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关于企业办学的思考
作者:李卫东
关键词:企业办学;合作双赢
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办学在一定程度上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企业办学在相当程度上被视为职工福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种行业企业的办学功能逐步被剥离出来,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办学产生的中小学校被划归了地方。这样做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盘活了教育资源。但是,很多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开办了技工学校、职工教育中心、职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些学校在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稀缺的年代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在高等教育大发展,职业教育遍地开花的今天,这些企业办的职业院校是当作企业的包袱卸掉,还是使其继续发展?这是许多企业办学面临的两难选择。
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与高等教育相区别,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培养目标的职业针对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针对岗位、岗位群、职业、职业群的人才需要,人才的培养与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对接、匹配、链接关系。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是为工作一线或工作现场服务的人才。
培养规格的职业适应性高职教育在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时,要贯彻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高为目标、全面塑造人才的思想。在坚持技术教育主题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复合型知能结构的构建。
专业设置的产业性高职教育要根据产业发展和行业背景,按照宽窄并存、因需设置的原则设置和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要对产业的服务、支撑、推进、引导、带有动作。
课程体系的整合性高职教育的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可以有学科型的课程,但更多的是通过整合后形成的课程。其课程主要有六类:学科复合型课程、技术型课程、设计型课程、工艺型课程、综合知识型课程以及素质型课程。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要保持一定的理论体系,又不能完全模仿和照搬普通高教的理论教学模式。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知识、技能、方法三个方面,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内容的教学都要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
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并保证实训时数,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高职教育学生在校其间必须进行足够的实训,以达到毕业后立刻就能上岗的要求。
教师队伍的双师性高职教师除要求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外,更主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要求教师具有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等职业技术师资的素质和水平。
培养途径的产学结合性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产学结合是根本的途径。高职学校在推进产学结合上应努力谋求建立紧密型、稳固型、契约型、开发型、服务型、科研型、攻关型、综合型、互惠互利型的产学结合关系。
服务面向的地方性高职院校要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立足当地,服务一方,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具体体现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技术服务、社会分工、文化交流、信息服务等方面。
科技研究的先导性高职教育的科研工作不同于普通高校,其研究更多的是应用型科学技术,是面向地方开展的科技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研究,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科技研究。
企业大学是企业培养自有人才的“黄埔军校”
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许多企业都意识到,自己培养人才才是上上之策。企业开办自己的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强化员工培训的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系统工程,目的是培养能适应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从而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大学被誉为是企业培养自有人才的“黄埔军校”。摩托罗拉、惠普、西门子、海尔、联想、春兰、太平洋保险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建有企业大学。海尔大学创建伊始,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提出了海尔大学的定位:“不在于有多好的设施和硬件条件,关键在于其内涵和软件,要成为海尔员工思想锻造的熔炉和能力培训的基地。”此外,企业大学还是企业管理精英的“摇篮”。许多企业兴办的职业技术学院都倡导“教的都是新的,学的都是用的”,充分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趋同性人才的绝对过剩和应用型人才的相对短缺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企业发展需要获得高等职业型教育的支持。但是,政府部门却缺少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企业用人似乎是买方市场,需要什么规格就选择什么规格,似乎完全无须企业自己培养。而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在我国举办高职类教育的五类院校共计1374所,在校生781万人,占本专科学生总数的53.4%。
然而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有学术、技术、技能之分,人才层次有高、中、低之别,而技术应用型人才永远是社会需求的主体。因此,教育也应具有这种多类型、多层次的结构,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行业建设服务。但是,我们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趋同性,培养人才搞一个标准,一个模式,重复建设,造成的结果是那边市场出现结构性人才短缺,这边学校毕业生不受企业的欢迎。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不仅要求教育资源配置应该向中、高等职业教育倾斜,而且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做根本性改革。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看,高职教育要办出水平和特色,就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实现“双赢”。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所以,政府应当大力扶持已有的企业开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政策和经济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独创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条件不具备的企业也要与相关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
校企合作联手办学的诸多有利因素
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当今先进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企业的产品必须适销对路,保持其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必须接触了解当前相关领域中的先进技术,使其产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因此,企业应与本领域中的先进技术保持同步。
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需要有一支既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又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且能指导学生实践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有利于建立一支由企业界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每年可不定期召开会议,就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修订、校内外实训基地规划建设、高职教材建设等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供学校决策参考。利用这些专业的影响,建立起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为企业接纳学生实习、职业培训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专业委员会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可大有作为。
校企合作有利于建立先进的生产实习和职业培训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亲自体验生产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岗位意识、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大大丰富了教学环节。实践证明,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补充,不仅符合经济合算的原则,其功能更是不可代替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