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反思

作者:戴文静 周玲美




  摘要:伴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步显现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文章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思维方法以及课程领域所存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进行反思,并试图为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反思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过短短几年的实验与探索,引发了人们对传统职业教育的深刻反省和对教育本质的深入思考,“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成为人们的共识。悄然之间,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课程、校本教研以及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到空前关注。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课改理念俨然已深入人心,教与学的方式正在逐步转变,考试与评价也在发生着改变,教师在课改中逐渐走上了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之路。然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间有课程自身的缺陷,也有实施过程中的矛盾。理性地回顾、反思、交流、讨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对深化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自始至终建立反思的意识和机制。并保持良好的反思状态,在反思中完善,在反思中前进,在反思中提升。
  
  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的反思
  
  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是理性,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将其划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关怀“人性”世界,工具理性关注“物性”世界。工具理性把世界理解为工具,将事实与价值、手段与目的分离,以自然科学的模式来衡量知识,以定量化、形式化作为知识的标准。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使得人们关注技术的应用。忽略了对人文价值的追问,正如美籍德裔哲学家马尔库塞(Herbert Marouse)所说的:“现代科学只是关心那些可以衡量的东西以及它在技术上的应用,而不再去追问这些事物的人文意义,只问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去工作,而不去关心技术本身的目的。”关注“物性”排斥“人性”的工具理性贯穿于现代文化、社会和个人生活之中,进入到职业教育领域,其主要表现为片面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过于强化课程的服务功能,呈现出强化了的功利主义倾向。
  笔者认为,将“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理性思维使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然而,人们在界定“能力本位”这一理念,即高职教育究竟培养“人的什么”时,却模糊了它的内涵与外延,把能力简单地理解为“职业能力。这无异于将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本来充满理性思维的教育行为,蜕变为一种职业工具。因此,不断深入探讨高职学生的能力内涵,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更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问题。同时,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培养、人力资源供给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逻辑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尤为明显。
  近期,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满足社会对产业工人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人才需求同时,缓解就业压力。因此,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宏观人才战略影响了教育的价值和教育功能,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主要是满足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一种教育,其教育的工具价值尤为明显。工具理性影响下的课程教学价值观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学了很多的知识,却不知道能做什么,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却到处跳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毕业生眼高手低,缺乏诚信与责任感等诸多问题。
  工具理性的课程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类品质、内在精神的培养,使人的精神世界日渐萎缩,人性枯萎,学校变成滋生孤独和个人主义的温床。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以人性的提升为基础的个体能力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教育终身化、社会学习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必须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要求,摒弃工具理性的课程价值观,只有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不断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学生道德、伦理的养成,更加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个性化发展,才能培养出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专业技能技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
  
  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维方法的反思
  
  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具有明显的功能性起源与发展性特征,对课程赋予任何固定不变的定位、解释与追求都是僵化的、不具备辩护性的。因而,课程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改革是使学校课程不断丰富、完善、合理的根本途径。然而,在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误区,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改革思维方法的偏失。不从方法层面检视课程改革的弊端与误区,课程改革就会因旧有的思维方式制约,而难以摆脱困境。无疑,改革方法的局限与错位,是造成新课程改革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课程改革常常与“颠覆”联系在一起。所谓“颠覆”,即完全否定传统课程体系而试图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因此,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似乎没有“颠覆”。就没有课程改革。而通过“颠覆”的方式进行的课程改革,’必然显现出鲜明的突变性品质,即课程改革通常采取“休克式”疗法与手段:即刻终止旧课程范式,启用全新课程方案,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强制实施与完成。“突变式”改革成为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径与方法之一。
  “突变式”改革将课程改革定位为一种在短期内即可完成的、对具体事件的改革,严重缺乏把课程改革作为一个过程加以理解与实施的意识、思维及方法。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运动风起云涌,课程领域始终处于改革状态。然而,大量的证据表明,改革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仅有一些孤立成功的例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改革者对课程改革性质的理解与定位,背离了课程改革的逻辑。具体表现为,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认识不深,估计不足,理解不透,对影响和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分析不全,使课程改革大多表现为即时性的、具体性的改革项目。课程改革的措施与效果仅仅停留于关于课程的表面化、操作性、局部性指标的变革。这种“突变式”改革,使学校课程被大量形式上的、片面化的改革事件所困扰。这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突变式”课程改革遵循简单性思维,设定确定的、局部的、孤立的改革目标与方案。制定“线性化”的课程改革决策与方法,从而造成课程改革实践中普遍混乱、躁动的局面。显然,把课程改革简化为一系列指向某一个别层面的改革项目,不仅使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难以落到实处,扭曲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原则与逻辑。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急于求成、朝令夕改的改革方式,造成了异常尖锐与棘手的脱离实际的倾向或问题。具体地说,“突变式”课程改革常常不顾现实基础,急于求成,采取一步到位的问题解决方案,期待着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课程改革任务。如,不管课程改革的时机是否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