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学改革
作者:张鸿秋
寓德于知——坚持传授知识,注重思想教育首先要传授知识。《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知识性十分广泛,其内容囊括了多门学科,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同时,本课程又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不能仅是对已有定论事件的平铺直叙,还应当是针对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答疑释惑,以及成为最新知识传输、评述的平台。更不能只是往学生的脑子里简单地灌输知识,而应当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搜集更多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同时讲义内引用的材料要新,知识含量要大,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新信息、新知识、新科技的魅力。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在知识的传授中还要时刻注意政治路线应当贯穿全课程。知识传授是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在充分讲授知识、分析形势后,将落脚点归结到党和国家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只有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入耳入脑。因此,教学中要始终坚持知识性与政治性的有机结合,强调知识性,不忘政治性。讲形势是入门,讲政治是落脚点,讲事实是方法,讲理论是目的,由此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证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虽然难讲,但只要我们严格管理,采用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性、信息性、趣味性、娱乐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一定能讲好,也一定能起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张鸿秋(1963—),女,天津市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