② 《史记?项羽本纪》。
③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被刘邦阻于荥阳、成皋一线后,为了加强西进关中的力量,遣使南下九江,联络九江王英布。英布(?~公元前195年)是灭秦战争中骁勇善战的名将,屡建战功,颇受项羽的信任和倚重,秦亡后被封为九江王。田荣叛楚,项羽击齐,征调九江兵,英布称病不往,仅遣部将率数千人从征。刘邦下彭城,英布又称病坐视不救。项羽多次派人责问英布,并召他来见,英布极为惶恐,不敢往见。当时,项羽所封诸王中仅英布一人未叛楚,项羽重其将材,且需要英布的军事援助,故而未发兵攻九江。楚使至九江后急催英布发兵。谁知刘邦探得项羽、英布之间出现裂痕,便派谋士随何先楚使一步游说英布。随何抓住英布的心理,成功地说服英布,并迫使他杀楚使归汉。
这样使项羽侧背出现了新的威胁,项羽不得不分兵,派龙且、项声率领,进攻九江。经过数月苦战,英布战败,九江地尽失,英布领数千残兵退走成皋归汉。英布的叛楚归汉,不仅解除了汉南方的威胁,而且削弱了楚军的力量,分散了楚军的兵力,减轻了汉军荥阳、成皋一线的正面压力,也使项羽失去了最后一位盟友,对刘邦最终战胜项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初,楚军强攻荥阳,并数次切断汉军的运粮甬道,使汉军的补给发生很大困难,军心不稳。刘邦听从部下陈平的建议,巧施反间计,离间项羽与部下的关系,结果项羽中计,跟随他多年的最重要的谋士范增因受猜疑,含愤离去,在回彭城的途中病死,使项羽遭受了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四月,楚军加紧攻势,汉军越来越难以坚守,刘邦乃使部将纪信假扮自己出东门诈降,他乘楚军疏于防备之机,从西门突围而走,同时命韩王信等人坚守荥阳。项羽发觉刘邦走脱,引兵追至成皋,刘邦弃城,逃往关中,成皋为项羽所得。
刘邦回到关中,重新征集兵力,本打算再出函谷关,与项羽争夺荥阳地区,后采纳袁生的建议,出武关,调动项羽南下,减轻荥阳、成皋一线汉军的压力。项羽果然率主力南下寻战。刘邦在宛、叶一带坚壁不出,使楚军求战不得,同时命彭越在项羽后方大肆骚扰。彭越在楚军后方积极活动,打败了项羽派去镇压的军队,绝断楚军粮道,甚至兵逼彭城。项羽被迫回兵东击彭越。刘邦则乘机挥师北上,击败留守成皋的楚将终公,收复成皋。
项羽击败彭越,未及歼灭,得知成皋已失,急引兵西返,攻克荥阳,俘韩王信,进而乘胜攻下成皋。汉军退守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楚军兵力已疲,无法攻破汉军防线,只得停止西进,与汉军对峙于成皋、巩县之间。
刘邦败出成皋后,北渡黄河,至修武(今河南获嘉东)韩信军营中,收其兵权,将其所部大部分兵力调去增援巩县汉军,同时令韩信去东方攻打齐国,又派军数万增援彭越。八月,彭越在得到支援后,连下外黄、睢阳(今河南商丘)等17城,截断了楚军成皋与彭城之间的联系和军粮供应。项羽不得不再次返身东攻彭越。九月,项羽留曹咎坚守成皋,自领主力东回,并迅速击败彭越,收复了17城,但仍未能将彭越消灭。
十月,刘邦再度乘虚反攻成皋,用计激怒曹咎出战,当楚军半渡■水时,汉军发动猛攻,楚军大败,曹咎自刎而死,汉军夺回成皋。项羽闻讯,急忙引兵回救,汉军依旧凭险据守,拒不出战。双方在广武(荥阳西北)对峙数月,楚军因后方继续受到彭越的袭击,军粮供应不上,项羽欲与刘邦速决战,但使尽计谋,刘邦始终坚守不出,同时不断地征集军粮,补充兵力。八月,楚军粮尽,此时,韩信已破齐,将进攻楚地,楚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项羽决定与刘邦议和,双方约定:以鸿沟(古运河,故道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属汉,以东属楚。随后项羽归还刘邦父及妻,令楚军撤去成皋之围,回师东归。
(三)韩信平定北方之战
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魏王豹叛汉附楚。由于魏踞河东,西进可威胁关中,南下可切断荥阳与关中的联系,并与楚军造成前后夹击荥阳之势,对刘邦威胁最大。刘邦首先派郦食其游说魏王豹归降不成,便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攻魏,解除侧背威胁。魏王豹将主力调集于蒲坂(今山西永济西),以阻止汉军从临晋方面的黄河渡口过河,而其他战略要地均未设重兵防守。针对魏军的部署,韩信采取了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灵活战术。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派一部分汉军推进到与蒲坂隔河相望的临晋黄河西岸,大张旗鼓地征集船只,摆出准备强渡黄河的架势,迷惑魏军。自己则亲率主力秘密向北移动,从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利用木罂缶(一种口小腹大的木桶)渡过黄河,而后直取魏军背后的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切断了蒲坂魏军与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的联系。魏军仓猝回兵迎战,在安邑西南被汉军全歼,魏王豹被生擒。这样,汉据有了魏地,解除了后顾之忧,形势对汉有利。
韩信破魏后,向刘邦建议: 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 ①刘邦应允,并派张耳为副将,协助韩信。九月,韩信、张耳率军首先攻破代国,在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
俘虏代相夏说,收其精兵补充荥阳汉军,接着,乘胜东进。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进逼赵地。赵王歇与代王兼赵相陈余得知韩信来攻,屯重兵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号称20万,严阵以待汉军的到来。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韩信由代攻赵必经此口。
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建议: 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野无所掠鹵,不至十日,两将之头可致戏麾下。 ①但陈余不同意,他是儒生,不知兵,认为 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②,韩信兵少力疲,不足惧,若不主动进攻汉军,恐为诸侯耻笑,遂将全部兵马布于关前,等候韩信军。
韩信军虽号称数万人,但刘邦已将其精兵调去荥阳,所部实际上仅万余人。他侦知赵军的动向后,便放心大胆地进入 井陉之道 ,进至关前,乘夜先派2千轻骑,各持红旗1面,隐伏在赵军大营附近,正面则以1万精兵背绵蔓水(今河北井陉西)列阵。拂晓,韩信自领一军诱敌。赵军见汉军阵势,讥笑韩信不会用兵,倾巢而出直扑汉军。韩信佯败,入背水阵中,汉军无路可退,只得拼死抵抗。这时,预伏的2千汉军乘虚进占赵军大营,拔去赵军旗帜,换插汉军红旗。赵军久攻汉军背水阵不下,准备返军回营,却见本营尽为汉旗,以为将帅已被擒,顿时大乱,纷纷溃逃,汉军乘势两面夹攻,大破赵军,斩陈余,擒赵王歇,李左车也被俘。
① 《汉书?韩信传》。
② 《史记?淮阴侯列传》。
井陉口之战后,韩信顺利地攻下赵地,准备进一步击燕,他向李左车讨求破燕之策。李左车献计: 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①韩信依计而行,遣使赴燕, 燕从风而靡 ②。这样,韩信顺利攻下燕地。
韩信破赵降燕后,项羽几次派兵北渡黄河攻赵,都被韩信、张耳击退。
同时韩信屡派赵兵赴荥阳、成皋一线增援刘邦。六月,刘邦自成皋败逃到至修武,入韩信、张耳军营,夺其兵权,将主力调走,同时,命张耳留守赵地,派韩信 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③。此时,齐王田广在彭城之战后与项羽媾和,依附于楚。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韩信举兵攻齐。齐王田广得悉,调集重兵于历下(今山东济南市南),准备迎敌。正当此时,刘邦听从郦食其的建议,派郦食其出使齐国,游说田广叛楚附汉。田广在郦食其的威胁利诱下同意归汉,撤去了历下的守备。韩信将至平原(今山东平原南)时,得知此信,本欲驻兵不前,谋士蒯通进言: 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④韩信以为然,继续进兵攻齐。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韩信军乘齐军无备袭破历下,进而乘胜攻下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北)。田广将郦食其烹死,败退至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遣使向项羽求救。项羽派大将龙且领兵20万救齐。
龙且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勇将,颇负盛名。不久前他刚刚击破九江王英布,正得意非凡,完全未将韩信放在眼里,他在高密与田广会合后,便急于与韩信决战。
十一月,龙且军与韩信军夹潍水(今山东潍河)对阵。韩信利用龙且轻视自己并急于决战的心理,秘密派兵乘夜至潍水上游堵塞水流,天明后主动引兵渡河进攻龙且军,龙且立即挥军迎战。韩信佯败,退过潍水,龙且不知是计,率军渡河追击。韩信急令决堤放水,大水骤至,将龙且军冲成两段,大部兵马被截在对岸。韩信立即挥军返身急袭,全歼随龙且过河的楚军,龙且战死。接着,韩信率兵渡河,追击敌残军,在城阳将田广擒获。项羽派来的20万楚军被韩信全歼。
韩信平定齐地后,刘邦用张良、陈平计,封韩信为齐王。项羽见形势对己不利,派人游说韩信反汉。蒯通也力劝韩信自立为王,与楚、汉鼎足而立。
韩信认为刘邦待他甚厚,终不忍背离,谢绝了蒯通的劝告,拒绝了项羽。
韩信平定北方4国,消灭龙且所率的楚军主力之一部,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①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③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④ 《史记?淮阴侯列传》。
(四)垓下决战
项羽与刘邦订立和约后,立即率军东归。刘邦也打算西撤,但张良、陈平一致反对,说: 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 养虎自遗患' 也。 ①于是刘邦决定毁约追击楚军,并约韩信、彭越南下会师,合力击楚。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引军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淮阳北),韩信、彭越均未赶来。楚军返身发动突然进攻,汉军不支,退入壁垒固守。但项羽未能乘胜扩大战果,进一步围歼汉军,而与之对峙于固陵,这样就使刘邦得以喘息待援。为使韩信、彭越安心助汉击楚,打败项羽,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封彭越为梁王,并明确了2人的封地。韩信、彭越2人果然率部前来会师。十月下旬,韩信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
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进入九江地区,诱降了守将、楚大司马周殷,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刘邦也由固陵东进,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此时楚军尚有约10万人。十二月,刘邦、韩信、彭越、英布4路大军会师垓下。韩信军30万,分3路首先与楚军接战,韩信居中路,进攻失利,向后退却,同时命左右两翼投入战斗,楚军受挫,韩信又返身冲杀,3路合击,楚军大败,项羽被迫入壁而守。韩信遂指挥各路大军将楚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但汉军一时也难以彻底打败楚军。
为了尽快取胜,张良用计,让汉军夜夜高唱楚歌,瓦解楚兵斗志。项羽夜闻 四面皆楚歌 ②,以为楚地已尽为汉所得,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800精锐骑兵突围南逃。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乃遣5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耽搁了时间,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手下仅剩28骑。
项羽指挥这28骑,将汉军骑兵杀得人仰马翻,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 杀汉军数百人 ①,自己 身亦被十余创 ②,最后自刎而死,年仅31岁。项羽死后,汉军全歼楚军,楚地皆降汉,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刘邦将项羽首级示鲁,鲁人乃降。至此,历时4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二月,刘邦称帝,建立西汉政权。
① 《史记?项羽本纪》。
② 《史记?项羽本纪》。
① 《史记?项羽本纪》。
② 《史记?项羽本纪》。
(五)项羽、刘邦在战争中的得失
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项羽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得失,以及其他因素外,就军事角度而言,双方在作战指导上,即战略指导思想以及战役指挥诸方面的得失,也导致了汉胜楚败的结局。现分析如下:先说项羽。项羽虽然英勇善战,但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缺乏深谋远虑,因而导致他在战役指挥上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丧失了一个又一个致胜的良机。
本来灭秦后,项羽一直把刘邦作为头号敌手,甚至打算在鸿门宴上杀掉他,最后虽未杀刘邦,但也将他分封到地处边远的巴蜀、汉中地区,并以 三秦 扼阻其东进的道路。但是后来当项羽面对田荣叛齐与刘邦东进的局面时,在攻齐还是击汉问题上竟然轻信刘邦的谎言,采取了 先齐后汉 的错误方针,甚至在刘邦已基本占据关中之地,并继续向东发展,楚军将陷于两面受敌的被动境地时,仍然坚守此方针不改,最后终于坐视刘邦的势力不断扩大,甚至攻陷了自己的首都彭城;彭城大战后,项羽夺回了战争主动权,在战略上重占优势,但是他不从战略全局着眼,只顾专与刘邦主力在正面战场撕杀,不注意巩固后方,结果始终未能摆脱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被刘邦牵着鼻子东奔西跑,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结果将战争主动权逐渐让出,最后落得主动媾和,进行战略后撤的结局;鸿沟媾和,楚军已处战略劣势,但项羽居然轻信一纸空文的约束力,不作任何戒备即领兵急速后撤,从而给刘邦乘胜追击创造了难得的战机;退守垓下,不返江东,是项羽战略上的最后失策。当时尽管项羽在中原争霸的失败已成定局,但从固陵后撤时他尚有十余万的精兵强将,如果他能早下决心,迅速将人马带回江东,以江东的人力物力,加上长江天险的阻隔,与汉对抗,甚至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项羽引兵至垓下便驻兵不前,企图以士气严重受损之兵与三面围来的优势追兵决战,岂有不败之理。
纵观楚汉战争中项羽用兵,多为走一步看一步,缺乏全盘考虑,没有长远的战略策划,加之他又不愿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以致处处被动,终至全军覆没,自刎身亡。
反观刘邦的战略指导思想始终运用正确。
秦亡以后,刘邦能认清汉弱楚强的客观形势,在鸿门宴上及项羽分封时,采取忍让待机的策略,不作以卵击石之举,以图东山再起。待田荣等起兵反楚,项羽北上击齐时,刘邦又能抓住战机,迅速挥军东进,顺利夺取关中,并乘虚攻占楚都彭城;彭城兵败后,刘邦及时变进攻为防御,以持久战对项羽的速决战,在正面战争积极防御的同时,还开辟了北方、南方、敌后3个战场,极力摆脱被动,争取主动,终于使强弱易势,为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待项羽智穷力竭,形势发生根本变化时,刘邦又能迅速集中优势兵力,转入追击,最后终于全歼楚军于垓下。
在战役指挥上楚汉双方均有许多成功之处。如项羽破田荣于齐,大败刘邦于彭城,击败英布于九江,破荥阳、下成皋,两败彭越,固陵反击等,甚至垓下突围后,在东城以区区28骑,打得数千汉军溃不成军,不能近身,临死前还徒步杀伤汉军数百,这些均显示出项羽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叱咤风云、雄冠诸军的英雄气概。但是这些局部性的胜利,对战争全局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刘邦在战役指挥上,如成皋相峙,两次调动项羽回军东顾,一次调动楚军南下,使楚军疲于奔命,自己则变被动为主动;指挥韩信、彭越,争取英布开辟北方、敌后、南方3个战场,分散楚军兵力,缓解正面压力;乘项羽回军,两次失而复得成皋;最后指挥几路大军,聚歼楚军于垓下等等,也均为成功之例。
楚汉双方在战役指挥上也各有失败之举,如。项羽失败之举,如:刘邦东进,只派曾任吴县令的郑昌,以少数兵马西拒汉军,导致刘邦长驱直入,郑昌也被俘;彭城大捷后,没有穷追刘邦,使其得以喘息,在荥阳、成皋一线扼阻了楚军的西进;楚军兵到荧阳、成皋后,未采纳范增急攻2城的建议,最后虽下2城,但已在战略上丧失了两三个月的宝贵时间;固陵之战取胜后,没有乘胜扩大战果,全力猛攻固守待援的刘邦军,而是与其相峙,坐等几路大军来攻,从而丧失这最后一次可以致胜的机会;垓下被围,中张良 四面楚歌 之计,弃全军10万人于不顾,仅引800骑突围而逃,为自己留下了一个不光彩的结局。刘邦失败之举,如:下彭城后,为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在楚军主力丝毫未损的情况下,毫无道理地只知饮酒高会,而疏于戒备,结果56万大军被楚3万骑兵横扫,惨败而逃,众诸侯也背离而去,战略上由主动变为了被动。不过由于刘邦有众多谋士、良将的扶助,他本人又能采纳部下的正确建议,及时纠正失误,终于取得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
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
(一)刘邦削平异姓诸侯王的战争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争取抗楚力量,策略性地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他们是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衡山王(后改为长沙王)吴芮。西汉建立后,这些异姓诸侯王据有了关东的广大区域,大体相当于战国东方6国故地,而且他们手中都握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仅韩信一军就比中央政府的军队强大得多①。因此,异姓诸侯王的存在,对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刘邦在当上皇帝不久即着手削去异姓诸侯王。
在异姓诸侯王中,刘邦最惧怕的就是曾在楚汉战争中为其立下极大功劳的韩信。垓下之战胜利后,刘邦立即夺去韩信对全军的统帅权,不久改封他为楚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有人诬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计,假往云梦泽(今洞庭湖一带)游猎,乘韩信在途中拜见之机,将其逮捕,贬为淮阴侯,使长居长安,留在身边。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赵相陈豨反叛,刘邦亲领大军征讨。第二年春,韩信与陈豨秘密勾结之事泄露,留守长安的吕后与丞相萧何设计,捕杀韩信,夷其三族。是年夏,刘邦令梁王彭越随征陈豨. 但彭越称病不往,受到刘邦的指责。彭越部将扈辄乘机策动彭越反,彭越未从,但被刘邦获知。刘邦将彭越逮捕,废为庶人,发配蜀地,后听从吕后的劝告,杀彭越,夷其宗族。这样7个异姓王中最有实力的3个王中的2个,无需操戈就被刘邦除灭了。刘邦对于其他异姓诸侯王的削平,则通过了数年战争。
1。韩王信反汉与白登之围韩王信是战国赵襄王之孙,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他曾随入汉中,以后跟随刘邦征战。项羽死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春,被正式封为韩王,定都颖川(今河南禹县)。第二年春,刘邦 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 ①的缘故,改其封地为太原以北地区,徙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以御匈奴。后韩王信以晋阳距边塞过远,难以及时有效地抵御匈奴入侵为由,上书刘邦,将首都迁至马邑(今山西朔县)。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秋,匈奴冒顿单于举大兵包围马邑。情急之中,韩王信数次遣使向匈奴求和。汉军救兵在途中闻此信,怀疑其有贰心,便遣使责备他。韩王信恐惧,遂投降了匈奴,与匈奴合兵进攻太原。
① 《史记?陈丞相世家》。
① 《史记?韩信列传》。
① 《史记?高祖本纪》。
是年冬,刘邦亲领汉军来攻韩王信。在铜鞮(今山西沁县)击败韩军,斩其将王喜。韩王信逃往匈奴地。其部将曼丘臣、王黄立战国赵国后代赵利为赵王,收编韩王信的败兵继续反汉。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领万余骑兵与王黄军联合屯驻广武以南至晋阳之间,企图阻止汉军北进,结果被汉军杀败,接着又败于离石(今山西离石)。随后汉军在楼烦再次大败匈奴军。汉军虽连战连胜,但时值冬季,天寒地冻,雨雪交加, 士卒堕指者什二三 ①,兵士极为劳苦。后刘邦侦知冒顿单于在代谷(今河北怀来),便急于要与之决战。冒顿单于乘机用计引诱汉军,他将精兵全部隐蔽起来,仅留一些羸弱之卒在左右。刘邦以为匈奴兵少,不顾谋臣娄敬的劝阻,尽起32万大军,多为步兵,向北推进。刘邦率骑兵先入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此时步兵尚未全部到达。当刘邦登上平城东北的白登山时,突然被匈奴40万精锐骑兵团团包围。一连7日,汉军内外不得相救,无力破围。后来,刘邦用陈平计,乘大雾遣使出围,携重礼往见冒顿单于的阏氏(皇后),请求议和。阏氏对冒顿单于说: 今得汉地,犹不能居,且两主不相戹 ②。此时,冒顿单于正因与王黄、赵利约期共同击汉军,2人兵迟迟不来而怀疑他们有诈,怕他们与汉军有谋,于是便下令撤去包围圈的一角,放汉军入平城。此时,汉军救兵也到,匈奴军遂引去。刘邦也令樊哙率兵20万驻守代地,自引兵回长安。
此后,韩王信多次领匈奴兵侵扰汉边。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
春,韩王信又领匈奴骑兵入代地。汉使柴将军击之。双方战于参合(今山西高阳县境),韩王信拒绝投降,战败被杀。汉军终于消除此患。
2。平灭赵相陈豨之战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赵相贯高因谋弑刘邦,被夷三族,赵王张敖也被废。刘邦立其戚夫人之子如意为赵王,任宠臣陈豨为赵相国,如意年幼不能赴国,由陈豨到任治国,后又命陈豨为代相,统一指挥边兵,守卫赵、代地。陈豨爱养宾客,外出时, 宾客随之者千余乘 ①。赵相周昌见此,便提醒刘邦:陈豨 宾客盛甚,擅兵于外数岁,恐有变 ②。后刘邦派人调查陈豨宾客 居代者财物诸不法事 ③,结果许多事情都牵连到陈豨身上。陈豨极为恐慌,阴与王黄、曼丘臣勾通。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八月,陈豨联合王黄等起兵反汉,自立为代王,攻略赵、代地,连下常山郡20城,邯郸以北尽为叛军所占。九月,汉军分2路平叛。刘邦亲领一军,抢在叛军前头,及时地进占邯郸,挡住叛军南下的通道。为了安抚守将,刘邦赦常山郡守、郡尉无罪,仍任原职,并封赵地壮士4人为千户,任为将军,以激励赵人为朝廷作战。陈豨手下多为商人出身,刘邦便以重金收买,力图瓦解叛军。
是年冬,陈豨部将侯敞进攻襄国(今河北邢台),汉将樊哙迎敌,大破其军,侯敞被杀。接着,灌婴又破王黄军于曲逆(今河北定县东南)。陈豨派往进攻聊城的张春,也被汉将郭荣击败。叛军向北退却。此时,太尉周勃与张良统领的另一路汉军也经晋阳,略定了太原及代地,大败韩王信军。十二月,刘邦挥军猛攻东垣,激战月余乃下。守兵凡辱骂过刘邦者尽被屠杀,未骂者也全被黥面。随后,汉两路大军会合,继续追击叛军。次年春,在参合斩韩王信。王黄、曼丘臣的部下受汉重金诱获,生擒2人降汉。陈豨叛军基本被消灭殆尽。十月,樊哙在灵丘(今山西灵丘)消灭了陈豨的残军,陈豨被杀。
至此,陈豨之叛终于被平灭。
平叛后,刘邦分赵地,常山以北属代,山以南为赵地,立子刘恒为代王,都中都(一说晋阳)。
② 《史记?韩信列传》。
①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②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③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3。平定淮南王英布之战
英布(?~公元前195年),楚地六县(今安徽六安)人,秦时因犯罪被处黥刑(脸上刺字),发往骊山修墓,故又称黥布。后他交通数人,乘隙逃跑, 亡之江中为群盗 ①。陈胜、吴广起义后,英布也想起而响应,但苦于人少势单,后闻知番阳(今江西鄱阳)县令吴芮为人豪爽,喜交宾客,乃只身前往,劝其起兵反秦。吴芮见英布虽为刑徒之身,但言谈有识,精通武艺,对他格外器重,留为门下,并将女儿嫁给英布为妻。2人聚兵数千,投入反秦斗争,英布取得了一些胜利。项梁起兵后,英布率军归属其部,后又跟随项羽,征战四方。英布作战勇猛,常为项羽先锋,打败秦军,为灭秦战争的胜利立下功勋。但他和项羽一样,十分残暴,多次屠城,坑杀秦20万降卒即由其主持。他还曾为项羽袭杀义帝。秦亡后,项羽封其为九江王。楚汉战争中,他因助楚不力,受到项羽指责,后降汉,共击项羽。西汉建立,刘邦正式封其为淮南王,都六,领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4郡。
由于英布英勇善战,强悍彪猛,诸军都很惧怕他的军队。在7王之中,他是除韩信、彭越外,令刘邦最为不安的第三个异姓王。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韩信被杀,英布甚为惊恐。不久,彭越又被诛。吕后将其制成肉酱, 徧赐诸侯 ①,英布更是心惊肉跳,暗暗下令集合兵马,密切注视旁郡汉军动向,预防不测。就在此时,其部下中太夫贲赫因被怀疑与英布爱姬关系暧昧,逃往长安,上告英布谋反。相国萧何认为英布不一定会反叛,建议派人查访一下。英布自贲赫逃走后一直很紧张,现见汉使来,更加慌恐,后见汉使已发现了一些谋反的迹象,遂诛杀贲赫全家,起兵反汉。他鼓动部将,声称刘邦已老,不会亲征,韩信、彭越也已死,其余将领并不足虑,获取天下易如反掌。
消息传到长安,刘邦心中很不安,他召集众将问策,众将都声称应发兵平叛,但又提不出具体部署。汝阴侯滕公门下有一宾客,称薛公,曾任过楚令尹,颇有 筹■之计 ②,他向刘邦指出:英布胸无大志,不会有深谋远虑,因此,他必然会 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 ③,只在江淮活动,而不会威胁汉朝腹地。刘邦这才心中有数,准备发兵平叛。
此时,刘邦年迈有疾,本欲让太子率军前往。但吕后怕太子不能担当此任,丢掉太子位,力劝刘邦亲征。刘邦也知太子 固不足遣 ④,便于七月,亲领大军东击英布。
英布起兵后,果然如薛公所言,不向北发展,不取齐鲁燕赵魏韩之地。
使刘邦得以从容布兵,调动2路大军夹击英布。
英布先向东进攻荆王刘贾,攻占其都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刘贾大败,退走富陵(今安徽泗县东南),被英布军追及斩杀。英布尽收其军,随后渡过淮河,进袭楚王刘交。刘交不知兵,却拒绝部下建议,分军为3,布于徐、僮之间(今安徽泗县、宿县一带),以图相互救助。结果,其1路为英布所败,其余2路不战自溃。英布击败刘交后,又返军而西,在蕲西与刘邦大军相遇。英布军威严整,兵精将强,布阵犹如项羽行兵,刘邦甚为忌恨,两军大战。
① 《史记?黥布列传》。
② 《史记?黥布列传》。
③ 《史记?黥布列传》。
④ 《史记?留侯世家》。
此时,齐相国曹参与齐王刘肥所率第二路大军也已赶到,2路夹攻,英布抵敌不住,向淮河败退,汉军紧追不舍。渡过淮河,英布整军再战,仍不利,连战连败,军心已乱,最后,英布仅率百余人逃往江南。
长沙成王吴臣是吴芮之子,见英布逃来,便使人欺骗英布,假称欲与英布一同逃亡越地。英布因与之有姻亲关系,乃信以为真,十月随他走至番阳,夜宿民田舍,毫无戒备,被杀。至此,英布的反叛被彻底平定。刘邦终于将最具威胁的3个异姓王全部清除了。
战后刘邦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封贲赫为期思侯,随征诸将也多有封赐。
4。平定燕王卢绾之战汉高祖刘邦原分封臧荼为燕王。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冬,臧荼反汉,被擒。随后,刘邦又封卢绾为燕王。
卢绾(公元前247或256年~前193年)是刘邦最亲密的大臣。他与刘邦同里,两家关系甚好,2人几乎同时出生,一起长大一同就学,平日里形影不离。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卢绾也相随起义。秦亡后,刘邦赴汉中任汉王,卢绾为将军,常随左右,后又升为太尉, 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何)曹(参)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①。
西汉建立后,刘邦欲封卢绾为王,但群臣颇有怨言,便作罢。到臧荼之叛被平定,刘邦又下诏,令诸将相列侯择取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群臣深知刘邦心思,便推举了卢绾。汉高祖五年八月,卢绾被封为燕王。此后,卢绾一直深受刘邦信任, 诸王得幸莫如燕王 ②。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秋,陈豨反代地。卢绾奉命从东北击叛军。在多路汉军的合击下,陈豨不支,派王黄向匈奴求救。卢绾也派张胜为使赴匈奴,通报陈豨兵败之事,告戒匈奴不要妄动。在那里,张胜遇到了逃亡至此的前燕王臧荼之子臧衍。臧衍对张胜说: 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陈)豨等,(陈)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陈豨而与胡和?事宽,得长王燕;既有汉急,可以安国 ③。张胜以为然,遂改变使命,请匈奴帮助陈豨攻袭燕军。卢绾闻讯,以为张胜勾通匈奴反叛,上书刘邦,请族灭张胜家。张胜返回,向卢绾申明缘由,卢绾醒悟,急忙上书另指他人谋反,为张胜开脱。此后,卢绾与匈奴不断私通,并秘密派人到陈豨军中,支持他与汉军长期对垒。
十二年,陈豨兵败被杀,其部下交待了卢绾与陈豨私通的内幕。刘邦不太相信,召卢绾入朝。卢绾称病不往。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赴燕亲迎,并在卢绾部下中进行调查。卢绾更加恐慌,不敢见汉使,他对亲信近人说: 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王)耳。往年春,汉族淮阴(侯),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皇)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 ①。乃称病不肯入朝。其左右也纷纷藏匿,躲避汉使。但以前的事仍有泄漏,审食其如实上报,同时,又有自匈奴归降者也称张胜逃在匈奴,是卢绾派驻那里的燕使,刘邦才信卢绾真反。
① 《史记?卢绾列传》。
② 《史记?卢绾列传》。
③ 《史记?卢绾列传》。
① 《史记?卢绾列传》。
七月,刘邦派周勃将兵击燕。周勃采取军事镇压与招降并用的策略,传令凡燕六百石以上官吏,不随卢绾反者均爵加一级,能脱离卢绾者也一律免罪。
周勃首先攻取了蓟(今北京东南),俘获燕高级官吏多人。随后大败燕军于上兰,再败之于沮阳(今河北怀来), 定上谷十二县,右北平十六县,辽东二十九县,渔阳二十二县 ②。卢绾率宫人、家属及数千残骑退至长城下,举棋不定。至四月,刘邦病死,卢绾遂投靠匈奴,匈奴封其为东卢王,不久卢绾死在他乡。
这样,刘邦分封的异姓诸王,除长沙王吴芮的封国因国小势弱,地处僻远,且处于汉与南越之间,可起缓冲作用而被保留外,其余终于全部被剪除。
(二)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叛乱的战争
汉高祖刘邦在削平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因其尚无直接控制全国的力量,加之他主观认为秦王朝速亡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分封子弟为藩王的缘故,所以他在平灭异姓王的同时,在他们的旧地陆续分封了一些自己的子弟为王,用以藩屏汉室,并与群臣共誓, 非刘姓不王.刘邦一共分封了9个同姓王,各王国封地犬牙相制。同时西汉政府规定,各同姓王由中央派太傅辅助;王国的丞相也由中央任命,统领众官;王国发兵须有皇帝虎符。如此,刘邦认为每个王国都无法独树旗帜,对抗朝廷,自己的统治很牢固了。但实际上,由于同姓王国封地相当大,全国共54个郡,各王国共据有39郡,中央仅直辖15个郡,大体相当于战国后期的秦国国土,其中还包括公主、列侯的汤沐邑、食邑等,而且诸王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自置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可以自铸货币、自征租赋、自建军队等等,对中央处于半独立状态,因而极易造成分裂势力,当王国势力发展起来后必然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刘邦死后,吕后曾对同姓王大开杀戒。文帝时,同姓王的势力开始得到很大发展,逐渐形成割据状态。吴王刘濞(公元前215年~前154年)甚至20余年不入朝,中央与同姓王的矛盾日益尖锐。当时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提出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的主张,即将各王国划分成几个小王国,减弱其势力,也使其不易产生邪心,便于中央控制,但未被采纳。以后晁错(公元前200年~前154年)又建议削夺诸王的封土。景帝即位后,继续重用晁错。晁错力主 削藩 ,当时吴王刘濞的反迹已很明显,晁错向景帝提出: 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①。于是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用晁错策,首先削去了赵王之常山郡(一说河间郡),楚王之东海郡,胶西王6个县,并将及吴王。于是吴王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6国,发动了波及整个东方地区的叛乱——吴楚七国之乱。
② 《汉书?周勃传》。
① 《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兄刘仲之子。刘邦平英布时,刘濞年20岁,有气力,以骑将之职随军作战。平灭英布后,因荆王刘贾被杀,无嗣,刘邦诸子尚小,吴、会稽轻悍 ①,须以成年王统御,于是封刘濞为吴王,领吴、会稽、豫章3郡53城(县),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北)。刘邦曾告诫吴王说: 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 ②吴王连连称是。
吴地境内豫章郡有铜山,沿海地区可煮海水为盐,铜盐之利颇丰,国用富饶,吴王利用这些优越的经济条件迅速扩充自己的势力。文帝时,吴太子入朝,因对皇太子(后来的景帝)不恭,被杀。 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 ③,积蓄力量,蓄谋夺取帝位。
景帝削藩,决定削去吴之豫章、会稽2郡。吴王闻此讯, 恐削地无己,因以此发谋,欲举事 ④,但又耽心自己势孤力小,便去拉拢 好气,喜兵,诸齐(封在齐地的诸王)皆惮畏 ⑤的胶西王,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胶西王遂同意响应。随后吴王又遣使游说齐、淄川、胶东、济南、济北、赵等国参加,经过一番准备,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吴王以 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动员了境内14岁至62岁的男子,得20万大军,首先起兵,同时通知闽越、东越出兵相助。胶西等国也先后起兵反对朝廷。
吴王起兵后,其大将军田禄伯建议道: 兵屯聚而西,无它奇道,难以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亦一奇也 ⑥。但吴太子坚决反对,称: 王以反为名,此兵(兵权)难以藉人,人亦且反王,奈何?且擅兵而别,多它利害,徒自损耳 ①。于是吴王拒绝了田禄伯分兵迂回入关攻汉的建议。吴青年将领桓将军又提出: 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黄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大王徐行,留下(攻取)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 ②。但这一避短用长,直袭洛阳的正确建议,也被吴王否决。
吴王继续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率军从广陵出发,北渡淮河,会合楚军,并力攻梁,企图解除西进的后顾之忧,然后再进荥阳。梁王是景帝的同母弟,梁地也是吴楚西攻长安的必经之路。吴楚全力向梁进攻的同时,还派出精锐分队潜赴殽(今函谷关南殽山)、渑(今河南渑池)之间,伏击出关汉军。
吴军渡淮河之前,刘濞还派周丘只身一人持汉节,夜赴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以利害威胁下邳降吴,得兵3万,随后继续向北攻城略地,至城阳时,周丘已拥兵10万。叛军攻势甚猛,震动汉廷上下。
吴楚7国兵起,原认为非削藩不可的汉景帝顿时不知所措,一时没了主意。为求诸王罢兵,他听信谗言,杀死晁错,又答应恢复藩王封地。然而叛军毫不理睬,继续攻汉。谒者仆射邓公从前线回朝,对景帝说: 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晁)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③。景帝这才省悟,下决心武力平叛,他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率36位将军东击吴楚,这一支是汉军主力。同时另派曲周侯郦寄攻取赵地,将军栾布赴齐,并以窦婴为大将军,屯驻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随时策应各路汉军。
① 《史记?吴王濞列传》。
② 《史记?吴王濞列传》。
③ 《史记?吴王濞列传》。
④ 《史记?吴王濞列传》。
⑤ 《史记?吴王濞列传》。
⑥ 《汉书?吴王刘濞传》。
① 《汉书?吴王刘濞传》。
② 《汉书?吴王刘濞传》。
③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汉军主帅周亚夫(?~公元前143年)是汉初名将周勃之子,熟知兵法韬略,文帝时即以治军严明而闻名。当时,匈奴入侵,威胁长安。文帝任周亚夫等3人为将军,分驻霸上(今陕西西安东)、棘门(今陕西咸阳东北)、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河北岸),保卫长安。为激励将士,文帝亲往各营慰劳,在霸上、棘门2军营中,文帝一行未受任何阻挡,将军以下各官骑马迎送,恭恭敬敬。当至细柳周亚夫军营时,营门紧闭,将士全副武装,刀出鞘,弓满弦,戒备森严。文帝前导官被阻于营门外,不得入,前导官称: 天子将到.守门将回答: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文帝至营门,也不得入,于是文帝令侍从持节诏告周亚夫: 吾欲入劳军.周亚夫才传令开门,请文帝车驾入营。守门将又吩咐: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文帝忙令侍从车骑勒缰慢行。周亚夫全身披挂,手持兵器行军礼,说: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文帝肃然起敬,起身答礼。文帝出营,群臣皆惊,深为周亚夫耽心。但文帝感慨道: 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一路连连称赞,后拜周亚夫为中尉。文帝临终前,告诫太子(景帝): 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景帝即位,拜周亚夫为车骑将军。①七国反,景帝即以周亚夫将兵平叛。出兵前,周亚夫对景帝分析说: 楚兵剽轻(勇猛轻捷),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让梁国与之相拼),绝其粮道,乃可制 ②。景帝十分赞同。周亚夫原计划从长安出发,击函谷关,走殽、渑,至洛阳。当行至霸上时,当地人赵涉献策: 吴王素富,怀辑死士久矣。
此知将军且行,必置间人于殽、渑阸狭(险道)之间。且兵事上神秘,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①。周亚夫立即改变进军路线,按赵涉的建议,到达洛阳,派兵迅速抢占荥阳要地。控制了洛阳的武库和荥阳的敖仓,堵住了叛军西进的门户,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周亚夫进至洛阳后,立即派兵剿灭了殽、渑间的吴楚伏军,勾通了长安到洛阳的交通补给线,保障了侧背的安全,随后率军抵淮阳。原周勃部下邓都尉建议道: 吴兵锐甚,难与争锋。楚兵轻,不能久。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引兵东北,壁昌邑,以梁委吴,吴必尽锐攻之。将军深沟高垒,使轻兵绝淮泗口(今江苏淮阴西,泗水入淮之口),塞吴饷道。彼吴梁相敝而粮食竭,乃以全强制罢极,破吴必矣 ②。这个计策与周亚夫不谋而合。于是,周亚夫在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南筑垒坚守,同时派出轻兵断绝吴军粮道。大将军窦婴也已进占荥阳,与各路军相互策应。汉军完全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
① 参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②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① 《汉书?周亚夫传》。
② 《史记?吴王濞列传》。
此时吴楚军仍在梁地搏杀,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一战,大败梁军,梁军被歼数万,此后连战连捷,迫使梁军退守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
吴楚军日夜攻打睢阳,梁王几乎不支,数次遣使向周亚夫求救,甚至上告景帝,让景帝施加压力,但周亚夫坚持不发一兵一卒往救,迫使梁王拼全力与吴楚军决战,终于挫败叛军攻势。吴楚军久攻睢阳不下,转而西向,但仍无法突破梁军的防守。周亚夫见吴楚军消耗甚大,攻势已弱,遂将主力推进至下邑(今安徽砀山东),直接威胁吴楚军的退路。吴王急忙调转兵力进攻下邑,寻求汉军主力决战,但周亚夫仍坚壁不出,使吴楚军寻战不得,无计可施。此时吴楚军兵疲粮尽,军心已乱,士兵成批逃亡,吴王不得不下令撤军。
周亚夫见时机已到,挥军追击,吴楚军一触即溃,无法抵敌。楚王刘戊见大势已去,被迫自杀。吴王刘濞丢掉大军,率数千残兵乘夜逃过长江,投奔东越,企图作最后的挣扎。周亚夫出千金悬赏刘濞,同时派人向东越王晓以利害。东越王见刘濞败局已定,遂以劳军为名,诱骗刘濞出营杀之。吴楚起兵反汉,历时3个月,至此完全失败。
当吴楚军进攻梁地之际,胶西、胶东、济南、淄川和赵诸王,也按照与吴王刘濞的协议同时举兵。齐王刘将闾原本也要参与叛乱,但临时背约,据城自守。济北王则因城坏尚未修复,且受其郎中令的监视,不得出兵。为了解除后顾之忧,胶西王统领本国及胶东、济南、淄川4国军队,改变了原定进攻洛阳与吴楚军会师长安的计划,首先围攻齐国,将齐王包围在临淄,但围攻3个月未能攻下。正当兵疲意沮之时,栾布等率汉军进至齐地,大败叛军,4王或自杀,或被杀,齐王刘将闾也因图谋反叛而被迫自杀。齐地叛军也被平灭了。
郦寄率汉军第三路进攻赵王刘遂。刘遂与匈奴勾结,起兵后立足观望,企图待吴楚破梁后再西攻长安。郦寄军来,赵军退保邯郸。汉军围攻邯郸,7个月不克。此时吴楚早已败亡,匈奴不敢发兵救赵。栾布平齐地后,回师助郦寄攻赵,引水灌邯郸,破城,刘遂自杀。至此,汉景帝平七王叛乱的战争全部结束。
吴王刘濞经过几十年的准备发动的这场叛乱,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他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将人民推向割据战乱的痛苦深渊,必然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失道寡助,这是七国叛乱失败的基本原因。在战略上,七国采取分进合击,从南、东、北3方包围关中的策略,但由于吴楚兵阻梁地,齐地诸王久困齐国,赵王拥兵观望,使这一战略意图终成泡影。而且这一战略意图,忽视了迅速抢占雄据中原,西进关中的门户——洛阳、荥阳,无视这里的武库、敖仓和它们重要的地理位置,顿兵坚城之下,使汉军从容部署,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了战争主动权。难怪周亚夫称: 吾据荥阳,以东无足忧者 ①。
汉军方面,虽然采取军事行动较晚,但由于及时占据了洛阳、荥阳,在战略上夺回了战争主动权,取得了十分有利的主动地位。主帅周亚夫不仅能够广泛听取部下的正确意见,而且能够坚持正确的战略意图,不与气势正盛的吴楚军争锋,利用梁国吸引和消耗叛军的有生力量,待其由盛而衰,兵疲师劳之时,一举歼灭,为此不惜得罪梁王和景帝。
周亚夫得胜回朝,景帝对他十分器重,后升任丞相,但不久为景帝废太子之事,逐渐被疏远。梁王每次入朝,也都与太后说周亚夫的坏话。后来,又因周亚夫反对封皇后兄王信,以及降汉的匈奴王唯徐卢等5人为侯,使景帝极为不满,找借口免去了周亚夫的相职。不久,景帝又借其子盗买官府葬器之案,将周亚夫下狱。周亚夫绝食5日,吐血而亡。
① 《史记?吴王濞列传》。
六、西汉的军事制度
(一)封建军事统御体系的初步完备
汉承秦制,皇帝仍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军队的征集、调动,将领的任免、升黜等均由皇帝亲自下令。 三公 中的太尉为中央朝廷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仍无实际统兵权,且时置时废,其属官也较少,有时甚至并入丞相府。武帝以后改太尉为大司马,为无印加授的加官,更加徒有虚名,其职权转移到大将军手中。 九卿 中的军事长官仍名为郎中令、卫尉及中尉,统御中央直辖军。其中,郎中令负责统领皇帝禁卫诸郎,并掌顾问参议及传达招待之官。因 领诸郎而为之长 ,故名。武帝时改称光禄勋。其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等。大夫 掌论议①,有太中大夫、中大夫和谏大夫,多至数十人。武帝时中大夫改称光禄大夫。郎 掌守门户,出充车骑 ②,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多至千人。谒者掌宾赞受事 ③,以谒者仆射为长,多至70人。卫尉负责统领守卫宫殿的南军。景帝初更名卫尉为中大夫令,不久复旧称。属官有公车司马令, 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书及阙下凡所征召者皆总领之 ①;卫士令,负责管理卫士;旅贲令,主卫士之骁勇者,以备非常。中尉负责统领警卫京师的北军。属官有中垒令、武库令、都船令等。武帝时更名中尉为执金吾,不再直接统领北军,而派监军御史控制北军。
并设八校尉分统北军,其中中垒校尉主管北军日常事务;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步 兵;越骑校尉掌三越骑兵;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骑兵;胡骑校尉掌池阳骑兵;射声校尉掌射声士(即弓弩兵),虎贲校尉掌轻车。八校尉多为皇帝亲信。新莽时改执金吾称奋武。
另外,西汉皇帝左右有一些被称为 将军 的侍卫武官,最高级为大将军,其他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等,均为皇帝亲信,但不是经常全置。平时将军侍卫皇帝左右,备皇帝顾问,参议政务,战时则由皇帝选派,领兵出征,但事毕即罢兵还朝。
汉武帝时确立内外朝制度,从此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朝廷变为 外朝 ,仅办理日常的具体政务和执行已经决策的命令。由皇帝的近侍,如将军、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的 内朝 ,则成为决策军政大事的统治中枢。内朝官的领袖是大将军。但为了确保皇帝对军队的控制权,西汉大将军之位亦时置时废,其实际地位的高下也因人而异。武帝以大司马为大将军所兼官号拜授数次征伐有功的卫青,使其位居 三公 之上。其后霍光、王凤等均以大司马大将军之职预闻政事,地位高于 三公.但一般情况,大将军基本上与 三公 地位相当。
汉时还有许多列将军及杂号将军,如有以征伐的地名、对象而定名号的将军,象贰师(大宛城名)将军、匈河(匈奴境内水名)将军、祁连(匈奴境内山名)将军、蒲类(匈奴境内泽名)将军、因杆(匈奴境内地名)将军等;有以所担负的特别职务而定名号的,象上将军、偏将军、游击将军等;有以其所统兵种而定名号的,象水军的将军有楼船将军、戈船将军,下濑将军等。杂号将军有虎牙将军、强弩将军等。这些将军大多也是临时设置,战事毕即归还朝廷,并不专兵。
①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②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③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①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颜师古注。
将军之下的军官称将,或称别将,有具体的职责,如重将,统领辎重兵;城将,统领筑城工兵;厩将,负责战马的管理;弩将,负责弓弩的制造及保养。别将以下是属于中级武官的校尉、都尉,他们与将军一样,平时居朝中,战时受命出征。
西汉地方仍沿袭秦郡县制。郡的长官初称郡守,景帝后改称太守,其职掌以政务为主,兼管军事,故亦称郡将,地位与将军相当。其郡府列曹中,兵曹负责掌管兵丁的征集和输送等,另外兵马掾、监军掾等均为主兵事之官。
郡还有专司军事、负责领兵的郡尉,景帝以后改称都尉,其随郡将而称副将。
太守有缺,则由都尉暂代。都尉有自己的官属,属吏有功曹、主薄、侯官、障尉、塞尉等。为加强边境防卫力量,武帝以后边郡一般设二、三个都尉,分部治事。太守、都尉均由中央直接任命。
县的行政长官县令(万户以上县)或县长(万户以下县)也兼辖一县军事。一县的治安、警备、交通邮驿及更卒派遣等则由县尉主要负责,其对县令(长)有一定的独立性,自设府衙办公,可直接与郡府联系。县尉的设置大县2人,小县1人,但京畿之县多达4人。
县以下的乡、亭各以游徼、亭长负责基层军务。
西汉地方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并立王国侯国。受封为王、为侯的都是刘氏宗亲和功臣赫将。各王国名义上受中央节制,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相对独立性,诸王拥有军权和财政权。各王国的丞相均由中央直接任命,执掌王国的军政大权,对诸王有监督作用,地位高于太守,景帝后改称相(或称国相)。
王国的最高军事长官为中尉, 中尉掌武职 ①,负责统领王国军队,维持境内治安。诸王侍卫军则由郎中令统领,警卫王宫内部,并常与中尉一同参预军务。王宫外的警卫部队及宫门的把守由卫尉负责。这些军将均由诸王自行任命,故王国的军队较郡县军队有更大的独立性。吴楚七国之乱后,经景帝、武帝的削藩措施,诸王不再享有军权,辖境也大为缩小,与诸郡地位相当,诸王属下的重要官吏,包括中尉、郎中令、卫尉等军事长官也均须由中央直接任命,军队由中央直接控制。各侯国相当于县一级,亦各设令、长,直属郡太守。武帝时侯国令、长改称相,主持军政,由中央直接派遣,且不对列侯称臣,其属吏与县相同。
汉武帝以后,西汉政府对边疆内附的少数民族实行属国制,其最高长官为属国都尉,统掌军政事务。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少数民族地区,西汉政府还派去持节领护 ,以加强控制,如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亦称领乌桓校尉、或乌桓校尉)、西域都护等,这些官吏往往都是武将,其地位相当于内地郡太守。
①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西汉基本承袭了秦代虎符发兵的制度,地方各级将领,包括郡守、诸侯王,没有皇帝的虎符均不得发兵。遇有战事,由皇帝命将置帅,调兵征讨。
若边郡遇紧急军情,地方官吏可以发兵应急,但事后也须立即上报备案。西汉除沿用秦之铜虎符外,还始创了一种竹制虎符,称竹使符,用法与铜虎符略同,上刻编号,半付郡守,半留中央,两半合榫,编号相符,才能生效。
二者区别在于,铜虎符多用于重大军事行动的兵力动员及征集,竹使符则主要用于一般的军队调动。实际上西汉时期并未严格执行虎符发兵制度。西汉初,制度草创,尚不严密,在虎符之外,还参用羽檄等征集、调发军队。檄,即写在单片木简上的皇帝命令或军情通报,在紧急情况下用以传达指示,或征召军队、调派将帅,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则在檄上或传檄人身上插上鸟羽,即称羽檄。文帝时各项制度逐渐健全,多用铜虎符、竹使符调兵遣将。
武帝以后常用节调动军队。节用兽毛编结而成、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初为红色,后改在红节上附黄旄。西汉末,政局混乱,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军队调发多用玺书,即加盖皇帝信玺的诏书(皇帝六玺,发兵用信玺),甚至用一般诏书。
王莽篡汉后,托古改制,在兵制方面也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中央的七公六卿均挂上将军称号分别出镇各地要城。同时设置12五威将,持节分镇天下。12五威将分别称为:五威将军、虎贲将军、厌难将军、震狄将军、振武将军、平狄将军、相威将军、镇远将军、诛貉将军、讨秽将军、奋武将军、定胡将军。每一五威将之下各置左、右、前、后、中5帅,共60帅,另外还设司命军正和军监,以监督军纪。地方行政机构除基本沿袭西汉制度外,又在诸郡之上,设州牧、部监等官,督察郡县军政。沿边各郡则分派郎中令、绣衣执法等55人分别镇守。因此新莽军制极为混乱,一郡的军事不仅由郡长官(太守改称大尹、卒正、连帅、大夫等)、郡尉(改称太尉、属令、属长、属正等)负责,州牧、部监实行督察,而且出镇各地的七公六卿、五威将帅,甚至郎中令、绣衣执法也都分管,他们之间的统属关系重迭混乱,极不明确,导致各级将领只顾 务自揽权 ,发展自己的势力。军队庞大不堪,却毫无战斗力。新莽后期,为镇压各地起义,赐州牧皆兼大将军,郡长官皆兼偏将军、裨将军,县长官(县令、长改称县宰)皆兼校尉,州郡长官有权调动本地军队,此举不仅使军事指挥体制更加混乱,而且导致各地拥兵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的纷纷出现。
(二)军种与兵种的变化
西汉的军队分中央直辖军和郡国兵2部分。
中央直辖军是西汉军队的核心部分,最为精锐,兵力最多时曾达6万5千人,分为皇帝侍从郎卫①、南军、北军3部分。
皇帝侍从郎卫属禁军,负责把守宫殿门户及警卫殿内廊署,兼充仪仗,由郎中令(后改称光禄勋)统御,无一定的员额,常多至千人。入选为郎者或为2千石以上官吏的子弟、或由文学、技艺进用、或因捐纳资财而入充。
为郎者享有较高的俸禄,又因与皇帝接近,升迁调任他官的机会较多,所以是西汉仕途的主要来源,西汉前期文武大臣多由郎出身。
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和对匈奴作战的需要,选拔陇西、天水、安定、上郡、北地、西河6郡所谓家世清白之良家的强壮勇武、精通武技并善骑射的子弟,增设建章营骑和期门。建章营骑因选6郡良家子弟宿卫建章宫而得名。后更名羽林骑,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分为左、右两骑,长官为羽林中郎将。其兵员额不定,随时有所增减。期门因武帝喜微服私行,特约定卫士在某门下等候扈从而得名,多时达千人。平帝时更名虎贲郎,言其甚猛,如虎之奔。长官为虎贲中郎将。武帝时还在羽林中附设羽林孤儿,由从军战死的将士子弟组成,不定编。孤儿幼时收养军中,教以五兵(矛、戟、弓、剑、戈),实施严格的军事训练,长成后,编成部队,执行与羽林、期门相似的任务。
① 一说郎卫属于南军。
羽林郎、期门郎和羽林孤儿统有郎中令领导,具有世袭兵性质,父死子代,不采取更代办法,其地位、待遇与郎相同,优秀者也可以转为他官,西汉中后期名将,多由此出身。
南军也属皇帝禁军,由卫尉统御,因其屯驻于长安城南的皇宫而得名。
指挥所设于宫墙内,卫士们沿宫墙内分若干屯驻扎, 负责宫门禁卫及宫内的巡察。西汉前期南军卫士多达2万人,武帝时缩减至1万余人。其卫士均以京畿三辅地区以外的内地郡国中的正卒担任,役期1年,每年定期轮换,卫士的往返路费、服役期间的生活费用统由朝廷发给。西汉政府对南军卫士的迎送颇为重视,不仅卫士到京要由丞相亲自迎劳,而且岁终罢遣举行会餐时,皇帝还要亲临慰勉。南军卫士在执行任务时,与郎卫有协同关系,但互不隶属,各自独立。
北军是守卫京师的常驻部队,由中尉统领,因其营垒多在长安城北部而得名。兵员较多,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超过南军。平时负责京师长安及三辅地区的警卫,每月3次徼行宫外,与南军相为表里,战时往往部分或全部随将军出征。北军的士兵征调自三辅地区(即京师附近的3个政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的正卒,番期为1年。这是西汉皇帝亲自掌握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武帝时,北军得到进一步扩充,除北军原有兵力外,增建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7部兵,每部1000人左右,各以校尉统领。新增7部兵,除长水、胡骑多为降汉的匈奴兵外,其余多为汉人,仍以募自三辅地区居多,他们终身为伍,不轮番服役,具有世兵性质。武帝时还增设城门校尉统领的城门屯兵,负责守卫京城12个城门,也归北军统辖①,其士兵来源与南军相同,征调自内地诸郡国。北军中还有一支装备华丽精强,被称为缇骑的骑兵部队,主要执行京城巡察的任务。新莽时,北军有精兵数万。
南北军除文帝即位时曾以原代国(文帝即位前为代王)中尉宋昌为卫将军,统一指挥南北军,和后来周亚夫以车骑将军身份统一指挥过南北军外,在多数情况下各自独立,互不相属,甚至互相牵制。宋人山斋易氏曾论议道: 汉之兵制莫详于京师南北军之屯,虽东西两京沿革不常,然皆居重驭轻,而内外自足以相制,兵制之善者也。盖是时兵农未分,南北两军实调诸民。
犹古者井田之遗意。窃疑南军以卫宫城,而乃调之于郡国;北军以护京师,而乃调之于三辅,抑何远近轻重之不伦耶?尝考之司马子长作《三王世家》载公户满意之言曰:' 古者天子必内有异姓大夫,所以正骨肉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异族也。' ……郡国去京师为甚远,民情无所适莫可,缓急为可恃,故以之卫宫城,而谓之南军;三辅距京师为甚迩,民精有闾里、墓坟、族属之爱,而利害必不相弃,故以之护京城,而谓之北军,其防微杜渐之意深矣。 ②
① 一说不属北军。
② 《文献通考?兵考二》。
西汉的地方部队——郡国兵,分别由各郡郡守(后改称太守)、郡尉及诸王国的中尉(后改称都尉)统领,主要屯驻于各郡郡治、国都及都尉治所,各县也驻有少量部队。士兵均为本郡、国的适龄男子,服役期为1年。郡国兵平时接受军事训练,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受征调出征。每年八、九月举行 都试 (也称 秋射 ),太守、都尉等都到场检阅,士兵经 课殿最 (对士兵的考核,上等称 最 ,下等称 殿 ),划分等级。一年服役期满,士兵回乡,成为国家的预备兵,遇战事,还要随时应征入伍。郡国兵的征调、发兵等权力统归中央朝廷。但在西汉初,由于诸王权力较重,王国兵对于中央朝廷具有相对独立性。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王国兵的相对独立性大大减弱,到武帝时,经过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才真正统一了全国军事上的指挥权,有效地掌握了郡国兵。
西汉郡国兵的训练、培养,多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西汉军队和秦军一样,仍分为轻车(车兵)、骑士(骑兵)、材官(步兵)、楼船(水军)4个兵种。一般说来,车兵主要由平原诸郡国训练;骑兵以西北、北方诸边郡及三辅地区最为精锐;步兵多出自西南山区及各平原地区;水兵主要出自东南沿海及水乡泽国地区。
在西汉军队的诸兵种中轻车和骑士的变化最大。骑兵在楚汉战争时已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楚汉双方都曾大力发展骑兵部队。但是在西汉前期,骑兵和车兵基本上还是配合作战,车兵在汉军中仍然占有相当的地位。如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入侵,汉 发车千乘,骑十万 ①御敌。
可见此时汉军中车兵与骑兵并重。武帝即位后,随着与匈奴的频繁交战,在战争中汉军车兵与匈奴骑兵相比,越发显现出其笨拙、迟缓、被动的弱点,于是汉军骑兵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可以单独完成战役任务的独立兵种。在汉军对匈奴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最大规模的3次战役中,汉军每次都出动了数万骑兵,行程千里,奔袭匈奴,尤其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的漠北战役,汉军出动10万以上的骑兵,进行了离本土最远的一次骑兵会战,打败了匈奴。在这些战役中车兵、步兵基本不再充当战争的主角,而多用于后勤运输。
汉军骑兵有重骑兵与轻骑兵之分。重骑兵所乘的马匹体型高大,骑士披甲,持长矛类武器,冲击力强,多用于冲锋陷阵;轻骑兵所乘的马匹体型较小,骑士不带甲,持弓弩等武器,机动灵活,速度快,适于长途奔袭。
汉军骑兵装备较秦军也有了较大改善,出现了适于马上斩劈的环柄长铁刀,其他兵器还有矛、剑,弓弩、盾牌等。但西汉时,马鞍、马蹬仍未出现,多少影响了骑兵战斗力。
西汉车兵虽然自武帝以后在战争中逐渐淘汰,但各地仍训练车兵。平时用作仪仗,如匈奴浑邪王率众归附,武帝曾发车2万乘迎接,以壮声色;战时用于后勤运输,输送辎重和运送伤病员,军队宿营用其构成军垒。甚至在平原地区作战,仍有使用。
西汉步兵与秦军比,变化不如车兵、骑兵大。但是,随着冶铸技术和锻造工艺水平的提高,汉军所持的兵器的质量、数量均有很大发展。西汉初,铜、铁兵器并用,中期以后,铁兵器大大增加,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同时钢制兵器也增多起来。
① 《史记?匈奴列传》。
西汉的水军较秦军有了较大的发展,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水军体系,建造了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船舰。西汉水军有楼船、戈船、下濑等战舰。楼船船体高大,船上置楼,可以射远;戈船配备戈类长兵器,用于与敌船近战;下濑较轻便,可以在水流湍急或有碛石的河流中航行。西汉水军庞大,仅江淮以南楼船就有十多万人。一次战役能出动战舰2千余艘,士兵20万人,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军平灭南越赵氏割据政权,就以水军为主。此外,西汉还建有既能水战,又能陆战的楼船材官。
(三)郡县征兵制的完备和募兵制的出现
西汉的兵役制度基本上因袭秦制,实行郡县征兵制,凡适龄男子均须服兵役。但内容更加丰富。
西汉初规定,始役年龄为17岁,止役年龄为60岁。景帝时始役年龄放宽至20岁,昭帝时又放宽至23岁,止役年龄则降为56岁,以后基本沿袭不改。
西汉时,适龄男子都要为正卒2年:其一年在本郡充材官骑士或楼船,即郡国兵;另一年或赴京师为南军卫士,或赴边境戍边,为戍卒(又称 外徭 ),有不愿戍边者可出钱,由官府雇人代役,称 过更 或 更赋.兵役期满的男子,转为预备兵役,回乡务农,如遇征战,要随时听调出征。
同时,还要为 更卒 ,即每年在本郡县服劳役1月,到期更换,也称 卒更.劳役范围包括修路架桥、治河凿渠、建城筑垒、漕运转输等等,均为无偿劳动。有不愿服此役者也可纳钱代役,称 践更.西汉的免役制度,除规定男子56岁即可免役外,还有 复身 和 复家 制度。 复身 即免除本人的兵役劳役,西汉规定:凡县、乡之三老,高祖刘邦的元从亲随将士,孝悌力田者,身有残疾、疾病者,博士弟子或精通一经者,以及向国家绢纳车马、奴婢、粮草及钱资买得高级爵位者,均可 复其身. 复家 即免除全家的兵役和劳役,规定:皇族、贵族、功臣之家及其子孙之家,高祖刘邦故乡丰沛的居民,曾从刘邦入蜀的二千石吏,爵位在五大夫以上的军吏(汉初有爵即复其家,后改),因战乱逃离家园还归者,家有90以上高龄老人的民户,正在生育或居丧的民户,为国家牧养马匹的牧户,徙边屯垦的民户,均可短时期或永久性地 复其家.西汉除实行郡县征兵制外,还采用 谪发 及征调内附的少数民族之兵的办法,以补充正卒的不足。
谪发 ,即征发刑徒罪犯为兵,起于秦代。秦有 七科谪 ,谪发官吏有罪者、亡命者、赘婿、贾人、曾有市籍者、父母曾有市籍者以及大父母(祖父母)曾有市籍者等7类人为兵。此7类人中,仅前2类是刑徒罪犯,后5类人属社会低下者,视同罪犯。秦始皇在征百越、击匈奴、戍五岭时,都曾大量谪发刑徒、奴隶及商贾等。秦二世正是以几十万修骊山陵的刑徒应急,才打败了攻入关中的陈胜部将周市,使秦王朝得以短暂的苟且。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继续实行这一做法。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叛,刘邦除 征诸侯兵 ①外,还 赦天下死罪以下,皆令从军
① 《汉书?高帝纪》。
②,最后击败英布。武帝时,随着对外战争的频繁以及对内镇压各种势力的需要,愈加广泛地采取这种谪发罪徒补兵及七科谪的形式,且规模越来越大。
如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 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 ③出击匈奴,其中就有大量的刑徒罪犯从征;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南越王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 ④,被派去前往镇压的汉军中也有大量的 罪人 ⑤;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朝鲜王攻杀辽东都尉,乃募天下死罪击朝鲜 ⑥;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 益州、昆明反,赦京师亡命令从军,遣拔胡将军郭昌将以击之 ①;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年~前101年),曾发 恶少年数万人 ②并 赦囚徒扞寇盗 ③,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大宛夺取 善马 ;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 发天下七科谪,及勇敢士 ④出击匈奴等等。武帝以后诸帝也经常以罪徒充军,如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 武都氐人反,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额侯韩增、大鸿胪广明将三辅、太常徒,皆免刑击之 ⑤;又如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 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 ⑥等击之。尽管西汉时曾大量、频繁地实行 谪发 ,征调罪徒补兵,但并未形成制度,只是一种为了迅速组军和弥补正卒不足的权宜之计。这种作法,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兵源,同时也减轻了普通百姓的兵役负担。由于被谪发的罪徒、奴隶有望在战后获得自由,那些商贾、恶少也大都是些任侠好武、重利轻生的亡命之徒,故在战争中往往勇猛剽悍,常打胜仗,这也是西汉统治者谪发罪徒、恶少充军征伐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汉为补充正卒之不足,还经常征调少数民族之兵。如文帝时,用晁错的建议,以内附的胡、义渠、蛮夷之兵抗击匈奴的搔扰。武帝以后,更是经常地使用少数民族之兵,甚至在北军中也召募了一些匈奴兵,其他被经常征调的少数民族之兵有羌胡、南越、夫余、西南夷及西域诸族等,新莽时还曾征调乌桓、丁零、高句丽之兵。西汉时,因功封侯的少数民族将领不下20余人。但由于这种征调并无一定之规,一味滥征,使各少数民族苦不堪言,终至激起各族人民的长期反抗。
② 《汉书?高帝纪》。
③ 《汉书?武帝纪》。
④ 《汉书?武帝纪》。
⑤ 《汉书?武帝纪》。
⑥ 《汉书?武帝纪》。
① 《汉书?武帝纪》。
② 《汉书?武帝纪》。
③ 《汉书?武帝纪》。
④ 《汉书?武帝纪》。
⑤ 《汉书?昭帝纪》。
⑥ 《汉书?宣帝纪》。
西汉的兵役制度,到汉武帝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连年用兵,造成大批小农破产流亡,而富室、豪强又多以纳钱免役,致使兵源日益缺乏,征兵困难,这样原来的郡县征兵制趋于废弛,募兵制代之而起,逐渐盛行起来。
而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也使得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转变为游民,从而为募兵制的实行提供了兵源。武帝时,北军八校尉所属的士卒,大多系召募的汉族、匈奴族之兵,此为西汉募兵制之始。自此以后,募兵作为组军的主要手段而被经常地使用,并形成制度。西汉一般由中央朝廷颁布诏令,通过地方兵役征集机构召募。为了提高军队素质,增强战斗力,西汉时还对应募者实行 选募 ,选取体格健壮、有勇力才智、战斗技能强的应募者,组成精锐的常备军,其名称各异,如 闻命奔走 ①,以应急难之 精勇 ,称 奔命 ;健壮习射者,称 伉健 ;勇猛无敌,不畏死者,称 勇敢士 ,其余还有壮士、锐士、猛士、先登等称。选募之兵战斗力极强,如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之 飞将军 李广之孙李陵,率5千所募的勇士、奇才、剑客组成的步兵,深入匈奴腹地,面对数万匈奴骑兵的围追堵截,勇敢接战,转战千里,杀伤匈奴万余人,使匈奴 救死扶伤不暇 ②,最终因援兵不继才失败,可见选募之兵战斗力之强。昭、宣帝时,募兵更为频繁,规模也更大,如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益州西南夷二十四邑反, 常兵不足以讨之 ③,便 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击益州,大破之 ①;宣帝时曾募兵御西羌。后来元帝时也曾发募士万人出击西羌。
募兵制与郡县征兵制比较,能够很快招募到大量兵卒,弥补了战时迅速扩编军队所造成的兵源紧缺和战斗骨干的匮乏,同时增强了军队素质,提高了战斗力。但由于募兵制下,兵卒的一切费用由封建国家支付,因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四)屯田制的实行与西北防务
西汉边疆的主要威胁来自匈奴,所以西北边防的稳固直接关系到西汉政权的安危与稳定。西汉初期以后虽然对匈奴采取忍让妥协的 和亲 政策,但并不能阻止匈奴铁骑的南下侵扰,且使其愈益骄横。文帝时,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国力、军力的增强,根据晁错的建议,西汉政府开始采取比较积极的防御措施,即实行募民实边的政策,招募内地流亡人口赴边塞垦殖,以加强边疆的防卫力量。但因河套地区尚未收复,边地有限,效果不大。
武帝时,一方面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剧烈和频繁的对外战争,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无田的流民,另一方面随着对匈奴用兵的不断胜利,边土大大扩展,屯军日益增多,边兵戍卒的粮草由内地郡县供应,长途辗转,不仅消耗大,而且时间久,常使边兵戍卒面临断炊的威胁。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同时也为了在西北边境地区建立永久性的防御体系,原先的募民实边措施便逐步发展为大规模、系统化的屯田制度。
① 《汉书?昭帝纪》注引应邵语。
② 《汉书?李广传》。
③ 《汉书?昭帝纪》注引应邵语。
① 《汉书?昭帝纪》。
① 《汉书?武帝纪》。
② 《汉书?西域传》。
西汉屯田有民屯、军屯两类。
民屯以内地徙边贫民进行垦殖生产。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军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之后, 募民徙朔方(今内蒙伊克昭盟)
十万口 ①;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得匈奴河西地区后,置酒泉郡, 移民实之 ②;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又 徙天下奸滑吏民于边 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④。据史载,移民最多的一次,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 ⑤。可见当时移民实边的规模是相当大的。这些移民由政府派官吏护送至边郡,并为他们建造屋室,假与公田,贷与耕牛、农具及其他产业,初到时衣食也由政府供给,使他们成为国家的佃农,经济自立后,向国家交纳租税。民屯垦民一般按伍、里、连、邑等编制组织,农事时耕作,农暇时进行军事训练,随时与驻边戍卒配合迎击匈奴。
军屯用戍边的戍卒和驻防西域诸国的吏卒进行生产。军屯始于元狩四年(一说始于元鼎初年),其时 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地接匈奴以北 ⑥。史载规模最大的一次军屯是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张掖、酒泉置郡后, 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 ⑦。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李广利攻破大宛后,垦区远及今新疆西部地区, 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尉犁一带)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①。昭帝以后,由于战线进一步向外推进,西域屯田续有发展。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 冬,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 ②。又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应鄯善国王尉屠耆之请,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屯田其国伊循城③。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侍郎郑吉与校尉司马憙率领免刑罪人及屯田卒士1500人屯田渠犁。破车师后,郑吉又遣吏卒300人赴其地屯田 以实之 ④。当时,在东起罗布泊北,南到伊循(今新疆若羌东北),北到车师(今新疆吐鲁番、吉木萨尔一带),西到姑墨(今新疆温宿、阿克苏一带),乃至赤谷(原苏联伊什提克)的广大西域地区都有汉之军屯,以此保持西域与汉的联系,切断匈奴的右臂,生产的粮食则供给驻军及往来使者。军屯士卒内部分工较细,有田卒、河渠卒、鄣卒、守谷卒等名目,士卒每人垦田约20亩左右(合14市亩弱),屯田所用耕牛、农具及食用粮食等也均由国家供给,垦殖所获则全部上交国家。从事军屯的除士卒外,还有大量的刑徒和地位略高一些的免刑罪人(称弛刑士)。士卒的 家属也参加屯垦,他们一般按民屯办法对待。
为了管理屯田,西汉政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屯田官系统。中央由大司农统管;边郡置农都尉,属大司农,也受边郡郡守 节制;边郡郡都尉也有兼主屯田的,其职衔上加 将兵护屯田 或 将屯 等字样。以下有护田校尉、守农令、候农令、部农长丞、劝农掾、农亭长、代田长、水长、仓长、仓佐、仓曹吏、别田令史、事田 等职。西域轮台、渠犁等地屯田事务归驻此的屯田校尉执掌,起初独立行使职权,宣帝后为西域都护属官。
③ 《汉书?武帝纪》。
④ 《汉书?武帝纪》。
⑤ 《汉书?食货志》。
⑥ 《史记?匈奴列传》。
⑦ 《汉书?食货志》。
① 《汉书?西域传》。
② 《汉书?昭帝纪》。
③ 《资治通鉴?汉纪十五?昭帝元凤四年》。
④ 《资治通鉴?汉纪十七?宣帝地节三年》。
西汉除在西北部边疆地区进行大规模屯田外,为对羌族用兵,在西部也有较大规模的屯田。如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赵充国在金城郡的临羌(今青海湟源东南)东至浩亹(今甘肃永登西南大通河东岸)之间,以1万余屯卒垦羌人故田及公田2干余顷①;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冯奉世在陇西一带亦曾屯田,以御西羌②。
通过实行大规模屯田,西汉大大加强了西北边防的防卫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边兵戍卒的军粮供应问题,有时甚至还将屯田所积的粮食调往内地济荒,而且内地汉民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由此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也促进了西北边疆经济的开发,甚至连匈奴也曾学习汉的办法一度在西域屯田。
西汉除通过移民屯田加强西北边防外,还大规模修缮和新筑长城,自敦煌郡起接连秦长城,个别地段还修复了战国长城,全长11500余里,城墙高约1丈,宽约3尺,成为保障西北平安的坚固屏障。为了及时发现敌情,在长城沿线的重要关口和便于瞭望的高地都建有烽火台,有的建于长城之上,有的建于长城边,有的建于数里之外,每个烽火台驻有少量戍卒,遇有敌情,即将所积薪苇点燃报警。在长城内侧,筑有大量边城,屯驻戍卒,还建有为数众多的、被称之为 鄣 的小城堡,作为边城的哨所,内驻边城派出的鄣尉及少量戍卒,也有烽火设备。除此之外,还构筑了大量的隧、壁、坞等防卫设施。为了便于运兵西北,西汉政府还下大力开辟了自关中至西北边疆的道路,并建立了相应的驿传通讯系统。从而使西北边防得到了极大的巩固。
(五)武器装备的制造与管理
西汉规定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必须由官府制造和保管。中央由九卿之一的少府主管,其下考工室令、左弋令和若卢令是具体负责兵器制造与保管的官吏。考工室令,武帝时更名为考工令,负责管理官营作坊,制造弓弩刀剑甲胄等兵器及其他器械;左弋令,又作佐弋令,也兼管监造部分弓弩,居延汉简有 左弋弩力六百廿 ①语,可知边兵所用弓弩也有由左弋令监制的,武帝时更名为佽飞令,有九丞两尉 ②;若卢令负责保管部分制成的武器装备。
执金吾(中尉)的属官武库令则是专职负责武器装备贮藏、保管的官吏,制成的兵器大部分交由其所属中央武库保管。另外洛阳武库也是西汉最重要的兵器库之一,其主管官吏武库令,虽隶属河南太守,但任职者均为皇帝精选的亲信之人。
西汉地方各郡,主要是边郡,也都设有兵器仓库,如上郡、渔阳、北地、酒泉等③,长官也称武库令,简称库令,属郡太守。《汉书?成帝纪》建始元年注: 如淳曰:' 《汉官》北边郡库,官之兵器所藏,故置令。'另外,西汉政府在重要产铁地区都设有铁官,属大司农,其职责之一是负责冶铸兵器。据《汉书?地理志》,武帝以后各地设铁官49个。而在不产铁的郡则设小铁官,属所在县,负责销毁旧器,改铸新器。
① 《汉书?赵充国传》。
② 《汉书?冯奉世传》。
① 《居延汉简释文》第 373页。
② 《汉书?百官公卿表》。
③ 参见《封泥考略?一》及《居延汉简释文》。
西汉规定中央武库的兵器主要用于装备中央直辖部队,边防部队及远征军;地方所产兵器,除用于装备本郡国部队外,均藏入本地武库,并随时听中央调用。各武库对武器的贮藏与保管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皇帝的诏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领用。为保证汉军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西汉政府还明令严禁携带兵器或铁器出境。
(六)军马牧养制度的完善
西汉时期,随着骑兵的迅速发展,其军马牧养制度也趋于充实和完备,超过了秦代。
西汉初年,由于历经了秦王朝的暴政和长期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弊,马匹稀少。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①。有的地方匹马竟贵至百金。为此,西汉政府 创加厩律 ②,鼓励民间大力养马。吕后时还明令禁止母马流往境外。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状况薄弱,马的增长缓慢。文帝时,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匈奴袭边的加剧,国家对军马的需求更加紧迫,于是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西汉政府根据晁错的建议,颁行 马复令 , 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 ③,用养军马1 匹,免3人徭役的办法鼓励民间养马。这项措施大大调动了民间养马的积极性,景帝时继续实行。
到武帝初年,民间养马遍及城市大街小巷,千家万户,乡村田间道路更是到处充斥着来往的马群。
景帝中元四年(公元前146年),为了加快抗击匈奴的准备,西汉政府开始大规模牧养官马,在原秦之边郡牧马苑的基础上 益造苑马以广用 ①,设牧苑 三十六所,分布西边北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分养马三十万头②。同时在京师建大厩、未央、承华、騊駼、骑马、路軨等 六厩 ,每厩养马多至万匹。至此,西汉的养马业初具规模。为了防止好马外流,保证官马的数量和质量,景帝曾严令 禁马高5尺9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 ③。汉武帝时,不仅军马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养马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从而保证了强大的骑兵部队的建立和对匈奴作战的不断胜利。
西汉的马政,与秦代一样,由九卿中的太仆统管,不同之处在于,西汉太仆是朝廷的心腹近臣之一。其下直辖 天子六厩 及其他京师官厩,如家马、骏马、龙马、闲驹、橐家等。各马厩或设厩令、或设监长,如大厩、未央、家马、骏马路駖、骑马等厩均设厩令以为总管;闲驹、橐泉、騊駼、承华、龙马等则以监长为长。厩令、监长平级。厩令下又各设 五丞一尉 ,监长以监丞为副。西北边郡的36所牧马场也直隶太仆,分别由6位牧师苑令具体管理,每令之下设3丞为副手。中央还常遣护苑使者前往监护视察。武帝时设水衡都尉,掌管部分皇室财政, 天子六厩 亦转隶水衡都尉不再由太仆管辖。为了提高养马效能,武帝还时常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任命养马官吏,如 金日c输黄门养马,牵马又肥好,拜为马监 ④。西汉地方的马政,在郡县由马丞负责;在封国由仆及其属吏厩长、厩丞负责,平时饲养训练军马和为驿传提供快马,战时按中央的命令如数供给军马,若不能如数提供,有关官吏要受到处罚。另外,边防部队也设有马厩,牧养为数不少的军马。
① 《汉书?食货志》。
② 《唐律疏义》卷一。
③ 《汉书?食货志》。
① 《史记?平准书》。
② 《汉旧仪补注》。
③ 《汉书?景帝传》。
由于西汉王朝重视军马的牧养,不断完善马政建设,使军马牧养业得到很大发展。武帝时,厩马已扩充到40万匹。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霍去病远征漠北,一次动员战骑竟达24万匹,足见当时养马规模之大。但是,在连续对匈奴进攻的战争中,军马的消耗也颇为可观,尤其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击匈奴, 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 ①。军马的大量损耗,使汉王朝从此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远征。
为了补充战争对马的损耗,武帝实行了应付战争需要的马政,其主要法令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采取 从民贳马 的措施,向民间征马以补不足。但民有怨恨,不愿交出马匹,武帝险些斩杀长安令②;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平牡马匹二十万 ,③将原来每匹雄马十——十五万钱,定为匹二十万钱,以鼓励民间多养雄马;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规定百姓可到北方边县畜牧,官府假与母马,三年归还,十母马还官府一驹④;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规定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以上,都要将母马送到各亭集中喂养,亭内养有公马,以加快马的繁殖,生下的马驹,每年上交一次⑤;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又下令对民马进行登记造册,然后由国家征用,以补官马不足⑥。这些措施,保证了汉对匈奴的连亘百余年的打击。新莽时曾令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按秩别高低饲养军马,随时听用,并派使者到各地强征私马供骑兵之用。
④ 《汉书?金日c传》。
①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② 《汉书?汲黯传》。
③ 《汉书?武帝纪》。
④ 《汉书?食货志》。
⑤ 《汉书?食货志》。
⑥ 《汉书?武帝纪》。
七、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一)冒顿单于与匈奴的强大
秦始皇时,匈奴被秦将蒙恬击败,退出河套以南地,徙往漠北。此后,匈奴有十余年很少南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公元前174年)继位。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多所建树,使匈奴迅速强大起来。
冒顿是匈奴头曼单于之子。当其为太子时,头曼单于欲立所宠阏氏(匈奴皇后)之子为太子,将冒顿派往月氏(西域游牧部落)为质,随即发兵攻打月氏。月氏恼怒,欲杀冒顿,冒顿闻讯,盗得好马,逃回匈奴。头曼单于见其勇壮,乃令其统领万骑。但冒顿因此对头曼单于不满,他将所部训练成绝对服从、忠于自己的部队,为政变谋位作准备。他制造了一种名 鸣镝 的响箭,规定: 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 ①。出猎时,他射出鸣镝,随从有不随鸣镝射往同一目标的皆斩。而后,他用鸣镝射自己的宝马,左右有不敢射者,也被立斩。进而,他又用鸣镝射自己的爱妻,左右仍有不敢射者,又被斩杀。后来,他以鸣镝射头曼单于的宝马,左右无一人不射。冒顿知部下绝对忠于自己了。在一次随父头曼单于出猎时,冒顿用鸣摘射头曼,左右皆随之放箭,射杀头曼。随后,冒顿又诛杀后母及异母弟,尽杀异己之大臣,自立为匈奴单于。
当时匈奴的主要威胁来自两方面,一是东面的东胡,一是西面的月氏。
冒顿单于即位不久,东胡王乘其立足不稳,遣使索要头曼单于的千里马。为麻痹东胡,冒顿不顾群臣反对,将千里马送给东胡王。东胡王得寸进尺,又提出索要单于一阏氏。冒顿左右皆非常忿怒,请求出兵攻东胡,但冒顿仍满足了东胡王的要求。东胡王认为冒顿软弱可欺,不再将其放在眼里。冒顿单于则乘机稳固统治,扩充军备。当时,在匈奴与东胡之间有千里荒弃地,没有归属,东胡王欲占为己有,遣使通知冒顿单于,令匈奴不得进占。匈奴臣有人认为可以出让。冒顿大怒,称: 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人 ①。杀主张让地者,发兵突袭东胡。东胡猝不及 防,东胡王被杀,其民众及畜产尽为匈奴所得。不久,冒顿单于又乘胜西攻月氏,迫其西徙。从而解除了两面威胁。随后,匈奴征服了楼兰、乌孙、呼揭等20余国,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向北则征服了浑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向南兼并了楼烦(今山西东北)及白羊河南王之辖地,重新占领了河套以南地。匈奴居有了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的广大地区,号称将 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②,拥有 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③,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民族。
冒顿单于在不断扩张领地的同时,曾多次带兵南下袭扰汉边。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用兵,是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秋,在马邑(今山西朔县)
迫降韩王信,次年又以40万大军将汉高祖刘邦包围在平城白登山。同年十二月,冒顿单于再攻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刘邦兄代王刘仲弃国而逃。此后,西汉被迫采取 和亲 政策, 奉公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 ①。此后,冒顿单于虽不再大规模入侵,但双方边境地区小规模的战斗始终未断。
① 《汉书?匈奴传》。
② 《汉书?匈奴传》。
③ 《汉书?匈奴传》。
刘邦死后,吕后(公元前241年~前180年)执政。冒顿单于致信吕后,称: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
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②,提出愿与吕后结亲。吕后大怒,欲发兵击匈奴,被诸将劝止,复与匈奴 和亲.冒顿单于在不断对周边用兵,扩展领地的同时,还对匈奴的政治、经济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制定了必要的制度和法律,巩固和健全了匈奴奴隶制军事政权。其统治一直延续到汉文帝初期。
(二)汉文帝抗击匈奴入侵的战争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死。文帝即位,继续对匈奴和亲。
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贤王背弃 和亲 之约,率数万大军侵占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并进袭上郡(今陕西绥德地区),杀略汉民,威胁长安。文帝急令丞相灌婴将车骑8万迎击匈奴,自率诸将诣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作为应援。匈奴右贤王见汉军大队来攻,遂退出塞外。双方虽未交兵,但这次用兵是西汉自白登之围后对匈奴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表明西汉王朝并不甘于 和亲 政策。
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死,其子稽粥即位,号老上单于。
老上单于初即位,文帝复遣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派宦者燕人中行说为护送使者。中行说不愿去匈奴,被强令出使。中行说忿恨上路,到匈奴即投降老上单于。老上单于对他亲信倍至。中行说在匈奴千方百计破坏汉匈的 和亲 关系,鼓动老上单于伺机南下攻汉。
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老上单于亲率14万大军入北地郡,进占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萧关(今甘肃固原东南)、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烧回中宫(秦宫,故址在今甘肃固原),前锋直抵雍县(今陕西凤翔南)、甘泉(今陕西淳化西北),距长安仅200里,直接威胁西汉王朝的统治中心。文帝得报,立即命中尉周谷、郎中令张武为将军, 发车千乘,骑十万 ①,屯驻长安附近,防卫京师;又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遫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大发上郡、北地、陇西等处兵马车骑迎击匈奴,苦战月余,老上单于方退出塞外,而汉军 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 ②。从此, 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至代郡万余人 ③。西汉王朝深以为患,不得不遣使者复与匈奴修好 和亲.文帝后元四年(公元前160年),老上稽粥单于死,其子军臣立为单于,仍以中行说为亲信,积极准备攻汉。
① 《汉书?匈奴传》。
② 《汉书?匈奴传》。
① 《史记?匈奴列传》。
② 《史记?匈奴列传》。
③ 《史记?匈奴列传》。
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军臣单于绝 和亲 之约,对汉发动战争。他以6万骑兵,分两路,每路3万骑,分别侵入上郡及云中郡,杀略甚众。文帝急忙以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率军进驻飞狐(今山西上党);以原楚相苏意为将军,将兵入代地,进驻句注(今山西雁门关附近);又派将军张武屯兵北地,同时,置三将军,命河内守周亚夫驻屯细柳,祝兹侯徐悍驻棘门,宗正刘礼驻霸上,保卫长安。此时,匈奴骑兵已进至代地句注边,边境烽火警报连连告急。汉军经数月调动,方抵边境地区。匈奴见汉军加强了守备,遂退出塞外。汉军也罢兵撤警。第二年,文帝死。
景帝时,继续执行高祖刘邦以来的 和亲 政策, 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 ①,注意改善与匈奴的关系。因此,匈奴对汉只有一些小规模的边境袭扰,不再有大规模的军事入侵。
(三)汉武帝中期反击匈奴的战争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景帝死,武帝(公元前156~前87年)即位。西汉王朝经高祖刘邦、惠帝、吕后、文、景诸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至武帝时,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力、军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建立了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使汉军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大大增强。同时西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封建统治日趋巩固,反击匈奴的各项条件业已成熟。
汉武帝刘彻本人是一位雄才大略,极赋进取精神的封建帝王。他16岁登基,即位后广召贤良忠正之士,多方征询治国安邦之道。他利用前代皇帝奠定的雄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适时地改变了汉初对匈奴的 和亲 政策,开始采取大规模的军事反击行动,以彻底解除匈奴对中原地区的袭扰,巩固封建统治。
1。马邑之谋——大规模反击战的序幕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豪绅聂翁壹献计,建议乘匈奴与汉 和亲 ,疏于戒备之机,设计诱其入塞,以伏兵袭击,必能大获全胜。大行(官名。掌接待宾客)王恢十分赞同,力主依计而行。武帝心动,乃决定诱击匈奴军。
武帝命御史大夫韩安国(?~公元前127年)为护军将军,以卫尉李广(?~公元前119年)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诸将皆属护军将军。汉军伏兵30余万于马邑附近的山谷中,以待匈奴军。王恢、李息、李广别领军出代地准备攻取匈奴军后队辎重。
一切准备停当,聂翁壹入匈奴,见军臣单于,诈称: 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 ①。军臣单于信以为真,立即调动军队准备入塞,并遣使随聂翁壹赴马邑。聂翁壹入城,杀一死囚,悬其头于马邑城上。匈奴使望见,急忙回报军臣单于: 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 ②。军臣单于立即引十万余骑南下,入武州塞(今山西左云县境内),进入汉境。
① 《史记?匈奴列传》。
① 《史记?韩安国列传》。
② 《史记?韩安国列传》。
汉军为不使匈奴疑心,故意令马邑民众将牛马羊等牲畜散放于野外。匈奴军行至距马邑百余里时,军臣单于发现牲畜遍野,却无放牧之人,顿起疑团,急令攻取汉军一个烽燧。当时雁门尉史传达军令至此,见匈奴军到,便退守此烽燧,结果被俘,在军臣单于的威胁下,他供出了汉军的计划。军臣单于大惊,急令撤兵。出塞后,军臣单于仍余悸未了,称: 吾得尉史,天也,天使若言 ①,封尉史为 天王.汉军久等匈奴军不来,后知匈奴军已退,急忙撤伏追赶,直至塞下,匈奴已远去,乃罢兵。王恢等将兵3万,见匈奴不曾与汉伏兵接战即退,遂不敢攻取其辎重,眼睁睁地看着匈奴军退去。这样,汉军大发兵30余万,皆无功而还。
西汉朝野上下对此战十分不满。武帝对王恢怯战怕死,不敢出击匈奴军辎重的行为十分恼怒,他对劝他不要杀王恢的太后说: 首为马邑事者,(王)
恢也,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②。王恢闻此言,遂自杀。
马邑伏击战失败,汉与匈奴的 和亲 关系正式破裂。从此揭开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2。关市之战与雁门战役马邑之谋后,汉匈关系日趋恶化,匈奴不断地袭扰汉边。但双方边境的关市却并未中断,匈奴欲从互通贸易中获得他们喜爱的西汉财物,如丝绸织绵、美酒食物等。西汉王朝则想利用关市诱击匈奴军。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武帝经过一番策划,命车骑将军卫青(?~公元前106年)、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各率万骑,分道出击上谷、云中、代郡、雁门等关市附近的匈奴军。
四将军中,公孙敖、公孙贺、李广都是与匈奴多次交战的汉军将领,有丰富的对匈奴作战经验。车骑将军卫青则是第一次领军出击匈奴。
卫青原来出身卑微。其母卫媪是平阳侯曹寿家的婢女,与人私通,生下卫青。卫青幼时给人牧羊,备受苦楚。成年后,被平阳公主(汉武帝胞姐)
看中,任为侍从骑奴。后由其友宫中骑郎公孙敖荐引,到建章宫供职。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被武帝选入宫中,不久有孕,恩宠日增。武帝皇后无子,其母大长公主(汉武帝姑母)嫉恨卫子夫,无以泄愤,便将卫青抓起来,意欲处死。公孙敖闻讯,率数壮士将卫青夺下救走。
后来武帝知道了此事,便召卫青入见,任命他为建章宫监、侍中,跟随左右。
后卫子夫被封为夫人,卫青亦升任太中大夫。
马邑伏击战失败后,武帝认识到要最终打败匈奴,解决边患,必须主动出击,寻敌决战,而一些老将由此战表现出战术思想保守、缺乏必胜信心,难以适应战争的需要,于是他便提拔了一批青年有为,英勇敢战的年青将领,投入到对匈奴作战的第一线。卫青善骑射,才力绝人,又贵为外戚,深得武帝青睐。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武帝拜卫青为车骑将军,予以重任。
此时卫青不过二十五、六岁。
① 《史记?匈奴列传》。
② 《史记?韩安国列传》。
此次出击匈奴,卫青不负武帝信任,将兵出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一路追击匈奴军至龙城(匈奴祭天地祖宗之处称龙城,无定处。卫青所至龙城,在今内蒙古正镶白旗附近),斩杀敌700余人,得胜而还。
其余3路,李广领军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恃勇急进,遇匈奴军主力。匈奴诈败设伏,大败李广军,汉军几乎全军覆没,李广也负伤被擒。李广乃汉之名将,长期在边境任职,历任边郡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太守,与匈奴多次交锋,曾以百骑吓退匈奴数千骑,在匈奴颇有威名,匈奴兵皆畏惧李广。李广带兵,与士卒同甘共苦,作战常身先士卒。匈奴单于也知其贤,曾下令: 得李广必生致之 ①。匈奴兵捉住李广,将其置于两马间的网床之上,送往单于处,李广假装伤重昏迷不醒。行十余里,李广瞥见近旁有一匈奴兵骑着一匹良马,便乘其不备,跃起夺其良马及弓箭,鞭马南驰。匈奴数百骑在后面紧紧追赶,李广取弓箭回射,匈奴兵不敢贴近,后遇李广残军,匈奴兵乃退,李广得脱。另一路,公孙敖出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南),也被匈奴军击败,损失7000余人,狼狈退回。公孙贺出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未见一敌,驻扎数日,听说李广、公孙敖两路已败,失去呼应,遂引军退回。
此战,汉军4路出击,两路惨败,一路无功而回,仅卫青获得小胜,显示了将才,武帝封其为关内侯。李广、公孙敖则因损失过重,皆被下狱问罪,按律当斩,以财物赎罪免死,被削去官职,降为庶人。
经过这次战争,匈奴对汉边的袭扰更加猖狂,尤其对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的劫掠最为严重。为加强渔阳守备,武帝派韩安国为将军,领兵屯驻于此。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匈奴骑兵2万余再度大举南下,入侵汉东北边境的辽西和渔阳两郡,杀辽西太守,掠杀2千余人,大败渔阳太守军1千余人。韩安国出战,几乎全军覆没,被匈奴军团团围住,幸赖燕兵及时赶到,救下韩安国,匈奴退去。但匈奴军又乘胜西攻,入雁门,杀掠千人。
西汉整个北部边郡形势紧张,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奏朝廷。
在这危难之际,武帝重新起用李广,派他出任右北平(治所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太守,稳住东北边郡的阵脚。同时命卫青将3万骑兵出雁门,迎击匈奴,另派李息出代郡,袭扰匈奴后路,策应卫青军。卫青与匈奴接战,身先士卒,跃马冲杀,所部吏卒见主将亲冒矢石,也勇气倍增,无不人人争先,奋勇杀敌,斩获匈奴数千,大败匈奴军。
这一战是汉武帝决定反击匈奴以来,西汉取得的第一次较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汉军的士气,增加了汉武帝继续主动进击匈奴的战略决心。此战也是卫青出击匈奴以来的第二次胜利,汉武帝对他更加信任。从此卫青担负起反击匈奴主将的重任。
经过前一阶段的交战,汉武帝进一步认识到,匈奴虽强大,但不是不可以打败,要制服匈奴,必须集中兵力,寻歼其主力。于是,根据匈奴的情况,汉武帝制定了如下的战略计划:第一步,收复河南地,夺回匈奴进袭汉边的前哨阵地,同时作为反击匈奴的基地;第二步,打败匈奴右贤王,巩固河南地;第三步,进击西域匈奴各部,打通西域;第四步,集中全力,深入漠北,歼灭匈奴主力。
① 《汉书?李广传》。
为了迎接更大规模的战争,汉武帝从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起,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施行 推恩令 ,令诸侯王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剖分各国,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经济上,对商人征收车船税,开河渠、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积蓄雄厚的财力。同时整修了通往边境的道路,输送大量兵力。随后开始实施战略计划。
3。汉军收复河南地之战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春,匈奴左贤王率骑兵大举入袭上谷、渔阳2郡,杀掠吏民数千人。汉武帝为争取主动,采取避实击虚,胡骑东进,汉骑西出的作战方针,命令卫青、李息率4万骑兵,出云中,沿黄河北岸西进,对占据河南地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发动突袭,收复河南地。
河南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南接汉边,距西汉首都长安约千余里,一直是匈奴袭扰汉边的前哨阵地。在经济上它也有很大价值,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宜于农牧。盘踞在这里的楼烦王、白羊王,都不是匈奴单于的亲信,战斗力不强,因此,汉武帝将初次进击的矛头指向了这里。
卫青受命,立即引兵出击。他采取 迂回侧击 的战术,出云中后,远距离奔袭高阙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首先切断了楼烦王、白羊王与单于王庭的联系。然后沿黄河西岸,折而南下,从侧翼对楼烦王、白羊王部发动猛攻,歼敌数千,获牛羊百万头。楼烦王、白羊王仅率少数骑兵渡河逃走。汉军大胜,完全收复了河南地。捷报传至长安,汉武帝极为高兴,遣专使至卫青军中慰劳,并下诏封卫青为长平侯,赐食邑三千八百户,部下将校皆有封赏。
为了巩固河南地的防务,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派苏建督率十余万人兴建朔方城(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南),并重建秦将蒙恬所筑的旧长城,又从内地移民10万居于朔方郡,充实这里的防卫力量。
收复河南地之战是汉武帝对匈奴的第一次战略反击战。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仅解除了长期以来匈奴对西汉都城长安的威胁,使长安距西北部边境的距离增大至1600余里,加强了西汉对全国的统治,而且为下一步向匈奴纵深进行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使汉军有了一个可东可西,出击匈奴的重要基地。因此,收复河南地之战,实际上是汉武帝向匈奴发动一系列战略进攻的奠基之战。
4。漠南之战西汉收复河南地的第二年,匈奴军臣单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发兵攻破军臣单于太子于单。于单兵败降汉,汉武帝封其为涉安侯,不久死于汉。
伊稚斜单于即位后,对西汉边郡进行了更加频繁的袭扰。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夏,匈奴万骑侵入代郡,杀太守恭友,掠略千余人而去。
其秋,匈奴又入雁门,杀掠千余人。第二年,匈奴兵分3路,每路3万骑,入代郡、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东北)、上郡,杀掠数千人。
匈奴右贤王对西汉收复河南地,筑朔方城,更是怨恨之极,数次进袭朔方,杀掠吏民甚众,企图夺回河南地。
为了确保朔方,给予匈奴进一步的打击,汉武帝决定实施第二步战略计划,发兵十余万,进攻盘踞漠南的匈奴右贤王。汉军兵分两路,以西路军为主攻方向,由卫青直接统领3万骑兵,出高阙北进,并指挥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等统兵数万,出朔方,直接进攻右贤王的王庭。东路军由大行李息、将军张次公率领,统数万骑兵,出右北平,进击匈奴左贤王,牵制其兵力,策应卫青军的进攻。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卫青率大军出塞,奔袭六、七百里,乘夜悄悄包围了右贤王的王庭(约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戈壁省)。右贤王自以为王庭距汉境遥远,汉军不可能奔袭至此, 因此未做任何防备,当夜右贤王还喝醉了酒。卫青乘机指挥汉军 发起突然进攻,匈奴立刻乱作一团,右贤王从梦中醒来,大惊失色,无法组织抵抗,急忙携爱妾,领数百精骑突围逃走。卫青急令轻骑校尉郭成等率军向北追击。郭成等追赶了数百里,见无法赶上,才返回。此战,汉军俘获右贤王部众男女15000余人,裨王(匈奴小王)十余人,牲畜数十万头,大获全胜。李息、张次公统率的东路军也取得了胜利。
当汉军凯旋回至边塞时,汉武帝派出的使者手捧大将军印信赶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户,所有将领统归卫青指挥。其余各将也都被大加封赏。为了嘉奖卫青,汉武帝甚至封卫青3个尚在襁褓的儿子为侯,分别封为宜春侯(卫伉)、明安侯(卫不疑)、发干侯(卫登)。卫青推辞,汉武帝坚决不准。
匈奴右贤王失败后,伊稚斜单于极不甘心,同年秋天,他派出1万余骑兵袭入代郡,杀代郡都尉朱英,劫掠千余人而去。为了寻歼匈奴主力,巩固边防,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汉武帝令大将军卫青指挥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6将军,率十余万骑兵,出定襄北进,袭击伊稚斜单于本部。汉军由定襄出塞不久,遇匈奴军,歼敌数千余人,但未遇匈奴主力。卫青令各军回定襄、云中、雁门一带休整。四月,汉军第二次出定襄,北行数百里,遇大股匈奴军,双方发生激战。战斗中,伊稚斜单于的主力与左贤王的军队赶来增援,汉军奋勇拼杀,歼敌万余人,匈奴军败退。卫青的外甥、骠姚校尉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17年)初次参加对匈奴作战,时年仅18岁。他见匈奴败退,率800精骑,追击数百里,斩获匈奴2000余人,杀伊稚斜单于大行父(与单于祖父同辈)藉若侯产,俘单于叔父罗姑及匈奴相国、当户等高官。汉武帝以其战功过人,封为冠军侯,赐食邑二千五百户。
这次战役,卫青命前将军赵信与右将军苏建率3000骑兵在大军右侧担任掩护,恰遇伊稚斜单于军主力,3000余汉骑与数万匈奴骑兵搏杀,激战日余,汉军不支,几乎全军覆没。赵信原本是匈奴降将,降汉后受封翕侯,他见匈奴军势众,发生动摇,领800残军投降匈奴。苏建单骑突围逃回。卫青不愿擅杀大将,遣人将苏建送押长安。汉武帝赦免苏建,将其贬为庶人。
赵信降匈奴后,向伊稚斜单于献策,将匈奴人畜军队转移到大漠以北,诱使汉军深入,乘其远来极疲时,再给予打击。伊稚斜单于见汉军日强,便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撤离漠南地区,向漠北远移,同时派军继续袭扰汉边。
第二年,匈奴万骑又入上谷,杀数百人。匈奴主力远遁漠北,虽暂时避开了汉军锋芒,但与其余各部间距加大,不利于集中兵力对抗汉军。相反却更加有利于汉军各个击破的战略。
漠南之战,以汉军歼灭右贤王,击败伊稚斜单于主力、迫其远遁漠北而胜利告终,使西汉王朝稳固了朔方郡的防卫,根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同时为下一步战略计划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过这一战,汉军基本上夺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在两出定襄,寻歼伊稚斜单于主力的战役中,汉军改变了以前临战临时编组军队的作法,建立了中、左、右、前、后诸军,由大将军卫青统一指挥,并直接掌握强弩军,从而提高了诸军协同作战的能力。这是汉武帝对匈奴用兵以来,军队编组最为严密的一次。但在实战中,由于通信联络不畅,未能协调好右侧防卫军,致3000余骑全军覆没。由于汉军两出定襄,失去了战役的突然性,虽共歼敌19000余骑,重创匈奴主力,但并未完全达到袭歼伊稚斜单于本部的预期目的。汉武帝以这次军功不多,赏主帅卫青千金,未再益封。
5。河西之战河西系指今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亦称南山)与合黎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亦称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河西地区原来是大月氏部族的领地,后冒顿单于打败大月氏,迫其西徙,这里为匈奴占有。匈奴单于命浑邪王统治酒泉及周围地区,休屠王统治武威及周围地区,控制西域各国,并南与羌人联合,从西面威胁西汉王朝。西汉王朝深为忧虑。早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为了消灭匈奴在这里的势力,斩断其右臂,打通西域,汉武帝派张骞(?~公元前114年)出使西域,欲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张骞在西行途中,被匈奴俘获,他保留汉节,居匈奴十年左右,终于率众逃脱。历尽千辛万苦,张骞终于找到大月氏。但大月氏以新居之处肥饶安全,又与西汉距离遥远,不肯东返打击匈奴,使汉武帝的希望落空。
河南、漠南几次战役后,匈奴右贤王与单于本部都遭到了沉重打击。单于主力远徙漠北后,在大漠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剩匈奴左贤王及河西浑邪王、休屠王的军队,其中以左贤王部最为强大,但对西汉王朝威胁最大的则是河西匈奴军。于是汉武帝将下一个打击目标指向了河西走廊地区。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万余骑兵出击河西匈奴军。汉军从陇西出塞,6天之内,过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令居(今甘肃永登西),越乌鞘岭,穿过匈奴5个部落王国,沿途消灭抵抗者,安抚降服者。然后继续西进,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大黄山,亦称燕支山)1000余里,与河西匈奴军主力接战,杀其折兰王、卢胡王(一作卢侯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官,歼灭匈奴军8900多人,并且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浑邪王、休屠王战败逃走。
这一仗,汉军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几乎贯穿整个河西走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给河西匈奴军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采取正面平推式进攻,未能聚歼其主力,且使其易有所准备,汉军虽取胜,自己也损失了7000余人。
霍去病班师后,汉武帝下诏,益封二千户给霍去病,以表彰他首次独立出征建立的功勋。
为了彻底消灭河西匈奴军,当年夏天,汉武帝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河西地区,并派合骑侯公孙敖随同出征。
为了保证河西战役的胜利,牵制匈奴左贤王的兵力,避免其向河西方向增援,汉武帝还派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率万余骑兵出右北平,进击左贤王部,策应霍去病军。
霍去病与公孙敖分领数万骑兵分别由北地、陇西出塞,向西进击。原计划两军在塞外合军后一同西进,但公孙敖部途中迷失了方向,未能与霍去病军会合。霍去病没有等到公孙敖军,便独自率领所部精锐骑兵继续依原定作战计划,急速前进。霍去病吸取了第一次出击河西的教训,采取迂回包抄式进攻,先由今宁夏灵武渡过黄河,向北越过贺兰山,涉过浩瀚的巴丹吉林大沙漠,绕道居延海(今内蒙古西北),转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进,经小月氏(未西徙的月氏人,今甘肃酒泉一带),再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弱水上游地区,从浑邪王、休屠王军侧背发起猛攻。匈奴军仓促应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歼敌3万余人,迫降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俘虏5王及5王母、单于阏氏、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汉军仅伤亡3千余人。浑邪王、休屠王率残军逃走。
汉武帝对霍去病大加赞赏,益封其食邑五千户,其手下部将也多因功封侯。
但是,西汉进攻匈奴左贤王部的军队却出师不利。该路军以李广为先锋,李广率4千余骑先头部队先行出发,张骞所率主力却未按照预定时间出击,致使李广军北进数百里后,被左贤王军4万骑团团围住。面对优势敌兵,李广沉着应战,先令其子李敢率数十骑贯穿敌阵,以示匈奴军易破,稳定住军心,然后将4千骑布成圆阵,外向应战,用弓矢与匈奴军对射。激战2日,汉军死伤过半,匈奴死伤与汉军相当。最后张骞终于率主力赶到,匈奴军见不能取胜,遂解围北去。
汉军回师后,张骞、公孙敖均以不能按期会合,叛处死罪,后以财物赎免,贬为庶人。李广则功过相当,未得封赏。
匈奴伊稚斜得知浑邪王、休屠王两战两败,丧失河西绝大部分地区,十分恼怒,要对他们严加惩处。2王惧怕,无路可投,便于当年秋派使者赴汉乞降。此时2王手中仍有4万余部众,号称1O万。汉武帝恐其中有诈,令霍去病率1万骑兵前去受降。
果然,汉军未到河西,休屠王突然变卦,拒绝降汉。浑邪王攻杀休屠王,收编其部众,但人心极不稳定。汉军渡过黄河后,排列成威严的队形前进。
浑邪王列阵迎候,其部下一些裨王见汉军阵容严整,心存疑惧,企图逃走,匈奴阵中骚动起来,局势眼看将不可控。霍去病远远望见,当机立断,急率小部精骑驰入匈奴阵中,与浑邪王相见,将欲逃跑者8千余人尽行斩首,迫使匈奴军稳定下来,尔后先遣使送浑邪王赴长安见汉武帝,自引匈奴余众向西汉边境缓行。
汉武帝封浑邪王为漯阳侯,将其部众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5郡之边。为了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西汉政府在河西地区先后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从内地迁移大量人口到这里戍边、生产。
为了表彰霍去病在这次受降中的功绩,汉武帝再次下令益封1700户给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及接受浑邪王投降的过程中,霍去病充分显示了其勇武、机智、果断的军事指挥才能,其声望、地位日增,与大将军卫青已不相上下。
河西之战是汉武帝继河南、漠南作战胜利后对匈奴所采取的又一次重大战略行动,也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最重大的3次战役之一。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西汉王朝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地区,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为日后向漠北的匈奴单于主力发动进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漠北决战河西战役之后,匈奴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但伊稚斜单于仍未停止南下袭扰。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两路大军,各数万骑,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杀掠吏民千余人而去。
此时,西汉王朝由于长期对匈奴用兵,财政发生困难。汉武帝及时调整政策,实行整理币制、专卖盐铁、加重商税等措施,秣兵厉马,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经过两年时间的积极准备,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领5万,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并以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统归卫青指挥。霍去病属下虽未配备裨将,但所统兵卒全是经过严格挑选的 敢力战深入之士 ①,随同出征的将领,如从骠侯赵破奴、昌武侯安稽、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北地都尉■山、校尉李敢和徐自卫等,都是有名的猛将,另外还有一些匈奴降将,如归义侯复陆支(因淳王)、伊即靬(楼 王)等,他们熟知大漠地理,惯于在沙漠中行军作战。
因此,霍去病所统是汉军主力。为了确保作战胜利,汉武帝还征集 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 ②,步兵数十万,负责转运辎重,保障后勤供应。为这次大战准备的粮草更是不计其数。
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出定襄,直攻伊稚斜单于。后从俘虏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已东去,乃改变计划,令霍去病出代郡,卫青出定襄,兵分两路北进。
匈奴得知汉军来攻,赵信为伊稚斜单于出谋: 汉兵既度幕,人马疲,匈奴可坐收虏耳 ③。于是伊稚斜单于将部众人畜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以精兵待于漠北,专候汉军的到来。
卫青出塞后,捕获俘虏,得知伊稚斜单于的确实驻地,便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两部合并,从东路出击匈奴军侧背,自率主力直攻匈奴军。
卫青大军奔袭1千余里,涉过大沙漠,终于与伊稚斜单于主力相遇。卫青见匈奴军早育准备,便下令用武刚车(四周及车顶以厚革皮覆盖用于防护的战车)环绕为营,扎站住阵脚,随即以5千骑兵向匈奴发起冲击。伊稚斜单于也令万骑出动应战。双方激战。战至黄昏,大风突起,沙砾扑面,两军不相见。卫青乘势急令大军从左右两翼包抄,将匈奴军阵团团围住。伊稚斜单于见势不妙,自料汉兵势众,难以取胜,便率壮骑数百从西北方向突围逃走。
天将黑,汉、匈两军仍在混战,死伤相当,这时,汉军左校捕到俘虏,知伊稚斜单于已逃脱,急报卫青。卫青立即遣轻骑连夜追击,自己率主力随后继进。匈奴军溃散。至天明,汉军追出200余里,未能追上伊稚斜单于,沿途歼敌万余人,进至寘颜山(今蒙古纳柱特山)赵信城(为赵信所建,故名),获得匈奴大批屯粮,补充了军队。整休1日,尽焚其城及剩余军资而还。此战卫青军歼敌19000余。
从东路出击的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军,因迷路,未能如期抵达漠北与卫青大军汇合。待卫青得胜返回漠南才与2人相遇。卫青欲上书替2人说情,派人去李广军中了解情况。此战,李广已年过60岁,汉武帝本不欲派他出征,经李广再三请求,才任以前将军之职,但私下又告诫卫青,不要将重任交给李广。再加上卫青想让新失侯的旧交公孙敖立功,因此,临战遣李广从东路出击。而东路道远,且水草少,不利于行军驻扎。对此李广深为不满。对于未能及时与大军会合,跑了敌酋,李广也知罪大,便不愿 对刀笔之吏 ①,引刀自刭。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70余战,屡立战功,匈奴闻之丧胆,称其为 汉之飞将军 ,但由于种种原因,终李广一生,他始终未得封侯,给后人留下了 李广难封 的疑团。李广死后,其部下 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②右将军赵食其被下狱,当斩,赎为庶人。
①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② 《汉书?匈奴传》。
③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另一路,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后,北进2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霍去病指挥汉军向匈奴军发动猛烈进攻,大败匈奴军,俘获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歼敌7万余人,左贤王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左贤王率亲信弃军逃走。霍去病挥军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在山上修建一个纪念台,得胜而回。
汉武帝对漠北战役的胜利极为满意,汉军凯旋后,他加封卫青、霍去病为大司马,从此2人各号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地位与丞相不相上下。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功绩尤其赞赏,不仅 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 ①,而且再 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 ②,其部下将官也多人封侯受赏。
卫青则因未能全歼伊稚斜单于军,而未得益封,其部下 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③。
漠北大战,是西汉对匈奴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仗,双方都竭尽了全力。
这一仗,匈奴两路被歼9万余人,元气大伤, 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④,其实力日渐衰落。汉军的损失也很大,伤亡数万人,马匹损失了十几万,后备空虚,短时期内也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匈奴威胁并未根除,汉武帝仍在积蓄力量,准备继续打击匈奴。
汉武帝中期对匈奴一系列重大战争的胜利,是西汉王朝几十年经济发展、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军事实力不断提高,尤其是骑兵部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的结果。因为它是为了制止匈奴贵族统治集团掠夺北方各族人民的战争,客观上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利益。同时也是与汉武帝本人的 雄才大略 和战略决策的正确分不开的。
① 《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 《史记?李将军列传》。
①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②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③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④ 《汉书?匈奴列传》。
汉武帝作为封建时代最杰出的帝王之一,能够在大政方针上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形势的发展,适时地改变前代单纯防御的战争策略,确立了新的攻势战略思想,夺回了战争主动权,改变了西汉王朝几十年来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他针对匈奴的分布特点,正确地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针,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战略计划。为了贯彻主动进攻的攻势战略思想,汉武帝还进一步大力建设骑兵部队,提高了汉军在荒漠中行军作战的机动能力和攻击力。在用人方面,鉴于一些老臣宿将,如韩安国、李广等,虽然英勇敢战,令匈奴闻风丧胆,但由于多年来消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影响,他们无法摆脱 守边 、 堵
击 等防御战法的束缚,每出战胜少败多,不能担负指挥骑兵集团在荒漠草原地区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重任,因此汉武帝破格地选拔了一批如卫青、霍去病等善于指挥骑兵集团行军作战的年青将领,承担起打败匈奴的重任。
卫青、霍去病则不负重托,充分领会了汉武帝的攻势战略思想,每次出战都表现出主动进攻、大胆果决的积极进取精神,敢于快速冲击、远程奔袭、大范围迂回包围,由于他们的出色指挥,使汉军跋涉千里而攻势不减。在实战中,他们都能充分发挥骑兵的特长,以正面的连续冲击,配合两翼包抄,猛冲猛打,摧毁敌军的抵抗,这也是汉军所以战胜匈奴军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汉武帝在外交上派彭吴联络 貊,以阻止匈奴向东发展,派张骞通西域,与西域诸国建立友好关系,以切断匈奴右臂;经济上发展生产,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整顿币制和税收等,都为打败匈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匈奴在这几次重大战役中失败,除政治、经济等原因外,主要是对西汉几十年经济发展所积累的雄厚财力,以及西汉骑兵部队的迅速发展和战略战术的改变估计不足,在战略上轻视西汉,加之各部之间没有很好地协调配合,因此处处被动,不仅丧失了战争主动权,而且在汉军的连续打击下,连战连败,主力损失殆尽。
(四)汉武帝后期对匈奴战争的失利
经过几次大战,汉匈双方国力损耗都很大,但匈奴并未停止对汉边的袭扰,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区的争夺和控制。为了打击匈奴的扰边和确保西域,汉武帝统治后期先后5次派军出击匈奴,但规模上已远不如以前,其结果也多不尽人意。
漠北决战后,伊稚斜单于迫于形势,主动遣使向西汉王朝请求 和亲 修好。汉武帝征寻群臣的意见,丞相长史任敞建议: 匈奴新困,宜使为外臣,朝请于边。 ①汉武帝乃遣任敞为使,要匈奴向汉称臣。伊稚斜单于知此建议是任敞所提,不禁大怒,扣留任敞,不让他回朝复命。在此之前双方经常互相扣留对方使臣,大抵相当。汉武帝闻任敞被扣,遂下令调集军马准备出击匈奴。恰在此时,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病故。汉武帝极为悲痛,下令将其葬在茂陵边,并令陇西、北地等5郡降服的匈奴军士卒,身着黑甲,自长安至茂陵列阵护送。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陵墓,以纪念其赫赫战功。但汉击匈奴的计划也搁置一边了。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伊稚斜单于死,其子乌维立为单于。
此时,匈奴经过几年的休养,又逐渐聚集起来,恢复了战力。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匈奴一部袭扰河西、五原,常遮断河西走廊,又联合西羌进攻陇西和金城,对西汉威胁很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令故太仆公孙贺率15000骑兵、从骠侯赵破奴将一万余骑兵,出塞寻歼匈奴军。
这是漠北决战后,汉军第一次出击匈奴。公孙贺出五原(今内蒙古五原),北进2千余里,至浮苴井(今蒙古乌兰巴托南);赵破奴出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北进数千里,至匈奴河,皆不见匈奴一人,两路无功而还。但与匈奴联合的西羌,则被李息等军击败。
① 《汉书?匈奴传》。
此后,汉匈双方使者虽往来不断,但边境也常有小规模冲突。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大将军卫青病故,终年50岁左右。卫青、霍去病两位抗击匈奴主将的去世,对西汉王朝是巨大损失。此后西汉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再也没有出现象他们两位这样杰出的军事统帅。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匈奴乌维单于死。其子詹师卢(亦称乌师卢)立为单于,因年少,号 儿单于.匈奴又往西北迁徙,其左部与西汉云中相对,右部与酒泉、敦煌相对。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冬,匈奴境内遇大雨雪,牲畜损失很大,儿单于又好杀伐,其内部极不稳定,人人自危,匈奴左大都尉欲杀儿单于,使人赴汉,请求西汉派兵接应。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春,汉武帝命浞野侯赵破奴将2万骑兵出朔方,接应匈奴左大都尉。赵破奴与左大都尉约期在浚稽山汇合,然后一同北返。汉军出塞2千余里,将到浚稽山时,左大都尉准备起事,但事情败露。
儿单于杀左大都尉,发兵进攻汉军。赵破奴见匈奴军来攻,知左大都尉已失败,挥军击溃前来进攻的匈奴军,捕俘数千人,然后急速北归,撤至距汉境数百里时,匈奴军8万骑追上,将汉军包围。激战至晚间,赵破奴乘夜出营寻找水源,被匈奴军擒获。匈奴随即向汉军发动猛攻。汉军群龙无首,结果全军覆没。儿单于得胜大喜,次年,亲率大军进袭汉边,途中病死。其子年幼,匈奴立儿单于之季父、乌维单于之弟、右贤王句黎湖为单于。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派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向西北数百里,远者千里,沿途修筑城障列亭,一直到卢朐(山名),又令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卫青之子)沿城障列亭布防,并派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泽筑城屯兵。同年秋,匈奴大举入侵云中、定襄、五原、朔方,杀掠数千人,打败数位汉二千石吏,并破坏徐自为所筑的亭障。与此同时,右贤王也率兵攻入酒泉、张掖,掠杀数千人。汉将任文领军急救,击退匈奴军,收复失地,夺回被掠人口、财物。是年冬,句黎湖单于病故,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立为单于。
此时,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公元前88年)击破大宛(原苏联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上、中游地区),威震西域。汉武帝乘胜下诏,宣称: 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①。意欲与匈奴决战到底。且靪侯单于由于初立,统治不稳,怕西汉乘机来攻,遂将以前匈奴扣留的汉使其不愿降匈奴者尽数遣回,且自称: 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 ②,以讨好西汉。一年后,浞野侯赵破奴逃回,被任为骠骑将军司马。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为使,以厚币重礼赠且鞮侯单于。苏武一行到匈奴后,其副使张胜参与策划劫持单于阏氏归汉的活动,且鞮侯单于遂将苏武等扣留,多方威胁诱降,苏武坚贞不屈,后被迁往北海(原苏联贝加尔湖)牧羊,19年后才被放回。
汉武帝闻苏武等被扣留,便又一次调集人马出击匈奴。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令贰师将军李广利将3万骑兵出酒泉,因杆将军公孙敖率一部骑兵出西河,骑都尉李陵(?~公元前74年)率5千步兵出居延,另派强弩都尉路博德接应公孙敖。
① 《汉书?匈奴传》。
② 《汉书?匈奴传》。
李广利军出塞后,一路往西北行进,在天山遇匈奴右贤王部,斩杀万余人,得胜而归。但在归途中,被匈奴军主力包围。汉军苦斗数日,死伤十分之六、七,粮食也已尽,在这紧急关头,假司马赵充国请命,率一百余精勇骑兵为先锋,奋勇突围。赵充国身负创伤20余处,终于杀开一条血路,李广利趁势挥军冲出重围。回到汉境,汉军只剩万余骑。汉武帝对赵充国十分赞赏,任为中郎,后升任车骑将军长史。
公孙敖从西河出塞,一直到涿邪山,与路博德会合,也未见匈奴兵一人一骑,2人只好领军返回。
骑都尉李陵乃李广之孙,其所部5千步兵本被派为李广利军的辎重护卫,李陵不甘于此,主动提出别出它路,分散匈奴兵力,以策应李广利。汉武帝乃改令其出居延,原本让路博德为李陵的后援,但路博德不愿,李陵便孤军出击。李陵所率5千步兵, 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 ①,战斗力极强。李陵率军出居延,北行30日,跋涉千余里,在浚稽山与匈奴3万骑相遇。匈奴军欺汉军人少,发动猛攻,李陵指挥汉军列阵,以弓弩射敌,匈奴败走,汉军趁势追杀,歼敌数千。且鞮侯单于大惊,急召8万余骑,亲自指挥,围攻李陵军。李陵指挥汉军向南且战且退,一路斩杀匈奴万余人,最后距汉边仅百余里。且鞮侯单于想尽一切办法,不能围歼汉军,愈战愈胆寒,见距汉边已近,恐怕汉军有伏,意欲罢兵。这时李陵部下军侯管敢投降匈奴,供出李陵是孤军,并无后援。匈奴遂加紧进攻,紧咬不放,汉军不得脱,最后粮食、弓矢全部用尽,死伤惨重,无法再战。李陵只好命兵士乘夜突围,匈奴数千骑紧追不舍,李陵见走不脱,遂投降匈奴,其部下军士溃散,逃归者仅400余人。汉武帝闻李陵投降匈奴,十分震怒。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说情,被处以宫刑。不久汉武帝后悔未给李陵派出援军,乃遣使慰劳李陵部下逃归者。一年以后,公孙敖上报,称: 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 ①。汉武帝大怒,下令将李陵一家全部处死。其实是原汉驻守塞外奚侯城的都尉李绪教匈奴为兵备汉。李陵痛其全家因李绪而被诛杀,派人刺杀了李绪,自己终身不再归汉。这样,第三次出击,以汉军损失2万余人马而告终。
两年以后,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匈奴进袭雁门。于是汉军第四次大举出击匈奴。汉武帝令贰师将军李广利将6万骑兵、7万步兵,出朔方,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兵万余,策应李广利;游击将军韩说率步兵3万人,出五原;因杆将军公孙敖将1万骑兵、3万步兵,出雁门。匈奴且鞮侯单于闻报,立即进行准备,他下令将辎重人口远移至余吾水(今蒙古鄂尔浑河)以北,自提10万骑兵,列阵于河南,专候汉军。李广利与且鞮侯单于接战,苦斗十余日,不分胜负,李广利见不能取胜,只好撤军退回。韩说一路未遇匈奴军,撤回汉境。公孙敖出塞后,与匈奴左贤王军相遇,结果失利。这样,这次汉军3路出击皆无功而还。
汉武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且鞮侯单于死,其子左贤王立为孤鹿姑单于。此后,汉匈双方虽有六、七年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战争,但双方都在积极准备,积蓄力量。
① 《汉书?李陵传》。
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匈奴袭入上谷、五原,杀掠汉吏民。
不久又侵入五原、酒泉,杀2郡都尉。汉武帝决定尽全力打击匈奴。他命令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7万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将兵3万出西河;重合侯莽通率4万骑兵出酒泉,大举进攻匈奴。狐鹿姑单于得报,乃采用且鞮侯单于的做法,将辎重人口北移,徙至赵信城以北的郅居水(今蒙古色楞格河)
北岸。匈奴左贤王也将其部众北移,过余吾水六、七百里,居于兜衔山。一切准备停当,狐鹿姑单于亲提精兵南渡姑县水(今蒙古图音河),迎击汉军。
汉军分3路出击。御史大夫商丘成出塞后,一路搜寻匈奴军,至追邪径,未发现敌兵,便引军南返。匈奴见商丘成军后撤,急遣大将与降将李陵将3万骑兵追击汉军,在浚稽山,赶上汉军。双方大战9日,汉军且战且退,杀伤匈奴军甚众,至蒲奴水(今蒙古翕金河),匈奴军愈战愈不利,遂退走。
重合侯莽通出酒泉,行进千余里,至天山,遇匈奴大将偃渠与左右呼知王率2万余骑兵来攻。临战,偃渠见汉军兵强势众,胆怯,不战自退。莽通无功而还。为了保障莽通军侧翼的安全,汉武帝还令闿陵侯成娩率楼兰、尉犁、危须等西域6国之兵,进攻与匈奴亲善的车师。结果成娩大获全胜,尽俘车师王及其吏民而归。
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塞后,在夫羊句山与匈奴右大都尉及卫律所率的5千骑兵相遇,李广利以2千骑兵出战,杀伤匈奴军数百人,匈奴军溃散,李广利挥军北追,一路扫荡,无人敢挡,至范夫人城(今蒙古南戈壁省达兰札达加德西)。正在这时,西汉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巫蛊之变,李广利以前曾密谋更换太子的事泄,其妻子儿女皆被下狱问罪。消息传到军中,李广利十分忧惧,不敢立即回军,欲 深入要功 ①以赎罪,便指挥汉军继续北进,抵郅居水。匈奴军早已退走,李广利令护军率2万骑兵渡过郅居水寻战。汉军2万骑终于与匈奴左贤王部左大将所率2万骑相遇,激战1日,汉军杀左大将,斩杀甚众,得胜而回。李广利部下军长史与决眭都尉煇渠侯见李广利 危众求功 ②,恐怕日久必为匈奴所败,遂打算拘禁李广利,引汉军回撤。李广利得悉消息,斩长史。但军心已不稳,士卒也极度疲劳,李广利无奈只好下令撤军。汉军退至速邪乌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被匈奴孤鹿姑单于亲领5万骑兵拦截。激战中,双方伤亡都很大。匈奴乘夜在汉军阵前挖了一条深数尺的壕沟,然后从汉军背后发动猛袭,汉军大乱,全军覆没,李广利兵败投降,一年后,被杀。这样,汉武帝后期对匈奴的第五次出击,也是汉武帝统治时期对匈奴的最后一次大战,终以汉军的惨败而结束。汉武帝对此战的失败极为痛心,他下诏称: 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 ③。
此时,由于连年对外用兵,西汉的国力、军力大损,民怨纷起,各种矛盾激化,许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起义,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了巫蛊事件,卫太子兵败自杀,这一系列的打击使年老的汉武帝深悔自己过去的劳民伤财。
于是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下诏自责,拒绝了桑弘羊募民屯田轮台的建议,决定停止对匈奴用兵,发展生产,恢复经济, 禁苛暴,止擅赋④,让民众休养生息,以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这就是有名的 轮台诏令.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终年71岁。临终前他指定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c、左将军上官桀辅佐其于刘弗陵,即汉昭帝。昭帝时年8岁。霍光等继续了汉武帝终前规定的 与民休息 的政策,到汉宣帝时西汉又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
① 《汉书?匈奴传》。
② 《汉书?匈奴传》。
③ 《汉书?西域传》。
④ 《汉书?西域传》。
汉武帝统治后期对匈奴的5次用兵,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或无功而还,或损兵折将,甚至全军覆没。究其原因,虽与国力损耗过大,军力下降,战马严重不足有关,但主要原因还在于作为最高统帅的汉武帝本人的失误。
经过前一阶段的几次重大胜利,汉武帝渐渐失去了清醒的头脑,日益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在战略指导思想上,不再有全盘、周密的考虑,更没有切实可行的战略布署,甚至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盲目出兵,以致劳师损财,得不偿失,也给匈奴拦截远征汉军以可乘之机;在战役组织上,没有认真协调多路出击的汉军之间相互配合,造成他们各自为战,甚至让步兵孤军远出千里,到不适合步兵作战的荒漠地区与匈奴骑兵作战,从而给匈奴军各个击破提供了便利;在用人方面更是集中体现了汉武帝晚年的昏庸。他不再象以前破格提拔卫青、霍去病那样,选派优秀将领统军出战,而是重用毫无军事统帅之材的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夫人李氏的哥哥,汉武帝为了让他立功,每每让他作为主帅统兵出征。但从李广利4次出击匈奴,直至全军覆没,投降匈奴的过程看,李广利在军事指挥上是庸材,这一点汉武帝不可能没有看出来。汉武帝一味重用李广利,也说明汉武帝在失去卫青、霍去病之后已无可用的征战主帅,将才的匮乏,已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反观匈奴,虽然整体实力已远远低于西汉,战争主动权也不在其手,但它能吸取以前战败的教训,利用汉军的种种失误,使汉军的5次远征远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西汉后期对匈奴的战争
汉昭帝即位后,在霍光等人辅助下,致力于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此时,匈奴经过汉武帝几十年的穷追猛袭,疲困已极,元气丧失殆尽,其衰落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孤鹿姑单于死。匈奴统治集团在立单于问题上发生矛盾,最后左谷蠡王壶衍鞮立为单于,但匈奴内部出现了分裂的迹象。壶衍鞮单于新立,匈奴恐西汉发动进攻,为了表示和解之意,匈奴送还了苏武等以前扣留在匈奴不愿投降的西汉使者。
但是到昭帝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匈奴又开始袭扰汉边。是年秋,匈奴骑兵侵入代郡,杀代郡都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匈奴又以2万骑兵,分成4队,同时进犯汉边。汉军发兵迎击,击败匈奴军,追斩捕虏9千人,并生擒其瓯脱王。匈奴见瓯脱王被擒,恐其引汉军来袭,又往西北远徙。
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匈奴侦知酒泉、张掖一带汉军兵力薄弱,欲出兵抢夺两郡。汉军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匈奴的计划,立即加强了戒备。不久,匈奴右贤王、犁汗王率4千骑兵,分为3队,侵入张掖的日勒、屋兰、番和等地,张掖太守、属国都尉发兵迎敌,大败匈奴军,杀犁汗王,匈奴逃脱者仅数百人。从此,匈奴不敢再入袭张掖。第二年,匈奴3千余骑侵入酒泉,掠杀数千人。随后数万骑兵南下寻机入侵汉边。此时,西汉边防军已严加戒备,匈奴军无机可乘,退去。
昭帝时,由于霍光等坚决执行 与民休息 的政策,致力于恢复经济,增强国力,因此对匈奴采取守势,仅在昭帝末期,利用匈奴、乌桓交战之机派度辽将军范明友将兵2万骑,出辽东击匈奴,匈奴军怯战,不战自退,范明友乘机袭乌桓,斩杀6千余人,其中包括乌桓3个王。
匈奴见汉兵强大,不敢再南下,便向西域发展,进攻与西汉有 和亲 关系的乌孙,夺其车延、恶师等地。乌孙向西汉求援。恰在此时,平元元年(公元前74年),昭帝死,汉军未出。霍光等先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仅27天即因其放纵无度而废之。随后,又立汉武帝曾孙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
宣帝即位,乌孙又遣使请求西汉出击匈奴,并愿以5万精骑配合汉军。
此时,西汉经过十余年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国力殷富、兵强马壮的盛世局面。汉宣帝和霍光决定出兵打击匈奴。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宣帝下令挑选全国的精兵组成远征军,并任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率兵4万余骑,出西河;度辽将军范明友将兵3万余骑,出张掖;前将军韩增率兵3万余骑,出云中;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率兵3万余骑,出酒泉;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率兵3万余骑,出五原。5位将军共统兵16万骑以上,各出塞2千余里寻歼匈奴军。另外,汉宣帝还令校尉常惠督护乌孙发兵5万余骑,从西边进击匈奴。匈奴得悉汉军大举来攻的消息,急忙将人畜向北方远徙。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春,5将军率军从长安出发。度辽将军范明友出塞1200余里,至蒲离候水,歼敌700余人,获马牛羊万余头;前将军韩增出塞1200余里,至乌员、候山一带,歼敌百余名,获马牛羊2000头;蒲类将军赵充国本与乌孙相约在蒲类泽会合后,共攻匈奴,但乌孙军先到,见汉军未到,便退走。赵充国率军出塞1800余里,未能与乌孙军会合,便转而向西,在候山遇匈奴小股部队,杀单于使者蒲王以下300余人,获马牛羊7000余头,得知匈奴已远去,便引军退回;祁连将军田广明出塞1600里,至鸡秩山,斩俘19人,获马牛羊百余头。这时,西汉出使匈奴的使臣冉弘等从匈奴返回,遇田广明军,告诉他鸡秩山西边有大队匈奴人马。但田广明怯战,拒绝听从部下劝谏。下令退军;虎牙将军、云中太守田顺出塞800余里,至丹余吾水即止兵不进,下令回军,并诈称斩俘1900余人,获马牛羊7万余头。
常惠率乌孙军回军途中攻入匈奴右谷蠡王王庭,斩俘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汗都尉、千长、将以下39000人,获马牛羊骆驼等牲畜70余万头,大获全胜。
汉宣帝和霍光发动的这次5路大军远征匈奴之战,是西汉对匈奴作战以来出动精锐骑兵最多的一次,共达16余万精骑,表明了宣帝欲彻底摧毁匈奴的决心。但是其结果却十分不尽人意,取得的战果微乎其微,这其中的原因固然与匈奴早有所防,人畜军队早已远遁有关,但主要原因在于作为主帅的汉宣帝和霍光(宣帝前期仍由霍光辅政)不具备汉武帝那样的 雄才大略 ,缺乏统兵之才。对这次出兵,他们没有确立具定的战略目的,制定具体的战略计划,只是笼统地规定5路大军各出塞2000余里,使统兵之将不知自己的战略任务,而且没有统一指挥,5路大军各自行动、各行其事,因此5路大军没有一路进至预定歼敌地区,便各自引军撤回了。
五月,各路汉军返回。宣帝下令将虎牙将军田顺、祁连将军田广明下狱问罪,2人自杀。其余3将赦免不罪。封常惠为长罗侯。
汉军这次大举出击,虽未给匈奴造成直接打击,但在匆忙北徙途中,其民众及畜产的损失极为严重,实力愈发衰落。匈奴深恨乌孙。这年冬,壶衍汗单于亲领万余骑兵进攻乌孙,捕虏不少人口,但是匈奴军在回军途中,遇大雨雪,冻死不少人,生还者尚不到1/10。与此同时,匈奴北面的丁令、东面的乌桓、西面的乌孙乘机进攻匈奴。交战中匈奴损失人口数万,马数万匹,牛羊更是无数,再加上冻饿而死,匈奴部民死者3/10,畜产死亡过半,国力更加虚弱。原被匈奴征服的诸国纷纷摆脱匈奴的控制。西汉也乘机出动3000骑兵,分3路,同时进攻匈奴,捕虏数千人。匈奴无力再战,自此匈奴鲜来袭扰汉边。
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匈奴壶衍汗单于死,其弟左贤王虚闾权渠立为单于。此时,西汉见匈奴势弱,为减轻百姓负担,撤去了一些外城(西汉建于塞外用于屯兵守边之城)。虚闾权渠单于闻讯大喜,欲与汉和亲。其左大且渠却与呼卢訾王各将万骑南下,欲相机袭汉。匈奴军未到汉边,其兵3骑逃亡入汉投降,报告匈奴军将来之事。汉宣帝立即下令调集边郡骑兵屯于要害之处,严加防范,并命大将军军监治众等4人,将兵5千骑,分3队,出塞迎敌。匈奴军发现有人逃亡入汉,便不敢再犯汉边,退走。治众等各出塞数百里,未见匈奴大军,仅捕虏数十人而回。这一年,匈奴又遇大饥荒,人民畜产死亡十分之六七,实力进一步衰落。
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虚闾权渠单于死,右贤王屠耆堂立,是为握衍朐鞮单于。
握衍朐鞮单于即位后,与西汉修好,派其弟伊酋若王胜之入汉献礼。但是握衍朐鞮单于在内部大肆排挤、诛杀虚闾权渠单于的旧臣和子弟近亲,激化了匈奴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握衍朐鞮单于即位后不久,与他素有矛盾的日逐王即率部众数万骑降汉。宣帝封其为归德侯。其后匈奴内部更加分崩离析。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匈奴左部贵族立稽侯■为呼韩邪单于,发兵西击握衍朐鞮单于。握衍胸鞮单于战败自杀。随之匈奴各地贵族纷纷自立为单于,出现了5单于争位的局面。
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匈奴终于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呼韩邪单于被其兄西部郅支单于击败,乃于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降汉,引部众南移,居汉边塞以外。第二年呼韩邪单于入朝觐见,宣帝以高于诸侯王之礼,迎送呼韩邪单于,并赐予大量财物。次年,呼韩邪单于再入朝,宣帝对他恩礼如初。
西部郅支单于打败呼韩邪单于后,进入单于庭,成为统治匈奴的主要力量,后见呼韩邪单于降汉,自感难以与之抗衡,遂引众而西,先后击败匈奴右部的伊利目单于和西域乌孙,并趁势击破坚昆,迫降乌揭、丁令。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宣帝病逝,元帝即位。元帝即位不久,郅支单于杀汉使谷吉,因怕西汉发兵攻袭,又率众西移,迁至康居东南,与康居联合,侵袭四周西域诸国,强迫他们向其纳贡,严重威胁西汉在西域的利益。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汉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在副校尉陈汤力主之下, 矫旨 发兵,调集西域诸国军队及汉车师戊已校尉屯田卒共4万余人,分两路进击郅支单于。那支单于兵败被杀,其阏氏、太子、名王及1500余人均战死,400余人被俘,其余1000余人投降。至此,西汉彻底消灭了匈奴对抗势力,在对匈奴的战争中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入朝。元帝对他礼赐如初,并将后宫良家子王嫱(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号 宁胡阏氏.从此匈奴单于不断朝汉,并遣子入侍,直至西汉末,汉匈一直和平共处。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自高祖刘邦至汉元帝,历时160余年,终于以西汉的胜利而告终。这场战争是以汉族为首的北方各族人民反对匈奴奴隶主贵族集团野蛮劫掠、杀戮无辜的正义战争,同时也是西汉王朝统一北方的战争。
西汉对匈奴战争的胜利,扩展了西汉王朝的北部疆域,使其北达今贝加尔湖,西至今巴尔喀什湖,东临大海。同时加强了北方各族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族社会的进步。也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封建大帝国之一。在这场战争中,汉匈双方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军事统帅和军事将领,如汉武帝刘彻、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 飞将军 李广,以及韩安国、赵充国、公孙贺、李陵等,另外还有匈奴冒顿单于等,他们以及他们经历的每一次重大战役,在中国军事史上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八、西汉通西域的战争
西汉时期,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即今新疆以及更远的地方,统称为西域。这是广义的西域。
狭义的西域,仅指今新疆天山南北,即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以东,准噶尔沙漠以南,西藏高原以北的地区。西汉初,这里有36个小国,后又分为50余国。
西域诸国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绝大部分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周边。塔里木盆地南缘有且末、小宛、精绝、扞弥、于阗、皮山、莎车等国,被称为 南道诸国 ;在盆地的北缘有危须、焉耆、尉犁、乌垒、龟兹、姑墨、温宿、尉头、疏勒等国,被称为 北道诸国 ;在盆地西南、葱岭一带有蒲犁、无雷等国;在盆地的东端有楼兰,后称鄯善。这些国家语言不一,习俗各异,互不统属,人口少则几百,多则数万,一般为几千人到两三万人,龟兹人口最多,才8万人。它们多以城郭为中心,居民多从事农牧业,少数国家逐水草而居,单纯从事畜牧业,以畜产品等与邻国交换粮食等农产品。有些国家生产力水平有相当发展,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楼兰人就懂得制造铁兵器。
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准噶尔盆地,是一个游牧区域。盆地西部的伊犁河流域,原来居住着塞种人。西汉文帝时,原来游牧于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被匈奴逼迫,西迁至此,挤走了塞种人。其后,原居住于河西一带的乌孙,为了摆脱匈奴的羁绊,也向西迁徙到此,把月氏人赶走,占领了这块土地。大部分月氏人被迫再往西迁到妫水(今阿姆河)以北地区,称大月氏,少部分留下来,称小月氏。乌孙有63万人(包括留居此地的塞种人和月氏人),他们与匈奴同俗,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准噶尔盆地以南的天山缺口,由姑师控制。姑师后来分为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车师前国一带土地肥沃,农业相当发达。
从玉门关到西域,有两条主要通道:一条经塔里木盆地东端的楼兰(鄯善),折向西南,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踰葱岭,可至中亚的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国;另一条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踰葱岭,可至中亚的大宛、康居、奄焉等国。
西汉文帝初,匈奴的势力扩展到西域地区,在这里设置了 僮仆都尉 一职,对西域诸国进行监视,向它们征收繁重的赋税,并把西域作为进攻西汉王朝西北部的战略基地,对西汉构成极大的威胁。
汉武帝对匈奴进行战争时,为了截断匈奴右臂,曾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派汉中人张骞赴西域联络大月氏,欲利用大月氏与匈奴的矛盾,与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张骞虽因大月氏不愿东返而未能完成此行的任务,但他在西行途中,传播了西汉的国威,获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资料,使西汉政府增加了对西域的了解,沟通了西汉与西域各族之间的联系。
漠北战役之后,匈奴单于退往漠北,河西走廊也为西汉所控制,通往西域的道路已经打开,但是匈奴在西域仍保存着相当的势力,严重威胁着汉与西域的交通。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再度出使西域,欲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与西汉共同对付匈奴,仍未达到目的。但张骞派出的各位副使,访问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大夏等国。这些国家与乌孙都派出使者入汉答谢,使西汉与西域诸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从此,西汉同西域的交通频繁起来。西汉王朝每年派到西域去的使臣,多则十几批,少则五、六批,每批数百人到百余人不等。这些使臣既担负着政治使命,同时也携带着许多西汉物产,与西域诸国进行经济交流。西汉以丝织品为代表的商品源源不断输往西域。西域诸国也经常遣使入汉。匈奴统治者极不情愿看到西汉政府和西域各国之间联系的加强,他们或派出军队,或利用他们所控制的一些西域国家,劫掠汉使,遮断道路,竭力破坏汉与西域的联系。为了确保西域通道,西汉政府在西域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
(一)征服楼兰之战
楼兰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端,扼西汉通往西域的要冲。西南通扞泥、且末、小宛、精绝、于阗等国,北通车师(姑师),西北通焉耆、龟兹等,东当白龙堆,通敦煌。国都为楼兰城(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沙漠多,水草少,以畜牧业为主,农田不多。人口1万余,胜兵二、三千。
汉武帝通西域后,西汉使者经常往来途经楼兰,让楼兰供应粮食和饮水,一年中多至十几批,有的使者甚至劫掠楼兰人,引起楼兰的厌烦和不满。楼兰仰仗匈奴的支持,数次出兵攻劫、袭杀汉使,有时充当匈奴耳目,向其密报汉使动向,让匈奴出兵拦截汉使,使西汉与西域诸国的交通受到很大阻碍。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命从票侯赵破奴率兵数万击姑师(车师)及楼兰。姑师也多次袭杀汉使。赵破奴令数受楼兰追杀、拦截之苦的王恢为先锋,率700人,攻破楼兰,俘楼兰王。楼兰降服于西汉。汉武帝封王恢为浩侯。
匈奴闻楼兰降汉,遂发兵出击楼兰。楼兰不敢抵敌,只好分遣王子入质西汉与匈奴,向两面称臣。李广利征大宛时,楼兰受匈奴指使欲发兵袭取汉军后队,被汉军发觉。汉将正任文领兵从小道袭取楼兰,擒楼兰王。楼兰王诉苦说: 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 ①。汉武帝体谅其处境,放他回国。以后匈奴不甚亲近楼兰。
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楼兰国遣使来接在汉为质的王子回国即位。但汉以王子犯罪,已将其处以宫刑,不便送其回国,乃找借口,拒绝楼兰之请。于是楼兰改立他人为王。后楼兰王又死,匈奴抢先将楼兰质子安归送回国即位。自此,楼兰倒向匈奴,继续拦截汉使。安归弟尉屠耆降汉,将情况报告西汉。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遣平乐监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更其国名为鄯善,迁都扞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
其后西汉常遣吏卒在其伊循城(今新疆若羌东米兰附近)屯田,镇抚其国。
并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
① 《汉书?西域传》。
(二)与匈奴争夺车师(姑师)之战
车师,原名姑师,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边缘,扼天山缺口。其国都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北)。北通楼兰,西通焉耆、龟兹等,西北通乌孙,东北通匈奴。姑师对过往的汉使索要食粮、饮水等也甚感烦劳,常攻劫汉使,或充当匈奴耳目,让其出兵袭截汉使。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令从票侯赵破奴击破姑师,威震乌孙、大宛等西域诸国。其后姑师改称车师。因其距汉远,亲近匈奴,敌对过往汉使仍具有很大威胁。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以匈奴降汉的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一称闿陵侯),率楼兰国兵击车师。匈奴遣右贤王率数万骑兵来救车师。汉军失利,退回。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令重合侯莽通(一称马通)率4万骑兵击匈奴,途经车师北。莽通令成娩率军中楼兰、尉犁、危须等西域6国兵,进攻车师,以扫除大军前进的障碍。6国兵将车师团团包围,车师投降,臣属于汉。
但汉昭帝时,匈奴又降伏车师,并遣4千骑兵仿西汉屯田制在车师屯田,监护其国。
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遣田广明等五将军击匈奴。匈奴屯田车师的骑兵惊去。车师又臣属于西汉。
匈奴对车师降西汉极为不满,令其遣太子军宿入匈奴为质。军宿母为焉耆人,他不愿入匈奴为质,逃往焉耆。车师更立乌贵为太子。乌贵即位后,与匈奴联姻,亲近匈奴,与其勾结,劫杀汉通乌孙的使臣。
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秋,汉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率屯田渠犁的田卒1500人,及西域诸国兵万余人,共击车师。破交河城。因乌贵在交河城北的石城,未能抓到他。后汉军粮尽,退回渠犁。不久,郑吉、司马憙再次发兵击石城。乌贵向匈奴求救,匈奴拒绝出兵。于是乌贵投降汉军。为使汉军相信,他还听从其贵人苏犹的建议,击破匈奴边国小蒲类。
匈奴闻车师又降汉,发兵来攻。郑吉、司马憙引兵北上迎敌,匈奴军不敢前进。郑吉、司马憙遂留20人留守乌贵左右,自引兵还渠犁。乌贵恐匈奴来攻,性命不保,乃率轻骑出奔乌孙。郑吉遂令吏卒300人屯田车师。匈奴单于派兵来争,郑吉、司马憙乃率全部1500名渠犁屯田卒赴车师,迎击匈奴军。匈奴添兵,汉军抵敌不住退保车师城中。汉宣帝急遣长罗侯常惠,率张掖、酒泉2郡骑兵来救。匈奴军见汉军大队来攻,退去。郑吉复还渠犁。
乌贵逃到乌孙,乌孙上书西汉,称欲将乌贵留在乌孙,以备将来车师有急,可从西面出击匈奴。于是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西汉从焉耆召还车师故太子军宿,立其为车师王,将车师一部分国民迁往渠犁。匈奴也立兜莫为王,率余众保博格达山北麓。自此车师分为前、后两部(亦称前、后国)。后部王都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中)。
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分据西域的日逐王降汉。从此西域完全属西汉统治。汉置西域都护,以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驻乌垒城,镇抚西域诸国。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西汉又置戊己校尉,驻车师前国。其后,前部王复还交河城。
(三)远征大宛之战
大宛,中亚古国,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中、上游。该国出产良马,尤以汗血马著称,号称天马子。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曾到过大宛,受到大宛王的热情接待。汉武帝听张骞说大宛出产良马,便遣使持千金及金马赴大宛求购。大宛王毋寡爱其宝马,不愿给汉,汉使以大军将至相威胁。毋寡认为西汉远在东方,不会派大军远袭大宛,乃袭杀汉使,掠走其财物。
汉武帝闻使者被杀,财物被劫,不禁大怒,立命李广利任贰师将军,发兵数万远征大宛。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率军出征,一路所经各国都不愿向汉军提供食粮,饮水,闭城抗拒汉军。李广利只好逐个攻打,能攻取的,汉军可以得到一些粮食、饮水;连攻数日不能下者,只好绕城继进。汉军一路消耗过大,到达大宛东境郁成城时,仅剩数千人,且个个饥饿疲困。郁成城守军顽强抵御,汉军攻城不克,自己却伤亡惨重。李广利见汉军锐气已尽,连郁成城都不能攻克,更何况大宛都城了,于是下令撤军,回到敦煌。这次出征前后两年时间,汉军生还者不过十分之一、二。李广利上书请求罢兵,汉武帝十分不满,下令玉门关守将不许李广利军一人入关。李广利心中恐惧,只好屯兵敦煌。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夏,浞野侯赵破奴击匈奴,其所部2万骑兵全军覆没。朝臣以为应停止进攻大宛,专力打击匈奴。汉武帝认为,大军已发,却不能降伏大宛小国,有损汉在西域的威望,西域诸国将轻视汉朝,不利于汉对西域的统治,因此他坚持要征服大宛。他将竭力反对出兵大宛的邓光等人下狱问罪,然后动员全国的力量准备第二次远征。他下令赦免囚徒,让他们从军,又调集恶少年 及边骑6万人,交李广利指挥,还有大量自愿从军者,远征军总数约10万之众。另外,还征集了牛10万头,马3万匹,驴、骆驼数以万计,驮运军粮及兵器弓弩等。受命参与这次军事行动的有50余位校尉。由于大宛城的用水都是引自城外,汉武帝下令征集了大批水工,用以断其水源,并利用引水入城之孔道攻入城内。为加强边郡防卫,汉武帝还增调戍甲卒18万,驻于酒泉、张掖以北,置居延、休屠2部都尉分统,卫宿敦煌,又发天下七科谪,负责给李广利军运送军粮。在去敦煌的路上,人车相连,络绎不绝。汉武帝还拜两位颇知马者为执驱马校尉,以待攻破大宛后挑选良马。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命李广利再度远征大宛。这次汉军人多势众,声势浩大,沿途小国不敢对抗,纷纷开城出迎,供给食粮和饮水。只有轮台(今新疆轮台)抗拒汉军,闭城紧守。汉军攻数日,破城,屠轮台,此后无人敢挡。为了便于沿途获得足够的食粮和饮水,汉军分作数队西进,李广利率主力3万人首先抵大宛。大宛出兵迎敌,被汉军杀败,宛军退守郁成城,企图象上次那样拖垮汉军。李广利吸取教训,不再与郁成城守军纠缠,绕过该城,直袭大宛都城贵山城,首先切断其水源,然后将贵山城团团包围,日夜攻打,连攻40余日,破其外城,杀大宛勇将煎靡。大宛统治集团内部终于发生内讧,其贵人多怨大宛王毋寡匿宝马、杀汉使,招致如此大祸,于是共同杀死毋寡,遣使持毋寡首级赴汉营求和,表示愿将良马驱出供汉军挑选,如果不许和,则杀尽良马,与汉军血战到底。此时,康居派兵来救大宛,驻在附近。李广利又获知贵山内城已有汉人帮助宛人凿井取水,且存粮尚多,他与众将商议,首恶者毋寡已除,如果不许大宛降,其拼死坚守,汉军久攻不下,待汉军疲极,康居再来进攻,汉军就危险了,于是答应大宛的要求,停止进攻内城。大宛也赶出所有马匹,任汉军随意选取,同时还供给汉军大量粮食。汉军取其宝马数十匹,中等以下马3千余匹。又立大宛贵人中过去对汉亲善的昧蔡为大宛王,与他盟誓后,撤兵东归。汉军始终未能进入贵山城内城。从此大宛服属西汉。
李广利大军舍弃郁成城,西攻贵山城之时,在其大军之后,校尉王申生和曾任鸿胪之职的壶充国率千余人的一支汉军到达郁成城。王申生向郁成城守军索要食物、饮水,被拒绝,于是他轻率地下令攻城。此时,李广利大军已西去200里,郁成城守军侦知王申生人少势孤,便于一日清晨以3千兵马出城突袭汉军。王申生全军覆没,仅数人逃脱,报告李广利。李广利命搜粟都尉上官桀攻打郁成城。经过激战,郁成城守军终于抵敌不住,战败投降,郁成王逃往康居。上官桀率军追至康居,向康居要人。康居见大宛已破,遂将郁成王交与上官桀。上官桀手下上邽骑士赵弟在途中杀郁成王。
汉军击败大宛,威震西域。西域诸国纷纷遣子弟入汉贡献,并作为人质。
汉武帝对讨伐大宛的胜利,十分欣慰,封李广利为海西侯,赵弟为新畴侯。
从征将士升任九卿者3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百余人,千石以下千余人。
破大宛后,西汉自敦煌以西至盐泽,沿途修筑烽燧亭障,并在轮台、渠犁一带实行军事屯田,置使者校尉管理,为去西域的汉使提供住处和食粮、饮水。在西域都护正式设立之前,使者校尉实际上成了代表西汉政府领护西域各国的官员。
(四)降伏龟兹之战
龟兹,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国都延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其国东通焉耆,西通姑墨,北通乌孙。有人口8万余,拥兵2万余。在西域城郭诸国中最为强大。
汉武帝通西域后,龟兹夹在西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多次反复,袭杀汉使。汉昭帝元凤中(公元前78年左右),汉使傅介子出使大宛,途经龟兹,责问其王。龟兹王向傅介子谢罪。待傅介子从大宛返回,龟兹王告诉他,匈奴使乌孙的使者返回也住在龟兹。傅介子率随从吏卒,袭杀匈奴使者。后汉昭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任命入汉为质的扞弥太子赖丹为校尉,屯田轮台。
当初,李广利破大宛回军途经扞弥,恰逢赖丹要去龟兹为质。李广利派人责问龟兹王,不许他入质别国王子,并将赖丹带回长安。这次汉使赖丹率军屯田轮台,龟兹贵人姑翼向其王进言:赖丹受汉官,逼近龟兹屯田,一定会对龟兹造成威胁。龟兹王听从姑翼之议,派兵攻杀赖丹,后又害怕,遂上书谢罪,西汉没有立即出兵。
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长罗侯常惠,监护乌孙发兵5万大破匈奴后,回朝途中,上书请击龟兹,以偿杀赖丹之罪。大将军霍光令其见机行事。于是,常惠调集龟兹以西诸兵2万人,又遣副使调集龟兹东面诸国兵2万人,令乌孙发兵7千,从三面进击龟兹。龟兹王极为惊恐,急忙相告,杀赖丹是前王听信贵人姑翼所干,于己无关,并执姑翼来见常惠。常惠斩姑翼,罢兵。
其后龟兹王绛宾娶乌孙汉解忧公主之女为夫人。绛宾及其后多次入汉朝,与汉亲,诚心臣服于西汉。
(五)击破莎车之战
莎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扼西汉通西域的要冲,东南通皮山、于阗,西南通蒲犁、无雷、月氏,西北通疏勒。国都为莎车城(今新疆莎车附近)。
汉武帝通西域后,莎车与西汉建立了友好关系,不断遣子入汉为质。汉宣帝时,莎车王位绝嗣,莎车国人欲自托于汉,又得乌孙之心,乃请立乌孙汉公主之子万年为王。当时万年正在西汉,汉遣使奚充国送万年赴莎车即位。
但万年暴虐,令莎车人大失所望。莎车前国王之弟呼屠征杀万年及汉使奚充国,自立为王,并出兵逼迫周围邻国一同叛汉,致使鄯善以西,道路不通。
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卫候冯奉世护送大宛等国使臣回国,途经鄯善国伊脩城,驻守于此的汉都尉宋将向他报告了莎车的不轨行为。此时,西域都护郑吉在北道诸国间。冯奉世与副使严昌商议,认为如不立即攻莎车,待其势力强大将难以制服,那样必然危及汉在西域的统治。于是冯奉世下令调集诸国之兵,共15000人,进击莎车,破莎车城,呼屠征自杀。冯奉世另立莎车王其他昆弟为王。其余诸国叛乱也被平息,恢复了西汉在这里的统治。汉宣帝拜冯奉世为光禄大夫。
西汉通西域的战争,既是斩断匈奴右臂,彻底打败匈奴的战争,也是统一西北地区,扩大疆域的战争。经过汉武帝、昭帝、宣帝等几代的努力,终于清除了匈奴在这里的残余势力,确立了西汉对西域地区的统治,为后世西域地区完全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九、西汉末农民起义战争
西汉末年,社会危机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西汉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况下,外戚王莽于公元8年夺取了刘氏政权,建立 新 朝。王莽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企图通过实行复古 改制 ,来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结果 改制 失败,致使已经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终于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西汉末农民大起义,按照起义的地区,大体可分为3个系统,即:今湖北西北王匡(?~公元25年)、王凤领导的绿林军;今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樊崇(?~公元27年)领导的赤眉军;今河北一带铜马、大彤、尤来等大小数十支总数上百万人的起义军。河北一带的起义军人数虽多,但各部不统一,所以其影响、作用和活动范围均不及绿林军和赤眉军。
(一)绿林军推翻新莽政权的战争
新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荆州(今湖北、湖南及河南南阳一带)地区发生严重饥荒,灾民无数,他们四出到野泽掘取野菜充饥,因人数众多,时常发生纠纷。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总是站出来,主持公道,为大家排忧解难,受到灾民拥戴,被推为首领。于是王匡、王凤领导灾民,组成起义军。最初他们只拥有数百人,后来南阳(今属河南)人马武、颍川人王常、成丹等也聚众来投,队伍壮大。他们以绿林山(今湖北京山北大洪山)为基地,四出攻打附近的乡聚,杀富济贫,史称 绿林军.几个月后,队伍壮大到八、九千人。
绿林军起义后不久,山东爆发了樊崇领导的赤眉军起义,并很快扩展到十余万人。全国其他地区也都相继爆发农民起义,震撼了新莽的统治。地皇元年(公元20年),王莽改变了以前招降、收买的手段,组织了百万以上的军队对农民起义军实行全面镇压,重点放在以赤眉军为主的东方。对于绿林军则命令荆州牧率精兵2万进行围剿。
1。云杜之战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进攻绿林军。王匡闻讯,率绿林军出山迎敌。绿林军以主力在新莽军必经的云杜(今湖北京山)附近设下埋伏,由马武率一部兵力切断敌退路。新莽军到达后,绿林军优兵四起,莽军惊慌失措,数千人被歼。荆州牧率残军回窜,又遭马武军截杀,荆州牧被俘,其余被歼。绿林军缴获了莽军全部辎重。随后,绿林军乘胜攻克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北),然后回师攻占云杜和安陆(今湖北安陆北),擒获王莽派来巡视的大司马士。
云杜之战是绿林军自起义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的胜利。从此绿林军威名大震,附近义军、农民纷纷来投,队伍迅速发展到5万余人。
第二年,王莽又派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率兵进攻绿林军。这时,绿林山一带发生了疫病,起义军死亡过半。为了避免在不利情况下与莽军作战,以及防止疫病吞噬全军,四月,绿林军决定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公元25年)率领,西入南郡(郡治在今湖北江陵),吸引莽军的注意力,称 下江兵 ;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及朱鲔、张卬(一作张印)
率领,北上南阳,这是绿林军主力,称 新市兵.七月,新市兵进入随县,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陈牧、廖湛聚集数千人起兵响应,称 平林兵.汉室宗亲刘玄(?~公元25年)在这时加入平林兵中。同年冬,汉宗室、南阳豪强、舂陵(今湖北枣阳南)人刘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兄弟也聚集宗族子弟、宾客七、八千人起兵,加入绿林军,称 舂陵军.十二月,下江兵转战至随县与主力会合,绿林军声势更为浩大。
2。沘水之战绿林军进入南阳后,南阳郡前队大夫(即郡太守。王莽改制改称)甄阜、郡属正(即郡尉)梁丘赐立即调集10万大军前来镇压。莽军在小长安聚(今河南南阳南)小胜舂陵军后,便不再将绿林军放在眼里。甄阜、梁丘赐下令将辎重全部留在后方,轻装前进。莽军渡过潢淳水,前临沘水(今河南泌阳西),依两水立营。甄阜、梁丘赐又下令毁掉兵营房舍,砸碎釜甑,拆毁后方桥梁,欲与绿林军决一死战。
地皇四年(公元23年)正月,绿林军分两路向莽军发起进攻。下江兵为右翼,首先击破梁丘赐军,接着,左翼舂陵、新市、平林3支兵也击败了甄阜军。莽军全军溃败,甄阜、梁丘赐死于乱军之中,10万大军被歼及溺死于潢淳水达2万余人。绿林军又一次取得了重大胜利。
3。淯阳之战绿林军打败甄阜、梁丘赐军后,立即转兵向西,进攻严尤、陈茂军。此时,严尤、陈茂正在荆州地区镇压当地起义军,闻甄阜、梁丘赐兵败身亡,急忙挥军北上,企图占据宛城(今河南南阳),挽回南阳莽军失败后的不利局势。
宛城是中原重镇,西屏武关,北通洛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严尤、陈茂率军到达淯阳(今河南南阳东)地区时,与绿林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
绿林军奋勇冲杀,歼敌3千余人,号称莽军名将的严尤,抵敌不住,与陈茂率残部狼狈逃走,放弃原计划,退守颍川。绿林军获得大批俘虏和装备,兵力扩大到十余万人,随即围攻宛城。
地皇四年二月,绿林军领袖为了扩大影响,在宛城南面的淯水沙洲上设坛,立刘玄为帝,国号 汉 ,建元 更始.4。昆阳之战刘玄称帝后,绿林军(汉军)一面由刘 率领主力继续围攻宛城,一面派王凤、王常、刘秀等率兵北进,相继攻占了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东北)、郾县(今河南郾城南)等地,以保障主力攻克宛城。
绿林军(汉军)不断发展壮大,接连攻城略地,使王莽终于认识到绿林军(汉军)对关中威胁最大,遂将镇压重点从东方的赤眉军转向绿林军。地皇四年(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三月,王莽派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征发各郡兵42万,号称百万,从洛阳南下援救宛城,企图一举消灭绿林军(汉军)。
各地郡兵奉命向洛阳集中,旌旗辎重,千里不绝。王邑、王寻率先头部队10万人,在颍川会合了严尤、陈茂军后,直逼昆阳。
此时,驻守昆阳的绿林军(汉军)仅八九千人。面对强敌,绿林军(汉军)将领在弃城而走,还是坚守拒敌的问题上发生激烈的争执。刘秀从全局出发,坚决主张坚守昆阳,以保证主力攻克宛城。正当议而未决之时,莽军已逼近昆阳城北,绿林军(汉军)将领们终于同意刘秀的意见,决定由王凤、王常坚守昆阳,派李轶、宗佻、刘秀等13骑乘夜突围,到郾县、定陵一带去调集援兵。
莽将严尤颇知用兵之道,他根据当时的战略形势,提出:昆阳虽小,但城坚难攻,大军应绕过此城,先攻宛城绿林军(汉军)主力,绿林军(汉军)
主力一破,昆阳必将不战自破。但主帅王邑不知兵法,自恃兵众,欲血洗昆阳,再救宛城,他宣称: 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喋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邪 ①。莽军列营百余座,将昆阳包围了数十层,旌旗蔽野,钲鼓之声闻于数十里之外,日夜攻打,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强攻。绿林军(汉军)战斗得极为艰苦,守将王凤一度动摇,向王邑乞降,但王邑认为攻克昆阳指日可待,不许王凤投降。使守军认识到只有拼死坚守,以待援军才能有生路,于是更加顽强地与莽军搏杀。最紧张时,城内居民也一起登城固守,打退了莽军无数次疯狂的进攻。
严尤见昆阳久攻不下,又建议:网开一面,撤去一角包围,让守军出逃,传播战败的消息,使宛城绿林军(汉军)胆寒。但王邑仍拒绝采纳,自恃兵多将广,一定要强攻下昆阳,以显示兵威。然而,他又不认真指挥作战,将攻城之事搁置一边,整日忙于向附近郡县勒索贿赂。
正当昆阳激战时,李轶、宗佻、刘秀等人在定陵、郾县紧急调集各路援兵,但一些将领贪惜自己的财物,想就地分兵留守,不愿救援昆阳。刘秀提醒他们:如果能破敌,将来珍宝财物会比现在多万倍;如果为敌人所败,脑袋都保不住,还谈什么金银财物。于是各路援兵跟随李轶、刘秀开赴昆阳。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六月,李轶、刘秀率1万余援军赶回昆阳。刘秀率精锐步骑兵1千余人为前锋,李轶领主力在后,前至距莽军四、五里列成阵势。
王邑、王寻见绿林军(汉军)援兵人少,根本未将刘秀放在眼里,只派几千人开营迎战。刘秀立即向莽军发动猛攻,斩杀数十人,鼓舞了士气,接着又向莽军发动连续进攻,歼敌近千人,大败莽军,绿林军(汉军)士气大振。
此时宛城在绿林军(汉军)的长期围困下,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守将岑彭(?~公元35年)终于被迫投降。但这个消息尚未传到昆阳。刘秀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动摇莽军军心,假传宛城已破,绿林军(汉军)主力将至昆阳。消息传到昆阳城内,守军立刻士气高涨,更加坚决守城,并随时准备出城歼敌。莽军得此消息,个个心情沮丧,士气低落。绿林军(汉军)在气势上已占据了优势。
刘秀在取得初战胜利后,决定对莽军中坚发起进攻,使其丧失指挥功能,造成莽军混乱,再乘机破敌,解除昆阳之围。他又精选了3千勇士,迂回到城西,涉过昆水,直攻莽军中坚。此时,王邑、王寻仍不以为然,他们见刘秀来攻自己,乃亲率万余人迎战。为了防止各营出现混乱,他们下令各军不准擅自出战。刘秀指挥3千勇士,猛攻王邑、王寻军。莽军士兵多系被胁迫来的,本无斗志,经不住刘秀军的猛攻,很快溃败奔逃,其余各军因未得到出击的命令,不敢轻举妄动。刘秀军击败王邑、王寻的中坚,斩杀王寻。此时昆阳城绿林军(汉军)见莽军阵脚已乱,立即开城杀出,与援军内外夹击,一时间杀声震天。莽军失去主帅,各军不知所措,乱作一团,很快全军崩溃,四散奔逃。此时又逢狂风暴雨,瓦掀石滚,绿林军(汉军)穷追猛撵,莽军互相践踏,积尸遍野,无数兵卒溺于■水(今河南叶县沙河),水为之不流。
王邑、严尤、陈茂仅率极少数残军逃回洛阳。绿林军(汉军)缴获了莽军大量辎重和装备,各种战利品堆积如山,绿林军(汉军)一连搬了一个多月还没搬完。
① 《汉书?王莽传下》。
昆阳之战,绿林军(汉军)消灭了王莽的主力军,震动了新莽朝廷上下,使其统治临于土崩瓦解之势。这次战役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刘秀为绿林军(汉军)的胜利,立下了极大的功劳。
昆阳保卫战之后,绿林军(汉军)内部将领之间的矛盾激化。刘玄在农民将领李轶、朱鲔等人的支持下,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刘稷及其部将刘稷处死。刘秀表面无所举动,暗中却窥测时机,积蓄力量。
5。攻陷长安之战昆阳之战后,新莽统治末日来临。不仅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而且统治集团内部也众叛亲离,不少地主豪强也乘机起兵,如天水豪强隗嚣占据陇西,蜀郡太守公孙述割据巴蜀等。王莽能控制的地区,仅剩洛阳至长安之间的狭窄地带。为了作最后挣扎,王莽将在东方与赤眉军作战的太师王匡(?~公元23年)、国将哀章调回,固守洛阳;命王邑从洛阳赶回长安,任为大司马,并任张邯为大司徒,苗?为国师;令都尉朱萌、右队大夫(即弘农太守。
王莽改制改称)宋纲防守武关;任命九位将军,均以 虎 为号,称 九虎将军 ,率北军精兵数万,在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回溪(今河南洛宁北)
一带布防。为了逼使九虎将认真防守,拼力死战,王莽将他们的家眷扣留在宫中做为人质。当时,新莽国库中有60多万斤黄金和无数珍宝,九虎将要求王莽散财励士,但王莽只给每位将领4千钱,引起九虎将和兵士的极大不满,无心作战。
昆阳大捷后,绿林军休整了近3个月,于同年八月,兵分两路:一路由王匡率领,北攻洛阳;一路由申屠建、李松率领,西入关中,直取长安。在此之前,刘秀已率兵攻取了颍川郡的父破(今河南陕县西南),招降了附近的5个县,被任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随后北渡黄河,到河北招降那里的各支起义军及州郡县王匡率领北攻洛阳的军队,一路进展顺利。九月,攻克洛阳,杀王匡、哀章。十月,刘玄将首都自宛城迁移到洛阳。
西路军在武关迫降都尉朱萌,攻杀右队大夫宋纲,占领了武关,进入关中。这时,析县(今河南西峡)人邓晔、于匡,弘农人王宪等起兵响应。绿林军(汉军)又在华阴击败了九虎将,迫使史熊、王况 二虎 自杀,另 四虎 逃亡,剩下郭钦、陈翚、成重 三虎 收集残兵退守渭口(今陕西华阴北)。李松率3千人与邓晔合兵进攻渭口,未能攻下。于是2人驻守华阴,以待后队,同时分兵出击莽军。邓晔命王宪率数百人,北渡渭河,进入左冯翊(今陕西西安北),向长安北侧迁回。王宪军所到之处,莽军望风归降。
李松也派部下韩臣向西直取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击败新莽波水将军窦融,并乘胜追至长安的长门宫(今陕西西安东北)。
绿林军(汉军)兵临长安,城内市民纷纷起而响应,举行暴动。王莽手中无兵可调,便效法秦二世,将狱中囚徒释放出来,编成军队,命将军史湛指挥,进攻绿林军(汉军)。但这支囚徒军刚过渭桥,便发生哗变,一哄而散,并掘毁了王莽的祖墓,焚烧其九庙。
十月一日,绿林军(汉军)攻入长安宣平门,与王邑、王巡等指挥的莽军激战。第二天,城中市民放火焚烧皇宫,引起王莽及众大臣极度惊慌。第三天,王邑指挥的莽军经过数日激战,伤亡惨重,无法抵敌,与王莽退守未央宫中的沧池渐台,企图依池拒守,做最后的挣扎。绿林军(汉军)与长安市民将渐台团团包围,猛烈攻打,王邑、王巡先后被杀,王莽无处可逃,长安商人杜吴冲上渐台,将王莽杀死。随后,绿林军(汉军)占领了整个长安城。新莽政权终于被推翻。不久,刘玄移都长安。
绿林军(汉军)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由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发展到十几万人,最终攻入长安,推翻新莽统治,其原因除人心向背等政治因素外,在军事上:其一,全国农民起义的迅猛发展,使农民起义军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莽军则陷入完全的被动。绿林、赤眉、河北等地的农民起义几乎同时爆发,且同样发展迅速,轰轰烈烈。各路起义军虽然在主观上缺乏主动的配合和支援,但客观上,各路起义军的迅猛发展,使王莽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只能派兵分头镇压,分散了兵力。莽军多方应付,疲于奔命,在战略上完全陷于被动。当绿林军处在最困难时,王莽将镇压重点放在东方,投入主要兵力进攻赤眉军,使绿林军摆脱了困境,迅速发展壮大。当王莽意识到绿林军对其统治已构成严重威胁时,一次又一次的军事镇压又全归于失败,终于被绿林军彻底推翻。因此绿林军的胜利,实际上也是整个起义军的胜利。其二,以王匡、刘秀为代表的绿林军将领,执行了正确的军事战略。云杜之战,关系到绿林军的存亡与发展。王匡正确地做出决断,不死守绿林山,而是主动出击,设伏于莽军必经之路,以少胜多,全歼莽军,使绿林军迅速发展壮大。
当绿林山疫病严重,队伍大量减员时,王匡等人果断舍弃根据地,分路行动,不仅使自己摆脱了困境,而且扩大了影响,进一步壮大了队伍。昆阳之战,刘秀胆识过人,充分体现出他杰出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指挥才能,是绿林军战胜数十倍之敌,消灭莽军主力的大功臣。其三,莽军将领庸碌骄狂,盲目轻敌。云杜之战,荆州牧率2万精兵,被王匡等不足万人之军全歼,不能说这不是因轻敌所致。沘水之战,甄阜、梁丘赐骄傲轻敌,致10万大军被绿林军以少胜多,2将兵败身死,也是轻敌所致。昆阳之战,莽军主帅王邑狂妄自大,盲目轻敌表现到了极点。莽军以42万大军南下救援宛城,是为夺取战略上的主动。但王邑看不到宛城所具备的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不迅速挥军南下,而是驻足昆阳,在一个无足轻重,不具任何战略意义的小城,为显示所谓兵威,以几十万大军与区区八、九千人进行决战,可见无能之极。严尤的两次建议,不能说不具备战略远见,但这些对莽军战略全局极为有利的良策,全被骄狂无能的王邑拒绝。莽军几十万大军顿兵坚城之下,坐视宛城失守,战略上丧失了可贵的时机。当刘秀等以区区万余人回救昆阳时,王邑不利用其兵力上的优势,全力围歼绿林军援军,而是仅出动极少部队与其交战,变优势为劣势,给刘秀等以可乘之隙,结果被斗志高昂的绿林军杀败,攻破中坚,主帅之一的王寻也被杀,牵动全军,几十万大军陷于混乱,终于战败溃散。实际上王邑哪怕采用严尤一条建议,或接受王凤投降,或以优势兵力围攻绿林军援军,都有可能使刘秀无用武之地。其四,莽军士气不高,兵无斗志。莽军中士兵多系强征而来的农民,有不少人还是临时强拉入伍的,他们对王莽随心所欲、脱离实际、搜刮式的 改制 早已恨之入骨,不愿为王莽统治集团卖命,士气极为低落,与农民起义军高昂的斗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绿林军能一次又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客观原因。
(二)赤眉军反对新莽统治的战争
绿林军起义后的第二年(公元18年),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樊崇率领100多人在莒县起兵。当时青、并、兖、徐等州正发生严重的灾荒,广大农民无法生存,纷纷起而响应樊崇。很快这支起义军就发展到1万余人,他们以泰山为根据地,杀县吏,劫官府,多次打败前来围剿的新莽地方郡兵,声势越来越大。后来,樊崇的同乡逢安,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徐宣、谢禄、杨音等聚集了数万人归附樊崇。比樊崇早1年起义的琅邪海曲(今山东日照西南)妇女吕母率领的起义军,在吕母死后,其部众大多数也并入樊崇起义军。起义军已发展到十余万人。
最初,王莽集团对樊崇起义军十分轻视,尤其对起义军没有文书、旌旗、部曲、号令,只以言辞为约束,甚为轻蔑,认为他们是 饥寒群盗,犬羊相聚 ①。后来见起义军日益壮大,地方郡兵屡遭败绩,特别是领青、徐2州牧事田况所率的4万大军也为樊崇起义军击破,王莽才渐感忧虑不安。
地皇二年(公元21年),王莽派太师羲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率大兵镇压樊崇起义军。景尚、王党进入青、兖地区后,到处抢杀劫掠,引起当地人民的憎恶。樊崇见莽军来势汹汹,率领起义军避开其锋芒,与莽军周旋。
一直到地皇三年(公元22年)二月,樊崇见莽军四处转战,已疲惫懈怠,于是指挥起义军对莽军发起突然进攻,景尚、王党猝不及防,其军遭全歼,景尚被杀,王党下落不明。
这一仗使王莽统治集团上下震动极大。同年四月,王莽又派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公元22年)统十余万精兵东征,企图一举消灭樊崇起义军。樊崇闻讯,立即指挥起义军作好准备,为了避免与莽军交战时,双方混在一起,无法识别,樊崇下令全军用朱色涂眉,作为标识,由此被称为赤眉军。
王匡、廉丹率领莽军,一路奸淫抢掠,杀害百姓。在兖州无盐(今山东东平东),莽军打败了这里的一支农民起义军,杀死起义军1万多人。王匡极为得意,欲乘胜直扑梁郡(今河南商丘)赤盾军。廉丹劝他休整军队,以免兵士过分疲劳。王匡不听,竟自率军而走,廉丹无奈只好领兵相随。樊崇了解到莽军动向后,立即指挥泰山地区的赤眉军主力,急进至莽军南移途径的成昌(今山东东平西)地区,设下埋伏。王匡由于无盐的胜利,不把起义军放在眼里,大摇大摆地向梁郡前进。当莽军行至成昌时,遭到赤眉军的突然进攻,王匡、廉丹指挥莽军仓促应战,双方展开激烈的冲杀,互有伤亡,但赤眉军越战越勇,莽军渐渐支持不住,王匡见势不妙,弃军先逃,廉丹不肯逃走,被起义军杀死,莽军全部被歼。随后赤眉军又攻下无盐,守军1万余人也全部被歼。赤眉军乘胜西进,推进到濮阳(今河南濮阳南)、陈留(今河南开封)一线,威胁洛阳,与绿林军形成摇相呼应之势。
这时王莽感到赤眉军的威胁最大,急忙令国将哀章率30万大军驰援败逃至洛阳的王匡,准备再向赤眉军发动进攻。又派大将军阳浚率重兵驻防敖仓(今河南荥阳北)。后得知绿林军已建立政权,并围攻宛城,王莽又感到绿林军对关中威胁最大,急忙改变计划,把主力用于南方。
此后赤眉军在今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交界地区,积极活动,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人,有力地配合了绿林军的行动。
① 《汉书?王莽传下》。
(三)赤眉军攻灭更始政权(绿林军)的战争
当更始皇帝刘玄移都洛阳时,赤眉军正活跃于濮阳、颍川一带。樊崇亲率20余人赴洛阳联络。但刘玄拒绝与赤眉军合作,只授给樊崇等人一些空头官衔。樊崇见刘玄集团不怀好意,便在刘玄迁都长安之前,率众人潜出洛阳,继续领导赤眉军。
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二月,刘玄将首都移往长安。赤眉军乘更始政权西移的机会,立即兵分两路向西发展,一路由樊崇、逄安率领,攻取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南击宛城;一路由徐宣、谢禄、杨音率领,进占阳翟(今河南禹县)、梁县(今河南临汝西南)。由于王莽政权已被推翻,起义目的已经达到,赤眉军中许多士兵离家长久,思乡心切,不愿继续从军作战,要求东归。樊崇等人认为部队东归必散,同时出于对刘玄集团的愤懑,决定西攻长安,以求新的发展。于是,这年冬季,樊崇、逄安和徐宣、谢禄等两路大军,分别由武关和陆浑关(今河南嵩县北)进攻长安。赤眉军沿途击败了更始抗威将军刘均和讨难将军苏茂两军,于次年(公元25年)正月,会师于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这时,刘玄派其丞相李松率大军前来堵截,结果被赤眉军打败,损失3万余人,李松弃军逃回。赤眉军继续向长安推进。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在郑地(今陕西华阴县北)拥立一个15岁的汉宗室后裔刘盆子为皇帝,国号也称 汉 ,年号 建世.随后顺利进占华阴地区,又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击破更始王匡、陈牧、成丹、赵萌、李松诸部,直逼长安。
这时刘秀也在河北称帝,并派大将邓禹攻取河东,从北面威胁长安。这样不仅削弱了更始政权的实力,而且迫使更始政权不得不派兵抵挡刘秀军,分散了兵力。
在大兵压境的紧急关头,刘玄与一部分绿林军将领的矛盾迅速激化。绿林军将领张卬等建议弃城东移,遭到刘玄拒绝,于是张卬与申屠建、廖湛、胡殷等密谋武力劫持刘玄东移南阳,但事机泄露,申屠建被杀,张卬、廖湛、胡殷发兵进攻刘玄,长安城内一片混乱。刘玄逃出长安,奔入赵萌营中,因怀疑王匡、陈牧、成丹是张卬同谋,诱骗3人到赵营。陈牧、成丹先到,被杀,王匡闻讯,逃入长安。刘玄指挥李松、赵萌进攻长安,经过1个多月的战斗,王匡、张卬战败,投奔赤眉军。刘玄重新回到长安,但赤眉军已兵临城下。九月,王匡与赤眉军联合攻打长安宣平门(即东都门)。李松出战,兵败被俘,其弟城门校尉李汛被迫开门投降,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不久被处死,更始政权灭亡。
绿林、赤眉这两支西汉末农民战争中最主要的起义军,在推翻新莽政权后不久,即陷入火并之中。在战争中,绿林军由于内部分裂,战斗力明显下降。在遭受赤眉军和刘秀两面夹攻的情况下,无能的刘玄作不出任何改变局面的军政决策,只以消极防御分兵抵挡的办法对付两面进攻,结果节节败退,使自己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其手下各部将领在战斗中,互不支援,各自为战,终于被各个击破。赤眉军抓住了更始政权(绿林军)的一系列失误,连战连胜,最终灭亡了建立两年零十个月的更始政权。但两支大军的火并,使刘秀得以坐享其成。
(四)刘秀统一河北的战争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刘玄移都洛阳后,不顾大多数绿林军将领的反对,派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的名义,持节北渡黄河,出使河北。
当时黄河以北有铜马、大彤、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数十部农民起义军。他们各领部曲,或以山川土地为名,或以军营强盛为名 ①,总共有上百万人。除了农民起义军外,还有不少豪强武装和新莽政权的残余势力。更始元年十二月,汉景帝第八代孙、赵缪王刘元之子刘林等人,立诈称汉成帝之子刘子兴的卜者王郎(?~公元24年)为帝,都邯郸,成为河北声势最大的割据力量。
刘秀到河北后,以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所过撤免贪官,平反冤狱,释放囚徒,恢复汉官名称,博得了相当一部分河北人士的好感,得到一些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信都(今河北冀县)太守任光首先表示支持刘秀,刘秀遂以此为基地,征发附近各县壮丁,得精兵4千。接着新莽和成(今河北晋县南)卒正(即太守)邳彤举城归附刘秀。昌城(今河北冀县西北)
人刘植、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人耿纯也各率宗亲子弟数千人,以其所据县邑,投靠刘秀。很快刘秀就聚集了1万余众。刘秀还招揽一些有才能的地主知识分子,如邓禹(公元2年~58年)、冯异(?~公元34年)等。为了扩大声势,刘秀还假借当地起义军城头子路和刁子都(一作力子都、刀子都)的名义,四处招集人马。
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二月,刘秀羽翼丰满,发兵进攻王郎。王郎派大将李育驻守柏人,刘秀军先头部队由前部偏将朱浮、邓禹率领,2将未探明敌情,冒然进军,被李育击败,辎重全部丢失。刘秀率主力在后,闻朱浮、邓禹失利,收其散卒,与李育交战,大破李育军,将失去的辎重全部夺回。
李育退守柏人城。刘秀攻之不下,遂引兵转而攻打广阿。这时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太守耿况、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太守彭宠各遣其将吴汉、寇恂等率领 突骑 (能冲突敌阵的重骑兵),前来协助刘秀进攻王郎,同时刘玄也遣尚书仆射谢躬领军到河北支援刘秀,刘秀兵力大增,遂东围钜鹿。
王郎部将王饶坚守钜鹿,刘秀军攻打月余不能下。后王郎遣倪宏、刘举率数万兵来救钜鹿,被刘秀军击败,战死数千人。四月,刘秀指挥大军进围邯郸,五月,城破,王郎被杀。从此,刘秀在河北站稳了脚跟。
刘秀攻灭王郎后,刘玄恐其势大难制,派人赴河北,封刘秀为萧王,令其罢兵回长安。同时撤消了耿况、彭宠等人的职务,任命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苗曾为幽州牧,并令谢躬率军屯驻邯郸,控制刘秀。刘秀以河北未定,拒绝了刘玄的命令,从此刘秀与更始政权之间出现裂痕。
刘秀的下一个目标对准了这里的农民起义军。他命令吴汉征集幽州10郡兵马,幽州牧苗曾阳奉阴违,被吴汉袭杀。接着刘秀又派耿弇攻杀韦顺、蔡充,翦除了更始政权在这里的力量。更始二年(公元24年)秋,刘秀首先进攻铜马起义军,双方战于鄡县(今河北钜鹿北)。当时铜马起义军拥众数十万,刘秀居劣势,他采取坚守营垒,耗其锐气的策略,不与其大军交战,专断其粮道,消灭铜马军的小股部队。相峙月余,铜马军兵疲粮尽,乘夜退走,刘秀挥军紧追,在馆陶(今河北馆陶)击败铜马军。后高湖、连重起义军赶来救援,与铜马军余部合兵,反击刘秀军,双方在蒲阳(今河北完县西北)激战,最后都被刘秀击败。刘秀将战败的起义军编入自己的军队,实力大增,扩充到数十万人,声威大振,被称为 铜马帝.接着,刘秀又在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击败了大彤、青犊等部十余万农民起义军,并以协同进攻为名,将谢躬军调出邯郸,令吴汉、岑彭袭取邯郸,乘谢躬得胜回军,毫无提防之机,设伏击杀谢躬,吞并其军,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
① 《后汉书?光武帝纪》注。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冬,赤眉军分两路进击长安。刘秀闻讯,立即以邓禹为前将军,率6员裨将,领精兵2万乘隙西进,攻略河东,侍机南进关中;同时命寇恂为河内太守,负责兵马粮械的补给;任冯异为孟津将军,驻守孟津,防卫更始政权留驻洛阳的朱鲔、李轶,当时2将手中掌握着30万大军。刘秀自己亲率主力北上,进攻元氏(今河北元氏西北)的尤来、大抢、五幡等农民起义军。
邓禹受命后,从野王(今河南沁阳)出发,沿黄河北岸西进。更始三年(公元25年)正月,邓禹率兵经箕关(今河南济源西)入河东,击破更始守关将河东都尉,获辎重千余乘,接着进围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连攻数月,未能下。六月,更始政权派大将军樊参率军数万人,由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渡过黄河,欲解安邑之围。邓禹挥军迎敌,在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乘樊参军刚刚渡河立足未稳之际,突然发动进攻杀樊参,全歼其军。
不久,更始政权又派驻河东的定国公王匡、襄邑王成丹及在弘农被赤眉军击败逃至此的抗威将军刘均等合兵十余万,共击邓禹。邓禹战败,部下骁骑将军樊崇战死。天黑后,王匡军始停止进攻,邓禹部下劝其撤兵,被邓禹拒绝。
第二天是 六甲穷日 ①,王匡不肯出兵,使邓禹得以喘息,他整理部队,重新进行部署。第三天天亮,王匡指挥全军猛攻邓禹,邓禹命各部不得妄动,待王匡军冲至营下,突然击鼓出击,大破王匡军。王匡等将皆弃军而逃,邓禹率轻骑急追,杀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弭强,获得无数兵器。自此河东全部为刘秀所有。
正当邓禹在河东作战时,孟津将军冯异为配合其行动,派兵出天井关,进占上党,诱降更始军(绿林军)十余万人。后更始朱鲔向河内发动进攻,被寇恂击败,冯异乘机反攻,夺取颍川、汝南、穰县(今河南邓县)及新野等地,进逼洛阳,使洛阳完全陷于孤立。
刘秀在元氏击破尤来、大抢、五幡农民起义军后,一路追击至右北平,连战连捷,不提防,在顺水(今河北徐水),被农民军杀了个回马枪,刘秀大败,弃军逃走,其军损失数千人。农民军紧追刘秀,刘秀慌不择路,几乎被擒,幸好为部下王丰、耿弇所救,逃至范阳(今北京大兴),其军数日不知刘秀下落,十分恐懼。农民军因元气已大伤,打败刘秀后,迅速退去。刘秀收集部队继续追击,在安次(今河北廊坊)再次得胜,杀千余人。农民军退入渔阳(今北京密云),刘秀命吴汉率耿弇、陈浚、马武等12将紧追不舍,终于在潞东、平谷(均在今北京通县)将农民军攻灭。
至此,河北地区全部为刘秀据有。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鄗(今河北高邑东南)称帝,改元建武,国号汉,史称东汉。
① 古时以干支记日,自甲子至癸亥,凡 60 数为一轮,故癸亥日又称 六甲穷日.旧时迷信,认为这一天不吉利。
十、西汉的军事思想
西汉的军事学术较之先秦时期兵学兴盛的局面,相对沉寂。尽管西汉初期统治者十分重视兵书的整理工作,曾指派专人负责校订。但西汉时期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兵书,只有一本3800余字的《黄石公三略》。另外《淮南子?兵略》代表了西汉初期的军事理论水平。
(一)《黄石公三略》——古代第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
《黄石公三略》,亦称《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相传作者为汉初隐士黄石公。最早提及此书的是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成,遭追捕,被迫隐姓埋名藏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县),在这里遇见一自称 穀城山下黄石即我 的老者,授其一部《太公兵法》,即《黄石公三略》,其后此公便不见于史载。张良得书,潜心研究,后帮助刘邦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政权。但据考证,《黄石公三略》的成书当不早于西汉中期,它是后人在吸收先秦优秀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总结秦汉初政治统治和治军用兵的经验,假托前人名义编纂而成,其中有许多独到之处。
《黄石公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3个部分,共3800余字。与前代兵书不同,它是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尤其侧重阐述政略,这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专著。《三略》的另一个特点,即是大量引用古代兵书《军谶》、《军势》中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共引用了700余字,占全书的1/6强。因而为后人保留了这两部已佚兵书的部分精华。
《三略?上略》共2100余字,占全书的一半以上,内容丰富,是全书的主要部分。其主要内容:①强调 民本 、 兵本 思想,注重收揽人心、民心。这也是该书政略思想的核心。《三略》开篇即指出: 夫主将(治理、统率)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摧毁)。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 ,从战略的高度,指出人心向背,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这里的 英雄 指德才杰出的文臣武将, 通志于众 的 众 指民众、庶民。它不仅强调收揽英雄之心,同时指出君主的意愿要与民众相贯通,强调上下要同心,体现了它的 民本 思想。《三略》认为: 英雄者,国之于;庶民者,国之本。
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 它还指出: 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 ,这里的 贤 也即 英雄.《三略》十分重视收揽 英雄之心 、 民心.对于 英雄 ,它认为不仅要 使贤如腹心 ,而且要 获城割之,获地裂之,获财散之 ,依功进行封赏,并且 赏功不逾时 ;对于庶民百姓,它强调要广施恩惠,爱护民众,具体应做到: 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 ,这样既可以获得民众的支持,同时也增加了国力。《三略》还引用《军谶》: 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 的思想,强调富国先富民,只有国富民强,才能克敌制胜。从注重收揽人心的角度出发,《三略》指出治国统军的根本在于 察众心,施百务 ,即体察各类人物的心理特征和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列举出20个心态各异的人物,一一提出治理办法,总的原则是,消灭怀有敌意的人,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人。《三略》的 民本 思想体现在军略上,即是 兵本 思想,强调士兵在战争中的作用。它认为: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以寡胜众者,恩也;以弱胜强者,民也。 并指出 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 《三略》的 兵本 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重大进步。②主张治国统军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发展变化,柔、弱、刚、强四者兼施,巧妙运用。《三略》借《军谶》之语,指出: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并解释说: 柔者,德也;刚者,贼(祸害、灾难)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 因此只有 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才会使国家强盛,前途远大,单纯用柔用弱或用刚用强,都将使国家衰弱、灭亡。《三略》还认识到,人的主观认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指出: 端末未见,人莫能知 ,并认识到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提出战略战术的制定,要依据敌情的实际变化而不断修正,改变, 不为事先,动而辄随 , 因敌转化.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它朴素的军事哲学思想。③提出了一整套克敌制胜的军事战略原则。《三略》十分强调对战略要地的占领和控制,要求 获固守之,获厄(险要关卡)塞之,获难(冲要)屯之(派兵屯驻).这种思想既是对前人关于在险要地形用兵战术的继承,又是对秦汉以来战争经验的总结。
但是《三略》把它提到了战略高度,这在以前的兵书中是没有的。
它是基于秦汉以来,战争的规模和范围,都较之先秦时期有了极大的发展,动辄数十万,征战数千里,战略要地的作用也明显增大,夺取或失去某一个要地,往往可以导致全局的成败这样的实战经验而提出的。这种战略思想的出现是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又一重大进步。《三略》还提出了一套具体的克敌致胜的战略原则,即: 敌动伺之,敌近备之,敌强下之(示弱使其麻痹),敌佚去(调动)之,敌陵(气势旺盛)待之,敌暴绥(退军)之,敌悖义之(以正义之措对付),敌睦携(离间)之。顺举(利用敌错误之举)
挫之,因势破之,放言过之(发布檄文声讨敌人的不仁之举),四网罗之 ,对先秦以来的用兵经验进行了比较完备的概括和总结。④提出了一系列统兵治军原则。《三略》十分强调将帅应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指出: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交锋) ,并引用越王勾践洒酒于河,与士卒同流共饮的故事,说明士卒虽不可能品尝出河中的酒香,但他们会因为将帅能与自己同甘共苦而拼死杀敌。《三略》还引用《军谶》的内容,具体指出: 军井未达(挖掘到出水处),将不言渴;军幕(帐蓬)
未办(搭好),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 ,并且要求将帅 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 ,申明这就是 将礼.《三略》说:将帅与士卒同安危、则 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 ,将帅 蓄恩不倦 ,则其士兵可 以一取万 ,战无不胜,再次强调将帅与士卒同安危,共患难,将帅时刻关心士卒的重要意义。《三略》还要求将帅必须赏罚分明,号令严明。它引用《军谶》之语,首先阐明了 赏 与 罚 的关系,指出: 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对于如何进行奖赏,《三略》具体指出,要把 崇礼 (礼节)和 重禄 结合起来运用,因为 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它十分推崇《军谶》: 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以及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的军谚,指出: 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 ,并称: 礼赏不倦,则士争死.《三略》还认为赏罚分明是将帅确立权威的重要手段之一,指出: 赏罚明,则将威行 ,同时将帅还要做到号令严明, 将之所以威者,号令也 ,并称: 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 ,而 乱将(软弱少威,号令不明,指挥紊乱之将)不可使保(统御)
军 ,因为 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申明赏罚必信,号令严明是治军统兵的基本原则。⑤对于作为将帅的条件《三略》也提出了一些精辟的见解。它指出: 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正因为如此,它借《军谶》的内容,指出在个人品质方面,将帅应具备: 能清(廉洁无私)、能静(沉着冷静)、能平(处事公允)、能整(整肃军纪)、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 等 八德 ,同时在知识和才能方面应具备 能知国俗、能图(熟知)山川、能表(明察)险难、能制(控制)军权 等能力。但除此之外,《三略》又进一步提出,将帅还必须懂得政治和熟知历史,对于 仁贤(仁人、贤人)之智,圣明(君主)之虑,负薪(平民百姓)之言,廊庙(朝廷)之语,兴衰之事 都应该有所了解。同时《三略》还强调了作为将帅应具备的 虑 、 勇 、 动 、 怒 4项素质。
虑 即深谋远虑; 勇 即勇猛果敢; 动 即把握战机,适时出机;怒 即适时、适度发怒。《三略》借《军谶》之语,称: 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 ,并指出 此四者,将之明诫也 ,同时还指出: 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对于将帅违背 八德 的危害,《三略》也指出: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倦;专己(独断专权),则下归咎(怨恨);自伐(夸耀),则下少功;信谗,则众离心;贪财,则奸不禁;内顾(贪恋女色),则士卒淫 ,同时强调: 将有一,则众不服;有二,则军无式(榜样);有三,则下奔北(战败);有四,则祸及国.《三略》对将帅的要求,较之先秦的《孙子兵法》、《吴起兵法》等有了很大提高,也更加全面,这正是秦汉时代战争规模扩大,将帅在战争中地位提高,往往独挡一面,因而对其各方面的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的反映。⑥《三略?上略》在最后引用《军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统军的方法、策略,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君主、将帅能去奸佞、用贤人,并总结说: 主察异言,乃睹其萌(祸乱的苗头);主聘儒贤,奸雄乃遁;主任旧齿(老臣),万事乃理;主聘岩穴(有德才的隐士),士乃得实(人尽其才);谋及负薪,功乃可述;不失人心,德乃洋溢 ,再次强调了争取 英雄心 、 民心 的主题思想。
《三略?中略》共650余字。从内容上讲,它与《上略》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主要阐述的是君主与将帅的关系,其中不乏精辟之处,为历代封建君主所推崇。其主要内容: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三略》继承了《孙子兵法》以来,将帅统兵出战, 君命有所不受 的军事思想,引用《军势》之语,总结为: 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受朝中制约),则功难成.一方面指出将帅统兵在外,必须根据战场上的具体情况自己制定作战方略,把握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战机,争取最后的胜利;另一方面告诫君主,既授命于将帅,就不要干扰其指挥,尤其不要干扰具体的军事行动,否则将使其 功难成 ,甚至导致失败。②君主、臣下都应注重各自 德 (德行)
与 威 (威严)的树立。对于君主来说, 无德则臣叛 , 无威则失权 ;对于臣下来说, 无德则无以事君 , 无威则国弱.但是《三略》同时指出,臣下 威多则身蹶(身败名裂) ,因而要求臣下多 德 少 威 , 威 要适可而止,才不致因盖主而致祸。③强调君主在具备 德 的前提条件下,还要 加之以权变 ,进行统治。因为君主不精心筹策, 无以决嫌定疑 ;不施诡诈奇变, 无以破奸息寇 ;不用密谋, 无以成功.④战争之后必须收回将帅的兵权。《三略》依据秦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军事制度的特点,提出了: 夫高鸟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 的思想。告诫君主不要使臣下久专兵权,应采取临战任将,战后罢兵的措施,牢牢控制兵权。但《三略》也不主张君主谋害功臣,它解释 谋臣亡 并 非丧其身也 ,而是要 夺其威,废其权也.对于如何对战功卓著的将帅实行 夺威 、 废权 ,《三略》也具体提出了3条办法:第一、要 封之于朝,极人臣之位,以显其功 ,即授予极高的爵位;第二、 中州善国(肥沃土地),以富其家 ,即赐予肥田腴地;第三、 美色珍玩,以悦其心 ,即赏给美女、珍宝。《三略》提出这种思想,是既要保证君主的地位不受威胁,又要使将帅的功名身家得以保全,正如它自称的:人主……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 , 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这一套新的君主驾御将帅的谋略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⑤《三略》在阐述君主驾御将帅的方略时,还强调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恰当地使用他们,也即要因人而致用。《三略》将人分为四类:一是智者,即有头脑、有智谋的人;二是勇者,即行为勇敢的人;三是贪者,即贪恋钱财的人;四是愚者,即愚笨蠢钝的人。对于这四类人,《三略》借《军势》之语指出: 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追求)其利;愚者不顾死 ,告诫君主要 因其至情(特点)而用之 ,并指出 此军之微(微妙)权也.同时,《三略》还提醒君主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 无使辩士(能言善辨之士)
谈说敌美 ,因为这样会使军心涣散;第二、 无使仁者主财 ,因为他会由于对吏民广施仁爱而附和他们的要求,滥发财物的;第三、 禁巫祝(即巫师),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 ,以防止他们惑乱军心;第四、 使义士不以财 ,因为义士重礼轻利,对他们应以恩、义进行拢络,并指出: 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昏庸愚昧)主谋.《三略?中略》阐述的一系列封建统治方略、原则,虽然主要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为其 存社稷、罗英雄 服务的,但其中的某些思想,对今天也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略?下略》共1100余字,它承接了《上略》、《中略》的思想,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招致贤人,任用贤才的问题,强调任用圣贤之人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忌贤妒能、重用奸佞的危害。用它自己的话说,《下略》是为了 陈道德,察安危,明贼(打击、迫害)贤之咎(危害)。 关于军事战略方面的内容不多,主要有两点:①主张励精图治国内事务,反对劳民伤财的远征。《三略》指出: 释近(放弃治理内部)谋远(图谋远方)者,劳而无功,释远谋近者,佚(安逸、清静)而有终(善终) ,并指出: 佚政多忠臣,劳政多怨民.《三略》的这种思想,是基于秦始皇、汉武帝兴衰成败的社会背景而提出的。秦皇汉武虽然都是雄才大略的封建皇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汉武帝推动西汉王朝达到了极盛,但是他们都有 释近谋远 之举。秦统一后,对外频繁进行战争,对内实行严刑酷法和繁重的赋税徭役,使秦王朝很快走向灭亡。汉武帝时,连年用兵,造成经济衰退,国力下降,人民怨声载道,使封建统治一度出现严重的危机。因此《三略》不仅指出 释近谋远 将会造成 劳而无功 的结果,而且进一步指出: 务广地(致力扩张疆土)者荒(荒废内政),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自己应当有的)者安,贪人之有者残(残败、衰落). 残灭之政,累世受患,造作(统治的方式方法)过制,虽成必败。 从战略高度申明了一味 释近谋远 ,政权将会得而复失,造成失败。②主张以 义战 反对不义之战。
从根本上说,《三略》是反对战争的,它称: 夫兵(兵器)者,不祥之器,天道恶之 ,并指出战争对人的生命和社会财富造成极大的损害。同时还指出: 圣王(古代圣贤之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 ,说明古代圣明的君主其本意也是不愿意进行战争的。但《三略》也知道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客观存在,因而它又说:兵者, 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 ,并称: 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 ,主张要进行 义战 ,以 义战 反对不义之战。同时,《三略》还指出 义战 必胜,它说: 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用溉爝火(小火炬),临不测(高深莫测的深渊)而挤欲堕(摇摇欲坠),其克必矣。 但《三略》在主张 义战 的同时,也反对滥杀敌国人民,破坏对方财物,主张尽量减少战争给双方带来的破坏。它指出:圣明之君在进行 诛暴讨乱 的正义战争时,尽管稳操胜券,但往往不急于进兵,不急于挥军冲杀,就是因为战争会 重伤人物也.《三略》的这种战争观,也是它在战争问题上的总的指导思想,具有比较积极的进步意义。《三略》能在两千年前提出这种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黄石公三略》作为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到宋代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受到历代军事家、政治家的重视。
(二)《淮南子?兵略》的主要思想
《淮南子》,本名《鸿烈》,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集体编写的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五行等家思想的杂家著作,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献上。刘向、刘歆父子校订图书,定名为《淮南内》,置于《诸子略》内,后世遂称《淮南子》,或《淮南鸿烈》。原书分内21篇,外33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只流传内21篇。其中《兵略》篇专论军事,代表了西汉初期的军事理论水平,其主要思想如下:其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政治上的得失。首先,政治上 得道 ,军事上才能取胜。《兵略》认为: 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将,失道而拙,得道而工(精明);国,得道而存,失道而亡。 所谓 道 者,即是与天地顺、与四时合的最高行为准则。得道者, 众之所助,虽弱必强 ;失道者, 众之所去,虽大必亡.因此政治上 得道 ,是保证军事上取胜的基本条件。政治上 得道 的军队可以 车不发轫(防止车轮滚动的木头),骑不被鞍,鼓不振尘,旗不解卷,甲不离矢,刃不尝血 ,本国的社会生活秩序也不用打乱,即 朝不易位,贾不去肆,农不离野 ,只要对敌国 招义而责之 ,就可以 大国必朝(前来归附),小国必下.《兵略》还回顾了古时的战争,认为五帝时期的战争是 得道 的。那时的战争不是为了扩张土地,也不是为了 贪金玉之略(掠夺), 而是为了 禁暴讨乱 ,为了消灭 残贼天下 、令万民不得安生的 贪昧饕餮之人 ,如黄帝击败炎帝,颛顼诛杀共工,尧舜讨灭不义的丹水和有苗,因而战无不胜。他们用兵之前,往往先 教之以道,导之以德 ,不听, 则临之以威武 ,再不从, 则制之以兵革 ,因此用兵 若栉发耨苗,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 ,是所谓 圣人之用兵.殷商以后,至春秋时期的用兵是所谓 霸王之兵.这个时期的战争,多是为了消灭 加虐于民 的 敌国之君 ,为 义兵 之举,因此往往 克(攻克)国不及其民,废其君而易其政,尊其秀士(仁人智士)而显其贤良,振其孤寡,恤其贫穷,出其囹圄,赏其有功.这种战争 非以亡(消灭)存(存在)也,将以存(保存)亡(殆尽的东西)也 ,故也是 得道 的。战国时期的用兵则是 失道 的 晚世之兵.这时期的战争,无道之君往往设渠堑, 傅(防守)堞(城上女墙)而守 ,进攻一方也不是为 禁暴除害 ,而是要 侵地广壤 ,都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为个人私利进行的战争,不仅 失道 ,而且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同时这种战争最终也不会获得胜利的,因为它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其次,军事上取胜的根本,在于加强政治统治,即为 存政 ,建立牢固的统治基础。《兵略》认为,军事上 甲坚兵利,车固马良,畜积给足,士卒殷轸(众多) 等物质条件,以及奇谋诈术的巧妙运用和良臣猛将的合理任用等主观条件,虽然是克敌制胜不可缺少的条件,但 皆佐胜之具也 ,并不是保证战争必胜的根本条件。军事上的 必胜之本 在于政治上的强大,即 德义足以怀天下之民,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谋略足以知强弱之势。 《兵略》认为: 政胜其民,下附其上,则兵强矣;民胜其政,下畔其上,则兵弱矣。 并指出: 地广人众,不足以为强;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它主张 修政于境内 ,使 群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诸侯服其威而四方怀其德 ,这样就可以 修政庙堂(朝廷)之上而折冲千里之外,拱揖指(指挥)而天下响应 ,《兵略》认为这是 用兵之上也.它还列举楚怀王、秦二世败亡的教训,以及武王伐纣的事例,说明 为存政者,虽小必存;为亡政者,虽大必亡 的道理。再次,《兵略》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中 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全胜战略思想,提出: 全兵(获得彻底胜利的军队)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的思想,主张: 制胜于未战.它说:善用兵者,先弱敌而后战者也 ,这样可以 费不半而功自倍也.它主张先以德胜敌,然后再与之战,可以获得全胜,并指出: 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万乘之国好用兵者亡 ,反对穷兵黩武。它强调: 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所谓 庙战 ,即在采取军事行动以前,就敌我双方的 主孰贤?将孰能?民孰附?国孰治?积蓄孰多?士卒孰精?甲兵孰利?器备孰便? 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加强不足之处,保证最终取得全胜。《兵略》认为:只有进行充分的 庙战 , 运筹于庙堂之上 ,才能够做到 决胜于千里之外 ,并指出:庙战者帝.其二,比较精辟地论述了军事行动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兵略》认为,军队出击,要如 神出而鬼行 , 运于无形,出于不意 ,使敌人无法察觉, 莫知其所之 、 莫知其所集 ,以达到出敌不意,攻其不备 的目的。《兵略》同时认为,军队不动则已,动则应 发如疾风,疾如骇龙 , 若从地出,若从天下 ,使敌人 未见其发,固已至矣.因此《兵略》十分注重 兵贵神速 的思想,指出一旦抓住 敌之虚 ,就要 乘而勿假也 ,要以 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及掩目 之势,迅速发起进攻,并穷追猛打,使敌人 静不知其所守,动不知其所为 ,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为此,《兵略》强调军队采取行动前一定要在思想上、装备上、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出击,就 当以生击死,以盛乘衰,以疾掩迟,以饱制饥 ,这样就如同 以水灭火 , 以汤沃雪 , 何往而不遂?
何之而不用达? 为了保证 兵出而不徒归 ,《兵略》还指出,善于指挥作战的军事将领,必须掌握 三势 、 二权.所谓 三势 ,即 气势 、地势 、 因势. 气势 即激发兵将的高昂斗志; 地势 即善于利用险要地形,能控制战略要地; 因势 即能把握战机, 乘敌之虚 , 因其劳倦怠乱,饥渴冻喝(中暑) 采取军事行动。所谓 二权 即 知权 、 事权.《兵略》强调在采取军事行动前,一定要详尽侦知敌情,并据此制定出完备的作战计划,同时要很好地隐蔽自己的军队,做到出敌不意,使 敌人之兵无所适备 ,此谓 知权.两军交战,能够灵活有序地调遣军队,布阵迎敌,使本方 受刃者少 ,而 伤敌者众 ,此谓 事权.《兵略》认为掌握好 三势 、 二权 ,选拔出精兵强将,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术之后的军事出击是所谓 必胜之攻 ,是所谓 胜定而后战 ,可以 攻不待冲隆云梯而城拔,战不至交战接刃而敌破.它强调军队 唯无一动,动则凌天振地,抗泰山,荡四海,鬼神移徙,鸟兽惊骇 ,并指出,在这样的军队面前将 野无校(对抗)兵,国无守城 ,无人能挡。然而,《兵略》由于受道家 无为 思想的影响,最推崇的还是所谓以静制动,以无形制有形,以无为制有为的战术思想。它指出, 静以合躁,治以持乱 并认为以静制动,以无形制有形,以无为而应变, 虽未能得胜于敌 ,敌人也 不可得胜之道也.并称: 敌先我动,则是见其形也;彼躁我静,则是罢(疲)
其力也。形见则胜可制也,力罢(疲)则威可立也.它还提出: 物未有不以动而制者也.但是,《兵略》推崇的 以静制动 ,并非被动地待敌先动而后击之,而是要 视其所为 ,根据敌人所犯的错误,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之后,出击致胜。当敌无隙可乘时,《兵略》认为要 饵之以所欲,以罢(疲)其足(满足) ,引诱敌人出错,一旦敌人 有间 ,就要抓住战机, 急填其隙 ,迅速出击,打败敌人。相反敌人若止而不动,《兵略》认为,己方应相应调整部署,待敌动做,侍机出击。若己方已先敌而动,也要尽力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变我静而敌动,重新掌握主动。《兵略》反对在敌人未显现错误之举前,便冒然对其发动攻击,提出: 善用兵者,当击其乱,不攻其治,是不袭堂堂之寇,不击填填(旗帜牢固树立的样子)之旗 ,强调敌 容未可见,以数(密集)相持 ,一定要等到 彼有死形 ,才可 因而制之.《兵略》在强调以静制动的同时,还强调以无形制有形。它认为: 诸有象(相貌、形象)者,莫不可胜也;诸有形者,莫不可应也.并举例说: 风雨可障蔽 ,是因其有形, 寒暑不可开闭 ,是因其无形的缘故。它认为,兵家所恃,无非是 天时 、 地利 、 巧举 、 人和.而此四者皆为有形之举,因而都有相应的破除之法,如: 任天者可迷也,任地者可束也,任时者可迫也,任人者可惑也.只有 无形者无可奈也 ,没有任何可以破除的方法。所谓 无形者 ,按《兵略》的描述,实际上就是 无法无仪 、 无名无状 , 上穷至高之末,下测至深之底 ,高深莫测、变幻无穷的军事韬略。《兵略》认为,善用韬略者,可以打败一切敌人。
其三,为将帅具体提出了一些统兵、用兵之要。①将帅必须使部下与自己同心齐力。《兵略》认为: 将卒吏民,动静如身,乃可以应敌合战。 因而强调将吏一定要 以民为体(身体) ,而兵民则一定要 以将为心 ,并指出:心诚则支体亲刃,心疑则支体挠北。心不专一,则体不节动,将不诚心,则卒不勇敢。 它还强调: 民诚从其(将帅)令,虽少无畏;民不从令,虽众为寡。 认为战争的胜负,在未 交兵接刃 之前就已由兵将的齐心与否而决定好了。《兵略》不仅强调兵将要齐心同力,而且还强调将帅应能使兵卒 同其心,一其力 ,指出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它认为: 良将之卒,若虎之牙,若兕(古代称类似犀牛的一种野兽)之角,若鸟之羽,若蚈(百足虫)之足,可以行,可以举,可以噬,可以触,强而不相败,众而不相害,一心以使之也。 因此要求将帅统兵,要 同其心,一其力 ,使 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 ,同时要 止如丘山,发如风雨 ,如此则战无不胜。《兵略》还指出: 夫五指之更弹,不若捲手之一挃(捣);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 《兵略》认为将帅能使部下 用力谐 ,不仅能致胜于敌,而且还可以以少胜众,以弱胜强。它分析了战争中以少胜多,以寡胜众的问题,指出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是在人众一方 势不齐 ,即士卒不能同力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如果人众一方做到 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若要以少胜之,则 自古至今,未尝闻也 ,从这个角度再次强调士卒同心共力的重要性。②将帅要善于利用天道、地利、人和及兵势。所谓 兵势 ,即指战无不胜,攻无不破的气势。《兵略》认为: 兵之所隐议(占卜视兆)者天道也,所图画者地形也,所明言者人事也,所以决胜者钤势也。 它根据用兵的方略把将帅分为上中下3等,认为: 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 ,并善于把握战机,利用 兵势 ,战无不胜,从不失败,是所谓 上将之用兵 ; 上不知天道,下不知地利,专用人与势 ,虽然未必能获得全胜,但也能胜多败少,是所谓 中将 之用兵; 博闻而自乱,多知而自疑,居则恐懼,发则犹豫 ,结果动辄败北,是所谓 下将之用兵.《兵略》还十分重视 兵势 的作用。它认为在天时、地利、人和齐备的情况下,若兵无势,仍不会取得任何战果。它要求将帅利用 兵势 ,要 如决积水于千仞之隄,若转员石于万丈之谿 一般,使任何人、任何军队都无法抵挡,这样才能百战百胜。③将帅要威义并用,要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兵略》认为: 兵之所以强者,民也;民之所以必死者,义也;义之所以能行者,威也。 所谓威义并用,就是要赏罚分明。《兵略》明确指出: 夫人之所乐者生也,而所憎者死也;然而高城深池,矢石若雨,平原广泽,白刃交接,而卒争先合者,彼非轻死而乐伤也,为其赏信而罚明也。 赏能使士卒冒死征战,罚则使他们令行禁止。只有 赏信而罚明 ,军队才有战斗力。此外,《兵略》还强调将帅必须爱护部下,使自己得到士卒的爱戴。它说: 上视下如子,则下视上如父;上视下如弟,则下视上如兄 ,并指出: 上视下如子,则必王四海;下视上如父,则必正天下。上亲下如弟,则不难为之死;下视上如兄,则不难为之亡。 因此要求 将必与卒同甘苦俟饥寒 ,这样他们作战时才不会吝惜自己的生命而拼死杀敌。《兵略》还具体提出将帅要做到: 暑不张盖,寒不被裘 , 险隘不乘(乘车、骑马),上陵(山丘),必下(下车、下马) ,以体验士卒的辛劳,同时还要做到 军食孰(熟)然后敢食,军井通然后敢饮 ,与士卒同饥渴。不仅如此,《兵略》还要求作战时,将帅 必立矢射之所及 ,与士卒共安危。《兵略》认为,将帅能够做到上述要求,就能 积德 、 积爱 于自己的部下。它还指出: 良将之用兵也,常以积德击积怨,以积爱击积憎, 如此,何敌不可战胜。④将帅必须具备 三隧 、 四义 、 五行 、 十守 等能力或品质。所谓 三隧 ,即要上知天道,下习地形,中察人情;所谓 四义 ,指治国不拥兵自负,为主不独顾自身,见难不畏死,决疑不避罪;所谓 五行 ,指柔而不可卷,刚而不可折,仁而不可犯,信而不可欺,勇而不可凌;所谓 十守 ,指头脑清醒,谋略深远,意志坚定,明辨是非,不贪于货,不淫于物,不滥发议论,不推卸责任,不轻易欢喜,下轻易动怒。总而言之,就是要求将帅做到, 发(举措)必中诠(公允),言必合数,动必顺时,解必中揍(道理) ,同时还要做到, 通动静之机,明开塞之节,审举措之利害,若合符节.《兵略》认为,只有这样,将帅才能使自己的政敌无隙可乘,做到 攻则不可守,守则不可攻。 它还认为: 善用兵者,必先修诸己,而后求诸人;先为不可胜,而后求胜。 同时指出: 修己于人,求胜于敌,己未能治也,而攻人之乱,是犹以火救火,以水应水也,何所能制! ⑤将帅要善于利用己方之 实 ,攻敌方之 虚.所谓 实 者,即指 主明良将,上下同心,气意俱起 ,同仇敌忾;所谓 虚 者,指 上下有隙,将吏不相得 ,为将者所持不直,士卒心中积怨深重。《兵略》认为: 虚实之气,兵之贵也。 两军相遇, 实则斗,虚则走.气虚一方是无法与气实一方对敌的。但《兵略》也指出: 胜兵者非常实也,败兵者非常虚也 ,认为 虚实之气 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它引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强盛及败亡的教训,指出:夫差最初之所以能取得包括生俘越王勾践在内的一系列战争的胜利,拥地2千里, 带甲七十万 ,是由于 用民气之实 的结果。其后,夫差 骄溢纵欲,拒谏喜腴 ,使上下失和,吏民不附,直至国灭身亡,是越王勾践 因制其虚 的结果。由此,《兵略》指出:善于治国统军者, 能实其民气,以待人之虚也;不能者,虚其民气,以待人之实也。 《淮南子?兵略》的上述主要思想,既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军事理论,同时又有许多独到之处,因而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十一、光武帝刘秀统一全国的战争
(一)攻灭赤眉军的战争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鄗县称帝,改元建武后,立即派大司马吴汉统军十余万围攻洛阳,同时命耿弇、陈俊屯兵五社津(今河南巩县以北),警戒荥阳以东。
此时,更始政权军队(绿林军)正与赤眉军激战于新丰附近,无法顾及东边的洛阳。吴汉率朱祐、岑彭、贾復、坚镡等11位将军攻打洛阳,更始将领朱鲔孤军守城,顽强抵挡(李轶因朱鲔中刘秀借刀杀人之计而被其刺杀)。
吴汉一连攻打了两个多月,未能得手。后刘秀亲至河阳,坐镇指挥,也未能奏效。九月,赤眉军攻陷长安,更始政权覆亡,刘秀遂遣岑彭劝说朱鲔投降。
起初朱鲔以曾主谋杀刘演及阻拦刘秀去河北之事,不敢降。刘秀向他明确表示不计前嫌,朱鲔见外援已绝,洛阳孤城早晚将破,遂开城投降。十月,刘秀定都于洛阳,控制了关东的战略要地,与西进的邓禹,对关中的赤眉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邓禹在河东击败更始王匡等所统的十余万大军之后,七月,自汾阴(今陕西韩城东南)渡过黄河,进入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在衙县(今陕西白水北)又击破了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之兵十余万。此后,邓禹军一路所过,各地豪强及更始驻军纷纷望风而降,邓禹军急速膨胀,号称百万,名震关西。赤眉军进占长安后,邓禹部属皆劝邓禹攻取长安,邓禹认为自己部队人数虽众,但能战者少,又缺乏足够的军资,不能与锐气正盛的赤眉军争锋,于是率军向北,至栒邑,控制了上郡、北地、安定3郡,一面休整部队,一面窥伺关中赤眉军动向,限制其向北发展。
赤眉军进入长安后,其四周:东有洛阳的刘秀,东南有南阳的成丹,南有汉中的刘嘉,西有天水的隗嚣,北有栒邑的邓禹,关中还有一些更始政权的残余力量,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但赤眉军没有制定任何相应的策略,来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将几十万大军屯驻于长安地区。而关中地区,由于屡遭战乱,人民饥馑,各地豪强反对赤眉军,纷纷坚壁清野,使赤眉军无法筹措到粮食,补给严重困难。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月,长安粮尽,赤眉军决定向西发展,走陇上(今陕西陇县)就食,寻找出路。但是,在那里赤眉军遭到隗嚣的拦截和暴风雪的袭击,冻死不少士兵,损失惨重,被迫退回。
当赤眉军离开长安西去时,邓禹军立即由上郡等地南下,轻而易举地攻取了长安,但邓禹并没有致力作好防卫准备,忽见赤眉军东返,匆忙派兵迎击,结果大败而归,邓禹慌忙退出长安,入据云阳(今陕西三原)。
九月,赤眉军再入长安。这时,更始二年(公元24年)起兵于汉中的延岑经散关进入关中,联合更始将领李宝,合兵数万人,进驻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伺机占取长安。赤眉军派逄安率10万精兵进攻杜陵,大败延岑、李宝联军,斩杀万余人。延岑收集散卒逃走,李宝投降。但李宝并非真降,而是企图从内部搞垮赤眉军,他使人秘密勾通延岑,让延岑还军挑战,诱使逄安空营出击。当逄安率军疲惫不堪地回营时,李宝早已将赤眉旌旗全部换上了自己的旗帜,赤眉军顿时大乱,经不住李宝与延岑的两面夹击,几乎全军覆没。逄安仅率数千人走脱,逃归长安。这一战使赤眉军的元气又一次受到了极大伤害。
当逄安率10万精兵出击延岑、李宝时,邓禹探知城中只有刘盆子及一些羸弱之兵,立即返身还攻长安,赤眉守军拼死抵抗,战至晚间,谢禄所率赤眉后卫军赶到,与邓禹战于城内槀街,击败邓禹军,邓禹退守高陵(今陕西高陵)。刘秀见邓禹两战皆败,遂于十一月令其返回,另派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接替邓禹,西攻赤眉军。
赤眉军回到长安后,饥馑更加严重。十二月,赤眉军终于决定放弃长安东归,此时,赤眉军尚有20多万人的兵力。刘秀命破奸将军侯进等屯兵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屯兵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切断赤眉军东归的要道,同时令冯异西入函谷关迎击赤眉军。冯异西进途中进展顺利,沿途招降各地割据势力,很快进入函谷关,进抵华阴,与赤眉军相遇,双方相持60多天,互有胜负。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奉命东返的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等到达湖城(今河南灵宝西)。邓禹因屡为赤眉军所败,企图借冯异兵力,击败赤眉军,挽回面子,遂邀约冯异与赤眉军决战。冯异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反对出兵,但邓禹坚持己见,命邓弘首先出击。赤眉军见邓弘来攻,立即挥军迎敌,与邓弘军激战,战至午后,赤眉军佯败,将装满泥沙伪装成粮食的辎重车全部丢弃,邓弘军兵士饥饿难忍,纷纷抢食赤眉军丢弃的 粮食 ,阵势大乱,赤眉军立即返身回攻,大败邓弘军。冯异、邓禹见邓弘战败,急忙领军来救,一度将赤眉军击退,冯异见士兵饥饿疲劳,主张停战息兵,邓禹不从,继续向赤眉军进攻,赤眉军重振军威,终于击败邓禹、冯异军。邓禹军全军被歼,邓禹仅率24骑逃回宜阳。冯异见势不妙,急忙弃马上山,仅带数人回营。
这一仗,赤眉军虽获胜,但并未改善饥疲的困境,东归的道路仍被冯异堵塞。冯异回营后坚守不出,很快又重新集合了队伍,补充了兵员。二月,冯异利用赤眉军东归心切的弱点,命令一部分精兵身着赤眉军服装,乘夜埋伏于大路两侧,使人赴赤眉营中约期会战。次日晨,赤眉军以万人进攻冯异军前部,冯异故意仅派少量部队增援,赤眉军误以为冯异兵少,乃出动全军来攻,冯异才以主力迎战。战至午后,赤眉军攻势渐弱,冯异急令伏兵出击,赤眉军已极度饥疲,见敌援兵又至,且无法辨别敌我,无心再战,全军惊溃,冯异挥军追杀,一直追到崤底(今河南洛宁西北),迫降赤眉军男女8万余人。至此赤眉军已兵无斗志,所剩十余万人,在樊崇统领下,折向东南。
刘秀知赤眉军战败,正向东南宜阳疾进,立即亲赴宜阳,调兵遣将,严阵以待,等候赤眉军。三月,樊崇率赤眉军到达宜阳,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之中,赤眉军粮尽力竭,不能再战,遂全部投降。延续10年之久的赤眉军起义终于失败。同年夏天,樊崇、逄安等再谋起义,但很快即被镇压下去。
消灭赤眉军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皆为刘秀据有,其政权统治渐趋巩固,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赤眉军自从起义以来,英勇善战,战术上亦较机动灵活,因此几乎每战必胜,多次以少胜多打败新莽军队,后来又推翻了更始政权(绿林军),占领了统治全国的中心。但是由于赤眉军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通盘全局的军事战略计划,单纯采取军事进攻的手段,自东方至长安,几乎占一地,弃一地,不建根据地,使自己没有可靠的后方。占据长安后,几十万大军集中在长安地区,不知所措,既不肃清关中各地的割据势力,也不把守各关口,利用关中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更没有发展生产,巩固已得胜利,致使赤眉军的控制范围只有长安及附近地区,不仅处在敌对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而且连维持军队最起码的军粮供给问题都无法解决,最后的西进和东归都是无奈之计,不是出于任何战略决策,因此赤眉军的失败是毫不奇怪的。
反观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已见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当赤眉军西攻更始政权时,刘秀准确地判断出 赤眉必破长安 ①,因此自己不出兵直攻更始,而是亲率主力经略河北,继续肃清敌对势力,巩固后方,同时派邓禹乘机绕道取河东,从北面威胁长安;令寇恂巩固河内,作为攻取洛阳的基地,以待将来夹攻赤眉军。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它使刘秀得以坐山观虎斗,客观上利用赤眉军攻灭更始政权,又不失时机地为下一步刘秀自己打败赤眉军作好了准备。在消灭赤眉军的过程中,刘秀抓住了赤眉军缺粮这个致命弱点,又一次准确地做出赤眉军 自当东来 ②的判断,同时鉴于赤眉军内部比较团结,战斗力较强的特点,作出了 以饱待饥,以逸待劳 ③的作战方针,避免与东归心切的赤眉军争锋、硬拼。邓禹急功近利,所以失败,征西大将军冯异忠实执行刘秀的这一作战方针,终于使赤眉军丧尽锐气,最终全军覆没。
(二)统一关东地区的战争
光武帝刘秀攻灭赤眉军后,已据有了原西汉13州中的冀、豫、并和司隶校尉部4州(相当于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其余地区则被11个割据势力所占有,从地理位置上说,他们对刘秀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在刘秀的东边有梁郡的刘永、青州的张步,东海的董宪、庐江的李宪;南边有南郡的秦丰、夷陵的田戎;西边有天水的隗嚣、成都的公孙述、河西的窦融;北边有渔阳的彭宠、九原的卢芳。其中力量最强的是刘永、隗嚣和公孙述,而对刘秀威胁最大的是距洛阳最近的刘永。
针对这种形势,刘秀采取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将打击目标首先确定在关东。为了解决西顾之忧,刘秀采纳了太中大夫来歙的建议,确立了联陇制蜀,即联络隗嚣,共同防备公孙述的战略,以避免隗嚣与公孙述联合东进,使汉军陷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十一月,刘秀派来歙出使天水。来歙与隗嚣有旧交,通过他的游说,隗嚣也派使者赴洛阳,刘秀对来使勉慰备至。但隗嚣仍举棋不定,又派绥德将军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出使成都,探听虚实。马援与公孙述本为同乡好友,他以为公孙述虽已称帝,但见自己来一定会像从前一样握手欢叙,谁知公孙述大摆皇帝威仪,排开盛大的仪式,迎接马援,还要封马援为大将军。马援手下皆愿留蜀,马援提醒他们: 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①于是马援还报隗嚣说: 子阳(公孙述的字)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②。隗嚣终于下决心与刘秀通好。不久,公孙述发兵数万进击长安,隗嚣出兵助汉,使征西大将军冯异得以大破蜀军。
此后公孙述又数次出兵击汉,均因隗嚣助汉而以失败告终。公孙述使人以大司空扶安王之位授隗嚣,结果隗嚣斩杀使者,出兵攻蜀,连破蜀军,从此蜀兵再未北出。这样刘秀的目的已达到,西顾之忧基本解除,得以全力对付关东割据势力。
① 《后汉书?邓禹传》。
② 《后汉书?邓禹传》。
③ 《资治通鉴》建武二年。
① 《后汉书?马援传》。
② 《后汉书?马援传》。
1。东攻刘永,解除洛阳侧背的威胁刘永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梁孝王之八世孙,也是汉室宗亲,其父刘立为王莽所诛。刘玄称帝后,刘永到洛阳见刘玄,被封为梁王,建都于睢阳(今河南商丘东南)。更始将亡时,刘永乘机起兵,招诱沛县豪杰周建、原西防起义军将领佼强等任为将帅,攻下济南、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28城。
后刘永又联络东海的董宪、齐地(青州)的张步,分别拜他们为翼汉大将军和辅汉大将军,成为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夏,刘秀派虎牙大将军盖延督率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护军都尉马成、偏将军王霸,以及原更始讨难将军苏茂,领5万大军进攻刘永。苏茂因屡受汉将的排挤,在进军途中叛汉,杀淮阳太守,攻取数县,自居广乐(今河南虞城),投靠刘永。刘永拜其为大司马、淮阳王。盖延军兵分两路,一路攻取了睢阳西面的襄邑(今河南睢县),另一路攻占了睢阳东面的麻乡(今安徽砀山),随后合军围攻睢阳,但数月未能攻下。一直到八月的一个深夜,汉军以云梯上城,终于攻入城中。刘永惊懼,急忙引兵从东门逃走,盖延挥军追击,大破刘永军。刘永逃到虞县(今河南虞县北),虞人反叛,杀其母及妻儿,刘永与麾下数十人又逃往谯县(今安徽亳州)。盖延军占领睢阳后,又先后攻取了薛地(今山东滕县)和沛郡(今安徽宿县西北)。彭城(今江苏徐州)、扶阳(今安徽睢溪西)、杼秋(今安徽萧县西北)和萧县等地皆向汉军投降。这时苏茂、佼强、周建合军3万来救刘永,与汉军战于沛西(今安徽宿县西),被打败,伤亡大半。刘永弃城,与佼强、周建退保湖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苏茂奔还广乐。盖延遂平定了沛、楚、临淮3郡的大部分地区。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刘永为了进一步拉拢董宪和张步,分别封2人为海西王、齐王,实力又有所增强。于是刘秀又派大司马吴汉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支援盖延,进攻广乐的苏茂。周建拼凑了10万之众来救广乐。吴汉将轻骑迎战,失利,激战中吴汉从马上堕落,摔伤了膝盖,退回本营。汉军见主帅受伤,军心不稳,吴汉裹创而起,激励将士: 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 胜不相让,败不相救' ,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①汉军士气复振。第二天,周建、苏茂出兵围攻汉军,吴汉选4部精兵及乌桓突骑3千余人,乘敌不备,突然击鼓杀出,周建军顿时溃散,返身向广乐城奔逃,汉军紧紧追赶,抢入城中,周建、苏茂大败,突围而走,逃往湖陵。
在此之前,睢阳人反汉,刘永乘机夺回睢阳。盖延正率军围攻。吴汉破广乐后,留杜茂、陈俊等守城,自率主力助盖延围攻刘永于睢阳。相持百余日,城中粮尽,刘永、苏茂、周建突围而走,汉军紧追不舍,刘永部将庆吾杀刘永降汉,刘永弟刘防献城投降。苏茂、周建逃往垂惠,共立刘永之子刘纡为梁王。佼强还保西防。
① 《后汉书?吴汉传》。
建武四年(公元28年)秋,刘秀命捕虏将军马武、骑都尉王霸围攻垂惠,苏茂率五校兵来救,刘纡、周建也领兵出城应战,先败马武部,后王霸率军从苏茂、周建军背后发动猛袭,与马武前后夹击,反败为胜。周建侄周诵反叛,紧闭城门,不让刘纡、苏茂、周建入城,3人只好引兵逃走,途中周建死去,苏茂逃到下邳(今江苏宿迁西北),投靠董宪,刘纡逃到佼强处。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刘秀又遣骠骑大将军杜茂进攻西防,佼强战败,与刘纡投奔董宪。至此,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刘永及其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刘秀又据有了豫州东部和徐州的大部分地区,巩固了他在洛阳的统治。
2。南灭秦丰、田戎,统一荆州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十一月,刘秀在基本解除刘永对洛阳的威胁后,命征南大将军岑彭等8将率9万大军南下。
岑彭首先进攻邓奉和董?。邓奉本为刘秀之破虏将军,建武二年四月,吴汉率军肃清南阳郡的更始残余力量,因军纪败坏,所过侵掠无度,引起当地人民的极大不满,适值邓奉回新野(今河南新野)探亲,见此惨景,愤而起兵反汉,击破吴汉军,获其辎重,屯兵于淯阳(今河南新野东南)。董?
为南阳堵乡(今河南方城)人,也因吴汉军的劫掠而于宛城起兵,后被汉扬化将军坚镡击败,退保堵乡,与邓奉联合,形成一股不小的力量。岑彭先击堵乡,邓奉率万余人救董?。董?、邓奉所率都是南阳精兵,战斗力很强,汉军数月不能取胜。
次年三月,刘秀亲自提军南下,增援岑彭,分兵攻打淯阳,邓奉急忙连夜赶回淯阳,董?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下被迫投降。随后,岑彭率众将追击邓奉,刘秀亲自督战,大破邓奉军,邓奉无路可投,亦投降。
消灭董?、邓奉之后,刘秀令岑彭将3万兵乘胜南击秦丰。六月,秦丰与其大将蔡宏于邓县(今湖北襄樊北)设置防线,抵御汉军。相持数日,使岑彭军不能前进一步。刘秀很不满,使人责备岑彭。岑彭情急之中,终于想出对策,一日夜,他下令紧急结集部队,声称天明后西击山都(今湖北襄樊西北),并故意让俘虏逃回秦丰营中报告。秦丰信以为真,立即调动全军西移。岑彭得知秦丰军动向后,指挥部队悄悄渡过沔水(今汉水),击败阿头山(今湖北襄阳西北)守将张杨,从山谷间伐木斩棘开出一条通道,直插秦丰的王都黎丘(今湖北宜城西北),连破城外屯兵。秦丰闻讯大惊,急忙回军来救,夜袭汉军,但岑彭早有准备,见秦丰军来,立即出兵迎战,大破秦丰军,杀其大将蔡宏,秦丰退入黎丘坚守。
建武四年(公元28年)二月,秦丰部将延岑与夷陵的田戎分路来救黎丘。
延岑自击破赤眉军逄安部后,盘踞于关中地区,后被冯异击败,退出关中,又在穰(今河南邓州)被耿弇所破,延岑仅率数骑得脱,投奔秦丰,驻东阳(今河南邓州南)。延岑领军救秦丰,行至邓县,被邓禹击破,随后在武当,又被迫击而至的邓禹军打败。延岑逃往汉中,投奔公孙述,被封为汝宁王。
田戎见秦丰被围困,本欲降汉,但其妻兄辛臣开始劝他拥兵观变,后又抢先从小道投降岑彭,田戎怀疑辛臣会出卖自己,遂不敢降,而反与秦丰联合拒汉。岑彭分兵攻打田戎军,苦战数月,大破其军,其大将伍公投降,田戎率残军逃回夷陵。
是年十二月,刘秀亲临黎丘,调整部署,令建义大将军朱祐代替岑彭继续围困秦丰,调岑彭南取夷陵。田戎军抵敌不住岑彭军的猛烈进攻,夷陵被汉军所占。田戎弃城逃至秭归(今湖北秭归),汉军尾随而至,田戎无奈,领数十骑,逃入蜀地,投奔公孙述,其家眷及所部数万人尽被汉军俘获。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夏,秦丰已被围困3年,部下阵亡9万余,仅剩千余人,粮食也尽,遂开城投降。至此,荆州地区全部为刘秀据有,为下一步西进奠定了基础。
平灭秦丰、田戎以后,岑彭派部将屈充到长江以南,班行诏命,很快江南各郡纷纷归降刘秀,江南地区也告统一。
3。北击彭宠,统一燕蓟渔阳太守彭宠曾为刘秀统一河北助过一臂之力,刘秀封其为建忠侯。但是刘秀称帝后,彭宠的原部下吴汉、王梁均位居三公,而对彭宠没有进一步加官进爵,使彭宠大为不满,他认为自己应该封王。于是,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彭宠起兵反汉。发兵2万余人攻打幽州牧朱浮,并分兵进击广阳(今北京大兴)、上谷(今河北怀来)及右北平。此时刘秀的主力正与刘永作战,还有一部分兵力仍在南阳地区征讨,无力北顾。一直到秋天,刘秀才派游击将军邓隆率军救朱浮。邓隆到达蓟地后,屯兵于潞(今北京通县东南)
南,朱浮军屯于雍奴(今天津武清北),两营相去百里之遥。刘秀闻报又急又恼,对邓隆派来的使吏说: 营相去百里,其势岂可得相及?比若(你)
还,北军必败矣 ①。果然,彭宠以重兵在正面作掩护,另遣3千轻骑绕至邓隆军背后,发动突然袭击,大破邓隆军,而朱浮军相距太远,无法救助,见邓隆军大败,只好引军退走。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彭宠连拔右北平和上谷数县,并遣使以美女、丝绸联络匈奴,结为 和亲 关系。匈奴单于派左南将军率七、八千骑兵,在边境上往来为游兵,援肋彭宠。彭宠还南与张步等割据势力联合,共同对付刘秀。涿郡太守张丰亦举兵反汉,与彭宠联合,彭宠的力量更为强大。攻克蓟城后,彭宠自立为燕王。
面对彭宠的咄咄攻势,刘秀一面加紧西联隗嚣,解除西顾之忧,一面接受大司徒伏湛 北守东攻 的建议,继续以主力东攻刘永的余部,同时于建武四年(公元28年)五月,派朱祐、耿弇、祭遵、刘喜等将增援朱浮。
汉军先锋祭遵在涿郡击败张丰军,生擒张丰。上谷太守耿况之子耿舒击破彭宠弟彭纯所率的2千多匈奴骑兵,以后双方暂成僵持状态。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二月,彭宠被侍奴杀死,使渔阳形势立即急转直下。虽然尚书韩立等又立彭宠子彭午为王,但不久,国师韩利杀死彭午,向祭遵投降。这样汉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渔阳,平定了彭宠叛乱,统一了燕蓟。
4。平灭董宪、张步,统一关东董宪原为赤眉军将领,后脱离赤眉军,以郯城(今山东郯城)为中心,据有了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并与刘永联合,受封为翼汉大将军、海西王。刘永死后,其余部多逃归董宪。
建武四年(公元28年)春,汉虎牙大将军盖延连破刘永余部苏茂、周建等,并在留县打败了董宪的军队。不久董宪部将贲休在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举城降汉,董宪闻讯,自郯城出击,围攻贲休。盖延率平狄将军庞萌欲救贲休,刘秀指示他们: 可直往捣郯,则兰陵必自解 ①。但2将认为兰陵危在旦夕,遂先救贲休。董宪佯败,放汉军入城,第二天突然以大兵合围兰陵,盖延等未曾戒备,慌忙突围而走,去攻郯城。刘秀斥责说: 闲欲先赴郯 者,以其不意故耳。今既奔走,贼计已立,围岂可解乎! ②盖延等至郯城,果然攻之不克,而董宪攻取了兰陵,杀贲休。此后,盖延率军往来于彭城、郯、邳之间,与董宪军作战,有时一天要打好几仗,颇有战果。刘秀因为盖延轻敌深入,多次致书提醒他。
① 《后汉书?彭宠传》。
① 《汉书?盖延传》。
盖延的部将、平狄将军庞萌,原是绿林军下江兵将领,后降刘秀。刘秀十分宠信他,曾说: 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 ①。这次随盖延击董宪,由于刘秀诏书总是写给盖延,而没有给他,庞萌怀疑盖延说了自己的坏话,遂反叛,杀楚郡太守,引军袭破盖延,与董宪联合拒汉,自号东平王。
刘秀闻庞萌反叛,大怒,亲率主力讨庞萌。董宪得知刘秀亲来,乃与刘纡、苏茂、佼强离开下邳,回到兰陵,派苏茂、佼强与庞萌合兵3万,围攻桃城(今山东宁阳)。刘秀在途中,闻桃城危急,立即甩下辎重慢行,急领3千轻骑、数万步卒,星夜兼程,前往救援,并命盖延与大司马吴汉、汉忠将军王常、前将军王梁、捕虏将军马武、讨虏将军王霸等到任城会合,共讨庞萌于桃城。刘秀率军到达距桃城60里的任城后,不顾众将的请求和庞萌军的百般挑战,命令部队休士养锐,坚守不出,以挫敌军兵锋。桃城守军闻刘秀亲来,更加坚心守城。庞萌尽全部力量,猛攻20余日,未能得手,兵疲将困,锐气全无。这时,吴汉等将各领兵马赶到,刘秀指挥汉军向桃城开进,并亲自上阵搏杀,大破庞萌军。庞萌、苏茂、佼强3人丢弃辎重,乘夜逃走。
董宪见庞萌等人战败,急与刘纡尽发全军,共数万人,屯于昌虑(今山东枣庄西北),又亲领精兵在新阳(今山东枣庄西南)设防,准备迎击汉军。刘秀先遣吴汉击破新阳,董宪退回昌虑,吴汉军追踪而至,董宪急忙招诱五校军余部数千人屯守建阳,两城相距30里,摇为呼应。
刘秀引大军至蕃县(今山东滕县),即命部队停止前进。此地距昌虑尚有百余里,诸将皆请求继续前进,刘秀不听,他认定五校军没有足够的粮食,粮尽其军必退,乃令各将坚壁自守,以待战机。不久,五校军粮尽,果然退去。刘秀立即挥军从四面包围昌虑,激战3天,破城。董宪与众将四散奔逃,刘秀命吴汉追剿,佼强无处可逃,率众投降,苏茂投奔张步,董宪与庞萌逃入缯山(在今山东枣庄东)。数日后,散卒知董宪尚在,又聚集起来,共数百骑,将董宪迎入郯城。吴汉等将尾随而至,攻下郯城,董宪、庞萌逃往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刘纡则被其部下杀死。
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二月,吴汉攻破朐县,董宪、庞萌被杀。此时关东的割据势力只剩下齐地的张步和庐江的李宪2人了。
建武五年十月,刘秀命建威大将军耿弇率军进击张步。张步得知汉军来攻,便以费邑为济南王,率重兵驻守历下(今山东历城西南)和祝阿(今山东济南西),又沿钟城(今山东济南南)至泰山立营数十座,以阻止汉军东进。
② 《后汉书?盖延传》。
① 《后汉书?庞萌传》。
耿弇指挥汉军渡过黄河和济水后,首先围攻祝阿,但故意留下一个缺口,让守军出逃,散布战败的消息,瓦解敌军斗志。果然,钟城守军得知祝阿已破,立即逃跑一空。费邑急令其弟费敢驻守巨里(今山东历城东北),控制住要道,阻挡汉军对历下的进攻。耿弇率军进逼巨里后,为引诱费邑出战,故意虚张声势,扬言3天后将尽全力攻打巨里城,暗中释放一批俘虏,让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费邑。费邑中计,立即率3万精兵来援。耿弇以3千兵继续围攻巨里,自率主力悄悄埋伏在路旁高坡上,待费邑军到,居高临下,猛扑下来,大破费邑军,斩杀费邑,费敢弃城率残军逃走。汉军乘胜连破费邑40余营,占领济南,随后进逼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北)。
剧县是张步的都城,他令其弟张蓝率2万精兵守西安(今山东临淄西北),又从各地拼凑1万余人守临淄,两城相距40里。耿弇认为西安城小而坚,又有2万精兵驻守,不易获胜,乃决定先攻城大兵弱的临淄。但为了迷惑张蓝,耿弇通令全军5日后攻打西安。张蓝侦知此情报,急忙加强防守,日夜不敢懈怠。到第五天深夜,耿弇命全军饱餐一顿,待天明时进攻临淄城。
其部将护军荀梁等人争辩,认为应速攻西安。耿弇解释道: 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为备;临淄出不意而至,必惊扰,吾攻之一日必拔。拔临淄即西安孤,张蓝与(张)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张)蓝引军还奔临淄,并兵合执,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 ①。遂领军攻打临淄,半日即攻克。张蓝闻讯,心中恐慌,放弃西安,退归剧县,汉军唾手而得西安。
张步见自己的军队连战连败,遂亲领张蓝、张弘、张寿3个弟弟及原大彤起义军将领重异,率号称20万的大军进抵临淄大城以东,进攻汉军。耿弇利用张步自认兵多势众,急于求战的心理,先率军出淄水(今山东临淄东),佯为阻击,遇重异所统的前锋后,故意示弱,引兵退入临淄小城内,而让刘歆、陈牧分别列兵于临淄城下。张步军果然认为汉军胆怯,士气高涨,直攻汉军军阵,与刘歆、陈牧军撕杀在一起。耿弇见此,立即率精兵拦腰冲击张步军,大败其军。激战中,流矢射中耿弇的大腿,耿弇用佩刀砍断箭杆,左右无人知晓,直至黄昏,才收军。第二天,耿弇指挥汉军继续与张步军激战,从黎明战至黄昏,杀伤敌兵无数。经过两天的战斗,张步军受到重创。耿弇判断张步必将退兵,遂预先埋伏了伏兵。果然张步率军退走,汉军伏兵骤起,发动猛烈进攻,一直追至钜昧水(今山东寿光东)上,沿途八、九十里到处是张步军的死尸,其辎重2千余辆也为汉军所得。张步逃回剧县后,与兄弟分兵散逃各地。张步奔逃到平寿,耿弇追击而至,张步投降。随后,耿弇又引兵至城阳,迫降了五校起义军余部,这样,齐地也告平定。
对于庐江的李宪,早在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八月,刘秀即派杨威将军马成等将其围困于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李宪屡次向汉军挑战,马成均不予理睬,勒兵不战,李宪无计可施。到建武六年(公元30年)正月,城中粮尽,汉军破城,李宪突围逃走,途中被部下杀死。至此,关东的各个割据势力终于被彻底消灭了,东汉的统治直达大海。
刘秀之所以能在5年之内,消灭刘永等关东割据势力,统一关东地区,除了在战略思想上确立了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东后西、联陇制蜀、各个击破等正确的指导思想外,在战术指挥上,刘秀及其将领如吴汉、岑彭、耿弇等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水平,使汉军往往能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消灭对手。在整个关东战场,刘秀对于汉军的部署也极有策略,其主力始终保持对于主要方面的作战,而对于次要方面,对于威胁不大、势力较小的割据势力,或以少量兵力牵制、或采取长期围困的战法,使汉军不致在这些方面消耗过多的有生力量,保证主战场的胜利。在客观上,关东各个割据势力,基本上处于各自守境自保的状态,也给刘秀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战略方针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也是刘秀能够统一关东的重要原因之
① 《后汉军?耿弇传》。
一。
(三)统一陇蜀的战争
刘秀消灭关东各割据势力之后,统一全国已势在必行,其战略重点立即由东方转向了西方。
在西边的3个割据政权中,巴蜀的公孙述已称帝,与刘秀势不两立。河西的窦融因与汉室有外戚关系(其七世祖窦广国为汉文帝皇后之弟),故心向刘秀,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归降刘秀,刘秀封其为凉州牧。据有陇西的隗嚣虽表面上归顺刘秀,但暗怀异心,其地不仅接近关中,对关中威胁最大,而且又是汉军进攻公孙述的必经之路。因此刘秀决定先取陇西,后图巴蜀。
1。平陇之战隗嚣(?~公元33年),是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新莽末年,被当地豪强拥立为上将军,起兵反莽,后依附更始刘玄,被任为御史大夫。赤眉攻陷长安前,隗嚣因参与劫持刘玄东归南阳的密谋,被刘玄追杀,逃回天水,招集旧部,自称西州上将军,据有天水、武都、金城(均在今甘肃境内)
等郡,拥兵十余万。因其 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 ①,所以手下有一批谋臣、战将,如班彪、申屠刚、马援、王元、杨广、行巡、周宗等,加之外联西羌,兵精粮足,名震西州。
刘秀为解西顾之忧,与隗嚣结好后,多次遣使让其入朝归降,都被隗嚣拒绝。建武五年(公元29年)冬,平定关东的战争基本结束,刘秀准备将战略重点西移,为了试探隗嚣的态度,刘秀故意令隗嚣出兵征讨巴蜀,隗嚣托辞不出,刘秀察觉他是想三分天下,不愿天下统一,于是决心用武力消灭隗嚣。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四月,刘秀亲至长安部署兵力,命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等7将军,以借道陇西、讨伐巴蜀为名,向陇西进兵。
隗嚣知汉军不怀好意,急令大将王元据守陇坻(今陕西陇县西北陇山),伐木塞道,阻击汉军西进。汉军先锋、征虏将军祭遵先到,击败王元军,追至新关,待诸将赶到后,一起向王元军发起进攻。王元军居高临下,杀败汉军,并乘胜追击,捕虏将军马武率精骑断后,拼死撕杀,才将王元军击退,诸将引军退下陇山。
刘秀闻汉军战败,非常不安,为防隗嚣乘胜东进,命祭遵驻守嚣县(今陕西陇县南),耿弇驻守漆县(今陕西彬县),征西大将军冯异驻守嚣邑(今陕西旬邑东北),并令大司马吴汉由洛阳赶至长安,集结兵力、军资,策应各军。
① 《后汉书?隗嚣传》。
果然隗嚣见王元获胜,即令王元、行巡率2万余兵,乘胜分别出击■县和栒邑。此时,冯异尚在前往栒邑的途中,闻此讯,其部将劝冯异停止进军,不要与士气正盛的隗嚣军争锋。但冯异认为: 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 ①,遂挥军急驰,抢在隗嚣军之前,悄悄进入栒邑城,偃旗息鼓,封锁消息。行巡不知,仍向栒邑急驰,冯异乘其不备,突然击鼓、竖旗,挥军杀出,行巡军惊乱奔逃,大败而走。此时祭遵在■县也击退了王元,终于稳定住了战局。
陇坻败北后,刘秀对隗嚣被迫采取守势,但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新的进攻。不久,窦融遣使向刘秀表示衷心归汉,刘秀大喜,令其出兵从河西夹击陇西。窦融遂出兵金城,击败了与隗嚣勾通的西羌封何等部,使隗嚣腹背受敌。刘秀还加紧了对隗嚣内部的分化瓦解工作,他命刚由陇西归降的隗嚣将领马援率5千精骑,往来隗嚣军中,拉拢其部属和西羌豪长。隗嚣见南、北、东3面受敌,内部动摇,感到形势危急,慌忙上书刘秀,声称前次交战,系部将自做主张所为,请刘秀谅解,企图以此作为缓兵之计。但刘秀令其停止抵抗,并再遣次子入朝,才可保全地位。隗嚣见此计不成,遂决定联蜀反汉,遣使向公孙述称臣。公孙述封其为宁朔王,并派军支援隗嚣。
建武七年(公元31年)秋,隗嚣亲统3万骑步兵进攻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在阴槃(今甘肃宁县西南)被冯异军阻住。隗嚣又分兵攻打■县,又遭祭遵抵抗,两路均无功而回。隗嚣部下大将王遵被刘秀招降,拜为太中大夫,封向义侯。刘秀通过来歙、马援等人对陇西的政治瓦解工作,使隗嚣集团内部愈来愈不稳定。
建武八年(公元32年)春,刘秀乘隗嚣戒备松懈,准备再次发动新的进攻。他首先派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直插隗嚣军背后,进袭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切断其后方交通补给钱。途中祭遵病重返回,来歙自率2千余兵,劈山开道,继续西进,从番须(山谷名,今陕西陇县西北)、回中(今陕西平凉附近)直取略阳,出其不意,发动突然进攻,杀守将金梁,占领了该城。
吴汉等将知来歙得手,立即率军向略阳进发,刘秀急遣人将诸军追回,命令各军待隗嚣久攻略阳不下,兵疲将困时,再乘机进击。隗嚣闻略阳失守,极为震骇,为防刘秀大军乘机进攻,急令大将王元守陇坻,行巡守番须口,王孟守鸡头道(今甘肃平凉西),牛邯守瓦亭(今宁夏固原西南),自率精兵数万围攻略阳。公孙述也派大将李育、田弇率5千精兵前来相助。陇蜀联军对略阳发动了猛烈进攻,在多次强攻不成之后,又劈山筑堤,引水灌城。来歙率汉军将士顽强固守,箭矢用尽,便拆毁城内房屋,取木为兵器,打退陇蜀联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隗嚣尽其全部精兵猛攻略阳,自春至秋,数月不能破城,将士疲惫,士气大为低落。刘秀见时机成熟,立即尽发关东兵西进。
至漆县(今陕西彬县),刘秀夜召马援问策,马援用米堆成山川形势,详尽介绍军队进退的路线,刘秀更加胸有成竹,随即率军攻取了高平第一城(今宁夏固原)。这时,窦融也率步骑数万人,辎重车5千余辆,前来与刘秀大军会合。汉军分数路攻上陇山。汉将祭遵与隗将牛邯是旧故好友,祭遵致书牛邯,劝其投降,牛邯犹豫再三,终于归降刘秀。汉军遂长驱直入,直捣隗嚣军侧背,所过皆望风而降,汉军共招降了隗嚣13员大将,16个县邑及十余万吏民。隗嚣见势不妙,急遣王元入蜀求救,自率残部退守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蜀将李育、田弇、退保上邽(今甘肃天水)。略阳之围遂解。
刘秀欲招降隗嚣,但隗嚣终不肯降,于是刘秀派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围攻西城,耿弇与虎牙大将军盖延围攻上邽。这时东方颖川农民军余部又起,河东守军也叛汉,洛阳告急,刘秀急忙令吴汉、岑彭继续进攻隗嚣,自己赶回洛阳。
① 《后汉书?冯异传》。
吴汉、岑彭奋力攻打西城。守将杨广战死,隗嚣极为艰难,但其军将士拼死固守,坚持数月,眼看西城将破。到十一月,王元、行巡、周宗从蜀中讨得5千救兵赶到,3人挥军猛冲汉军,高呼: 百万之众方至! ①汉军大惊,未及列阵,王元等已杀入汉营,殊死拼杀撕开一个缺口,突入西城,把隗嚣救回冀县(今甘肃天水西北)。此时,汉军粮食已尽,不能再战,吴汉、岑彭被迫下令撤兵,耿弇、盖延也随后退兵。这样,陇西又复归隗嚣所有,双方恢复到战前的状态,但经过几次大战,陇西损失了大量军资、财物及兵力,粮食消耗也很大,实力大减。
建武九年(公元33年)春,隗嚣恚愤而死。王元、周宗立其少子刘纯为王。公孙述又遣大将赵匡前来相助。八月,刘秀命来歙率冯异、耿弇等5将军再攻陇西。耿弇先攻高平第一城。守将高峻将1万精兵抵御汉军,耿弇苦战1年,未能攻下。后刘秀亲往■县督战,并派寇恂招降高峻。谈判时寇恂斩杀高峻军师皇甫文,高峻失去主心骨,惶恐不安,遂开城投降。汉军又一次攻入陇地。建武十年(公元34年)七月,冯异击败援陇的蜀军,杀赵匡、田弇,隗纯退保落门(今甘肃武山东北)。十月,汉军攻破落门,隗纯投降,王元逃入蜀地,投奔公孙述。至此历时4年多的平陇之战终于结束。
刘秀平定陇西隗嚣的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这4年多的时间中,刘秀不仅亲自挂帅,而且几乎集中了他全部精兵勇将,如吴汉、冯异、耿弇、岑彭、盖延、祭遵等,对陇西发动了3次进攻,但2次败回,遭到了自统一战争以来,最严重的挫折,直至隗嚣死后的最后一击才取得胜利,十分不易。
从整个战争过程看,造成汉军两度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刘秀在战略上低估了隗嚣。
隗嚣与其他割据势力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一,隗嚣长期经营陇西,颇得人心,有比较牢固的统治基础;其二,隗嚣能礼贤下士,在其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良臣战将,其中不少人肯为隗嚣拼力死战;其三,隗嚣的兵力虽不如刘秀多,但极其精锐,其中既有能征善战的陇西、上地骑兵,也有勇猛凶悍的西羌突骑,还有巴蜀的援军,而且他们占据着以守待攻、以逸待劳的有利地位;其四,陇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对于以上这些情况,刘秀估计不足,没有进行充分的战前准备,以致陇坻一战,先胜后败,汉军还未进入陇地即被王元击退;二次攻陇,眼看胜利在望,而军粮又不济,致使军心动摇,前功尽弃。
但是,隗嚣毕竟只有区区两郡之地,军力、财力远比不上汉军。隗嚣本人无论在战略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战役指挥上,都距刘秀相去甚远,加之刘秀的统一是大势所趋等政治因素,陇西最终还是被刘秀统一了。
刘秀取得陇西后,向南可进一步平灭公孙述,统一巴蜀;向西可平抚诸羌;向西北可打通西域;向北可攻袭匈奴,因此,统一陇西,对刘秀完成全国的统一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① 《后汉书?隗嚣传》。
2。灭蜀之战刘秀统一陇西后,巴蜀的公孙述已陷于孤立,刘秀决定乘胜伐蜀。
公孙述原是新莽政权的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新莽末年起兵,占据益州(今四川地区),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四月,称帝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国号 成家 (取起于成都之意),建元 龙兴.此时公孙述已据有了今陕西和甘肃的南部、贵州和云南的北部,以及四川全部。在刘秀统一关东、陇西的战争中,他竭力扩张势力,收容战败逃入蜀地的延岑、田戎、王元等,还结纳了关中豪强吕鲔、张邯等人,拥兵数十万,加之西南地区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刘秀的劲敌。
建武九年(公元33年)春,公孙述乘汉军全力攻陇,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夷道(今湖北枝城)等地兵力薄弱之机。派田戎、任满、程汎率兵数万出江关(今四川奉节),沿长江东下,击败岑彭部将威虏将军冯骏、都尉田鸿、领军李玄诸将,夺取巫县(今四川巫山北)、夷陵、夷道,屯军荆门、虎牙两山,在长江上架设横江浮桥、斗楼①,植木水中,以防备汉军沿江西进。
岑彭从陇西返回后,数度率军夺取失地,均未成功,于是岑彭积极训练水军,制造战船,准备再战。
平陇之战结束后,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刘秀命吴汉率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统兵6万余、马5千匹,与岑彭会合于荆门。因吴汉不习水战,刘秀命岑彭为主帅,由东而西攻蜀,为南路军。
又命来歙统陇西诸军南下,为北路军,对公孙述构成钳形攻势。
三月,岑彭率南路军溯江而上,首先发动进攻。偏将军鲁奇自愿为先锋,驾船乘风逆流西进,焚毁蜀军浮桥,为主力打通航道。随后岑彭挥军疾进,所向无敌。蜀兵大乱,慌不择路,溺死数千人,蜀将任满战死,程汎被俘,田戎急忙放弃三峡险地,退保江州(今四川重庆北)。岑彭留刘隆为南郡太守,自率臧宫、刘歆等将,水陆并进,长驱直入江关,进入蜀地,所过之处,严禁部队掠略,纪律严明,沿途县邑纷纷开城降服。
六月,北路的来歙也对蜀地发动进攻,击败了公孙述防备汉军南下的王元、环安军,占领了河池、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但后来环安派人刺杀了来歙,北路军受挫。刘秀派扬武将军马成继续指挥北路军。不久,羌人反叛,马成军被调回陇西。从此灭蜀的任务便由南路军单独完成。
岑彭率军进至江州,见田戎军粮充足,难以在短时间内攻下,便留冯峻围困江州,自率主力北上垫江(今四川合川),攻破平曲(今合川西北涪江湾),获米数百万石。此时,吴汉亦率后续部队由夷陵溯江而上,接应岑彭军。
七月,公孙述命延岑、吕鲔、王元及自己的弟弟公孙恢调集重兵于广汉(今四川广汉北)和资中(今四川资阳北)地区,以阻止汉军前进,保卫成都,又命侯丹率兵2万余人拒守黄石(今四川江津、璧山间),策应江州的田戎,防止汉军沿江深入。
针对蜀军的部署,岑彭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以臧宫统领,率5万降卒,进据平曲上游,牵制蜀军主力延岑军;自率汉军主力退还江州,再溯长江西上,袭破黄石侯丹军,随后星夜兼程,疾行2千余里,深至岷江中游,绕至蜀军主力背后,攻取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并派精骑袭击距成都仅数十里的广都(今四川成都南),蜀人大惊,纷纷望风逃散。公孙述闻讯,以杖击地,惊呼: 是何神也! ①急遣刺客诈称逃奴,降汉,侍机刺杀汉军主帅。
① 亦称关楼、望楼,建于浮桥桥面之上,既可瞭望敌情,又可发射箭矢。
十月,岑彭遇刺身亡,汉军放弃武阳,稍稍后撤。十二月,吴汉率3万军赶到,刘秀命吴汉统领全部攻蜀汉军。
平曲方面臧宫统领的汉军,在岑彭率主力走后,一度因军粮不济,引起慌乱,降卒多欲逃走。臧宫想引军退回,又怕蜀军趁势追杀。正在危急时分,刘秀派来增援岑彭的军队路过,臧宫急中生智,假传命令,截留这些军队及700匹军马和物资,补充自己。随后命令军队星夜进兵,出击蜀军,沿途派小股部队多张旗帜,登山击鼓以为疑兵,大军沿江而进,右岸为步兵,左岸为骑兵,水军乘船居中,声势浩大,人呼马嘶,震天动地。延岑正在布防,不意汉军突然杀到,急忙登山瞭望,见汉军漫山遍野,如潮涌来,更加震恐。
臧宫挥军猛攻,大破蜀军,蜀兵被杀、溺死万余人,十万余人投降,延岑逃回成都。汉军乘胜猛追,在平阳乡迫降蜀将王元,随后连下帛竹(今四川帛竹东南)、涪城(今四川绵阳)、繁县、郫县,从北面直趋成都。
吴汉接管岑彭军后,挥军北上进攻成都。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正月,吴汉军在鱼涪津(今四川乐山北)大破蜀将魏党、公孙永之军,进围武阳。
公孙述遣其子婿史兴统5千军赶来救援,又被全歼。汉军攻取广都后,遣轻骑直抵成都市郊,烧毁成都西南的市桥。武阳以东的诸小城均归降汉军。蜀军将帅惊恐万状,不少人叛离公孙述而去。刘秀又对公孙述诱降,仍遭拒绝。
七月,冯骏攻破江州,俘获田戎。
正当汉军节节胜利时,刘秀告诫吴汉: 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踞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①。但吴汉急于取胜,竟违背刘秀的作战指示,主动出击进逼成都。他自率2万余人前至距成都十余里的锦江北岸立营,另以副将武威将军刘尚率万余人屯于江南,两营相距20余里。刘秀闻报,又气又急,遣使责备吴汉:不服从命令,轻敌冒进;与刘尚分营拒敌,给蜀军以各个击破之机。命令吴汉立即退回广都。但使者还未到,九月,公孙述已遣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分为20余营,同时向吴汉军猛攻,另以万余人牵制江南的刘尚,使其不能救援吴汉。吴汉军与蜀军大战一日,败入营垒坚守。此时吴汉意识到分兵两营的危险,遂准备退回江南与刘尚会合。为了迷惑蜀军,吴汉命汉军一连3天不得出战,在营内多树幡旗,整日烟火不断,第三日夜,悄悄渡江与刘尚合兵。谢丰等未曾觉察,天亮后,分一部分兵监视江北吴汉营,自率主力进攻江南,不防吴汉、刘尚同时杀出。双方从清晨一直激战至午后,蜀军大败,谢丰、袁吉均战死。此后吴汉与蜀军在广都与成都之间会战8次,汉军全胜,进占成都外城。其秋,臧宫军与吴汉军会合于成都城下。
公孙述困兽犹斗,采纳延岑 死中求生 的建议,拿出大批金帛,招募5千余敢死士,交延岑指挥,准备与汉军决一死战。延岑在市桥一带虚设旗帜,击鼓挑战,吸引汉军注意,暗中派出奇兵绕至汉军背后,发动突然袭击。
汉军不防,大败而逃,吴汉坠入江中,牵着马尾才得以逃生。汉军受挫,军心不稳,加之军中仅余7日粮,吴汉动摇,暗暗下令准备船只撤走。汉蜀郡太守张堪闻讯,急驰入营,力陈公孙述必败,劝阻吴汉不要退兵。吴汉乃决心坚持,并故意隐蔽精锐,示弱诱敌。
① 《后汉书?岑彭传》。
① 《后汉书?吴汉传》。
十一月,臧宫军进逼成都咸门,公孙述不知是计,派延岑出击臧宫,自率数万兵进攻吴汉。延岑多次击败臧宫,但汉军仍不后退,蜀兵从天明战至中午,不得进食,疲困不堪。吴汉见此,立即命护军高午、唐邯率数万锐卒出击,蜀兵大败,公孙述重伤而死,临死前将军权交给延岑。延岑见大势已去,第二天开城投降。汉军灭蜀之战胜利结束。
此时,九原的卢芳因部下全部归降刘秀,已逃奔匈奴。刘秀终于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刘秀灭蜀之战是历史上第一次从三峡溯江而上攻灭蜀地割据势力的战争。作为汉军的统帅刘秀和此次入蜀作战的主帅岑彭,都充分认识到了水军的重要作用,在攻蜀前制造了数千艘战船,征集训练了数万名水手,采取水陆并进的方式入蜀作战。大司马吴汉曾以水军过多,消耗粮食太大为由,打算废弃水军,与岑彭发生争执,结果刘秀将统兵权交给了岑彭,从以后的情况看,这无疑是进兵蜀地最正确的战略决策。灭蜀过程中,岑彭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如突破三峡天险;进围江州而不打,主力越城继进。特别是在北路军回撤,南路形同孤军,蜀军全力阻截的不利情况下,他指挥汉军主力避实就虚,进行了行程2千余里的远距离迂回包抄,绕至蜀军主力背后,直攻其统治中心成都,始终掌握着战争主动权,使其成为东汉初最优秀的军事将领之一。继任的吴汉虽一挫于谢丰、再挫于延岑,甚至置前功于不顾,暗暗下令撤兵,但在刘秀的正确指导和张堪的鼎力佐助下,能极尽主观努力,反败为胜,完成灭蜀任务,也不失为东汉初的优秀将领。辅威将军臧宫在危急时刻,机智果断,化险为夷,指挥以降卒为主的军队击败蜀军主力,为灭蜀之战的胜利立下大功,其军事指挥才能也是十分出色的。但在战争过程中,汉军两位主帅来歙和岑彭先后被刺杀,这无疑是汉军方面的重大损失。
公孙述虽居于天险之地,经济上有巴蜀的财富作后盾,在战略上占有一定优势,但在政治上是割据政权,处于劣势,军事上更是消极保守,除攻取夷陵等地曾一度主动进取,战略上也有一定见地外,始终醉心做割据皇帝,居险自守,以致被动挨打,险阻不守、军心沮丧、内部动摇,最终彻底灭亡。
(四)刘秀的战略思想
刘秀是新莽末东汉初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杰出的军事将领和军事统帅。
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他表现出了比其同时代的军事人物略胜一筹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指挥才能,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刘秀的战略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善于纵观全局,以通盘全局的战略眼光决定重大的军事决策。昆阳之战,刘秀并非主帅,但他经过通盘全局的认真考虑,力排众议,使绿林军(汉军)终于作出了死守昆阳,为主力攻破宛城争取时间的正确决策,并抓住莽军的弱点和失误,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统一战争中,汉军先东后西,由近及远,联陇制蜀,各个击破割据势力的正确战略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更加体现了刘秀善于从战略全局上决策问题和驾驭战略全局的能力。
其二,政治战略与军事战略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交替运用。刘秀初入河北时,势孤力单,既无雄兵,又无战将,于是他采取了一些深得人心的措施,开展政治攻势,不仅获得了当地新莽旧吏和豪强的支持,甚至还得到了农民的一定支持,使他在1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就由白手起家到拥有了几十万大军,建立了基业,其间并未进行较大规模、较长时间的战争,军事行动仅仅作为实行政治战略的辅助手段。以后在镇压赤眉,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刘秀更是以政治、军事双管齐下,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大力开展政治诱降活动,对敌诱之以利,迫之以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其三,善于观察形势,把握战机,适时、及时地进行战略重点的转移。
当刘秀在河北壮大力量、羽翼丰满后,他及时地南下取得河内郡,占据中央要地,威胁中原重镇洛阳,然后一面坐观绿林赤眉火并,一面积极巩固后方,同时派邓禹西进,侍机进取关中。更始灭亡后,他立即取得洛阳,截断赤眉东归的通道;消灭赤眉后,他又立即展开了统一战争;当关东趋于统一时,他又将战略重点迅速西移,进攻陇蜀,直至最后统一全国。
其四,量时度力,力求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每一次战争的胜利。在刘秀的战略思想中稳中求胜、不急于求成的特点极为突出。根据具体战况,刘秀有时指挥汉军以疾风暴雨之势猛冲猛打,有时则以长期围困战法取得最后胜利,如黎丘围秦丰长达3年之久,舒城围李宪也达1年半之久。刘秀还经常采取以逸待劳,敌疲我打的方针击败对手。如镇压铜马军,刘秀坚营自守1个月,待铜马军粮尽退兵时,才挥军猛袭,大获全胜;平灭董宪,刘秀又以同样方法,再获胜利。刘秀还经常告诫部下,运用这种战法。邓禹击赤眉,吴汉攻成都均因违背了刘秀的这种作战思想而遭失败。以后冯异代替邓禹,坚决执行以饱待饥、以逸待劳的方针,在崤底之战大胜赤眉军,吴汉也吸取教训,终于攻克成都。
其五,广收人才,知人善用。刘秀到河北时,几乎孤身一人,但他很快就聚集了象邓禹、吴汉、冯异、寇恂、姚期、耿弇、耿纯等一大批文武之士,成为其统治骨干。在以后的战争中,他不断提拔可用之才,如来歙、臧宫、岑彭、马成等,同时还争取敌方有识之士,给予重用,如朱鲔、马援等,以致在刘秀军中集中了一大批文武兼备、能独挡一面的将帅,这在历代开国功臣中是不多见的,他们对东汉王朝的建立和统一,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十二、东汉军制的变化
西汉后期,随着地主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小农经济大量破产,导致原先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旧兵制日形破坏。东汉建立以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为此,光武帝刘秀采取措施,对旧兵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期给小农以喘息的机会。因而东汉兵制较之西汉时期的兵制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地方军制的变化
东汉初年,由于经历了长期战乱, 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①,边境地区更是 靡有孑遗 ②,人口锐减,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生产,刘秀决定 省兵减政 ,对地方郡国兵进行了大规模的裁撤。其主要措施有:建武六年(公元30年),省郡国专职武官——都尉,并其职权于郡太守或相国,同时取消地方都试,郡国兵每年秋后不再进行军事演习;建武七年(公元31年),罢郡国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等常备军,士兵全部复员还乡,彻底取消了西汉正卒制度;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又 罢诸边郡亭候吏卒 ①,完全取消了西汉的戍卒制度。
对地方郡国兵制的这种改革,不仅节约了国家庞大的军费支出,大大减轻了人民的军赋负担,而且也使东汉的兵力分布形成了 居重驭轻 的局面,地方无法反叛中央。但是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都尉一职罢省后,郡太守再无互相牵制的对立面,从此独揽一郡的军政大权,极易造成割据势力的出现;取消地方都试,虽减轻了服役士卒的负担,但是也降低了军队素质,造成军队战斗力差;取消正卒、戍卒制度,使郡国无常设之兵,一旦有警,无法迅速征集军队,而边境无当番守望之戍卒,一旦外敌入侵,也难以组织迅速有效的抵御。为了弥补罢省郡国兵的缺陷,光武帝以后诸帝又采取了一些临时性措施,主要有:第一在各战略要地设置长期屯兵,以代替从前番上的正卒。这种长期屯兵有:黎阳营,光武时置于黄河北岸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屯驻千人,以谒者领之,作为京师洛阳的屏障;度辽营,明帝时为隔绝南北匈奴,置于五原曼柏(今内蒙古东胜东北);象林营,和帝时为镇压南蛮,置于象林(今越南顺化);长安营、雍营,安帝时,西羌暴动,危及三辅,为此设长安营驻守长安,雍营守备三辅,屯兵于雍(今陕西凤翔);渔阳营,安帝时鲜卑犯居庸,设渔阳营以拒之;扶黎营,安帝时置于辽东属国之扶黎(今辽宁义县东)。以后顺帝时海上人民暴动,东汉政府不得不加强沿海地区的守备兵力。西羌暴动,东汉政府又于魏郡、赵国、常山、中山设置616坞,河南通谷冲要33坞,扶风、汉阳、陇道300坞,派兵分驻。如此,各地屯兵大增,军费开支巨大,甚至超过了西汉郡国常备军的军费开支,与刘秀 省兵减政 的初衷适得其反。第二发弛刑罪徒赴边戍守,以代替以前的边防戍卒。明帝以后,东汉边境多警,历届皇帝多次下诏发弛刑徒赴边戍守,有时甚至命刑徒携全家同往边境。徙边者皆由国家供给弓弩衣粮。第三利用匈奴兵守边。此举始于光武帝刘秀时。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头曼单于十八代孙、呼韩邪单于之孙比被南匈奴八部大人拥立为南单于,仍号呼韩邪单于,以其大父尝依汉得安 ①,故而袭其名号,并请求内附, 愿永为蕃蔽,扦御北虏 ②。刘秀从五官中郎将耿国之议,同意其请。二十六年, 诏单于徙居西河美稷 ③, 南单于既居西河,亦列置诸部王,助为扦戍。
使韩氏骨都侯屯北地,右贤王屯朔方,当于骨都侯屯五原,呼衍骨都侯屯云中,郎氏骨都侯屯定襄,左南将军屯雁门,栗籍骨都侯屯代郡,皆领部众为郡县侦罗耳目 ④。
① 《后汉书?郡国志》。
② 《后汉书?郡国志》。
①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虽然光武帝刘秀在汉初即实行了罢省郡国兵,取消地方军的措施,但实际上终东汉之世,地方上仍存在着一些取消不了的军队,不仅如前所述的各要地的长期屯兵,而且遇有战事时,还要经常征发郡国兵,或由中央遣将指挥,或由地方长官统领。东汉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各地反抗不断,为镇压这些反抗,一些地区的地方长官手中遂经常保持一部分兵力,变成常备的地方军。由于东汉地方兵没有都试,缺乏经常的训练,战斗力不如西汉的正卒、戍卒。到东汉末,随着中央集权制的破坏,地方州郡长官纷纷发展自己的武装,使之成为私人队伍,造成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二)中央军制的变化
东汉中央直辖部队在形式上沿袭了西汉的南、北军制,但是在实际上有了很大变化。首先,东汉禁卫军中虽有光禄勋、卫尉等编制,但已无 南军 之称;其次,东汉全国各要地设置的常备屯兵部队,有一些是直隶中央的,如黎阳营、雍营、长安营。故东汉中央直辖部队也包括一部分地方驻军,而并非专指京畿驻军。由于地方郡国兵的取消,中央军成为全国战略机动部队,凡较大的战争,都要赖于中央军的出动。
东汉中央直辖部队不同于西汉的又一变化,是禁卫军人数的大大压缩。
光武帝刘秀在大刀阔斧罢省地方郡国兵的同时,对中央禁卫军实行了 内省营卫之士,外罢徼候之职 ①的措施,削减其兵力。
内省营卫之士 ,指压缩光禄勋、卫尉所属的郎卫、卫士的员额。据陈傅良《历代兵制》: 光禄勋省户、骑、车三将及羽林令.户即主户卫的户郎,骑即主出入骑从的骑郎,车即主御车的车郎。户郎、骑郎、车郎及羽林兵的主将均被罢省,其员额肯定有所压缩。另外,卫尉属官中罢省了旅贲令,其职并入公车司马令,显然下属卫士也相应压缩。
外罢徼候之职 ,指压缩、裁减北军的编制。据《历代兵制》: 北军并胡骑、虎贲二校为五营,置北军中候,易中垒以监之。 中垒即中垒校尉。西汉北军八营,东汉时胡骑并入长水、虎贲并归射声,又以北军中候代替原中垒校尉,北军中候只监军,不直接领兵,原中垒校尉属下本营兵也被罢省,如此,仅剩五营,兵员大为减少。变化后东汉中央军制如下:
①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②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③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④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① 《历代兵制》。
1。中央禁卫军的兵力配备光禄勋属下部队有3:虎贲中郎将所统虎贲郎1500人, 无常员,多至千人 ①, 皆父死子代 ②;羽林中郎将所统羽林郎128人, 无常员 ③,时有增减。其兵源,光武时 以征伐之士劳苦者为之 ④,后多从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良家子弟中选补;羽林左、右监所统羽林左骑800人、羽林右骑900人,其兵员一般从北军五营中选拔,待遇低于虎贲郎和羽林郎。
卫尉属下:南宫卫士令统 员吏九十五人,卫士五百三十七人 ⑤;北军卫士令统 员吏七十二人,卫士四百七十一人 ⑥;左都候统 员吏二十八人,卫士三百八十三人 ⑦;右都候统 员吏二十二人,卫士四百一十六人 ⑧;七宫门司马下属约七百人。共二千七百人左右,较之西汉南军卫士一、两万人相差悬殊,且东汉卫士多来自洛阳附近的固始(今河南临泉)、鮦阳(今河南临泉西)、公安、细阳(今安徽阜阳北)四县所谓 农野谨钝之人 ⑨,而非西汉时由地方郡国兵番上。卫士役期满后,东汉皇帝也如西汉皇帝一样,亲临赐宴,问候疾苦。
东汉执金吾(中尉)不再统领北军,其属下仅缇骑(骑兵)二百人,持戟(步卒)五百二十人①,任务是警卫宫城之外,洛阳城门以内, 月三绕行宫外 ②。缇骑多为富家子弟,执行任务时 舆服导从,光满道路 ,威武彪俊,华贵无比,为时人所欣羡,连光武帝刘秀都曾感慨道: 任宦当作执金吾 ③。与缇骑形成鲜明的对比,持戟多出身寒门,不如缇骑那样光彩夺目。
缇骑、持戟均非征发而来,系招募编成,这一点也与西汉不同。
东汉北军仅指西汉武帝时扩建的八校尉军,但已压缩为五营,由五校尉分统,兵员为三千余人,远远低于西汉时的数万人,其中屯骑校尉之下 员吏(一)百二十八人,领士七百人 ④;越骑校尉之下 员吏(一)百二十七人,领士七百人 ⑤;步兵校尉之下 员吏七十三人,领士七百人 ⑥;长水校尉之下 员吏(一)百五十七人,乌桓胡骑七百三十六人 ⑦;射声校尉之下 员吏(一)百二十九人,领士七百人 ⑧。其兵士最初系由刘秀的元从士兵改编而成,以后父死子继。而长水校尉所属乌桓胡骑,很可能就是原刘秀手下的渔阳突骑。另外,安帝时,因国用不足,采纳群臣建议,凡 吏人入钱谷 ⑨者,可据数额得力关内侯以至五营士。这样,北军中又增加了大量 商贾惰游子弟 ⑩,他们大都是洛阳人,故《九州春秋》曰: 五营士生长京师 ,这与西汉北军多来自三辅地区也完全不一样。
① 《后汉书?百官志二》注引蔡质《汉仪》。
② 《后汉书?百官志二》注引荀绰《晋百官表注》。
③ 《后汉书?百官志二》注引祭质《汉仪》。
④ 《汉旧仪》。
⑤ 《后汉书?百官志二》注引《汉官》。
⑥ 《后汉书?百官志二》注引《汉官》。
⑦ 《后汉书?百官志二》注引《汉官》。
⑧ 《后汉书?百官志二》注引《汉官》。
⑨ 《三国志?王郎传》。
① 《后汉书?百官志四》注引《汉官》。
② 《后汉书?百官志四》。
③ 《后汉书?百官志四》注引《汉官》。
④ 《后汉书?百官志四》注引《汉官》。
⑤ 《后汉书?百官志四》注引《汉官》。
⑥ 《后汉书?百官志四》注引《汉官》。
⑦ 《后汉书?百官志四》注引《汉官》。
东汉中央禁卫军不仅兵员较之西汉时大为减少,而且素质也大为下降,战斗力远远不如西汉禁军。以五官中郎将和左、右中郎将所属郎官为例,西汉时多系武士,能征善战,而东汉时则多从孝廉、博士弟子等文士中选拔,作侍从文官,不能上阵征战,地方官吏有缺,常从郎官选补。其余各军在东汉前期虽多次投入战斗,取得过一些胜利,如北军五营曾从窦宪伐北匈奴,取得很大胜利①,以后又曾与左、右羽林骑随邓鸿、何熙镇压南匈奴②,及随邓骘、马贤、张乔等镇压西羌③,均取胜,但也时有败绩,战斗力不是很强。
以后,中央禁卫军越发不习于兵,忘战日久,至东汉末已毫无战斗力。
2。八关都尉军和西园军的设置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大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洛阳震动。灵帝急忙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 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 ④。并置八关都尉一职,领军驻守洛阳四周的函谷(今河南新安)、广成(今河南汝阳东)、伊阙(今河南洛阳南)、大谷(今河南偃师南)、(辕(今河南登封西北)、旋门(今河南巩县东)、小平津(今河南洛阳北)、孟津(今河南孟津)等8关,受中央直接指挥,防卫洛阳外围。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随着中央军的日益衰败、以及宦官、外戚争夺兵权的白热化,东汉中央直辖军中又增设了一支由 宦官小黄门蹇硕总领的西园军,由八校尉分统,担任洛阳的防卫 和出征,其士兵多出于招募,但当时东汉王朝已经日暮途穷,能够直接控制的地区仅限于洛阳及附近地区,故八校尉军士兵的招募多在这些地区。西园八校尉军设置后,宦官、外戚各控制了一部分军权,互不上下,斗争更加激烈。六年,蹇硕被下狱死,军权又集中到大将军何进之手。但不久,何进又被宦官中常侍张让、段珪等袭杀。
董卓进京,吞并了这些部队,东汉政府从此名存实亡。
⑧ 《后汉书?百官志四》注引《汉官》。
⑨ 《后汉书?安帝纪》。
⑩ 《三国志?王郎传》。
① 《后汉书?窦宪传》。
② 《后汉书?南匈奴传》。
③ 《后汉书?西羌传》。
④ 《后汉书?何进传》。
(三)军事领导体制的变化
1。中央军事统御机构的变化东汉前期,皇帝是全国军政的最高决策者,国家的各项军事制度、战略方针、重大战役的部署、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等,均须由皇帝作出最高裁定。
但是,自和帝以后,诸皇帝多年幼,皇太后、外戚与宦官交替把持朝政,执掌军政大权。有关军事的决策名义上虽仍以皇帝诏令等形式发布,但实质已不具有最高权威性了。
东汉中央军事统御机构,在光武帝刘秀时,出于强化皇权的目的,进行了一些调整。
东汉建立后,刘秀鉴于王莽篡汉的教训,不信任大臣,以设在宫中的尚书台为国家政务中枢。尚书一职在秦和西汉时不过是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掌殿中传达诏令等事。因其接近皇帝,为皇帝近臣,故多为皇帝亲信。以后逐渐参预政务,至武帝时,地位渐重,其职权扩大到替皇帝裁决并下达章奏。
成帝时设尚书5人,开始分曹办事。刘秀时扩充为尚书台,名义上仍属少府,实际上与中央政府脱离,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尚书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官员,不仅参预机密、受理章奏、起草和宣布诏令,而且参与国防、战略的各项决策。尚书台成为东汉中央实际上的最高军事统御机构。
东汉时,太尉的职权较之西汉时有所扩大。西汉后期,大司马(太尉)
名列三公之首,为首席宰相。东汉改大司马复称太尉,仍为三公之首,领导中央政府,是全国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同时由于地方郡国兵的罢省,太尉的实际军权不重,东汉皇帝对太尉的戒心远不及西汉。因而东汉太尉与西汉太尉(大司马)名同实异,职权较重。而且属官也较西汉大大增加。有 掾史属二十四人 ①,分为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等,其中尉曹 主卒徒转运事 ②,兵曹 主兵事 ③,与军事有关。另外还有 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 ④。东汉九卿分属三公,太常、光禄勋、卫尉归太尉直接领导。东汉太尉虽为外朝官领袖,但加 录尚书事 也可预政,有时甚至统领尚书台,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最高军事长官。
东汉皇宫宫殿门户的宿卫仍由光禄勋负责,其属官有五官中郎将, 主五官郎 ⑤;左中郎将, 主左署郎 ⑥;右中郎将, 主右署郎 ①;虎贲中郎将, 主虎贲郎习射 ②;羽林中郎将 主羽林 郎 ③;羽林左监, 主羽林左骑 ④;羽林右监, 主羽林右骑 ,以 及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仆射等。 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唯议郎不在直中 ⑤。
① 《后汉书?百官志一》。
② 《后汉书?百官志一》。
③ 《后汉书?百官志一》。
④ 《后汉书?百官志一》。
⑤ 《后汉书?百官志二》。
⑥ 《后汉书?百官志二》。
① 《后汉书?百官志二》。
② 《后汉书?百官志二》。
③ 《后汉书?百官志二》。
④ 《后汉书?百官志二》。
⑤ 《后汉书?百官志二》。
⑥ 《后汉书?百官志二》。
卫尉仍 掌宫门卫士,宫中徼循事 ⑥。其属官有:公车司马令, 掌宫南阙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征诣公车者 ⑦;南宫卫士令, 掌南宫卫士 ⑧;北宫卫士令, 掌北宫卫士 ⑨;左右都候,各一人, 主剑戟士,徼循宫,及天子有所收考 ⑩,另外还有七宫门司马,即南屯司马、仓龙司马、玄武司马、北屯司马、朱爵司马、东明司马、朔平司马,分主南宫平城门、东门、玄武门、北门及北宫南掖门、东门、北门。 凡居宫中者,皆有口籍于门之所属。宫名两字,为铁印文符,案省符乃内之。若外人以事当之,本官长史为封启傅;其有官位,出入令御者言其官 (11)。
东汉京城洛阳的警卫虽仍名为执金吾负责,但实际上虎贲郎、羽林郎、羽林左右骑及北军五营士等都参与京城的警备,因而其职权大为缩小,仅以备水火非常之事为主(12)。手下数百缇骑、持戟更多的意义是示威显仪。其下属还有武库令一员,负责保管中央武库中储备的武器装备。
东汉北军不属光禄勋,而直隶皇帝,以北军中候掌监,秩六百石;由五校尉即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分统。五校尉均为比二千石吏,互不相属,共同担负京城守备及车驾扈从的任务。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争斗激烈。灵帝时,外戚大将军何进控制北军五营、羽林军,宦官遂创建西园宿卫禁军,设八校尉分统,称西园八校尉。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凡八校尉, 皆统于蹇硕 ①。从此,宦官、外戚分掌兵权,互不相下。
2。将军制度及作战部队的统御东汉中央也置有若干将军, 掌征伐背叛②,以大将军为长,以下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均位比三公。另外还有前、后、左、右将军等。
东汉前期将军之职并非常设,临战由皇帝亲自任命,战后即罢。如光武时,吴汉以大将军任大司马之职,景丹为骠骑大将军,另有前、后、左、右等杂号将军众多, 皆主征伐,事讫皆罢.明帝即位之初,以其弟东平王为骠骑将军,以王故,位以公上 ,数年后罢。章帝时,西羌反,以其舅马防为车骑将军征讨,还军后即罢。和帝时,也以其舅窦宪为车骑将军,征匈奴,位在公下,班师后升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复征西羌,还师后免去大将军官号。安帝即位,西羌 寇乱 ,又以其舅邓骘为车骑将军征讨,班师后也升为大将军,地位与窦宪相同,但数年后也罢去官号。自安帝以后, 政治衰缺.始以其嫡舅耿宝为大将军,常置不罢,为朝廷中的最高长官。顺帝时,皇后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地位尊宠①。甚至规定,大将军上朝,由谒者在前引导。并 增掾属、舍人、令史、官骑、鼓吹各十人 ②。大将军之下,有长史、司马各一员,司马主兵,职如太尉;从事中郎二员, 职参谋议 ③,以及 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 ④, 又赐官骑三十人,及鼓吹 ⑤。另据《东观书》: 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 ⑥。
⑦ 《后汉书?百官志二》。
⑧ 《后汉书?百官志二》。
⑨ 《后汉书?百官志二》。
⑩ 《后汉书?百官志二》。(11)《后汉书?百官志二》。(12)《后汉书?百官志四》。
① 《后汉书?灵帝纪》注引乐资《山阳公载记》。
② 《后汉书?百官志一》。
① 《后汉书?百官志一》。
② 《后汉书?百官志一》注引《梁冀别传》。
除上述将军外,东汉还有大量杂号将军或大将军,如强驽将军、积驽将军、楼船将军、越骑将军、虎牙大将军、征西大将军、横野大将军等等,多系临时设置。
将军所统作战部队的编制为部曲制。部以上为军,不定编,长官即将军。
部也称校、营,是作战部队的基本建制单位。东汉大将军领五部,每部以校尉为长官,助手为军司马。部下为曲,曲以军候为长官。曲下有屯,长官为屯长。部校尉有缺,由军司马代统。军司马的副职有军假司马、假侯。 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 ⑦。其余将军 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⑧。
3。地方军事统御体系的变化东汉县以下军事领导体系与西汉相同,仍由县令(长)、县尉统领一县军队及管理军事。
郡一级,因郡都尉的罢省,郡守的军权相应增大,超过西汉,故东汉郡守亦称郡将,其拥有一郡的军事领导、管理和军队指挥权。东汉前期,常以边郡太守领兵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黄巾大起义爆发后,郡守为保守领地,多自行募兵和调动军队,又有了募兵权和发兵权,使虎符发兵制度破坏殆尽,也使地方军阀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
东汉地方军事统御体系最大的变化是,刺史(州牧)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
秦及西汉地方行政单位实行郡(国)县两级制。汉武帝时,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秦监御史监郡制度的基础上创刺史监郡制度,全国除京畿外划分为13个监察区——州部,由中央各派刺史监察行政。成帝时更名为州牧。终西汉之世,十三州部仍为监察区,而非行政区。王莽当政,依《尚书》设12牧。东汉初循而未改。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改州牧为刺史,仍置十三州部,但其一属司隶校尉,故刺史为12人。刺史皆置府辟佐吏,有别驾、治中诸从事,并被授权可独立处理郡国事务,甚至可以对郡守、国相躬行赏罚,较西汉刺史权力大增。顺帝时,又把幽、并、凉3州刺史的督察范围从郡守、国相扩大到县丞、县尉一级。东汉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反抗加剧,刺史常领兵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逐渐掌握了兵权。到东汉末,刺史监察地方的作用终于消失,刺史成为凌驾于郡守、国相之上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下令改刺史为州牧,选朝廷重臣出任,从此州由监察区正式转变为行政区,地方军事统御体系也形成了州、郡、县三级体制。东汉州牧的设置为地方武装割据提供了便利,以后不少州牧都变成了拥兵自重的军阀。
③ 《后汉书?百官志一》。
④ 《后汉书?百官志一》。
⑤ 《后汉书?百官志一》。
⑥ 《后汉书?百官志一》注引《东观书》。
⑦ 《后汉书?百官志一》。
⑧ 《后汉书?百官志一》。
(四)募兵制的盛行与私家武装的发展
自光武帝刘秀实行罢兵政策后,东汉的兵役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秦及西汉的普遍征兵制逐渐取消,代之以募兵制的盛行。东汉无论中央军,还是地方临时组建的军队或长期屯兵,大多采用募兵的形式召募士卒,如象林营、长安营、雍营、渔阳营等,其士卒均系召募而来。
东汉的募兵制与西汉有很大区别。西汉募兵制是作为征兵制的辅助和补充,召募的士兵为数不多,但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精勇之士,战斗中往往以一当十,战斗力极强。而东汉的兵役制度由于以募兵制为主要形式,对于应募对象不再有所要求,因而士兵成分复杂,多以社会散闲人员、无业游民为主,也有农民、商贾、少数民族男子,甚至还有死刑囚徒,如度辽营即是由召募的死刑囚徒组成的,其他各要地屯兵也有不少刑徒。由这些人组成的军队素质低、战斗力差,而且军纪败坏。
东汉募兵的主要手段是以财物诱引。最先采用这种手段的是光武帝刘秀。刘秀初起兵时,因兵少问策于任光,任光建议道: 可募发奔命,出攻傍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 ①。这种思想,影响了东汉历代统治者,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应募当兵,他们往往支持、纵容兵卒劫掠财物。而许多应募从军者,也往往意在掠夺他人财物,而无心作战。
如此,募兵虽多,但战斗力也可想而知了。
东汉募兵的其他手段,还有以免除赋役为条件召募士卒的。如东汉末军阀混战时,孙策初入江东,即以 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 为条件募兵2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形势转盛①。
东汉时期,由于豪强地主土地兼并极为严重、造成大量农民破产,社会上出现为数众多、无所归依的流民,为了生存,他们往往自托于营伍,走当兵吃粮之路,这样也为募兵制的盛行提供了兵源保证。
东汉募兵战斗力差,除成分复杂、素质低、军纪败坏等原因外,还有,募兵制往往是应急性临时招兵,士卒平日未经军事训练,不习骑射,长期屯兵虽为职业军人,但终身从军,当兵时间很长,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②,这样使军中存在着大量病老羸弱之卒,战斗力自然日趋低下。由于上述原因,东汉的军队无论对外族作战,还是对内镇压反抗,常常胜少负多, 每战常负,王旅不振 ③。
东汉募兵制的盛行,最严重的弊病是为地方军阀的武装割据提供了方便。东汉前期,中央集权有所加强,地方官吏拥兵不多,募兵须由中央下令。
中期以后,随着皇权的衰落、募兵制的发展,各地军政长官纷纷自行召募士兵,组建军队,到东汉末,这些军队均成为他们自己的私家武装,使之得以割据称雄。
①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注引《江表传》。
② 《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
③ 《后汉书?百官志五》注引应劭《汉官》。
与此同时,各地的豪强地主也乘机大肆发展自己的私家武装。豪强地主组织私家武装,早在新莽时就出现了。当时为了抗拒农民起义军,各地豪强地主以军事编制部勒所属的宗族、宾客、子弟和依附农民,组成私人家兵- - 部曲,或筑垒自保,或骚扰乡里,或拥汉反新。刘秀起家的基本骨干多系南阳、河北拥有私兵的豪强地主,如刘植、耿纯等,他们加入刘秀的军队后,仍保有原来的部曲,死后则由其子继统营众。东汉建立后,刘秀以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换取这些功臣放弃军权,解散旧部。对其余各地的私人武装,刘秀采取武力镇压与安抚并施的手段,迫使其逐渐转入隐蔽、非常设的形式。
如豪强地主在自己的田庄中,于每年春秋,青黄不接或寒冻将至时,召集依附农民, 警设守备 , 缮五兵、习战射 ①。这种非常设定期召集的私兵,由于在维持封建统治秩序,实现国家镇压方面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因而得到了东汉政府的默许。有时甚至准许地主官僚将其家兵组成正式军队出外作战,如灵帝时, 交阯部群贼并起,牧守輭弱不能禁 ②,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朱 任交阯刺史,即从本郡简募家兵从征,会同其他部队, 旬月尽定 ③。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爆发时,官军兵源、军费均告匮乏,战斗力又差,无力镇压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于是东汉政府允许各地豪强组织私人武装,投入镇压,从此豪强地主的家兵成为公开的常设的有组织的私人军队,它们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以后,它们迅速转为中央集权的对立面,成为军阀割据混战所依据的重要武装力量。
(五)对少数民族地区军事控制的加强
东汉周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北方的匈奴,西北的诸羌及西域各族,东北的乌桓、鲜卑,西南的诸夷等。为了加强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控制,东汉政府沿袭西汉时的措施,派驻一些长设的军事将领,领护其民,以加强边疆防务。
东汉时,匈奴仍为边疆强族,对东汉王朝威胁最大。东汉初,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内附,东汉政府正式设立使匈奴中郎将(亦称匈奴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或中郎将)一职,持节出使,监护南匈奴,统领其军队。属官不固定,随事而设。另外,为了避免南、北匈奴勾结反汉,隔绝其交通,明帝时又置度辽将军一职, 以卫南单于众新降有二心者,后数有不安,遂为常守 ①,统领屯驻五原曼柏(今内蒙古东胜东北)的度辽营,使匈奴中郎将共同主持北方防务。
对西北的诸羌,设置护羌校尉一职。该职始置于西汉武帝时,王莽时罢。
东汉初,班彪建议复置,于是光武帝刘秀乃 以牛邯为护羌校尉,都于陇西令居县 ②,监护西羌,统率归附羌族军民,协掌西北防务。
① 《四民月令》。
② 《后汉书?朱 传》。
③ 《后汉书?朱 传》。
① 《后汉书?百官志一》。
② 《汉官仪》。
在西域地区则沿置西汉时的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等职。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东汉政府重新控制西域后,置西域都护,统西域五十余国,为该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属官有西域副校尉、西域长史等。但有时仅置西域长史,不置都护。安帝以后均以长史行都护职,至灵帝时连任不绝。长史驻地不一,一般常驻疏勒、伊吾、柳中、于阗等地,统领各国兵民。戊己校尉也为驻西 域的军政长官。始置于西汉元帝时,驻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 番东),掌戍守西域及屯田事务。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复置, 以(耿)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 戊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 ①,与西域都护、西域长史共同主持西域防务。
在东北地区置护乌桓校尉(亦称领乌桓校尉)。西汉武帝时已设此官。
王莽时罢。东汉初复置,监护乌桓, 并领鲜卑 ②,统率乌桓、鲜卑军,协掌东北边防。
以上这些军事官职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东汉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控制。但是,由于东汉王朝沉重的赋役征发,一些内附的少数民族经常反叛暴动。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发展强大起来后,也时常侵扰东汉疆土。
① 《后汉书?耿恭传》。
② 《后汉书?百官志五》注引应邵《汉官》。
十三、东汉攻灭北匈奴的战争
东汉初年,北方的匈奴又强盛起来,控制了西域和东北的乌桓等族,并在刘秀进行统一战争时,支持渔阳的彭宠、五原的卢芳反对刘秀。刘秀为了减轻北部的压力,曾遣使与匈奴修好,但没有取得结果。建武九年,(公元33年),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率军抗击匈奴,作战1年,未获任何战果。后东汉政府被迫下令将雁门、代郡、上谷3郡居民内迁至常山关(今河北涞源北)、居庸关以东地区。匈奴左部乘机入居塞内,不断南下虏掠,袭击上党(今山西长子西南)、扶风(今陕西兴平)、天水(今甘肃天水)等郡,给东汉王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东汉无力回击,只能采取消极防御措施,极为被动。
正在这时,匈奴遭到了连年的早蝗灾害,赤地数千里,人畜死亡无数,实力大减。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了争夺统治权的内讧,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南边八部拥立日遂王比为单于。南单于比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率部众四、五万人归附东汉,东汉政府将他们安置在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等边郡,助汉守边。从此匈奴分裂为南北2部。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东汉政府设置使匈奴中郎将,主管领护南匈奴事务。后来为了加强北边防务,又增设度辽将军,统领度辽营,屯兵于五原曼柏(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
南匈奴归附东汉后,北匈奴的力量进一步减弱,原受其压迫的北面的丁零、东面的鲜卑、西方的西域各族乘机起来反抗,加之东汉与南匈奴多次击败北匈奴,其内部矛盾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再跟随北单于,大批地向东汉投降。
到汉明帝时,东汉国力已得到相当的恢复,于是东汉政府决定,抓住机会,对北匈奴发动大规模进攻,遏制其南犯,并相机打通西域。
(一)天山之战
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十一月,北匈奴侵袭河西,明帝决定发兵进攻北匈奴。次年二月,东汉政府大发边军,并联合南匈奴、卢水羌胡、乌桓、鲜卑共数万人,分4路出击:谒者仆射祭彤与度辽将军吴棠出高阙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进袭涿邪山(今阿尔泰山东)的北匈奴皋林温禺犊王;奉车都尉窦固及骑都尉耿忠出酒泉塞(今甘肃酒泉),进击白山(今新疆天山);驸马都尉耿秉与骑都尉秦彭出张掖居延塞,向三木楼山方向进攻;骑都尉来苗与护乌桓校尉文穆出平城塞(今山西大同),向匈奴水(今内蒙古翕金河)方向进击。
4路军中,窦固(?~公元88年)、耿忠一路战绩最佳。2人率酒泉、敦煌、张掖甲卒及卢水羌胡1。2万骑兵出塞后,长驱天山,击败北匈奴呼衍王部,斩杀千余人,随后又追击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攻占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西),在这里设置宜禾都尉,留驻吏卒屯田,然后返回。其余3路均因北匈奴远遁无功而还。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窦固二次兵伐天山,在蒲类海击破白山部匈奴,进而前至车师,复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恢复了汉与西域的交通。
这次东汉4路大军出击,虽未消灭北匈奴的主力,但是重新打通了西域,实现了斩断匈奴右臂的目的。在这次战役中,东汉首次征调少数民族军队共同进击匈奴,为其 以夷伐夷 战略方针的实施,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二)稽洛山之战
天山之战以后,北匈奴在南匈奴、鲜卑的不断进攻下,实力进一步削弱。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为了彻底解决北边之患,东汉政府派车骑将军窦宪(?~公元92年)、执金吾耿秉等率北军五营、黎阳营、雍营及缘边12郡骑士8000人,会同南匈奴骑兵及羌、胡兵3万人,分3路深入漠北进攻北匈奴:一路由窦宪、耿秉各领4000骑兵,与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的1万骑兵,出朔方鸡鹿塞(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一路由南单于屯屠河卒万余骑兵出满夷谷(今内蒙古固阳县境内);一路由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8000骑,与南匈奴左贤王安国所统的1万骑兵,出稒阳塞(今内蒙古包头地区)。3路大军会师涿邪山后,窦宪又命副校尉阎盤、司马耿夔、耿谭与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领精骑万余,进击稽洛山,向北单于发动猛攻,大破其军。北单于逃走,窦宪挥军追击,直至私渠比鞮海(今蒙古乌布苏泊),斩杀名王以下1。3万人,获牲畜百万余头。北匈奴81部,共20万人投降。窦宪、耿秉一直北进到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出塞3000余里,登山刻石作铭而还。
这一仗,北单于元气大伤,其衰落已成无可避免之势。
(三)金微山之战
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稽洛山之战的第二年,南单于上书请求再击北匈奴。于是中郎将耿谭遣部将监护南匈奴左右部骑兵8000人,出鸡鹿塞,抵涿邪山,留下辎重,兵分两路袭击北单于:左部向北绕过西海,进至河云(今蒙古吉尔吉斯湖西南)以北;右部从匈奴河(今蒙古拜达里格河)
向西绕过天山,南渡过甘微河(今蒙古札布汗河)。两军会合后,乘夜围攻北单于。北单于大惊,急率精兵千余人迎战。激战中,北单于负伤落马,仅领轻骑数十人逃走,所部8000人被歼,数千人被俘。北匈奴势力更加衰弱。
次年,窦宪决定彻底消灭北匈奴,遂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率兵出居延塞,远袭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单于军,斩阏氏、名王以下5000余人,北单于领数骑逃脱。
此次汉军出塞5000余里,是汉军出击匈奴行程最远的一次。这次战役后,北匈奴一部向西远徙,余部溃散。东面的鲜卑逐渐西移,占据了北匈奴的故地。
北匈奴败亡后,南匈奴曾数次叛汉,但都被东汉平定。随着南匈奴内附日久,其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与汉族一样过定居生活。南单于的地位也发生变化,或由东汉政府所立,或须经东汉政府认可,同内地诸侯王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了。
东汉取得攻灭北匈奴的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东汉王朝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是为保卫北部边疆的安宁,统一中国北部而进行的战争。其次,双方国力相差悬殊。东汉经光武中兴以来四、五十年的恢复、发展,出现了国富兵强的殷盛局面,国力增强,为战争准备了较为充足的人力物力条件。而匈奴不仅遭受连年的旱蝗灾害,而且内部分崩离析。先是南匈奴归附东汉,继而大批部众不断向东汉投降,周边各族乘机起兵围攻,使其实力一降再降,在几次大战中,根本无还手之力,损失惨重。再次,东汉政府战略战术运用得当。东汉初,面对匈奴咄咄逼人的攻势,东汉政府采取守势,避免与其争锋,致力于发展经济、恢复国力,待其内部混乱,实力大减时,抓住战机适时地发动了大规模战争,使北匈奴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在战争中,以窦固、窦宪为首的东汉诸将,英勇敢战,成功地运用长途奔袭、穷追猛打的战术,连战连胜,同时大量使用南匈奴、羌胡、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军队,将东汉先进的战略战术、治军方略及武器装备,与少数民族骑兵的骠悍勇猛结合起来,使东汉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少数民族军队为东汉攻灭北匈奴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四、东汉统一西域的战争
西汉末,朝政混乱,对西域的控制渐渐放松。新莽时,对少数民族采取欺压政策,引起西域各国的反抗,因而与西域联系中断。匈奴则乘机逐渐控制了西域北道诸国。只有塔里木盆地西端的莎车比较强盛,率领南道诸国抵御匈奴,并保护了西域都护吏士及家眷千余人。
东汉建立后,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莎车王贤和鄯善王安遣使入朝,请重派都护,光武帝刘秀以政权新建,无力派兵为由予以拒绝。后来匈奴势力衰落,莎车日益骄横,攻掠近旁小国。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车师前国、鄯善、焉耆等18国再次请求派出都护,仍没有得到刘秀的同意。车师、鄯善、龟兹遂先后投降匈奴。后于阗攻破莎车,称雄南道,但不久也被匈奴控制。南匈奴内附后,北匈奴仍旧控制着西域地区,并时常攻掠东汉河西边郡。一直到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窦固、耿忠击败北匈奴呼衍王部,夺得天山北路的门户伊吾卢城,设置宜禾都尉,进行屯田。并派假司马班超(公元32年~102年)率36名吏士前往南道诸国,使鄯善、于阗、疏勒先后归降,才恢复了中断60余年汉与西域的关系,并开始了重通西域的战争。
(一)窦固、耿秉攻降车师之战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奉车都尉窦固与驸马都尉耿秉(?~公元91年)、骑都尉刘张率1。4万骑兵,出敦煌昆仑塞,进击西域地区的北匈奴。东汉军在白山击破北匈奴一部,随后直攻车师诸国。车师分为后、前两部,前王为后王之子,两王庭相距500余里。窦固认为后部路途遥远,沿途山高谷深,士卒寒苦,欲先取前部。耿秉坚决反对,他主张先攻取后部,前部将不攻自降,并不等窦固决断,即率本部兵马向车师后部开拔。窦固不得已,也催动大军随后而行。在东汉军队的猛攻之下,车师后部被歼数千人,损失马牛十余万头,后王安得自知不是对手,遂出城投降,不久前王也归降。
车师被降伏后,东汉政府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又命耿恭、关宠为戊己校尉,各领数百人,分驻车师后王部金蒲城及前王部柳中城。
(二)耿恭抵御北匈奴之战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二月,窦固奉命领兵回朝。三月,北单于命左鹿蠡王率2万骑兵进攻车师。耿恭闻迅,急遣300人前去救援,半途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车师后国被匈奴军攻破。后王安得被杀。随后匈奴军围攻金蒲城。耿恭命士卒以毒药涂矢射敌,中箭即溃烂,匈奴兵胆寒,被迫撤走。耿恭知匈奴还会回来,乃于五月移兵疏勒城。疏勒城傍有涧水,取水方便,利于坚守。七月,匈奴军果然又来,耿恭乘其立足未稳,召募当地勇士数千人突然出击,大败匈奴骑兵。后匈奴断绝了涧水,吏士渴极,以致榨马粪汁而饮。耿恭命吏士凿井,挖至15丈深,终于见水,解脱了困境。匈奴兵见了大惊,只好撤走。
是年八月,汉明帝病逝。焉耆、龟兹乘东汉服丧,起兵攻杀西域都护陈睦等2000余人。十一月,北单于又发兵围攻关宠,车师也叛汉,帮助北匈奴围攻耿恭。汉军坚持数月粮食吃尽,不得已煮食铠甲、弓弩上的皮革,处境极为艰难。
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东汉政府派酒泉太守秦彭(一称段彭)
与谒者王蒙、皇甫援调发张掖、酒泉、敦煌3郡及鄯善兵,共计7000余人,救援耿恭、关宠。汉军击破车师,斩杀3800人、俘3000余人,获牲畜3。7万头,北匈奴军退走,车师又降。这时关宠已病死,王蒙等欲引兵退回,耿恭派回领取冬装的军吏范羌坚决要求解救耿恭。诸将不敢北进,便分兵2000交范羌统领,绕道山北救耿恭。此时耿恭手下仅剩25人,见范羌来救,相抱而泣。返回途中,北单于派兵追赶,汉军且战且走,耿恭部下饥疲交加,又死去13人。回朝后,耿恭被拜为骑都尉,部下皆受封赏。
东汉救回耿恭后,无力再派兵,决定放弃西域,撤销了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并罢撤伊吾卢屯田。北匈奴又乘机卷土重来。
(三)班超降伏莎车之战
当焉耆、车师等国围攻陈睦、耿恭时,龟兹、姑墨等国也乘班超孤立无援之机,数次发兵进攻班超所在的疏勒。班超与疏勒王忠相互应援,坚持1年多,击退了龟兹等国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章帝即位后,下令撤销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的同时,也下诏命班超返回。班超在回朝途中,各国争相挽留,行至于阗时,王侯以下皆泣号,抱住班超马腿,不让他走。班超见此,毅然决定留下来,领导西域诸国共同抵御北匈奴。他返回疏勒,捕杀他走后起来反叛的首领,并攻破尉头国,重又安定了疏勒。
此时,北道诸国仍被匈奴控制,南道诸国除莎车外,基本心向东汉,但东汉已断绝了与西域的联系,形势对班超极为不利。班超决定以疏勒为基地,联合附近各国,打开局面。
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班超调集疏勒、康居、于阗、拘弥诸国军1万人,攻破姑墨,斩杀700人。当时姑墨臣属于龟兹,是匈奴在北道最西面的据点,攻下姑墨,即解除了疏勒东北的威胁,也孤立了龟兹。
班超攻下姑墨后,南道大国中只剩莎车尚未降服。班超决定先降伏莎车,再进攻北道。建初五年(公元80年)班超上书汇报了西域的情况,并请求派来援兵。于是章帝命徐干为假司马,率1000人前往西域。元和元年(公元84年),章帝又派假司马和恭等率兵800增援班超。
正当班超积极准备进攻莎车时,莎车以重金诱使疏勒王忠反叛。班超急忙调集未叛疏勒人围攻忠。相持半年之久,康居遣兵来救忠。班超派人到康居的姻亲之国月氏活动,让月氏王劝说康居王退兵。康居王果然撤兵,但将忠也带回国。元和三年(公元86年),忠借康居之兵,与龟兹勾结,欲偷袭班超,被班超击败。
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班超调集于阗等国兵2。5万人进攻莎车。
龟兹王率温宿、尉头诸国兵5万人前来救援。班超见敌兵势大,遂佯称准备退兵,诱使龟兹王将主力调往班超军的退路设伏,待龟兹王军一出动,班超立即命部队返身,天明时冲入莎车军营。莎车军猝不及防,四处溃逃。班超挥军追杀,斩杀5000余人,获牲畜财物无数,莎车投降。龟兹王无奈,只得让各国兵退回。自此班超威震西域。
同年六月,窦宪大败北匈奴,为班超在西域的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班超逼退月氏之战
班超降伏莎车后,月氏以曾助东汉攻车师有功,请求迎娶汉室公主,被班超拒绝。月氏王怀恨在心,于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派其副王谢率7万大军进攻班超。班超兵少,众吏士十分恐慌。班超给大家分析:月氏兵虽多,但数万大军翻越葱岭,行程数千里来攻,军粮必定接济不上。他下令坚壁清野,固守城池。谢猛攻班超,不能取胜,派兵四处劫掠,又一无所获,粮食很快将尽,只好派使者向龟兹救援。班超早已料到,派伏兵半路截杀月氏使者,将首级送给谢。谢大惊,不敢再战,急遣使向班超请罪,乞求生还。班超放月氏军回国。从此月氏称臣纳贡。
此时北匈奴被东汉打败,被迫西迁。月氏东进无功,也降服东汉,因而使龟兹、姑墨、温宿等国失去了依靠,他们遂于永元三年(公元91年)投降班超。至此,西域大国中除焉耆外,均已被班超平服。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徐干为长史。
(五)班超平定焉耆之战
西域大国均降服班超后,焉耆因袭杀过西域都护陈睦而不敢降。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秋,班超调集龟兹、鄯善等8国兵,合7万人,及吏士商贾1400人,进攻焉耆。焉耆王广下令将通往其国的要道苇桥拆毁,欲凭借险要地形,阻挡班超大军。班超指挥大军从另一处水浅的地区,涉过齐腰深的水,进入焉耆国界,在距其王城20余里的地方扎下了大营,令焉耆王广等来见。广等见此,不敢不来,班超将其逮捕,在陈睦被害之处斩首,随后纵兵抄袭,斩杀5000余人,俘1。5万人,获牲畜30余万头。班超另立元孟为焉耆王,并降伏危须和尉犁。至此西域50余国全部归附东汉。
汉和帝为表彰班超的功勋,封他为定远侯。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批准班超回朝。同年班超死于洛阳,终年71岁。
(六)班勇再通西域之战
经过班超30多年的努力,东汉终于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但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多久,班超回朝后,继任的都护任尚失和于西域诸国,受到诸国的攻击。后任尚虽被调回治罪,但东汉政府已控制不住西域局势。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东汉政府派班超之子班勇率兵西出,接回了都护段禧及屯田卒,东汉与西域的交通重又中断。不久北匈奴势力又乘机进入西域地区,再度将西域诸国置于其控制之下,并掠扰河西。
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政府决定重新夺回西域,派班勇为西域长史,率兵500余人出屯柳中。次年正月,班勇先至鄯善,招降了鄯善,随后龟兹、姑墨、温宿皆归降。于是班勇调集各国步骑兵1万余人,进攻车师前王国,击败了盘踞在此的匈奴伊蠡王,收降车师前部5000余人,重新打通了北道的咽喉。
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班勇调集敦煌、张掖、酒泉等郡骑兵6000人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诸国兵,进攻车师后王部,大获全胜,斩俘8000余人,获牲畜5万余头,杀后王军就及匈奴使者。汉顺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班勇立前王子加特奴为车师后王,并派兵诛杀且弥王,另立新王,这样车师一带全部被平定。是年冬,班勇击败了北匈奴,迫其呼衍王徙居枯梧河,自此,车师诸国再无匈奴踪迹。
永建二年(公元127年),班勇上书请求增兵,进攻北道中唯一未降的焉耆。东汉政府派敦煌太守张朗率河西4郡兵3000人来配合班勇。班勇又调集西域诸国兵4万余人,分为两路,班勇率兵走南道,张朗走北道,约定时间到焉耆会合。但张朗曾犯过罪,为赎罪,他挥军兼程急进,提前到达焉耆,不等班勇到达即猛攻焉耆爵离关,斩俘2000余人,焉耆王元孟恐兵败身亡,遂投降张朗。结果张朗立功免罪而班勇却被以未能按期到达之罪下狱,后虽赦免,但不久班勇悒郁而死。
班勇之后,东汉与匈奴在西域数次交战,互有胜负,西域诸国也时降时叛,但东汉基本维持了对西域的统治,一直到汉献帝建安年间,中原大乱,与西域的联系才中断。
东汉统一西域地区的战争,实际上是与匈奴争夺对西域统治权的战争。
由于东汉国力明显不如西汉,以及其他原因,东汉政府曾几度中断与西域的关系,但是班超以其杰出的外交、军事才能,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超人的胆略,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终于统一了西域地区,恢复了东汉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其子班勇继承父业,再通西域,使东汉维持了在这里的统治,父子2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班超、班勇父子在西域的成功,除了2人主观因素之外,也是西域诸国反对匈奴统治,心向汉朝的结果,因此才使2人在东汉政府派不出更多援兵的情况下,得以组织、率领西域诸国之兵,完成统一事业。另外,北匈奴在东汉王朝的打击下,急剧衰落,客观上也为班超父子等人在西域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东汉统一西域地区战争的胜利,不仅扩大了疆域,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治,而且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十五、东汉与西羌的战争
新莽末年,居住于今青海、甘肃及西藏等地区的羌人,乘中原兵乱,大量入居塞内,与汉人杂居。更始、赤眉之际,羌人多次侵扰金城、陇西等郡,隗嚣无力镇压,遂采取安抚手段,与之结好,并利用他们共同拒汉。东汉统一陇西后,刘秀采纳司徒掾班彪的建议,设置护羌校尉,驻凉州,管理羌人事务。但先零羌、烧当羌等一再叛汉,攻袭边郡,从光武帝刘秀至汉和帝永元年间,东汉政府与诸羌进行了十几次较大规模的战争,镇压了叛汉诸羌,安定了陇西一带地区,保证了边境地区的稳定与统一。
但是到了东汉后期,随着统治阶级的日益腐朽,对羌人的盘剥与压迫越来越重,羌人的生命与财产都遭受到惨重的损失,他们忍无可忍,终于掀起了3次大规模的武装反汉起义。这些起义最终都被东汉政府残酷镇压下去。
(一)东汉镇压羌人第一次大起义之战
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夏,东汉政府派骑都尉王弘征发金城、陇西、汉阳等郡羌人远戍西域,羌人害怕不能回还,行至酒泉,大部逃散。
地方郡县发兵围堵,并毁坏羌人的居室住地,使大批羌人惊走,逃往塞外。
不久先零羌别种滇零部与钟羌诸种首先起义,发兵攻汉。虽然他们因内附已久而缺乏兵器胄甲,只能以竹竿木枝作为长矛,以木板作为盾牌,但他们作战勇敢,声势浩大,地方郡县无力镇压。
是年冬,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奉命调集五营士及三河等郡兵,共5万人,前往镇压。次年春,钟羌乘诸郡兵尚未集结到位,在冀县(今甘肃甘谷南)西面,击败了邓骘军,汉军阵亡千余人。是年冬,邓骘派任尚及从事中郎司马钧率诸郡兵,与滇零等数万羌军战于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汉军又败,死亡8000余人。此后滇零自称 天子 ,进一步联合武都、参狼、上郡、西河诸杂种羌,势力大盛,向东进击赵、魏、向南入袭益州,同时抄掠三辅地区,切断陇道。东汉地方钱粮人口损失不可胜数,军粮转输困难,于是东汉政府被迫召回邓骘,留任尚驻守汉阳,节度诸军。
此后羌军连战连捷,永初三年(公元109年)春,在三辅连败骑都尉任仁。不久当煎、勒姐种羌攻陷破羌县(今青海乐都东),钟羌又攻破了临洮县(今甘肃岷县),生擒陇西南部都尉。次年春,滇零羌入袭褒中(今陕西勉县东南),大败汉中太守郑勤,歼汉军3000余人,郑勤也阵亡。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羌军大举入袭河东,一直深入到河内,汉军无力阻挡。其间,任尚因无功而被免职。东汉政府无力进攻羌军,只好消极防御,在长安设置京兆虎牙都尉,在雍城设扶风都尉,保卫关中地区,又令北军中候朱宠率五营士驻守孟津,命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等郡县建造坞堡616所,防御羌军。甚至将边郡内徙,放弃了凉州大部分地区。
在内徙过程中,许多百姓不愿离开故土,官吏采取强制手段,强行割刈禾稼,拆毁房屋,平夷壁垒,迫使百姓内迁。适值连年旱蝗饥荒,百姓缺少食粮,沿途大量死亡。永初五年秋,汉阳人杜琦与其弟杜季贡,及同郡人王信等与羌人联合,举行起义,后杜琦被官军派人刺杀,王信战死。杜季贡投奔滇零,被任为将军,驻守丁奚城(今宁夏灵武南)。
永初七年(公元113年)夏,骑都尉马贤与护羌校尉侯霸反击羌军,在安定击败零昌别部牢羌,斩俘千人,获牲畜2万余头。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零昌进袭雍城,号多与当煎、勒姐等部酋豪率诸种羌,分兵进攻武都、汉中,被官军击退。侯霸、马贤在枹罕小胜号多,斩杀200余人。
但是凉州刺史皮扬在狄道被羌军所破,汉军阵亡800余人,皮扬被免职。不久侯霸病逝,汉阳太守庞参继任护羌校尉。庞参上任后,改变策略,以恩信招诱羌军。
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号多等率7000余人向庞参投降,河西道路终于打通。同年秋,官军募人刺杀了零昌酋豪吕叔都。随后征西将军司马钧率兵8000余,与庞参所统羌胡兵7000余人,分路北击零昌。在勇士(今甘肃榆中北),庞参军被杜季贡击败,退回。司马钧孤军继进,攻取丁奚城,杜季贡率众佯逃。司马钧令部将仲光等收割城外禾稼,但仲光等违背命令,以散兵队形追击羌军,遇羌军伏击。司马钧怨恨他们违抗军令,拒不相救,结果仲光等将全部阵亡,汉军战死3000余人。司马钧弃城逃回,畏罪自杀。庞参被免职,由马贤代为护羌校尉。
汉军经过多次失败,逐渐认识到以步兵对付羌军的骑兵,过于被动,于是改变战术,训练、调集了大批骑兵进攻羌军,战局开始向有利于汉军的方面扭转。不久,汉军骑兵在丁奚城小胜杜季贡军,斩杀400余人,获马牛羊数千头。
元初三年(公元116年)夏,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匈奴骑兵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北)与零昌激战,斩杀羌兵800余人。随后,重被起用的任尚派军击破丁奚城。是年秋,任尚军又在北地郡击败零昌,杀其妻子儿女及羌兵700余人,获马牛羊2万头。
元初四年,杜季贡、零昌先后被任尚派人刺杀,零昌羌由此衰落。是年冬,任尚与马贤合兵进击北地的狼莫。马贤军先至,在安定青石岸(今甘肃平凉东)被狼莫打败。任尚军赶到后,会合马贤军一起向狼莫进攻。狼莫见汉军势大,引兵退走。汉军紧追,追至北地,与狼莫相持60余天,后战于富平(今甘肃庆阳西南)河畔,大败羌军,斩杀5000人,俘虏男女千余人,获牲畜十万余头,狼莫逃走,羌军受到沉重打击。不久西河虔人种羌1。1万人向邓遵投降,羌军势力进一步遭削弱。元初五年(公元118年),邓遵募人刺杀狼莫,羌军瓦解星散,至此,长达12年之久的羌人第一次大起义终于被镇压下去。
这次战争使东汉政府耗费军资240余亿,造成府帑空竭的严重后果,其统治更加衰弱。
(二)东汉镇压羌人第二次大起义之战
羌人的第一次大规模起义虽然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但他们并未停止反抗,小规模的起义时有发生。到汉顺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东汉政府派马贤为弘农太守、来机为并州刺史、刘秉为凉州刺史,此3人 天性虐刻 ①,对羌人进行了更为残暴的奴役和掠夺,终于再一次激发了羌人的大规模起义。
① 《后汉书?西羌传》。
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且冻、傅难种羌等起兵进攻金城,又与西塞、湟中诸杂种羌胡联合,进攻三辅、武都。次年春,东汉政府任命马贤为征西将军,率五、六千骑兵前往镇压,结果在射姑山(今甘肃庆阳北)被羌军击败,马贤及其两个儿子皆战死。羌军气势更盛,各部进一步联合起来。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巩唐种、罕种羌和诸种羌分别进攻陇西、北地和武威,汉军屡战屡败。此时内地连年发生农民起义,东汉政府内外交困,抽不出更多的兵力镇压羌人起义,于是一面加强关中地区的防卫,一面以 招抚 的办法诱降羌人。这一年,赵冲被任为护羌校尉,他通过招诱手段,迫降罕种羌5000余户,使东汉的压力大为减轻,东汉政府撤回了一部分兵力。
汉安三年(公元144年)夏,赵冲与汉阳太守张贡围剿烧当种羌,斩杀1500人,获牲畜18万头。是年冬,赵冲继续进攻诸种羌,斩杀4000余人,随后在阿阳,再歼其8000人,其余3万余户投降,羌军实力大减。
汉顺帝建康元年(公元144年),东汉护羌从事马玄反叛,率羌人逃出塞外。领护羌校尉卫瑶率军追击,斩杀800余人,获牲畜20余万头。赵冲领军继续追击,追至建威鹯阴河(今甘肃武威东),汉军中的降胡600余人叛逃,赵冲急率数百人追赶,途中遇羌军伏击,赵冲战死。但在此之前,羌军伤亡过重,也无力再拒汉。汉冲帝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在左冯翊梁并的威胁利诱之下,离湳、孤奴等5万余户投降。这样羌人第二次大起义基本平息下去。在这次战争中,东汉又耗费军资80余亿,再次受到沉重打击。
(三)东汉镇压羌人第三次大起义之战
羌人第二次大规模起义刚刚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白马羌又进攻广汉属国(今四川北部),同时西羌及湟中胡人也相继起兵,后都被官军镇压。然而东汉地方官吏并未吸取教训,没有丝毫减轻对羌人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下,到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羌人又爆发了第三次大规模起义。
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种羌首先起兵,进袭陇西、金城边塞。护羌校尉段颎(?~公元179年)率1。2万骑兵迎击,大破羌军,随后追过黄河,又战于罗亭(今青海化隆境内),斩杀2000余人,生俘万余人。次年春,烧何等部进攻张掖,攻陷钜鹿坞,又与同种联合,共击段颎. 段颎挥军与羌军激战半日,杀败羌军,随后穷追羌军,日夜相攻,一连追赶了40余日,追至积石山。出塞2000余里,杀死烧何大帅,共斩俘5000余人。接着又分兵进击石城羌,斩杀1600人。杂种众羌屯骤于白石,也被段颎击败,3000余人被杀。是年冬,零吾种羌围攻允街,段颎赶往救援,破围,斩俘羌军数百人。
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冬,零吾、先零及上郡沈氐羌、陇西牢姐羌、鸟吾诸种羌等分别进攻并州、凉州及三辅地区。此时段颎因受人诬陷已被免职,济南相胡闳代为护羌校尉,但胡闳缺乏军事指挥才能,不是羌军对手,屡战屡败。东汉政府又派中郎将皇甫规前往镇压。皇甫规采取武力镇压和政治诱降兼施的策略,很快迫降了十多万羌人。次年,沈氐诸种羌进攻张掖、酒泉,皇甫规调发先零降羌与汉军合兵围剿,又迫降了大量羌人,但不久皇甫规也受到诬陷,被调回。
延熹六年(公元163年),羌军攻势转盛,凉州几乎全部被羌人所占,东汉政府被迫重新启用段颎. 次年春,段颎迫降封僇、良多、滇那等3000余落。冬,段颎率兵万余击败当煎、勒姐种羌,斩其酋豪斩俘4000余人。八年春,段颎再击勒姐种羌,斩杀400余人,迫降2000余人,夏,又破当煎种羌于湟中,斩俘数千人,随后段颎挥军穷追当煎余部,辗转于山谷间,无日不战,羌人饥困交加,终于溃散。段颎前后斩杀羌人2。3万,俘数万人,获牲畜800万头,迫降万余落,被封为都乡侯。
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当煎诸种又反,起兵4000余人,欲攻打武威。段颎率军追击,杀其渠帅,斩杀3000余人,至此西羌诸部全被镇压下去。
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春,段颎统兵万余转攻东羌,在逢义山(今宁夏西吉东北)与羌军激战,大获全胜,斩杀8000余人,获牲畜28万头。东汉政府拜段颎为破羌将军,并调集大量军资,令段颎务必扫灭东羌。
是年夏,段颎率轻骑追击羌军,在奢延泽大败羌军。羌军余部退往落川,重新集结,段颎与部下田晏、夏育分兵合围,羌军战败溃逃,汉军穷追猛打,段颎身先士卒,连败羌军,一直追到泾阳(今甘肃平凉南),羌人余部4000落全部逃入汉阳山中(今甘肃甘谷东)。
次年夏,段颎深入羌地,直逼羌人聚屯的凡亭山(今宁夏固原山),命田晏、夏育领5000兵在山上扎营,引诱羌人来攻。羌人战败,向东逃到射虎谷(今甘肃天水西南),分兵守住谷口。段颎欲在此全歼诸羌,遂派兵千人在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构筑了一条长40里,广20步的木栅栏,切断羌军退路,又密遣田晏、夏育等率兵7000,悄悄登上西山,在距羌军1里处扎营掘堑。同时派部将张恺率3000人占据东山。羌军恐慌,猛攻田晏军,段颎乘虚进攻,与东西山汉军合击羌军,斩其渠帅以下1。9万人,获军资无数,东羌也被平定。这样,羌人第三次大规模起义全部被镇压下去。
羌人反抗东汉政府残酷剥削压迫的大起义,前后共延续了五、六十年的时间,东汉政府共消费军费约400亿。在战争中,东汉军队与羌族贵族同样烧杀抢掠,羌人汉人都受到严重的摧残。战争给边郡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致使社会经济残破不堪,人口锐减,同时使东汉国力大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统治日益临近崩溃。
十六、东汉末黄巾农民起义及失败
东汉自和帝、安帝以后,统治集团趋于腐朽,豪强地主势力急剧膨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也愈来愈重,加上宦官、外戚的争权夺利,以及对羌人的连年用兵,大大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广大农民走投无路,不断举行起义,规模越来越大。灵帝时,宦官把持朝政,政治腐败达于极点,终于形成了全国性的黄巾大起义。
(一)黄巾起义的准备及爆发
东汉顺帝以后,道教的一支——太平道,在贫苦农民中广泛地传布着。
灵帝时,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公元184年)为太平教的首领,他自称 大贤良师 ,以画符诵咒行医治病,取得广大贫苦农民的信任,传播原始道教的平等思想,进行武装反抗东汉腐朽统治的准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徒众发展到数十万人,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8州,参加的既有广大贫苦农民、破产的流民,也有小有产者,甚至还有京师洛阳城中的宦官和禁卫兵。
张角把8州的太平道徒分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统由他指挥。他又以谶语的形式,广泛散布 仓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①的口号,把起义的时间确定在甲子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还派人在京师及州郡官署的大门上用白土涂写 甲子2字,以鼓舞人心。
灵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张角派大方首领马元义等往来各州及洛阳之间,负责联络,准备起义。次年初,马元义调集荆、扬两州徒众数万人于邺地(今河北磁县),准备策应洛阳徒众的起义,并数次进入洛阳,与作为内应的宦官联络,确定于三月初五在洛阳和各州同时举行起义。
但是,就在起义即将爆发的紧要关头,张角的一个弟子唐周向官府告密,泄露了起义计划。东汉政府立即在洛阳城内进行大搜捕,将马元义及1000多名太平道徒杀害,同时下令捉拿张角。起义的部署和步骤被打乱,面对这种被动局面,张角决定提前发动起义,立即派人飞告36方,并规定起义农民以黄巾包头作为标志,故称黄巾军。
黄巾起义爆发后,主力分为3个部分:波才领导的颍川黄巾、张曼成领导的南阳黄巾和张角领导的河北巨鹿黄巾。他们从东南、南面和东北3个方向对洛阳构成了包围之势。另外在其他地区也活跃着若干黄巾军。
东汉政府急忙采取镇压措施,三月,命何进(?~公元189年)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和五营士,屯驻洛阳都亭;同时在洛阳外围的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关口设八关校尉,保卫京师;又派左中郎将皇甫嵩(?~公元195年)、右中郎将朱(?- 公元195年)、北中郎将卢植(?~公元192年)、东中郎将董卓(?~公元192年)等率军分头镇压黄巾军。为了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调动整个地主阶级的力量对付黄巾军、灵帝还下令解除党锢,重新起用党人。并允许各地豪强扩充私人武装,配合官军共同镇压黄巾军。
① 《后汉书?皇甫嵩传》。
(二)颍川黄巾军主力的失败
汉灵帝中平元年四月,皇甫嵩、朱 奉命率领五校、三河骑士及新募兵勇共4万多人,分两路,进攻对洛阳威胁最大的颍川波才军。朱 先与波才(?~公元184年)交战,被击败。随后皇甫嵩又被围困于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官军兵少势弱,见黄巾军声势浩大,十分惊恐。但波才缺乏军事经验,将部队驻扎于草木丛生的地方,被皇甫嵩抓住机会,乘夜深风大,发动火攻,黄巾军阵势大乱。接着骑都尉曹操(公元155~220年)率兵赶到,朱 也乘势来攻,3路合击,大败黄巾军,斩杀数万人。波才率余部退往阳翟(今河南禹县)。
五月,皇甫嵩、朱 在攻灭了汝南、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黄巾军后,再击波才,波才彻底失败。不久,西华(今河南西华南)彭脱所统的黄巾军也遭到失败。至此,汝南、颍川、陈国3郡的黄巾军全部被皇甫嵩、朱 镇压下去。东汉政府摆脱了最严重的危机,开始缓过气来,将皇甫嵩、朱 分别调往别处镇压其他黄巾军。
八月,皇甫嵩在东郡苍亭(今山东阳谷北)击败了由卜已率领的东郡黄巾军,卜已被俘,起义将士7000惨遭杀害。皇甫嵩被封为都乡侯。
(三)南阳黄巾军主力的失败
南阳黄巾军主力由自称 神上使 的张曼成领导,共有数万人。起义后,他们击杀了郡守褚贡,然后又以重兵围困南阳重镇宛城(今河南南阳),同南阳太守秦颉相持百余日。六月,秦颉得到颍川黄巾军失败的消息后,便乘起义军松懈疲困之机,开城反扑,杀张曼成,使黄巾军遭受很大损失。但黄巾军又推赵弘为首领,并迅速壮大力量,发展到十几万人,攻取了宛城。
这时,朱 从颍川赶来。他与荆州刺史徐璆,及秦颉合兵1。8万,围攻宛城。但从六月一直猛攻到八月,始终未能攻克。汉灵帝一度欲召回朱璆问罪,后在司空张温的坚持下才罢休。
朱 遂加紧了对起义军的进攻,不久,赵弘阵亡,韩忠又被推为首领,继续坚守宛城。朱 见强攻不成,便佯攻西南,吸引黄巾军,自率精兵5000从东北,乘虚而入,攻破大城,黄巾军退保小城。韩忠动摇,乞求投降,被朱 拒绝。此时,黄巾军尚有10万之众,朱 兵少,难以强攻得手,遂解围撤兵,引诱黄巾军出战。韩忠中计,率兵追击,中途遭官军伏击,战死万余人,韩忠投降,被秦颉杀害。起义军余部在孙夏率领下,仍退回宛城坚守。
十一月,孙夏放弃宛城,撤至西鄂精山(今河南南召东南),朱 跟踪追击,打败起义军,斩杀1万多人,其余部众逃散。至此,南阳黄巾军主力也遭失败。
(四)河北黄巾军主力的失败
河北黄巾军主力由张角兄弟亲自领导,共有20多万人,力量最为强大。
起义后,张角自称 天公将军 ,其弟张宝称 地公将军 ,张梁称 人公将军 ,率领黄巾军,连续攻占了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诸城。张角与张梁守广宗,张宝守下曲阳,结成犄角之势。三月,汉灵帝派卢植前往镇压,数月不能取胜。灵帝大怒,将其逮捕下狱,改派董卓继续镇压。但董卓也连战连败,到八月,皇甫嵩被调来河北。此时张角已病死,起义军受到沉重打击。
皇甫嵩首先进攻广宗,张梁指挥起义军英勇奋战,使官军无法取胜。于是皇甫嵩下令停止进攻,迷惑起义军,使其放松戒备,然后指挥官军乘夜潜伏至起义军阵前,天明时突然发动进攻。起义军仓促应战,激战一日,张梁阵亡,部下战死8万余人,广宗失守。随后,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进攻下曲阳。十一月,张宝战死,所部十余万人或死或降,全军覆没。至此,河北黄巾军主力也告失败。
(五)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
东汉末黄巾大起义,经过了十几年的秘密准备,但起义后仅历经9个月的时间,主力就遭到彻底失败,究其原因:其一,黄巾军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起义爆发后,镇压黄巾军不仅有庞大的东汉官军,而且还有各地豪强的大小武装,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地主阶级的疯狂镇压,最终寡不敌众,终于失败。其二,由于起义计划被叛徒出卖,使起义不得不仓促发动,各地起义军之间的相互配合发生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洛阳起义流产,使东汉政府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镇压外围起义军。其三,从主观方面来说,黄巾军缺乏有战略头脑的军事领袖人物,其起义计划的制定极不完备,起义后各地起义军没有迅速地集结起来,而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动,甚至不进行相互支援配合,终于被官军各个击破。同时起义军首领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张角、张梁、张宝、波才、张曼成、赵弘、韩忠等,个个都是只知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围坚城,与东汉军拼消耗,不懂得运用灵活的战术战法,取得主动,始终被动挨打,直至失败。其四,东汉派来镇压黄巾起义的将领,如皇甫嵩、朱、曹操等都是一些能征善战的悍将,他们的统兵作战的能力,军事指挥的才能、战术计谋的运用,都高于黄巾军首领,因而往往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终击败黄巾军。
黄巾军主力被镇压后,分散在各地的黄巾军余部和其他起义军的斗争仍在继续,一直到汉献帝时,历经20多年,才被全部镇压下去,此时,东汉王朝早已经名存实亡了。
十七、东汉的军事思想
东汉时期,由于统治者轻视军事学术的研究,以及谶纬神学对学术思想的垄断,不仅使得这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发展极为缓慢,而且也没有产生一部有较大影响的兵书。从现存的著作来看,《握奇经》基本上体现了东汉时期军事理论水平。
《握奇经》,亦称《握机经》或《幄机经》。相传为黄帝的大臣风后所撰。但据考证很可能是东汉时期谶纬神学家根据《周易》八封推衍而作成的。
今存一卷,约380余字。其主要内容,是讲解布列八阵与敌交战的战术。根据《握奇经》所述,所谓 八阵 即指天、地、风、云、龙、虎、鸟、蛇。
其中天、地、风、云四阵为正,龙、虎、鸟、蛇四阵为奇。布阵时,主帅位居阵中指挥,并掌握 余奇 之兵,即机动兵力,称为 握奇 ,同时派出游军在两端警戒,然后按四正四奇布列成八阵。布阵毕,则以游军骚扰敌人, 或惊其左,或惊其右.作战时,四正四奇之兵协同作战,游军从阵后出击敌人,配合八阵,主帅掌握全局,并随时以 余奇 之兵策应重要的作战方向。《握奇经》特别强调四正四奇之间的相互配合。同时它也指出,这种配合一定要依客观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要根据 天文、气候、向背、山川利害,随时而行 ,或合而为一,因离而为八,各随师之多少触类而长 ,最终达到 以正合,以奇胜 的目的。
《握奇经》是唐代以前的兵书中唯一具体提出八阵各阵名称的兵书。它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孙膑兵法》关于 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 的灵活改变战术、变化阵法的战术思想,而且对后世阵法的布列有一些影响,因而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十八、结语
秦汉两代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军事领域方面也揭开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秦汉时期,开创了以皇帝为核心的专制主义军事领导体制。这种领导体制,不仅促进了当时封建政权的稳固与发展,而且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延续了两千多年之久,并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成为巩固封建政权的重要保证。秦汉时期的战争,不但规模宏大,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大军奔赴前线,而且作战区域、行动范围都远远超过了前代。与这种大规模战争、大范围机动用兵的时代特点相适应,将帅的用兵方略、战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兵学思想也有新发展。同时骑兵部队逐渐发展完善,成为能够独立作战、具有极强攻击力的重要兵种,使这个时期军队的建设、军队的战斗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由于长期地、大规模地对周边地区用兵,秦汉的疆土不断扩展,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秦汉时期以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等为代表的战略家、军事统帅,以项羽、卫青、霍去病等为代表的优秀军事将领,更是这个时代造就的杰出军事人才,他们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宏大历史剧。
秦汉军事史是古代军事史中重要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史料缺乏等原因,今人对它的研究既不全面,也不深入,空白点不少,有分量的论著并不很多。本书在作者自己的研究基础上,汲取了近几年来大陆、台湾、以及日本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由于受篇幅所限,本书未能全面、详尽地介绍秦汉军事史的方方面面,许多内容,如西汉统一南方的战争,东汉与鲜卑、乌桓的战争等等,都只好忍痛割爱了。
资料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