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交际能力、交际法与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饶晓丽
[关键词]交际能力 交际法 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在外语教学史上,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完善、愈益科学化的趋势,先后经历了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Direct Method)、听说法(Audio-Lingual Approach)、视听法(Audio-Visual Approach)、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和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等的演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法正是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兴起的,是对流行于六十年代的认知法的挑战,是一种既培养学习者语言能力又培养其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因为交际法反映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所以在过去近三十年里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成为当今世
界各国外语教学界普遍承认和接受的基本原则。
(二)“交际能力”理论的含义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能辨别和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二是可接受性,即在文化上的可行性,在语境中的得体性和实现性,交际者能判断语言形式的可接受性及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Canale 和 Swain提出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知识和听、说、读、写技巧; 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交际者对交际所发生的社会语境的理解,包括功能、意念、场合、社会地位、性别、身份、心理因素、行为语言、语体等;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能连贯地表达意义;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解释、迂回、改正、重复、犹豫、回避、猜测、语体转换等语言交际中的策略(Canale & Swain,1980)。后来,众多语言学家们对交际能力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使该理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
(三)交际法运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交际法始于60年代末的英国语言教学改革,是由Wilkins,Widowson,Brumfit,Johnson和Littlewood等语言学家在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oery),Halliday的“功能理论”(Functional Approach)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发展而成的。交际教学法的主要思想在于将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在设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每一特定的交际目的学习外语,使学生最终掌握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本领。它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注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交际法克服了以往教学法中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言语技能训练的弊端,这种重视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法在教学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和运用。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和交往能力,而口语教学的本质不仅是一个学习语言表达、了解文化差异的过程,同时也是借外语这一载体来提高交际、认知、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交际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强调教学过程的交际化,更能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达到口语教学的目的,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外语人才,因此,把交际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英语口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
组织一堂好的英语口语课要求教师不仅要语言基础扎实,业务能力过硬,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组织和驾驭课堂。结合交际教学法的主要思想,本文提出了在具体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选材适当。进行英语口语课备课时,教师要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和素材,使他们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选择他们能理解、并且有信心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材料。如有可能,还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增加学生开口讲话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较快地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2.创设轻松交际环境,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心理学家斯特维克认为,课堂气氛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态度。英语口语课较之于其它英语课程,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现心理调动的目标,是口语教学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营造良好、宽松的交际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口语课上,教师适当地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肯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上进心、自尊心及集体荣誉感。因此,教师在口语训练中,应尽可能少纠错,多鼓励,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勇于说,乐于说,以逐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口语水平。
3.语境提示。上下文提示对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指导学生识别不同的语言环境,组织适当的谈话内容。具体到英语口语教学过程,就是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相关背景资料,如时间、地点、人物身份、前因后果等,鼓励他们在这些语境中灵活地运用基本词汇和语言、语法规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其能够对所学的语言规则和知识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4.以学生为中心,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和设计活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而应明确自己的地位,以一个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控制课堂气氛,调节活动进度,衔接活动内容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学练活动,做到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具有娱乐性与趣味性。如果在口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说得过多,教室就成了一言堂,口语课就成了听力课,学生无法进行必要的语言训练。口语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不是给教师炫学的机会,所以应给学生更多开口的机会,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输出训练,丰富学练活动。
5.注意交际内容的可操作性,注重交际方式的丰富性和交际手段的多样性。要使口语课生动、有趣,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故事接龙,说新闻,唱英文歌,朗读英文报刊,背诵名人演讲词,汉英口译等都是口语训练的好方法;而自由辩论或讨论可以检验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最能反映学生个性的有效方法。戏剧表演和编剧不仅可从中发现许多学生的表演天赋,更能检验他们对情景的理解,语言技能的使用和语音、语调的把握程度。除了口头训练以外,教师还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输入”训练,通过录像、电影和多媒体全面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和文化习俗,使学生接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采用这些新颖、灵活、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可以使英语口语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2]