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高职职业岗位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
作者:万 平
关键词:高职;实训基地;岗位主导
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与特殊的教育类型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良好的实训条件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支撑。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办学经费紧张,缺乏足够的资金建设实训基地等问题,如何设计、建设好实训基地,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对于实训基地的功能,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长期以来,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存在一种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观点,认为实训基地就是学生直接操练的场所,其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与此相对应的教室的功能就是进行理论讲授。所以,实训基地的建设只强调和重视硬件设备的购置,而不太注意配以相关的讲授设施。职业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因此,所有课程要素都应当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并以这一目标为轴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训基地的功能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而是要以技能训练为主线,融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于一体。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注重硬件设备的购置,还要注意配以相关的讲授设施,并且应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已经十分清楚实训基地建设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指导思想、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课程主导受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不是以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形成为依据,而是以满足课程内容的教学为基本依据。有什么课程,相应地就建设什么实训基地,实验室只是放置了一些设备的教室,一切都是为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这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这样的实训基地具有浓重的“学校味”而缺少“生产味”,在这样的实训基地中,学生只能像在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验室中一样进行一些验证性实验,无法体验到“工厂经验”。
资金不足实训基地建设对经费的投入需求较大,特别是工科专业对实训条件要求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功能不全从内容上看,由于受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思想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仅仅用于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缺少有关课程讲授的设施。从功能上看,由于资金不足、前期调研不够、设计不够合理等原因,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数量不足、功能不全,不能对本专业学生所应具有的能力进行全面培养,难以达到使学生初步养成必备的职业能力的目标。
针对性差瞄准市场设专业、瞄准岗位设课程、瞄准能力搞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有利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通过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大多只能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训练项目,缺乏岗位针对性,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仍然无法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更谈不上与实际岗位工作的“零距离接触”。
技术滞后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实训设备陈旧、技术滞后,学生参与实训的项目与获得的技术能力都是已经过时或很快就要过时的技术,以至形成“旧技术指导新实践”的怪现状,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差,就业竞争力不强。
利用率低许多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缺乏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甚至校内各专业之间的联合也不够全面深入。以专业为单位,各自为战,自成体系,资源缺乏整合,实训设备的兼容性差,利用率低,导致重复建设与资金浪费。
职业岗位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鉴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在实践中探索职业岗位型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即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为主线,设计和建设实训基地,营造岗位工作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职业岗位活动中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综合素质,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职业岗位型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岗位主导原则这是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为目标,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为中心,以职业岗位为实训基地建设设计、开发与实施的主导,提高实训的岗位针对性与适应性。应根据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就业岗位的具体需要分析构建职业能力结构,以此为要素确定实训模块,根据各实训模块的需要选择实训设备、材料和工具,营造工作环境,安排实训过程。
全面系统原则实训基地的功能模块要齐全,要确保培养目标中所确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都能够在实训基地中得到全面锻炼与培养,不能有缺项。同时,要根据生产的过程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合理布局,恰当安排,确保其系统性。
先进性原则只有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造就未来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保持一定的先进性,瞄准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更新实训设备,开发实训功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增强岗位适应性,避免出现合格的毕业生却是不合格的员工,需要接受再教育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尴尬局面。
讲练结合原则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里,除了能进行岗位职业技能的实际训练外,还要能进行相应的理论教学,融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于一体。因此,实训基地不能像工厂那样只注重仪器设备的购置,还要注意配以相应的讲授设施,并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适度拓展原则知识的不断更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职业环境的不断变迁与岗位的不断更替,传统的职业岗位不断萎缩甚至消失,代之以新的职业岗位,并且呈现出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趋势。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必然使劳动分工不断发生变化,造成工人的大量流动,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应较多地注意到使青年人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务,不断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他们能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变化。高职教育要适应现代生产发展的这种变化,培养学生具有顺利地从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的能力,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岗位主导的同时,要考虑学生转岗的需要,根据相近专业的需要与发展的趋势适度拓展。
资源共享原则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在遵循岗位主导原则的前提下,应从全局出发,综合利用资源,发挥学院资源的整体优势,提高基地建设的投资效益。首先,要注重校内各专业的联合,仪器设备的选择、环境的营造以及实训基地功能的开发,在满足专业需要的同时,应考虑与相近专业的兼容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节约资金。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建立校际联盟,互补互助,统筹资金、人才与技术资源,将有限的资源相对集中起来,合作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减少低层次的重复投资。
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
岗位主导,科学设计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因此,应在学校、行业协会与企业中选择一些资深教师、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培训专家,组建一支专门的实训基地建设队伍。要重视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意见,要坚决克服高职院校教师闭门造车的现象。准确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是科学设计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出发点,只有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成果为依据,实训模块、实训设备的确定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确保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准确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最终成果是以物化的形态出现的,如房屋、设备等,建成后如果发现不够合理,再进行改造困难较多,而且会造成浪费,为保证实训基地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对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要进行深入讨论和严格审核,并应实行责任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