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清末新政时期湖北实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作者:李雪梅

通晓学务的美誉。时任管学大臣的张百熙称赞说,他留心学务最早。办理学堂最认真,久为中外所推崇。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经济与教育的互动作用不容忽视。近代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经济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依赖于经济领域对人才的最佳选择和充分利用。马克思把这称之为企业内涵的“动因力量”或者是“科学力量”。在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新型人才需求的急切呼唤也日益凸显。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湖北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近代工业和商业开始快速发展,传统经济开始向现代经济转化,社会开始转型,处于历史上的第二次崛起。这种变化与张之洞的努力密不可分。光绪十五年(1889)张之洞到达武昌: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除短署两江外,前后督鄂近二十年,张之洞在湖北大办实业,使武汉的近代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湖北开始有铁路、电话、电灯和发电厂,开始有使用机器生产的大工厂、大矿山,开始有邮局、现代的铸币厂和现代型的产业工人。此时期湖北的近代企业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的24%,发展速度居全国之首。民办企业也大有起色。如1897年民族资本家宋炜臣的汉口燮昌火柴厂,年产火柴1亿盒,是全国最大的火柴厂。至辛亥革命前,武汉涌现了100多家由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涉及采矿业、机器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印刷业、面粉业、制药业、建筑业等30多个行业。据统计,到1911年,武汉有较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到1724万元。一跃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工业城市。商业方面,1898年,汉口直接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581695关两,间接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7600898关两。到1907年分别上升至31683214关两和115071383关两,增长了近568%和306%。1910年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更高达一亿五千万两,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通商口岸,超过了天津和广州,是当时唯一可与沿海几个大通商口岸城市相匹敌的内地通商口岸。20世纪初的湖北不仅是中西部数省物资流通的集散地和出口的转运站,而且是一个进行国际大循环的国际性通商口岸。1908年日本驻汉总领事水野幸吉说:“与武昌、汉阳鼎立之汉口者,贸易年额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二,将进而靡上海之垒,使观察者艳称为东方之芝加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湖北省内重、轻工业设施和多种民用、军工产品一时为全国瞩目,成为税源大省。仅次于江苏。
  现代经济的发展呼唤新型实业人才的降临。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的发展、近代化的启动对实业人才的召唤是切实推动实业教育扩大发展的原动力。
  
  社会观念的变化
  
  社会观念的变化在解放人们的思想、推进社会变革的进程方面往往会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的古老中国开始与近代文明、外来文化相融合。西方宗教的传人。只得到少数人的信仰,西学的传播主要是打开了士大夫们的眼界,西方商品的输入却打开了千家万户的大门。让普通之家也与世界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社会对西学态度的变化经历了从抵制、观望到学习、模仿的过程。
  人们对实业教育的观念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抗拒和排斥;选择接纳:认同和吸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师夷”正式列入洋务派的议程并渐渐为朝野人士所接受。昔日,“士子多家居攻读,足不出里”,现在,人们开始有科学观点,求学于外,不少人改变以往“轻自然,斥技艺”的偏见,以科技救国为己任。19世纪末实业教育引入湖北,由于张之洞及许多先进人士的大力提倡。实业教育起步较稳,且农务工艺学堂的创办小具规模。但从实业学堂的人数和所涉及的范围看,都没能形成社会风气,社会仍在偏执地排斥实业教育,怀疑实业教育能否培养出经世致用的人才。随后的几年,湖北人民目睹了实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铺开发展,看到了西学东渐效果的日益明显,人们的心理对实业教育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理智上已经可以接纳实业教育,心态上不再激烈否定实业教育,不再否认西学对富国裕民的巨大决定作用,取之于西学的实业教育被选择性地纳入到传统的教育框架之中。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被有效地调和,大众心态对当时教育的调整更新表现出选择性地接纳,对实业教育的轻视态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迁,民智大开,人们在心理上早已摈弃了西方科学是“末学”的态度与看法,不仅可以认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实业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而且认同了中国出现的实业教育对于国家社会的重要作用。
  鉴于以上几种因素的合力,清末新政时期湖北的实业教育发展很快,速度几乎居于全国之首,成为办学先进省,其所培养的实业人才为湖北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