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偏离及防范探究

作者:龙卫兵




  摘要:通过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方向偏离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探讨防范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偏离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偏离;原因;防范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目标,更是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传统高职教学改革范式导致的学生综合素质低、职业转换能力差、转换成本高、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研究与探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方向偏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规范与完善高职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增强高职人才的职业素质与发展后劲,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与民族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意义深远。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偏离的主要表现
  
  一是在教改指导思想上,把高职教育看作是人才定型性的职业教育或终极教育,割裂高职教育与人生及其发展、高职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突出表现为:(1)将高职教育简单理解为生存教育或就业教育,只注重学生眼前的单一岗位生存,忽视学生未来的素质支撑。(2)在坚持能力本位的同时,忽视素质教育,片面诠释能力,将其简单理解为单一的技能,同时大量减少理论知识的传授;将能力简单理解为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非专业素质的培养。(3)过度强化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与普通高等教育办学特色的差异性,人为地抹煞普通高校办学特色的经验对高职院校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二是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突出表现为:(1)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过分强调技能中心论或专业中心论,而不是根据岗位群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行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与专业课程比重过小,过分强调保证专业实践课程而轻视公共文化课与基础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全部依据在于对生产世界的适应,从而使课程设置重生存知识、轻发展知识,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发展。(2)在教学内容上,忽视文化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理论的教学,同时简单、片面地理解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必需、够用”的原则。(3)在课程组织方式上,学科本位与能力本位的思想在职教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素质本位的意识严重缺失。(4)在高职教材建设上,特色性教材缺乏,校本教材、行业特色教材、区域特色教材严重不足,高职教材的内容与劳动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缺乏有效衔接,实训教材严重不足。
  三是在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上,教学仍坚持以学科为中心或以能力中心的模式,以素质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是单一的以讲台为中心的书本教学法,工学结合、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研究式与现场体验式教学方法很少采用。实践课程流于形式,过多地表现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验证,学生缺乏独立操作、自己摸索体会、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的个人经验未能有效地融入课程之中。考核方法单一,仍以卷面考试成绩为准,对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考试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作用。
  此外,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过分强调学历与学术背景、研究成果、职称高低,忽视行业能力与行业实践经验。大量学历相对较低但动手能力强、行业实践工作经验丰富,而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技术能手、技术标兵难以进入高职教师队伍,高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行业经验很难在职前得到积累,因此素质全面的人才很难得到有效的培养。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偏离的原因
  
  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偏差我国的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系列。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说明高职人才必须是素质全面的高技能人才。但许多人在解释高职教育的概念时,简单地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就业型教育、技能型教育、动手能力教育,甚至还有人认为高职教育不过是延长了的就业技能培训,与劳动部门所进行的再就业培训似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种认识反映到对高职培养目标的认识上,典型地表现为把单一专业技能培养与专业知识讲授看作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全部内容,以职业岗位定型而不是以职业岗位发展与支撑的思路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按既定的、狭窄的专业岗位要求而不是按全面素质提高的目标培养学生,使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仅仅成为培养“工具人”和单一岗位瞬时适应型人才的教育,导致高职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偏离。事实上,就业是所有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所在,并非只有高职教育才具备的特性。专业技能只是高职人才目标培养的一个方面,职业生存与发展除了单一的专业技能外,还有更重要的非专业素质培养,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活动能力与健全人格的社会人。
  对高职教学目标的误读教育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明确指出了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教学要求的必需、够用性。但许多高职院校对此产生了误读。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生某一方面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文化基础知识与学科基础理论的教学,甚至认为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所在,实际上偏离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全面发展。”这就说明,高技能人才同样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人才的技术、技能是建立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在改变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传统做法时,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轻视理论知识。没有理论支撑的技能缺乏发展后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高度理解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在现代社会,学生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职教课程目标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明日之需,顾及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如果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忽略知识对能力的支撑与潜在作用,必将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与专业基础理论素质,即使能够就业,其专业技能也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也难以获得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素质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缺失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为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等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不仅强调专业素质,也强调非专业素质。传统的过分强调专业素质的“能力本位论”的根本缺陷在于:使人不能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认识和改变自己,抛弃塑造人自由心灵的神圣尺度,把一切教育的无限目的都简化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发展的另一个方面,即以道德、情感、信念、意志、人格、自由、审美、价值理想等构成的非专业素质发展。而这些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也是素质本位所追求的,却恰恰被传统高职教育教学所忽视。经济全球化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守业观、终身职业观向终身就业机会观和创业观转变,职业转换和新的职业适应成为劳动者永恒的职业主题,劳动者个人素质尤其是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出来。按照传统的分工理论所构建的高职教育能力本位模式,既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劳动力流动加剧的变化,也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狭隘的以专业素质为核心的“能力本位论”,必将为同时强调非专业素质重要性的“素质本位论”所取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