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谢 兵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考试方法改革
  
  考试模式我校对如何评价实验班学生进行了有益探索,毕业考试引进了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考试模式,由德国手工业行会出题,考试合格后可取得德国手工业行会的HWK证书。“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考试模式由中间考试和毕业考试两部分组成,如下表所示。
  
  通过毕业考试的标准(1)第1部分≥50分,否则没有补考,直接被淘汰;(2)第1部分+第2部分≥50分(两部分总分按100分计);(3)第2部分中B项≥25分(B项按100分计);(4)总成绩45~50分,有口试补考的机会;(5)总成绩低于45分,下半年可参加补考。
  “专业会谈”的要求及意义“专业会谈”是德国手工业行会特有的一种考试模式。通过专业会谈的训练及考试,使学生能够良好地进行交流,且不会出现专业上的错误。“专业会谈”的重要性表现在与客户沟通的好坏影响着公司的业绩,良好的交流表现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良好的口头交流能力也会提高书面记录能力,练习专业会谈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自己使用新媒体的能力。
  校内考试与平时练习校内考试与平时练习的形式应尽可能接近毕业考试模式。通常校内考试与平时练习的笔试成绩占50%,实训成绩占50%;平时练习与测验要针对教学内容,还必须结合实践,要学会与手工业行会进行合作。笔试改卷由专业教师完成,专业会谈应尽可能由同一考官实施,且安排在实训工作场所进行。由于专业会谈占总成绩25%,所以在平时课堂上应有相应的课时来训练,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训考试。
  
  “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强调实用性,提出了学是为了用的基本策略。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时,主要精力不放在原理的分析和公式的推导上,而是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实施教学,与实际工作过程实现同步,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职业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怎样学的问题。行动导向教学法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学生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养成所需的职业能力。教师也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持者。“理论考试+实训考试+专业会谈”的考试方法改革较好地解决了如何评价的问题,改变了过去以60分为标准来划分学生的学习是合格还是不合格的局面。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行动导向教学法及考试方法改革是德国职业教育中最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当然,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改革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在学习领域划分的标准上还没有明确,这就导致了同一专业由于划分标准的不一致而出现不同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理论支撑不够充分,学习领域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而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并非完全与人的行为有关;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领域的划分是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基础的,学校还要从文化、经济角度来看待学生个人今后的成长,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个性成长的基础。此外,具有综合学科知识体系的师资也是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在借鉴时应结合我国的实情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04,﹙8﹚.
  [2]谢兵.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课题式教学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本栏责任编辑:何惠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