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作者:周茂东
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等。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理性认识,它包含了对“办什么样的高职院校?怎样办好高职院校?”的理性思考。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将会有什么样的办学行为和办学特色。各高职院校要结合自己的办学历程,遵循高职教育的普遍规律,根据市场需求,对高职教育规律的某个关节点取得独到的认识,把它当作自己的办学理想、理念、目标、总体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办学之中。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就有了目标,办学特色才会逐渐地在高职院校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
培育模式在独到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发展独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是办学特色形成的核心。我们必须将独到的办学理念融入办学实践中,在工作制度、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中,形成一种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首先要有工作制度作为保障。制度具有规制性,它告诉人们能够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给人们的行为规定了边界,正因为如此,制度可以使人们的行为达到预期的结果。要形成办学特色,不仅要进行制度创新,而且要使这些制度为学校成员所认同,成为所有学校成员的行为习惯。我们要把这些制度当作建设办学特色的手段,使特色建设由机制来保障。而不是由人治来保障,并且在制度设计上。要保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不能把特色建设只看成是少数人的事、领导的事。教师是办学特色形成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通常承担学校办学思想的实践者、学校已有特色的传承者、学校新的特色的创造者三种角色。同时,我们还一定要重视特色教育的“产品”——学生,看学生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否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的质量和社会影响,是办学特色的最终体现。办学特色的价值,取决于学校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学生在社会上认可度越高,办学特色的价值越大,特色也愈鲜明。
形成文化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是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学校相伴而生,如影随形,千姿百态。一所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既不是短时期形成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办学历史的沉淀,是学校传统和风格的长期积累,它需要精心的培育。世界优秀的大学都具有历久弥坚的文化传统,折射出一代代学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从而使学校具有很高的社会声誉和持续不断的影响力。高职院校一定要适应时代的特点,学校的特色,拓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发挥好服务功能。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是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要在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面上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特别是要在校园文化的灵魂——精神层面上。形成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和精神面貌,营造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可的以学校目标、教育思想、学校精神、校风学风、学校道德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传统。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炼和培育学校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和健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富有职业性、实践性特色的校同物质文化和环境的建设,使之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结语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的共识。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办学特色,伞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关键,是赢得社会地位的关键,更是高校参与竞争的关键。因此,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我们首先必须对办学特色的内涵把握要准、对办学特色的特征理解要透,同时,要在办学理念、培育模式、形成文化等方面下功夫。不能为了总结特色而特色,否则,总结出来的“特色项目”既没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路,又没有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的体现,更没有形成稳定的态势,无法升华为广大师生认同的办学风格。要把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实践,提升为一种办学理念,并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战略联系起来,成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